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道中考题的探究

2023-08-12蒋红珠黄文丽刘成龙

中学数学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四边形变式比值

蒋红珠 黄文丽 刘成龙

试题再现 (2020年深圳中考第16题(下文简称16题))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AC与BD相交于点O,∠ABC=∠DAC=90°,tan∠ACB=12,BOOD=43,则SΔABDSΔCBD= .

16题以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四边形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相似三角形相关模型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面积比问题的转化与解决能力,具有言语直观、构思精巧、图形简洁、内涵丰富、背景公平、解法多样等特点,是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素养的有力素材.同时,16题是数学探究的良好素材.下文将从试题的背景、解法和变式三个视角进行探究.

1 背景探究

研究试题背景可以准确把握试题的本质、理解试题的设问、扩宽试题的解法、加强试题的扩展.中考数学压轴题追求试题背景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常常是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向四大背景上集中:高中数学背景、现实生活背景、历史名题背景、经典试题背景(包括往年的竞赛题或中考题).16题蕴涵教材背景和竞赛背景.

背景1 教材背景

源于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图形的相似》复习题中的第22题(第107页):

第22题 如图2,AB⊥BD,CD⊥BD,AB=6,CD=4,BD=14,点P在BD上移动,当以P,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ΔABP相似时,求PB的长.

评注:第22题中当以P,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ΔABP相似时,就可提炼出“一线三等角模型”中的“一线三直角模型”,是相似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在16题的图1中,过点D作BC的平行线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E,

如图3所示,通过16题的其他条件可知∠E=∠ABC=∠DAC=90°,即含有“一线三直角模型”.命题者间接选择“一线三直角模型”为素材,为ΔABD和ΔCBD求面积找底和高奠定了基础,考查学生转化与化归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

背景2 竞赛背景

张景中院士所提出的共边定理有四种情形,如图4所示.若直线AB和PQ相较于点M,则有SΔPABSΔQAB=PMQM.人们为了方便记忆,称图4(1)为“风筝模型”、图4(2)和(3)为“燕尾模型”、图4(4)为“双峰模型”.16题的图1与共边定理中的风筝模型相同.共边定理可以解决小学高年级及中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竞赛试题,文中展示了几道竞赛试题,此处略.

评注:了解共边定理后,易想到,若要求16题中SΔABDSΔCBD的值,即求OAOC的值.共边定理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性质的推论.命题者选择“风筝模型”为背景,暗示考生可将面积比转化为线段比来解决问题.

2 解法探究

思路1 由共边定理可知,要求SΔABDSΔCBD的值,即求OAOC的值.

解法1:如图5所示,过点B作AC的垂线交AC于点E,则∠BEO=90°,因为∠DAO=90°,所以∠BEO=∠DAO,又因为∠EOB=∠AOD,所以ΔEOB~ΔAOD,再由BOOD=43,设AO=3k,OE=4k,则AE=7k.因为∠ABC=90°,易证ΔABC~ΔAEB~ΔBEC,又因为tan∠ACB=12,则BE=14k,EC=28k,OC=32k,从而OAOC=3k32k=332,即SΔABDSΔCBD=332.

评注:解法1主要使用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解答问题,解法1后面求OC时,也可使用射影定理来求.

思路2 要想求OAOC的值,也可找与OAOC的值等价的线段比.

解法2:如图6,过点D作BC的平行线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E,过点O作AB的垂线交AB于点F,由∠ABC=∠DAC=90°,则易证ΔAED~ΔOFA~ΔCBA且ΔAFO~ΔDEB.因为tan∠ACB=12,BOOD=43,则不妨设OF=4k,则AF=2k,ED=7k,AE=14k,则FB=43(AE+AF)=64k3,由ΔOFA~ΔCBA可知,要求OAOC的值,等价于求AFFB的值即可,化简得SΔABDSΔCBD=332.

评注:从解法2的过程中可知,要求OAOC的值,可转化为求FOBC的值,方法与解法2类似,略.

思路3 解法1和解法2都主要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解答的,而构造相似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作平行线,构造“8”字模型.

解法3:如图7,过点D作BC的平行线与CA的延长线交于点E,由∠ABC=∠DAC=90°,易证ΔDAE~ΔABC且ΔODE~ΔOBC,则∠ACB=∠E,又BOOD=43,所以OCOE=AC-OAAE+OA=43①.因为tan∠ACB=12,设ED=3k,CB=4k,AE=EDcos∠ACB=655k,AC=CBcos∠ACB=25k,代入①,得OA=6535k,由OAOC=OAAC-OA,解得OAOC=332,即SΔABDSΔCBD=332.

评注:解法3利用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在求解OA与OC的比值过程中主要使用方程的思想.

思路4 求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时,更为直接的想法是用底和高的乘积将其表示出来.

解法4:如图8,过點D作BC的平行线与CA的延长线交于点E,并延长BA与ED交于点F,再由∠ABC=∠DAC=90°,则易找出ΔABD和ΔCBD的底和高,因为tan∠ACB=12,则SΔABDSΔCBD=12AB·FD12BC·FB=FD2FB,下求FDFB的值.易证ΔODE~ΔOBC,ΔDFA~ΔDAE,设DF=k,则AF=2k,则EF=4k,则ED=5k,因为BOOD=43,则BC=20k3,则AB=10k3,易得OAOC=332,即SΔABDSΔCBD=332.

解法5:同图6,易找出ΔABD和ΔCBD的底和高,因为tan∠ACB=12,则SΔABDSΔCBD=12AB·ED12BC·EB=ED2EB,从解法2中易求.

