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研恳谈岂能“念稿子”

2023-08-12刘良军

杂文选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谈谈动笔文风

刘良军

一次政企恳谈会上,轮到领导发言时,没想到领导相当随和,“不好意思,我没有准备稿子。”由此一句“不好意思”,让一群口袋里装了稿子的人确乎不好意思,也让前面对着稿子一板一眼念的人,同样变得不好意思。

实事求是地说,若是对某一重大工作进行决策部署,或传达相关重要指示精神,应该有稿子,且只有把稿子承载的内容讲清楚、讲明白,大家才能深刻领会、深入贯彻。若只是征求意见、谈谈想法、提出建议的座谈会,也中规中矩地念稿子,便显得格格不入。事实也是如此,如今无论大小会议,个别领导一旦离开稿子,不是东拉西扯、离题万里,就是惜字如金、寥寥数语,洋相频出。

有群众揶揄,稿子并非讲话之必需,而是彰显身份之必备。即只要有一个做工考究的茶杯、一沓工整的稿子往前一擺,围观者就会明白事理:那里端端坐着的是领导。刻意营造的氛围感,让面前之人显得严肃且疏离,群众自然不愿意接近亲近。放下精雕的稿子,撇去华丽的辞藻,讲讲大白话,谈谈真问题,接了地气,才会有人气。

一般来说,一个人能脱稿就某一事物滔滔不绝发表高论,必定先前有反复的思考、再三的琢磨、深入的探究。现实生活中,某些领导之所以发言必要稿子,正是因为他们日常缺乏思考、不愿意学习。犹记《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回忆与毛泽东同志打交道的场景:他好像时刻都在思考问题,满肚子都是思想,自然说起话来既有严密逻辑,更有飞扬文采。

稿子,要么是领导干部自己动笔,里头有其个人见解,但这肯定要耗费不少精力;要么是秘书提供,也许动笔之前,与领导有过一番交谈,聆听过“金口玉言”,也反复推敲过。但无论如何,一个人再怎么妙笔生花,也很难将另一个人的思想原汁原味地精准刻画。任由秘书舞笔捉刀,领导念的其实也是他人的思想见地,有时不免陌生乃至结巴,遑论抑扬顿挫、重点突出、发人深省了。

领导讲话不要稿子,弘扬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转变的是冗长繁芜的无聊文风。许多人已经意识到,领导念稿子劣习若成,会让下属“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连他们自己讲话也总想拿篇稿子摆摆谱儿,且“依葫芦画瓢”,不吝弄出毕业论文般的篇幅。看似济济一堂、气氛热烈,实则在会议中混日子、掷光阴。反之,果断与念稿子作别,就能形成传递效应,让“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真正成为思维方式、工作方式。

时下正值大兴调查研究、持之以恒转变作风之际,把整治不良“稿风”、树立良好文风囊括入内,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定然推动各级干部更加务实求实践实。

【原载《北京日报》】

题图 / 念稿子 / 佚 名

猜你喜欢

谈谈动笔文风
谈谈胆固醇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毛毛雨
春天的雨
谈谈这场辩论会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找个人谈谈
多写创意日记激发动笔兴趣
改文风:要从创新“说话”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