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2023-08-12王振军陈传哲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行距大豆玉米

王振军 陈传哲

随着国家对“三农”政策力度的逐年加大,解决“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在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同时扩种大豆油料作物,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支持黄淮海地区粮豆轮作,完善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实施好大豆安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试点,为粮食和油料生产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夯实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安全根基。近年,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正逐年扩大,尤其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既充分发挥了玉米的边行效应,又利用了大豆的固氮养地作用,实现了同一单位面积上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一田双收、稳粮增豆的目的,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节约耕地,保障国家粮食、油料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及战略意义。生产中应结合当地具体的农业实际,因地制宜落实好这一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一、品种选择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选对玉米、大豆品种是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关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须选择适宜在杞县种植,株型紧凑,中矮秆(≤250 cm)、耐密植、抗倒伏、生育期适中、高产宜机收的玉米品种,如郑单958、甘鑫18、豫单9953、德单5号等玉米品种;大豆选用耐阴 、主茎发达、节间短、分支少,单株粒质量10 g以上,底部结荚高度适中(≤15 cm)、豆荚不易开裂、抗倒伏、中早熟宜机收的品种,如郑1307、周豆25、齐黄34等大豆品种。

二、种子药剂处理

大豆、玉米苗期病虫害是发生缺苗断垄,整齐度差的主要因素。大豆种子往往有很多较小、破损、病斑、饱满度差的籽粒,种植户因疏于筛选造成出苗不齐;用大豆专用拌种剂时,浓度配比不准确,随意加水,降低了大豆对种衣剂的吸附性和保护效果;拌好的种子暴晒对种皮造成损伤。

大豆、玉米种子拌种或包衣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或选用现成的包衣种子),是实现一播全苗、苗齐苗壮、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用10%噻虫·咯·霜灵悬浮剂的包衣种子预防玉米生长中的茎腐病、黑穗病、灰飞虱、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用溴氰虫酰胺拌种的包衣种子可防治地下害虫;用35%噻虫·福·萎锈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大豆立枯病、根腐病、豆荚螟、黏虫等病虫害。大豆种子要切实做到精选、精拌和阴干,严禁暴晒。因大豆属于常规高蛋白种子,种植前必须做发芽率试验,发芽率大于85%为合格种子、低于85%以下的,根据实际发芽率,合理增加播种量,确保苗齐苗全。

三、合理施肥

大豆属于双子叶作物,而玉米属于单子叶作物,两者在生长需肥上,体现出玉米用肥多、大豆用肥少的特点。实际生产中,一些农户玉米施肥往往按净作施肥量,用量小,大豆施肥却随意加大用量。为提高播种质量,应根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要求和两种作物的不同生长规律、需肥特点,合理施肥。玉米保证单株施肥量和净作相同,遵循肥料不减少的原则,结合种肥同播,一次性足量施入玉米带,每667 m2用肥50~55 kg,选用玉米专用高氮控释肥或配方肥;大豆有固氮能力,用肥量较低,建议选用低氮豆类专用肥,每667 m2施用10 kg即可。

四、种植模式

田间配置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核心技术,其实质是扩大玉米行宽及与大豆的间距,缩小玉米和大豆的株距,保证与净作同样的种植密度。通过大面积的生产应用,达到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空间,通风透光,保水保肥的目的,不仅如此,还能发挥作物的边行优势,实现两种作物的优势互补,提升种植效益,一块地当成两块地种植,玉米不减产,又多收一季豆。因种植户对玉米、大豆种植密度不足,下种量过小,且转弯衔接行距过大,达不到目标产量。

适应杞县生产和生态条件及机械配套现实的带状结构种植,应选择2行玉米、4行大豆的种植模式。一个玉米带和一个大豆带构成一个带状套种生产单元,全田有多个生产单元组成,按照每667 m2播种玉米4500株、大豆8000株计算,玉米株距10 cm,大豆株距12 cm,玉米、大豆间距70 cm,玉米窄行40 cm,生产单元宽度2.85 m,玉米平均行距1.43 m,大豆平均行距0.71 m,转弯后衔接行距应小于40 cm,可基本保证玉米株数与净作相当,大豆有效株数不低于8000。这种模式充分考虑并兼顾集成了高位主体、高低协同、优势互补、利于光照、保水保肥、机械化操作等诸多优势,在生产中应大力推广。

五、播种方法

适墒、适时、适机播种是提高播种质量、夺取高产的重要前提。小麦收获后,要及时机械灭茬,适墒抢时播种。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玉米播种深度4~5 cm,大豆播种深度3~4 cm;土壤墒情较差的田块,应先用浇灌、喷灌、浸灌等方式造墒,待晾晒至适播的墒情(3~5 d)后播种。推荐种肥一体化播种方式,选用2BYFSF-6型帶状间作播种机,实施大豆、玉米和肥料同播。墒情好,适当浅播,墒情差,适当深播。同时对农机手的操作,要求做到规范、精细,确保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两种作物株距、行距、带宽及施肥量的严格技术要求。

