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院院士陆元九的养生之道

2023-08-12卫文

家庭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惯性导航航天事业大蒜

卫文

2023年6月6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陆元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945年,抱着“学好科学救中国”的信念,陆元九远渡重洋,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求学,攻读当时最前沿的惯性导航技术,并成功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急需人才,陆元九毅然辞职,突破重重阻力,于1956年回到祖国,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来。陆元九参与筹建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先后擔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与新中国第一批科技工作者白手起家,在“荆棘里拓荒”,共同开创了我国的自动化研究,点燃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星星之火。他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在许多航天项目的评审和成果鉴定以及故障分析的关键时刻,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陆老除了这灼灼功勋,百岁老人的身份也让他备受关注。长寿一直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想要让自己的寿命得以延长,就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并且付出努力。

1.淡泊名利,奉献祖国

陆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作为航天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开拓者、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并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人造卫星控制研究和惯性技术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培养了一大批航天领军人才。陆老淡泊名利的品格为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以科技报国、服务人民的情怀成为广大航天入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他一生简朴,却捐出自己的大笔积蓄,资助科学研究。他推动了我国惯性导航事业的跨越发展,也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

“九十九分都叫不及格,一百分才算及格。”陆元九常说的这句话,如今已成为中国航天人流淌在血液中的标准。

在百岁时,陆老还说“人生难得老来忙”。生活有理想,有目标,为了实现理想而无私奉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是我们国家许多科技巨星们长寿的内在动力。

2.控制饮食

陆老吃午饭时,一顿饭只花5~10分钟,基本不吃蛋糕之类的甜食。陆老对“吃”上的自我要求,是“吃有限量”,不能吃得太饱。

陆老还有一个很好的饮食习惯,那就是吃大蒜。陆老吃汉堡也要就着大蒜吃。他说:“我每天中午都要吃一瓣大蒜,因为大蒜有一种特别的味道。”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吃大蒜可以降血脂,抗炎症,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坚持运动

陆老非常喜欢运动,他从高中时就特别喜欢打网球和排球,然后一直保持运动的习惯。他说:“之所以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运动,是因为工作过于紧张了,如果不做运动,身体恢复不了精神,就容易崩溃。”

陆老刚开始的时候是以跑步为主,后来腰椎动了手术不能再继续跑步了,就选择快走。年龄大了后,快走也不行了,就慢走。运动给长寿带来的积极作用在陆元九院士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4.四不养生

陆老在101岁接受记者采访时写下了“不急、不恼、不懒、不馋”。陆老说自己性子急,容易发火,所以要提醒自己不急、不恼。而保持身体健康,首先就是要不馋,吃东西要限量,不能因为喜欢就吃很多,老先生“告诫”我们:“吃太胖就走不动了。所有蛋糕之类的我全部都不会吃,因为吃了蛋糕长胖。”不懒,则是因为生命在于运动。

猜你喜欢

惯性导航航天事业大蒜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基于惯性导航量程扩展的滚动再次受控方法
基于FPV图传及惯性导航系统对机器人的控制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大蒜养生法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
极区间接横向惯性导航方法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