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五花”在形象塑造的象征与运用

2023-08-12陈玟汐张心茹

艺术大观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爱莲说意境

陈玟汐 张心茹

摘 要:本文以独舞作品《爱莲说》为例,探讨“小五花”在作品中的运用,由此对“小五花”这一基本动作的起源、运用、象征与意境进行梳理,意在帮助古典舞的工作者,对“小五花”这一元素做到灵活运用,对古典舞方向的作品创作起到丰富舞蹈内容、烘托舞蹈氛围、增添舞蹈意蕴的作用。

关键词:小五花;独舞作品《爱莲说》;中国古典舞;意境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1-00-03

“小五花”是中国古典舞中手部动作的代表之一,它不仅具有形式美,还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小五花”将手作为展示载体,通过展演者的手部动作,使传递的内容与舞蹈形式相互统一,彰显出中国舞者独特的审美思想。

目前学界对古典舞的研究,一方面围绕着古典舞表演进行展开,另一方面则是对古典舞的教学体系进行剖析,对“小五花”这一单一元素的研究却少有涉及。基于此,本文采用图文资料、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独舞作品《爱莲说》中“小五花”这一元素的形态特征和审美特征,客观、科学地研究和论述小五花的应用和审美特征[1]。

中国古典舞作品《爱莲说》于第八届全国“桃李杯”比赛中首次亮相,荣获剧目创作二等奖,中国古典舞独舞青年组表演一等奖,并在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剧目创作金奖,表演一等奖,作品的表演者为邵俊婷、编导为赵小刚,此作品从出现直至今日仍是好评不断。它是在舞蹈《扇舞丹青》之后又一部运用古典舞语汇来侧重写意手法的成功之作。

一、“小五花”起源与动作要领

(一)“小五花”起源

“小五花”的起源十分悠久,它并不是我们当下社会中国古典舞的新产物,而是从戏曲舞蹈,戏曲行当中继承而来。例如,青衣、花旦、小生、武生等都有“小五花”的存在,并且在不同的行当中也有着不同的含义,起到了一定的程式表意、表情的作用。当然,除“小五花”外“云手系列、轱辘椅子”等都属于同一体系下继承而来。但是严格来讲“小五花”的起源也不止开始于戏曲舞蹈中,它甚至可追溯到古时的民间乐舞中,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最终演变成当下的“小五花”手型。不过它具体首次出现在哪一朝代的哪一支舞蹈,由于史料的缺失,也就未尝可知了[2]。

(二)“小五花”的动作要领

“小五花”的动作要领:首先,手做成兰花指手型,手腕相对,指尖朝下,“保持掌形,腕关节外侧相对经过腕关节内侧相对,双手配合做对称的盘手动作,再转动一周”。其次,“小五花”是一个可以连续完成多次的动作,它在保持一个频率的基础上反复运行,从而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八字圆”。最后,正是由于这样的循环往复,可以以小见大地看到中国古典舞中“和”与“圆”的追求,这正是“小五花”这一动作的魅力与代表性意义[3]。

二、独舞作品《爱莲说》的灵感来源

“小五花”这一单一元素在独舞作品《爱莲说》中得到充分的使用,不仅如此,《爱莲说》还运用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动作语汇,成功地将诗歌《爱莲说》中的“莲花”形象拟人化、象征化。独舞作品《爱莲说》采用了传统中国画的写意造型手法,以及利用“小五花”的形象优势将《爱莲说》展现在大众面前,使“莲花”活灵活现,仿佛见到了一位清新脱俗的古典女性的成长。独舞作品《爱莲说》灵感来自宋代诗人周敦颐的散文诗《爱莲说》,它传递了中国的传统诗歌文化,连接了舞蹈与诗歌二者的桥梁,使得这一主题的舞蹈作品有着更加耐人寻味的艺术意蕴与意境[4]。

三、“小五花”在独舞作品《爱莲说》中的运用

(一)“小五花”连接装饰与美化

在古典舞中,动作讲究要有“一气呵成”的流畅之感,那么连接装饰与美化动作这一方式就成为“小五花”在剧目中最基础的运用方式,它连接着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转化、修饰着动作的美感,“小五花”融于舞者动作的起承转合之中,使得剧目整体看起来更加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因此不可否认,“小五花”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换的作用与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充当连接装饰与美化动作的“小五花”,它可以是一种无表意的存在,只是单纯地将动作变得更加顺畅,更加美观,从而起到连接装饰美化动作这一效果。例如,在独舞作品《爱莲说》中的涮腰、旋转、舞姿、踹燕连接等过程中,“小五花”的运用就会使动作变得更加饱满丰富,有效避免了舞台场面的单调,同时也避免了手部动作与肢体脱节等情况[5]。

