让德育有效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2023-08-13张芳强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实验小学
张芳强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实验小学
从素质教育到立德树人,现代教育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要求、策略进行了全面论述:要积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入德育资源,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与人文意识,实现科学育人。但从教学经验来看,当前德育的实施方式依旧比较单一,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缓慢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创新德育课堂的方式,以数学文化、数学活动来推进德育,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创新开展。
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德育的必要性分析
实现深度育人 新时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正在由基础数学教育向着人文教育的方向不断转变。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引导学生传承数学文化,构建数学教学新模式,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使其乐于学习、自主学习,在数学课堂上传承数学文化。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的融合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单纯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不重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学方法单一;德育资源多以理论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学生无法认同数学教学活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尝试开发深度育人的数学教学新模式,加快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速度,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搭建新平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文化资源、数学实践活动来实施教学工作,促使学生形成自主驱动意识,独立挖掘并应用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与教学要求结合起来,发挥课程本身的德育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满足学生需求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多元化学习需求。一方面,是对探究数学知识、开展数学学习的学科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正在依靠数学知识来认识世界,通过计算、探究的过程来整合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兴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提出“数学知识从哪里来”“数学知识如何应用”等关键性问题,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效率。在对数学文化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不仅是单元化的数学知识,更包含了数学情感、人文意识、数学文化等多元学习资源。小学生渴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规则、制度与标准,进而发展自身的道德素养,促使自身成长为有道德、有能力的人才。当学生提出了文化学习、思想教育等多元化学习要求,其学习能力也在随之提升。
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融入策略
生活中育人:以生活实际推进德育教育 将德育教育理念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教学工作。小学生往往对数学知识较为关注,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学习的首要任务在于掌握数学知识,他们往往只愿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对于教师导入的数学德育资源往往很难产生兴趣和学习热情。对此,基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尝试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转化:将生活转化为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第一课堂,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解读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借助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展开数学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推动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基础数学知识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以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数字”的应用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数的有关概念,在认识数的同时进行数学学习。教师先向学生展示数字,要求他们对数字进行应用,利用数字来表示数量关系、次序关系,在学习数的有关知识的过程中拓宽数学教学范围,从数的应用价值入手,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技能。另一方面,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探究活动:在没有发明数字的遥远古代,古人是如何表示数量关系的?围绕数字的应用特点展开教学活动,结合生活体验数字当中的文化,如“以‘正’字计数”“结绳计数”等,感受数学文化的传承与变革历史,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在将生活实际融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生活中的数”入手,设计专题活动,借助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对数的相关知识进行生活化探究,说明数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推进教学、探究的多元一体,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优秀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推动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
体验中育人:以数学活动推进德育教育 将德育教育资源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设计多元化的互动方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同时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同时习得数学知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德育资源多是以理论、概念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学生无法与德育教育活动产生共情,导致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难以提升。在全新的教育教学要求下,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数学活动来推进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多元化的方法解读数学知识,提升道德素养。以基础数学单位的教学为例,教师不仅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开展教学工作,也可以将生活化的资源引入数学课堂,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从而发展他们的道德素养。例如,在教学基础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时,教师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相关的数学学习资源。一方面,具体教学时教师结合数学内容设计情境:爸爸正在屋子里装修,需要根据房间的长度和宽度来确定装修方案;妈妈要带你去做衣服……请你思考一下,在以上数学情境中,会出现哪些数学单位?在推进数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教材中的基础数学概念入手,围绕米、厘米、分米等数学单位展开数学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教师结合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推进德育教育。针对学生“不同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差别”的疑问,教师将“中国的数学单位”引入课堂,将卷尺作为教具,从不同长度单位的表示差异入手,进行数学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单位。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通过向学生解读常见数学单位与我国传统数学单位之间的区别,以培养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在完成数学探究任务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布置课外实践任务,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在数学探索过程中所创造的数学单位:思考一下,这些数学单位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它们与我们所使用的数学单位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别?让学生完成文化探究、数学积累等任务的过程中,培养民族文化意识,激发文化自豪感,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从而有效落实德育教育。