六、化学除草

除草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的瓶颈。因受播种质量、土壤类型、栽培模式、除草剂等的选择、麦茬截留过高、施药方法和时机掌握不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化学除草效果不理想。

首先,选用土壤封闭除草,足墒下种。大豆、玉米出苗前,用96%精异丙甲草胺加80%唑嘧磺草胺兑水喷雾进行封闭。其次,做好苗后喷雾除草。在玉米3~5叶期、大豆2~3复叶期及杂草2~5叶期,玉米带用5%硝磺草酮加20%莠去津,大豆带用10%精喹禾灵加氟磺胺草醚,严格按照配比浓度,分别使用不同的喷雾器单独喷施,喷头上加装定向伞形罩,在大豆、玉米带间设置隔帘,压低喷头,防止除草剂飘逸,造成药害。为避免除草剂对出苗造成不良影响,在大豆、玉米播种后两天内需完成封闭除草作业。建议播前彻底灭茬,并对已出苗杂草的地块,用除草剂草铵膦、农达等先行除草,对清茬不彻底且干旱的田块,加大用水量,以便形成完好的除草剂药膜,提高除草效果。

七、适时化控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模式下,由于加大了玉米的种植密度和带宽,玉米极易旺长,造成对大豆光照的遮蔽,导致大豆中后期旺长、倒伏、落花、落荚等现象发生。及时控旺,防止倒伏,是增加产量的重要措施。

当玉米和大豆有旺长趋势时,一般在玉米7~10片展叶、大豆3~5片复叶时,选用矮壮素进行第1次化控;第2次化控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大豆初花期,每667 m2用同时适应两种作物的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30~50 g,兑水30~40 kg,混合均匀喷施茎叶,施药过程中避免重喷、漏喷和随意改变用药量。同时根据天气变化调控好玉米、大豆不同生长时期的水分,及时灌溉或及时排水,保证两种作物稳健生产。

八、病虫害防控

对于大豆、玉米生长期病虫害,应在病虫测报信息的基础上,根据主要病虫发生时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控。

生产上推荐性诱剂和LED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棉铃虫、金龟科、黏虫、桃柱螟等害虫。玉米大喇叭口期和大豆花荚期是病虫的混发盛期,应用飞防技术统防统治或分带单独喷施,大豆、玉米生长中后期,重点防治黏虫、玉米螟、玉米小斑病、锈病等病虫,化学药剂推荐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氟氯氰菊酯、丙环唑、戊唑醇、吡唑嘧菌酯等单剂或复配剂,并在兼防共治的同时,大豆喷施含有磷酸二氢钾、硼砂、钼酸铵多元素叶面肥,促进大豆开花结实,增加粒质量,提高产量。

九、机械选型与收获

目前,现有的农机具多为单一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机械,涉及大豆、玉米两种作物带状复合种植的农机具和植保机械存量少。建议在生产播种环节,用复合种植一體专用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收获环节,根据实际田块规模,株距、行距、带宽等作业条件,准确调整作业参数。玉米选择与带宽及行距相匹配的割台配置收获机,行距偏差控制在5 cm以内,防止漏穗;大豆用作业幅宽1.3~2 m,整机宽度小于2.1 m大豆收获机,作业时尽量放低割台高度,贴地收获,避免漏收豆荚,做到减损收获。玉米先熟,先收玉米,机械作业速度控制在3~5 km·h-1;大豆先熟,先收大豆,机械作业速度控制在3~6 km·h-1;同时成熟的,选用常用的收获机一前一后同步减幅收获,机械作业速度控制在3~6 km·h-1。

十、小结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生产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种植户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一技术,对政策理解不深;市场上适宜带状复合种植的种子不多,尤其是大豆;农技部门栽培技术宣传不到位,存在技术棚架问题;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条块分割,不适应规模机械化操作;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手主体培训工作亟待提高和加强;大豆、玉米种植户的补助标准有待完善。

要实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大面积的种植,需要农技、农机、种子部门通力合作。只有优先解决好农户最关心的种子、技术、农机具供应、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提振农户的种植信心。生产中相配套的专用品种,各级农业相关部门需要提高供应能力,保障生产需求;同时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农机手、种植户的技术技能培训,使其全面掌握种植技术和农机具及植保机械的使用操作;在生产的各个季节,技术人员要深入第一线,亲自进行技术指导;对于家庭农场、种地大户,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要保证作业机具到位,种植规格标准、规模效应突出,树立样板和示范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有基础条件的农机手,进行专门操作培训,以便提供社会化服务,做到农机农技有效融合,技术精准;将保有量较大的现有农机具优化、改造,并积极推广适应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新型机械,切实落实政府对大豆种植者的技术补贴、农机补贴、种植收入保险等鼓励政策,让种植户见到实际收益。

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资金补贴推广项目。

(责任编辑   程丽红)

猜你喜欢

行距大豆玉米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收玉米啦!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甘薯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