在独舞作品《爱莲说》中“小五花”在静态与动态之间又起到了不同作用,如那些静态美的造型在空中不断地切换、转化、连接,从而塑造出极富流动感的美的动作来外化美的内涵,这些都离不开“小五花”的功劳,静态时它装饰与美化,动态时它连接动作,舞者身体与“小五花”手位相互配合,二者在空中、地面的抑扬顿挫、刚柔并济的结合完全呈现出中国古典舞的韵律,使得动作动势的起、承、转、合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整个舞蹈作品充满了一种流畅、优美、婉约的韵律感,十分具有吸引力,真正做到了中国的古典韵味之美[6]。

(二)“小五花”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在任何一部舞蹈作品中,不能缺少的就是情节的转化与情绪的转变,无论是正叙、倒叙还是插叙的结构,也无论是寂静、悲伤还是激烈的情绪,在作品中都要有变化,不然这样的舞蹈剧目会索然无味,没有想观看的冲动,自然也就谈不上是一部好的作品。那么“小五花”在剧目中运用的第二种方式便为推动情节的发展。

舞蹈《爱莲说》所呈现的结构大致为三段:第一段主要以地面动作为主,表现了荷花刚刚从睡梦中蘇醒的一种状态和体现莲花的形态美;第二段主要描绘了一朵荷花在骄阳下的形态,是一种更加明朗,热爱生活的感觉;第三段是整个作品的高潮部分,表现了荷花在秋雨中摇曳的身姿,那种奔放的状态又慢慢地回到寂静[7]。

简单来讲,它是一枝荷花从含苞待放之时到芙蓉出水而至挺拔于天地之间的过程,同时也拟人化地反衬出荷花犹如一位少女从羞涩到亭亭玉立至最后女性的坚韧。而“小五花”这一动作在推动情节的运用上可谓是“点睛之笔”,它的每一次出现都暗示着舞蹈情绪表意的变化,暗示着莲花或少女的蜕变。贯穿在舞蹈的始终,清晰地将舞蹈分为几个段落,并悄无声息地转换了“荷花”的情感状态,如在《爱莲说》中的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都有出现单腿跪地,胸前“小五花”右腿勾脚翘起与上肢后仰形成了一朵荷花造型这一主题代表动作,如若没有“小五花”的加持,这一动作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做到了首尾呼应,渐渐将舞蹈推向高潮……

(三)重复运用“小五花”深化作品主题

动作的重复运用来深化主题与记忆这一方法经常会被编导运用在作品中,如皮娜的《春之祭》、当代舞《鸡毛信》《守望》等许多优秀的作品都会借用与涉猎。它是点明编导所想主题与衬托情节表意变化的最佳方式。

图1

在独舞作品中《爱莲说》编导也正是运用了“重复”这一技法,“小五花”也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并且相较于上文提到的连接美化、推动情节两个运用方式来说,重复运用在独舞作品《爱莲说》中体现得会更加明显也更为重要一些。例如,上面所提到的主题动作,“演员单腿跪地,一个小五花打在胸前,后腿勾翘与上身后仰所形成了一朵‘荷花的造型”,点题鲜明且突出,这一动作可以说是整个舞蹈的标志性动作之一,它重复运用在《爱莲说》剧目中,不仅将荷花形象、少女形象深化还使观众对“莲花符号”印象深刻,好似出现“小五花”造型,就会联想到一朵荷花在湖面优雅地盛开(见图1)。再如舞蹈中还有个单膝跪地双手小五花推起的动作,仿佛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位婀娜多姿的荷花仙女,一只手半遮着美丽的脸庞,也不由得让我们想到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之感,它的反复出现强调了舞蹈编导想要表达的莲花的君子气概与少女不卑不亢坚韧不拔的主题,也使“小五花”成为舞蹈的主要标志,使人记忆犹新并且印象深刻[8]。

