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植物源农药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2023-08-12朱亚杰谢恒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病株纹枯病防治效果

朱亚杰 谢恒

植物源农药是指从植物中提取具有杀虫或抗菌作用的活性物质,直接或间接加工合成的新型农药,是生物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仅涵盖了从植物中提纯的活性成分,也包括植物本身和对活性结构修饰后合成的化合物,可以分为植物毒素、植物内源激素、引诱剂、驱避剂等多种类型。同时,植物源农药和化学农药一样可以加工成粉剂、乳剂和水剂等剂型。不像传统化学农药含有对人畜有害的成分,植物源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及环境安全的特点。本试验通过对比防治小麦纹枯病中使用的几种植物源农药和常规农药,了解其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和小麦产量的影响,为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2022年在河南省西华县黄泛区丰盛农业示范场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土壤为沙壤,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有机质含量25.4 g·kg-1,有效磷含量38.4 mg·kg-1,有效钾含量159.0 mg·kg-1,碱解氮含量121.9 mg·kg-1,pH为8.5。

(二)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1860,试验药剂为宝蓓特(小檗碱盐酸盐,杨凌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优满翠(苦参碱,杨凌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侬威(藜芦根茎提取物,杨凌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常规药剂。除施药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三)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设计,设6个处理,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面积为333.5 m2,每区随机5点调查纹枯病。小麦全生育期喷施4次药剂,除施药外,其他与田间管理措施相同。第1次施药时间为2月21日(返青期),第2次施药时间为3月28日(拔节期),第3次施药时间为4月21日,第4次施药时间为4月26日,每667 m2使用药剂兑水15 kg。

处理1,每次喷施优满翠100 mL、侬威100 mL;处理2,每次喷施优满翠100 mL、侬威100 mL、氨基酸寡糖素10 g;处理3,每次喷施侬威100 mL、宝蓓特50 g;处理4,喷施侬威200 mL、宝蓓特100 g、氨基酸寡糖素10 g;处理5,第1次喷施32%噻呋·氟环唑20 g、0.5%藜芦根茎提取物150 mL,第2次喷施25%己唑·嘧菌酯25 mL、22%噻虫·高氯氟20 g,第3次480 g·L-1氰烯·戊唑醇50 mL、氯氟·吡虫啉50 mL,第4次喷施40%丙硫菌唑·戊唑醇 40 mL;处理6为对照(CK),每次喷施清水15kg。

(四)调查内容

纹枯病调查标准和方法参照NY/T 614—2002标准。抽穗前按株调查,只调查感病率,孕穗后的调查按单茎调查。分别于2月12日(施药前)、3月中旬、4月上旬、5月中旬调查纹枯病发病情况,药后3 d、药后10 d观察试验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各试验处理均为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每个小区选30株进行室内考种,调查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成熟后各区试验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实收4行、每行2 m计产。试验数据采用SPSS24进行方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各处理对小麦的安全性

3月1日,于施药后田间观察不同处理间的小麦叶色及长势无差别,说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是安全的。

(二)施药前纹枯病发病情况

由表1可知,2月12日,施药前对各处理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调查。施药前的纹枯病病株率为30%~62%,病害发生有差异,各处理病株率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不显著。

(三)小麦3月病株率

由表1可知,3月各药剂处理病株率均高于施药前。经方差分析可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其中,处理4病株率最高,为81%;处理1病株率最少,为45%。各处理药剂在3月中旬对小麦纹枯病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四)小麦4月病株率

由表1可知,4月处理5病株率与处理1、处理3、处理4和处理6(CK)呈显著性差异,其他处理与处理6(CK)差异不显著。处理4病株率最高,为83%;最低是处理5,为33%。处理5病株率较3月病株率降低幅度最高,为15个百分点;其次为处理2,为8个百分点;其他处理病株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处理1增长27个百分点。

(五)小麦5月病茎率及病情指数

由表2可知,5月各处理病茎率表现差异均不显著。最高为处理4,病茎率达到92%;其次是处理2、处理1、处理3,病茎率分别是87%、80%、80%;最低为处理5常规施药,病茎率达到65%。病情指数最低为处理5,达到36.7 ;最高为处理4,达到57 ;其次是处理6,病情指数为46.4 ;各处理均与对照表现差异不显著。虽然处理1、处理2、处理3的病株率均高于对照,但是感病严重程度都低于对照,所以从纹枯病防治效果上可以依次推荐处理5、处理3、处理1、处理2,而处理5常规施药,防治效果最好。

(六)对小麦三要素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处理1至处理5与处理6在亩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每667 m2产量上,均表现差异不显著。亩穗数以处理1最高,其次是处理3,处理5居第3位,处理4与处理6对照亩穗数最低。穗粒数最高的为处理2,处理6居第2位,最低为处理3。千粒质量最高的为处理3,达到50.1 g,较对照增加0.9 g;最低的为处理1,达到47.9 g,较对照减少1.3 g。每667 m2產最低的为处理4,较对照减少36.3 kg;最高的为处理1,较

对照增加49.9 kg,其次是处理5,常规施药位居第2位,较对照增加31.7 kg。

三、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条件下,常规施药模式能降低小麦纹枯病茎率,对小麦纹枯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施用植物源农药和常规农药都能够降低纹枯病的病情指数,对小麦纹枯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每667 m2施用优满翠100 mL和侬威100 mL、施用宝蓓特50 g和侬威100 mL较对照在每667 m2产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分别增长7.3%、3.3%,均与对照表现差异不显著;喷施一定量的生物药剂在防治纹枯病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增产作用。

从纹枯病防治效果上看,常规施药防治效果最好。综合考虑小麦纹枯病防治、小麦产量和绿色有机小麦生产等方面,推荐每667 m2施用优满翠100 mL和侬威100 mL、施用宝蓓特50 g和侬威100 mL两种模式。

(责任编辑   刘素芳)

猜你喜欢

病株纹枯病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