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字路口”的中美关系何去何从?

2023-08-12江渚

中国报道 2023年8期
关键词:基辛格会见中美关系

江渚

編者按

无论是中美关系还是中日关系,都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双边关系,其全球影响早已超越了双边关系范畴。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也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甚至出现“中美关系好,中日关系才好”的现象。

过去一个多月,美国在任或前任高级官员接连访华,为冰封的中美关系带来了“解冻”的契机。而今年8月,也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对话还是对抗?合作还是冲突?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稳定关系到全球的稳定与繁荣,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

对于这两组双边关系,中方将继续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这是真正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开历史倒车没有出路,美国、日本应当看清这个现实。

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7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基辛格刚刚度过百岁生日,访问中国也已经一百多次。两个“一百”加在一起,也让这次访华之行具有了特殊意义。习近平主席对基辛格说:“中国人重情讲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不会忘记你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贡献者和见证人,基辛格可谓是美国头号中国问题专家,尼克松之后的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都要向他寻求建议。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美两国又一次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需要双方再一次作出选择。展望未来,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关键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

一个月前的6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两国应该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处理好中美关系,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确定性、建设性。”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阐明对稳定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提出战略性、指导性意见。

7月6日,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乘机抵达北京时,天空刚好出现一道彩虹。中国财政部国际经济关系司司长杨英明和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都给耶伦指了指天上的这道彩虹。

习近平主席指出,希望美方采取理性务实态度,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坚持我同拜登总统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把有关积极表态落实到行动上,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在7月6日至9日,美财政部部长耶伦也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一个多月时间里,美国高官接连访华,也让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美互动。就在7月初,新华社连续播发5篇评论,深入系统阐述美国当前对华政策的错谬之处,指出改善中美关系的关键所在和世界潮流的大势所趋,敦促美方反思自身政策、对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形成正确认知。

去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成功举行会晤,为中美关系校准航向、重回正轨创造了来之不易的积极势头。然而,美方此后一系列错误言行导致中美双方商定的对话与合作议程受到干扰。中美关系摆脱困局,需要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当务之急是把两国元首共识落到实处

6月19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布林肯,摆放在会见桌中央盛开的荷花十分引人注目。“荷”与“和”“合”谐音,寓意中美两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7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会见了基辛格,这里正是52年前基辛格首次访华时会见中国领导人的地方。会见后,习近平主席为基辛格举行午宴。宴会专门准备了中国特色的“百寿桃”,显示出中方对“老朋友”的祝福和敬意。

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中方的用心。

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深入坦诚而富有建设性,为推动双边关系重返健康稳定轨道指明了行动方向。然而,美方此后一系列错误言行导致中美双方商定的对话与合作议程受到干扰,甚至与共识倡导的精神背道而驰,双边关系遭遇新的困难挑战。

新华社在评论中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困局的症结所在,是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导致错误的对华政策。推动对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首要前提是美方改变对华认知,理性看待中国发展。美国对华认知错在误判了中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绝非要威胁谁、挑战谁、取代谁。拿“国强必霸”的模板来镜像中国,从战略认知上将中国列为“主要竞争者”,甚至视中国为“威胁”,这就是扣歪了第一颗纽扣。美国对华认知错在低估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国从来不认同“强权即真理”的逻辑,美方在对华问题上的强权逻辑只会激起中国人民更加坚定的回击。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延续至今,面对疾风骤雨,自尊自信自强的中国人民从不缺少骨气、胆识和韧性。美国对华认知错在误判了世界的潮流趋势。全球化时代,各国利害相关,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愿被迫选边站队,更不愿被绑上对抗中国的战车。

中美关系陷入低谷,根源在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制定错误的对华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王毅指出,中国的发展有强大内生动力和必然历史逻辑,试图改造中国是不可能的,围堵遏制中国更是做不到的。美国对华政策需要基辛格式的外交智慧,需要尼克松式的政治勇气。

因此,中美关系要止跌企稳,当务之急是把两国元首共识落到实处。

管控分歧,把准航向

布林肯在6月19日的会见中表示,美方遵守拜登总统作出的承诺,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制度、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期待同中方开展高层交往,保持畅通沟通,负责任地管控分歧,寻求对话交流合作。

7月9日,在4天的访华行程结束之际,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她表示,这几日与中方高层官员的会晤是“直接且富有成效的”,有助于稳定两国关系;她再次强调,虽然美中两国存在“重大分歧”,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

对美方的表态,还需“听其言,观其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美方需要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与中方相向而行,维护好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冷静、专业、理性处理意外偶发事件,包括停止炒作“中国威胁论”,取消对华非法单边制裁,放弃对中国科技发展打压,不得肆意干涉中国的内政。美方必须真正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定的一个中国原则,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明确反对“台独”。这是中美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

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确轨道,需要管控分析、把准航向。中方指出,美方应秉持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同中方相向而行,维护好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冷静、专业、理性处理意外偶发事件,共同管控分歧,避免战略意外。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样,都是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民,都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两国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应该得到重视,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都是机遇而非威胁。中方始终希望中美关系能够健康稳定,相信两个大国能够排除万难,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这是真正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

7月7日,李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耶伦时指出,中美经济利益紧密交融,互利共赢是中美经济关系的本质,加强合作是双方的现实需求和正确选择。中国的发展对美国是机遇而不是挑战,是增益而不是风险。把经济合作泛政治化、泛安全化,不利于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双方应通过坦诚、深入、务实交流,就双边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加强沟通、寻求共识,为中美经济关系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中美应加强协调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共同发展。

中美合作对两国和世界都是好事,美国种种遏华政策是地区乃至全球的巨大风险来源。

全球化智庫理事长王辉耀认为,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对中美关系现状感到担忧,不希望看到两国冲突对抗,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期盼中美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美方应同中方相向而行,多做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助于全球和平发展的事。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凌胜利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中美关系螺旋式下滑,这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布林肯时强调,中方始终希望中美关系能够健康稳定,相信两个大国能够排除万难,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中美双方应以此为根本遵循,共同为两国关系止跌企稳、重回正轨作出努力。

历史已经证明,中美携手可以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在2001年携手反恐,2008年合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16年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未来在很多相关全球议题上双方合作大有可为。美国各界尤其是商界和民间团体迫切希望摆脱自上而下的桎梏,推动各领域合作重回繁荣发展轨道。

中美关系的晴雨冷暖,一头连着两国17亿多人民的福祉,一头连着世界的未来。世界足够大,足以让中美两国都能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基辛格会见中美关系
百岁基辛格
亨利·基辛格谈美国为何在阿富汗失败
神秘人约在几点碰面?
市领导会见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市领导会见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基辛格的“政治遗嘱”
普京会见俄罗斯州长直选的五位获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