四、“小五花”在独舞作品《爱莲说》中的象征与意境

(一)象征“莲花”形象的符号

舞蹈作品中的动作离不开对自然生活的提取。从古典舞兰花指、探海、波浪腰、云手、燕子穿林等动作中就可看出自然与自然物也是动作素材的灵感来源。

“小五花”由于它的外形优势,两只兰花手的形态不禁让人将“小五花”与盛开的花朵相联系;它在经盘手的基础上手腕相对做交叉的八字圆,有着天然的花朵形象,与此舞蹈所想表达主题契合,而且“小五花”也是中国古典舞中极具代表性的动作之一,不仅具有形式美,还有着鲜明的符号性,所以编导从中进行了莲花形态的提取,并以人的肢体来承载表现。“小五花”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了舞蹈《爱莲说》中的符号象征。它象征着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君子”;象征着《爱莲说》中的莲花造型;象征着温文尔雅的少女嬉戏,作品中将“小五花”作为符号,加之行云流水般的肢体语言向观众展示了东方女性古朴典雅之美以及如莲花般洁身自好、不卑不亢、傲然独立的品格,赋予了“莲花”人的品质性情,将一朵用“小五花”比拟的柔美、清新的“莲花”展现在舞台之上[9]。

(二)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感体现

在舞蹈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固定动作、手势、调度或道具等元素来寄托着编导所想的精神向往,而在独舞作品《爱莲说》中,“小五花”似乎起到了承载精神这一作用。

众所周知,在周敦颐的散文诗《爱莲说》中曾这样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先生想要突出表达的就是莲花的君子形象,那么在舞蹈作品中自然也要与之相契合,所以“小五花”的存在就不仅仅停留在动作、形象层面,它还承载着编导对周敦颐笔下的荷花再现以及高雅高洁形态的一种精神寄托。

例如,从舞蹈中可以看出舞者翩翩起舞配合着“小五花”的运用,就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同时在沉着悠扬的音乐中,静静地绽放那不施粉黛的天生丽质,尽情释放无与伦比的洒脱。然而,她毕竟是周敦颐笔下洁身自好的隐者,当舞蹈接近尾声时,开场动作再次出现,那个标志性的“小五花”造型就好似莲花寂静了下来,它抖掉身上的露珠,湖面上依旧清风徐徐,波澜不惊,扑面而来一种与世无争的淡然。舞蹈往往通过静态造型或动态动作相互穿插,使其表演更富有变化,使其形态更具有灵动的韵律美,更是为表现情感过渡牵线搭桥,而“小五花”在此中屹立着,寄托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寄托着洁身自好的君子品格[10]。

(三)“小五花”形神兼备的意境营造

意境,是指景与情的交融,是艺术美的最高范畴。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二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意境的营造,在“小五花”的造型中有所体现,“小五花”遵循了中国古典舞中圆的运动路线规律特点,是可以在同一个频率基础上连续完成多次的动作,以此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八字圆”,达到中国古典舞中“圆”的追求和意境的营造。

“小五花”八字圆这一特点正好与荷花的宁静、不争春形象相吻合,而在动作节奏方面,“刚柔并济、动静结合”也正好与荷花的坚韧品格所契合,如在快节奏的动作中突然地“亮相”或突然地“小五花”造型定格,再与舞者的神态相配合,仿佛一会儿荷花绽放,一会儿又变成了一位少女在湖中嬉戏,很自然地把莲的美丽与女子独有的特殊气质互相融合在了一起,使观众一会儿被拽入仙境,一会儿又被拉回现实,好似一切都陶醉于其中,营造了一种“形神”兼备的意境[11]。

五、结束语

《爱莲说》这部舞蹈作品堪称古典舞独舞作品中的优秀经典作品,在剧目中不仅突出了舞者神态的优美、舞姿的优美,它更是孕育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并寄予了写意象征手法,使古典舞中“小五花”这一单一动作变得富有内涵和意蕴,在“人”与“莲”的虚实结合中突出君子之品格,古典之韵味。作品把“小五花”的运用推到了制高点,而且通过对人与自然的统一,传达出中国艺术审美意蕴的最高追求,透露出中国哲学思想的深层次内涵与精髓,呈现出了艺术形象之美。通过对独舞作品《爱莲说》中“小五花”的運用,如连接装饰、意境营造、主题升华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也更让笔者了解到“小五花”动作本身的魅力,它没有局限在基础的“形”,它还有更高层次的升华,有着寄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罗斌.中国古典舞蹈的“和”品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

[4]王佩英.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夏静.舞蹈形式的意味从何而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2):128-129.

[6]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游洁.剖析舞蹈形式所承载的思想内涵[J].教学与管理,2006(27):125-126.

[8]宋卫星.舞蹈作品的审美标准与原则[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02):44.

[9]孔桂芬.浅析古典舞《爱莲说》的表演要求及教学要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06):56-57.

[10]王华茹.浅谈形神在古典舞中的重要性——以《爱莲说》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9(08):76.

[11]韩松橼.古典舞《爱莲说》的意蕴之美与艺术表现力[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37):109-110.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舞爱莲说意境
爱莲说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爱莲说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如何体现禅境意韵研究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