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教学管理优化

2023-08-13王兆国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西华池初级中学

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新课改学校

王兆国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西华池初级中学

教学管理是指通过管理思想、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制度、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资源等进行综合管理,以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教学管理在现代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等。

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心智、综合素养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和有效提升,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享受学习的乐趣。但随着新课改的全面落实和深入实施,初中教学管理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涉及的问题也不断增多。对此,初中学校要注重分析当下情形,采取相应的手段,基于新课改之下的教学管理优化,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学校完成学习。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内更高效地完成教学,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素养的全面提升。

新课改对于初中教学的意义

课程改革不只是对课程内容的加减调整和教科书的替换,而是牵涉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新,牵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它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初步实现了由教育理念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一次回归教育本质的转折性变革,能够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对此,学校应注重基于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促使学生更高效的学习,促进教学管理。

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反对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过于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注重培养全面人才。这也对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和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习动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对于课堂氛围的反馈,针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达成教学管理目标。

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还较弱,学校的教育教学仍普遍为中考服务,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否帮助他们提高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被动地在教学过程中习得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往往会伴随着考试的结束而慢慢遗忘。对此,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强调学校在教授学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确保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懂得运用所学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的要求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在教授与学习的教学关系中,主体位置要做出明确。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常常处于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他们按照教材及考试要求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学生总是在教师规定好的条条框框中循规蹈矩地进行学习,不能够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明确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要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而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降低教学管理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同时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注重鼓励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进步,以此提升初中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

创新教学工作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填鸭式教学,教学模式也相对单一,普遍存在“不重视学习过程,只片面注重学习结果”的现象,导致教育理念发生偏移,学生被动地接收和学习教师单方面教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会严重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不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更难以根据改革要求创新教学工作方式。此外,教学考核也要适当进行改革,使学生与家长都能参与其中,引导家长更加重视学生自身,而非成绩,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重视,能够减轻心理负担,激发学习动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能够承担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和引导的职责,能够针对学生的行为特点、学习水平,并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合理分析,进行教学工作的创新。

提升教师管理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也是不断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角色之一。想要高效提升初中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关于提升教师管理技能的相关培训就要跟得上。对此,学校可以通过培训、指导等方式,帮助教师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教师也要自主进行相关学习,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跟进教育发展的脚步,切合教育改革的方向,完成初中教学管理的要求,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管理工作,为社会培养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当下初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课堂学习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难以适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此,新课改要求改变课堂教学内容守旧的问题,推进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相互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教学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同时,注重在课堂上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展示平台,以此来完善初中教学管理。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

基于对新课改的背景意义及要求的具体分析可知,新课改对于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完善初中教学优化管理,是目前初中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本文针对适应新课改的初中教学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善课堂互动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站在讲台上,循规蹈矩地进行教学,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学生不可攀附,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难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推进。对此,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能够互相交换各自的观念和想法,充分展现自己对学生的关注和热情,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对此,新课改强调的“教师要注重个性化教学管理”应当给予充分重视,并在教学活动中坚决贯彻。例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通过部分公开的形式,以保护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如,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对自信心较弱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表现不佳的情况,不能用有针对性的语言进行批评打击,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要用柔和的语言加以指导,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进而慢慢走进学生的内心,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再如,课堂教学也要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采用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要及时加以引导,让他们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并不断提升学习质量,以达到提升教学管理的效果。

提倡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对教材知识点进行独自思考,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期,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自我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待提高。对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课堂学习的主人从教师转变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实施中,教师要积极在课堂上开展相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促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以“友谊”为主题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友谊的意义”“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如何维护朋友之间的友谊”等问题,教师再针对教材和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教导。此外,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他们大胆提出疑问,活跃课堂氛围,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达到初中教学管理的目标。

建立多元考核机制,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基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大部分学校每一单元、周、月等都会安排考试,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进展,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由此,考试成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程度的主要途径。但现阶段的考试大多内容单一,忽略了学生的意愿,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不能很好地通过考试展现出来,还容易使学生在一成不变的试卷考核中感受到压力,更加排斥考试,学习效率低下。同时,家长也会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的压力随着一次次考试变得越来越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对此,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降低学生的压力。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搭建在线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请学生线上提交作业,同时设置评论区供生生、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找到现有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考核机制下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点,将优点继续发扬,针对不足进行改善,从而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促进全方面发展;设置多种考核指标,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学习水平、注意力等,以期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笔试分数评价体系的缺陷,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核心,因此,要充分重视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教师的各种行为也会被学生所模仿。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初中教学管理的完善是一项长久的任务,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一是学校建立师资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借助互联网寻找相关课程,自主提升教学能力;教师自主阅读教育管理的相关文献、书刊,创新管理思维,加强教学管理和现代科技的交融,更好地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学科交流和合作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引导他们在交流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分享教法,以此培养学科合作精神,提高团队意识。三是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技巧和方法的合理应用,实现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有效融合。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借助图文、声音、影像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

构建系统评价机制,提升教学管理效果 要构建科学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就要遵循新课改提倡的科学性、时效性、公允性原则,这是构建系统评价机制的重要原则。如若违背了这三项原则,教育评价将失去效力。而学校要加强常规管理,构建科学系统的教育评价机制,就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则,以健全的管理的制度来支撑评价系统的有效运行。例如,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开展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构建工作时,学校管理层需要借助多种手段美化校园,购买种类齐全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设备、教学教具等,并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引导。同时,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能够自觉爱护学校的公共财产,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整洁、环境优美的教学环境。此外,针对学生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制定奖惩制度,如对打架斗殴、“出口成脏”等不良行为进行惩罚,对于维护学生关系、爱护学校财产等良好的行为进行奖励。学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还可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如运动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现自己多方面的优点,激发其参与学校活动和学习的积极性,以此达到初中教学管理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时根据教育改革的推进创新教学管理方式,改善课堂学习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机制,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以此实现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和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新课改学校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学校推介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