游戏中育人:以数学游戏推进德育 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的深度融合,教师应积极开发交互式课堂,基于数学概念、数学图形设计数学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体验、验证数学知识的机会,依靠数学游戏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当前,虽然部分教师已经在尝试将德育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但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要推动德育在数学课堂的有效落实,就必须让学生获得自主体验,结合数学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挖掘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新模式。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来推进数学课堂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展开数学学习。例如,在以数学游戏“趣味拼图”为导入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准备拼图材料,要求学生结合图片的构成、位置关系完成拼图任务。在引导学生完成游戏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拼图的不同位置、图形的不同应用引入德育。如针对“在正确的位置放置拼图”对学生开展德育,引导他们结合图片位置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就如同拼图一样构成了整个世界,那么,我们在拼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什么?以此引入“责任与担当”等相关概念,引导学生扮演好“拼图”的角色,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游戏过程,对学生展开及时有效引导。例如,在学生完成部分拼图之后,将拼图中的某一部分挪走,并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拼图被移走一部分之后便不再完整,这说明了什么?结合游戏活动,让学生全面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自尊、自信的良好品质。
除了教师设计的数学游戏之外,也可以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多元化的游戏活动,如围绕图形的变化、特点开展识图游戏,围绕数学概念开展数学问答游戏等。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游戏的独特性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质量。
文化中育人:以数学文化推进德育 文化资源是引导学生接纳数学德育教育、发展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理念,教师不能抛弃既有的文化材料,而是要结合民族文化资源、世界上的数学文化材料积极拓展教学范围,以文化素材创新小学数学德育模式,实现文化与教学活动的深度结合。基于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对数学文化的多元应用,在文化的引领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数学文化传承意识,从学习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教育、爱国教育、文化尊重意识教育等角度入手,不断创新数学文化的应用途径,使德育在数学课堂上扎根,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实现有效德育。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数学文化资源开展德育活动,从学生自由探究、数学活动设计等多元视角入手,培养学生主动挖掘、传承数学文化的优秀意识,让德育理念在课堂上不断扎根,依靠文化资源实施育人活动。首先,配合德育活动的实施要求,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故事、数学历史、数学名家等有关资源中的相关数学知识,对学生开展品格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学生行为管理等工作,引导学生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管理。其次,注重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从独立学习意识培养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文化探究。一是开发多元文化专题互动任务,以探究生活中的数学文化资源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探究、自主学习等方法掌握数学知识点,从数学单位的应用、数学图形的变化等角度入手,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意识。二是基于德育视角下,围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自学、探究等学习实践活动,将数学文化资源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与数学应用能力。最后,带领学生展开数学学习成果交流活动。在学生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之后,在数学文化长廊、数学名人故事角等学习专区呈现他们的学习成果。
实践中育人:以数学实践推进德育 脱离了实践活动的数学教学往往难以真正发挥课程应有的育人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德育,需要教师积极开发德育活动,以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培养道德素养。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推动德育,形成完善的实践教育机制,借由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学习、互动的同步优化,发展学生乐学、好学的优秀学习品质和数学素养,让德育活动在课堂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将数学实践活动引入德育工作,在实践中推动深度育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科知识,通过对数学文化的解读、研究促进数学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文化传承意识,在促进数学实践的同时,有效落实德育。基于此,教师应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建立人文教育与数学教育活动协同发力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结合学科知识为学生设计数学研究、数学应用等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表格,表格设置自学、应用、数学文化研究等任务,要求学生围绕表格项目开展数学研究活动,构建交互性更强的数学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整合、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数学探究能力,创新数学学习模式,优化数学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借助多元化的文化资源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理解能力。例如,以数学文化资源发展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与文化自信,创新数学教学模式;从数学知识的构成入手,借助数学名人的相关故事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与数学素养,如华罗庚的坚持精神、高斯的探索精神等。总之,以专注、科学的数学精神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将德育教学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总之,基于德育视角展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坚持德育活动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同步推进,在实施数学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让德育理论、德育资源在数学课堂上扎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同时,打造以文化资源、数学知识、数学实践活动协同发力的育人模式,转变单元化的教学思想,有助于德育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扎根,推进德育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结合,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提供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