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书艺谭》评述
——兼谈关于书法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2023-08-10公丕普

书画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书艺书法史通史

文_公丕普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书名:《合肥书艺谭》作者:夏冬波出版:安徽美术出版社印张:15版次:2020年12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5398-9594-9

夏冬波先生籍贯隶属安徽庐江,现职居合肥,其于书法一道寓心数十年,发表文章和专著数种,可谓当代安徽书法学人中的领跑者。与冬波先生相识缘于《书法研究》杂志,2017年我们二人在该杂志上各自发表了一篇文章,遂建立联系而后多有交流。冬波先生学养宽博,早年深耕医学,后涉猎文学、科普创作、文艺评论、地方史等领域,可谓深厚而宽阔,这种学人品质也奠定了其书法研究的特色。冬波先生的书法研究视野聚焦于以合肥为中心的安徽书法,研究方法筑基于考据之学,研究材料来源于文史文献和实地考察,因此其书学研究与大多数书法专业学者有别。《合肥书艺谭》一书是其近些年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收录论文30篇,分为书法人文、书法探秘、书法鉴赏、书法批评、书法名家五个部分,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实际上是书家,是合肥籍或者生活在合肥之城的人。这一主线能够让写作具备更多的温度,让研究变得更为鲜活,在古人的故事和人情中看出书法在其生活中的角色,阐述作品的创作语境和人文色彩。在拜读此书后收获了几点感受,放胆写出呈于冬波先生与诸位同道。

第一点是关于书法史研究的思考。书法通史或者断代史的写作已经走过了基础时代,诸多前辈书家已经产出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接下来的书法史研究应该怎么继续下去。近些年很少看到还有书者编著书法通史或者断代史,更多的研究成果是对书家个体或者群体的研究,这一现象说明了书法史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有别于通史写作的微观时代。微观时代的书法史研究能够在个案研究上走向深入,为书法通史的写作奠定很好的基础,但是微观个案研究容易失于碎片化,对于书法史研究的整体发展推动不够。那么微观时代的个案研究成果如何转化到通史写作进而推动书法史研究的整体发展,这可能是未来书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认为地域书法史的研究应当是个体研究向通史写作的过渡桥梁。《合肥书艺谭》中对邓石如、李鸿章、吴昌硕等人在合肥的交游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推动个案研究的发展,比如书中对李鸿章书法师承江有兰的挖掘,很好地补充了李鸿章书法研究的空白。而李鸿章书法研究又能补充清代书法史研究的基础,将书法研究视角从专业书家身上扩展到朝堂重臣。这种视野的扩充实际上是将书法研究从艺术的角度扩展到文化的角度,也符合书法在传统社会中的角色。另一方面《合肥书艺谭》聚焦于合肥区域,其实是对合肥近代书法史发展的几个重要源头进行了梳理。

第二点是关于城市书法文化名片的打造。当代书法的发展必须要以历史为基础,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但是我们的书法传统不但宏大深博而且有时候还会显得缥缈虚远,在情感上与当代人的生活很难产生共鸣,书法变成高雅艺术而远离了当代生活。当我们把传统具象化、生活化,以城市为载体而接近当代大众,那么书法传统和书法经典就能找到融入生活走进当代人身边的路径。因此,当代书法教育和文化普及与其说要从传统经典入手,不如从城市或者区域书法历史开始,让书法历史的传承发生在每个人生活的土地上。对于城市或者区域书法来说,历史的整理是非常重要的,城市书法文化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合肥书艺谭》中,作者不但梳理了邓石如、吴昌硕等书坛巨擘在合肥地区的交游与艺术创作,还考察了安徽巢湖姥山文峰塔题匾遗迹的遗址,以及论述了合肥书法名家吴保初、张子开、吴了村、葛介屏等人的书法艺术,梳理了合肥地区近现代书法发展的主要脉络,丰富了合肥文化的研究,为合肥市书法文化名片的打造做出了贡献。我相信诸如《合肥书艺谭》这类研究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多,但是也可能很多城市在这一方面依然是空白的,如果每一座城市都能深入地挖掘其书法历史人物、遗迹和文化故事,那么书法在当代的发展一定会有更为广阔的基础和更为温情的文化环境。

《合肥书艺谭》书影

第三点思考是关于传统书法的文化研究视角。书法被赋予艺术的身份在当代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当代书法在书写技法、表现形式以及风格样态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尽管这种变化也是受制于当代视觉文化的裹挟,但是从作品上来看的确是越来越“艺术”化。按照艺术原理的一般规律而言,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是以审美为主线,以形式为主线,那么当代书法的发展就是书法审美与书法形式的发展。这一论述从逻辑上是准确的,但是我们发现以纯粹的艺术视角来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不但与当代书法文化的发展政策不相符,也与书法传统不相符,传统书法的身份并非艺术,或者说并非仅仅是艺术门类,书法审美与书法形式在书法创作和鉴赏中也不是主要的立场。因此,研究传统书法应该谨慎地选择纯艺术视角,要用文化的视角即综合的视角,综合的视角首先是人。纵观冬波先生的书法史论研究,正是以文化的视角来展开,首先是关注人与书家,其次再把人融入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比如淮军李鸿章到李鸿章书法,我们可以说晚清之际李鸿章书法在合肥地区受到的礼遇应当不会比邓石如差多少,甚至会超过邓石如。

以上思考或多流于浅薄,未能将《合肥书艺谭》以及冬波先生书学思想之精妙处写出,有愧于先生信任,再加之陈祥明先生著序悬于大作之前,其对书中内容已有点睛之“述”,因此,笔者只能结合自己最近所思考的一些问题草成此文,不妥之处还望先生谅解。冬波先生供职文化系统,因此《合肥书艺谭》的写作对其而言是于工作有不辞之责,于治学有进取之心,于写史有司马之态,总之其人其学让人钦佩。

猜你喜欢

书艺书法史通史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西方音乐通史写作中的流行音乐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不动了?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对书法史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思考
书艺之美
【书艺之美】
书艺品鉴
书法史讲座(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