评注:解法4和解法5解答原理一样,只是寻找ΔABD和ΔCBD不同的底和高而已.

思路5 如图9,“铅垂高法”:对任意ΔABC,有SΔABC=12ah.

解法6:如图10,作出ΔABD和ΔCBD的铅垂高和水平宽.ΔABD和ΔCBD的铅垂高分别为AB,DG=EB,水平宽分别为ED,EF=BC,因为tan∠ACB=12,则SΔABDSΔCBD=12AB·ED12BC·EB=ED2EB,从解法2中易求.

评注:解法6与解法4、5后续的解答过程类似.

思路6 由图10,考虑用割补法求三角形的面积.针对ΔABD,比较好算的是采用补形法,即SΔABD=SΔBED-SΔAED.求ΔCBD的面积时,则有如下4种方法.

解法7:SΔCBD=S梯形ΔEBCD-SΔEBD.

解法8:SΔCBD=S梯形ΔEBCD-SΔABD-SΔEAD.

解法9:SΔCBD=SΔBDG+SΔCDG.

解法10:SΔCBD=S矩形EBCF-SΔEBD-SΔDFC.

評注:由解法2易得解法7、8、9、10中所出现的三角形、梯形、矩形的面积,此处不再赘述.

3 变式探究

16题中具有“风筝模型”的影子,通过共边定理的结论,能够自然想到要求SΔABDSΔCBD的值,即求OA与OC的比值;要求SΔABCSΔADC的值,即求OB与OD的比值.16题以RtΔDAC和RtΔABC构成的四边形ABCD为载体,命题者给出的已知条件是∠ACB的正切值(AB与BC的比值),在另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相对应的就是∠ACD的正切值(AD与AC的比值).本道题的核心实则就是上述四个比值之间的一种相互转化.因此,接下来将探究以RtΔDAC和RtΔABC为载体的四边形ABCD中,OB与OD的比值、OA与OC的比值、AB与BC的比值、AD与AC的比值这四者之间的关系.

思路1 已知OB与OD的比值和AB与BC的比值,求OA与OC的比值和AD与AC的比值.

变式1 如图11,已知四边形ABCD,AC与BD相交于点O,∠ABC=∠DAC=90°,ABBC=12,OBOD=43,求证SΔABDSΔCBD=OAOC=332,ADAC=3109109.

变式1的证明由16题的解法1易证出.

思路2 已知OA与OC的比值和AB与BC的比值,去求OB与OD的比值和AD与AC的比值.

变式2 如图11,已知四边形ABCD,AC与BD相交于点O,∠ABC=∠DAC=90°,ABBC=12,OAOC=110,求证SΔABCSΔADC=OBOD=65,ADAC=1010.

简证:如图12,易证ΔDEA~ΔABC,设AB=x,ED=y,则BC=2x,EA=2y,则AG=x5,则FG=y-x5,由ΔDFG~ΔBAG求x和y之间的关系,易证SΔABCSΔADC=OBOD=65,ADDC=1010.

思路3 已知OB与OD的比值和AD与AC的比值,去求OA与OC的比值和AB与BC的比值.

变式3 如图13,已知四边形ABCD,AC与BD相交于点O,∠ABC=∠DAC=90°,ADAC=35,OBOD=12,求证SΔABDSΔCBD=OAOC=73-167393,ABBC=4-73.

简证:如图14,设AD=3x,则AC=4x,BE=3x2,则由射影定理可知BE2=9x24=AE·EC,由AC=AE+EC=4x可知,(EC-AE)2=(AE+EC)2-4AE·EC,化简可得EC-AE=7x,结合AE+EC=4x,易求SΔABDSΔCBD=OAOC=73-167393,ABBC=4-73.

思路4 已知OA与OC的比值和AD与AC的比值,去求OB与OD的比值和AB与BC的比值.

变式4 如图15,已知四边形ABCD,AC与BD相交于点O,∠ABC=∠DAC=90°,ADAC=35,OAOC=1,求证SΔABCSΔADC=OBOD=21313,ABBC=2+133.

简证:假设OBOD=t,类似于解法1可得.

思路5 在背景探究中揭示了本题蕴含的“一线三直角模型”,若图1中的∠ABC和∠DAC不是直角,结论会怎样?于是得到如下推广.

变式5 如图16,已知四边形ABCD,AC与BD相交于点O,∠ABC=∠DAC=α,α∈(0,π),ABAC=m,BOOD=n,求证SΔABDSΔCBD=m2n-m2+1.

简证:过点B作AD的平行线与AC相交,方法类似于解法探究中的解法1.

评注:为了描述的简便性,在RtΔDAC和RtΔABC为载体的四边形ABCD中,称OB与OD的比值和OA与OC的比值为“内边比”、称AB与BC的比值、AD与AC的比值为“直角三角形的外边比”.从变式1、2、3、4可知,只要已知任意一组“内边比”和一组“直角三角形的外边比”,就可求出另一组“内边比”和另一组“直角三角形的外边比”.变式5让16题更具一般性.

参考文献

[1]余小芬,刘成龙.对2016年四川卷高考理科10题的研究[J].中学数学研究(江西),2016(11):12-16.

[2]罗增儒.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21(14):46-50.

[3]张景中,彭翕成.共边定理[J].中学生数理化,2007(11):4-7.

[4]钟焕旻.关于三角形中两塞瓦线相交所得的线段比例[J].中学数学研究(广州),2020(24):29-32.

基金项目:内江师范学院本科生教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YLZY201902),内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专项“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研究”(JG202125).刘成龙系本文通讯作者. )

猜你喜欢

四边形变式比值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四边形逆袭记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