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新力量
2023-08-10
文| 本刊记者 张 熙 邱 慧
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才和“能人”带着资金、技术下乡,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产业发展找到新的职业方向。
两个农民在稻田里收获稻谷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重庆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才和“能人”带着资金、技术下乡,发展特色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产业发展找到新的职业方向,成为“新农人”“新能人”、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刘毅:下乡创业,带富乡亲
刘毅曾经是秀山县一个基层粮站的员工。2000年,由于企业改制,刘毅下岗了。之后,他尝试过许多工作,干过运输,也承包过建筑工程。偶然机会,刘毅和朋友聊天,谈到政策对农村产业的大力扶持和茶叶产业的前景,一致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尤其是高端茶的需求不断增长,茶叶无疑是一个具有潜力的产业,做得好的话可能增值很大。于是刘毅和朋友2010年来到洪安镇一起探索茶叶种植基地模式,次年成立了重庆边城韵茶叶有限公司。刘毅说:“这里以前没有茶产业,我们以每亩地260元人民币的价格租了800亩土地作为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当地茶叶种植;茶农种茶也不需要担心销售,我们根据当季的行情统一收购茶叶销售出去。”土地流转出去的村民每年有固定的租金收入外,也可以选择在刘毅的公司从事种茶采茶的工作,一天可以赚取100-200元的额外收入。
公司成立前几年,当地生产茶叶没有品牌效应,很难被消费者喜爱,这给公司的销售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为了给洪安茶叶树立值得信赖的形象,除了提高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外,刘毅带着公司的产品参加各类展会评比,公司的边城韵牌秀山毛尖荣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华茗杯2023绿茶、红茶产品对标活动“特级产品”奖,秀山红茶获得宜红杯2023红茶产品质量对标活动“一级产品”奖,边城韵牌红茶、秀山毛尖均荣获四川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如今,重庆边城韵茶叶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达1200多万。刘毅表示,做农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要经得起等待。公司在发展期间享受到优惠的扶持政策,与村集体合作拓宽了茶叶销售渠道,在以土地租赁、基地管理、茶叶加工、鲜叶采摘以及鲜叶收购一体的模式下,公司将继续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带动当地及周边村落农户增产增收。
田素梅:带领姐妹们绣出幸福生活
酉州苗绣历史悠久,是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重庆市的外事礼品。
田素梅是一名苗绣绣娘,今年52岁,家住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车田乡,现在是何家岩村非遗传统苗绣绣娘的老师。车田乡曾经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之一,过去交通基础设施差,长期以来村民们都没有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2017年,酉州苗绣非遗传承人陈国桃在这里建立非遗扶贫工坊,将苗绣技艺免费传授给当地妇女,这引起了田素梅极大的兴趣。受家庭环境熏陶,田素梅从小就喜欢绣花,十几岁时就可以给自己绣衣裙了,“加入非遗扶贫工坊后,跟着陈老师和她的朋友学到更多技巧。”如今,田素梅不仅可以绣手帕、扇面等玲珑精巧的小件,挂屏、时装、被面等大型绣品也手到擒来。
2021年,陈国桃把苗绣非遗工坊搬进了花田乡何家岩村,田素梅也随着工坊一起来到村子里。除了绣作品,田素梅还把学到的技巧和经验教给村子里的绣娘,“初学的绣娘还完成不了复杂的作品,就从简单地缝制小配饰开始教起。每件配饰手工费0.6元,既能练习手艺,还能每天至少赚到五六十元。”田素梅还说到:“我从小就喜欢在衣服上绣些花鸟,现在每天可以做喜欢的事情,还能顺便赚钱。我和老伴一个月收入差不多6000元,平常在村子和工坊几乎没有什么花销,这样的日子我很满足。”
田素梅向村民传授苗绣
沈忠彬:助力稻蟹共生产业模式
沈忠彬来自靠海的江苏南通,有30多年养蟹经验,曾在云南省昆明市、红河州、曲靖市、昭通市等13个地州市发展河蟹养殖业,在云南省内帮助了200多个养殖公司、养殖合作社及养殖户实现增产增收。
三年前,沈忠彬受邀来到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黑水大涵村,为东营酉阳稻田养蟹产业园提供技术支持。“这边养蟹的水是最纯净的山泉水,水的肥力相对较低,按照一定配比投放藻类,选用长江1号和2号这种长得快、口感好、抗病强的河蟹品种,非常适合产业园稻蟹共生的模式。”
黑水镇镇长郭静介绍说,通过引进技术团队,专家定期驻留来解决蓄水、喂养等一系列难题。“在这种环境和科学喂养方式下生长的高山大闸蟹硒含量高,蟹肉香甜。去年,我们专门把不同地方的大闸蟹和酉阳大闸蟹集中在一起请专家品尝,不需要指出哪款是酉阳大闸蟹,大家都能品尝出其中的不同。”2023年9月,产业园的大闸蟹就可以上市了。郭静早已对接好电商平台和物流,相信酉阳的高山大闸蟹可以成为带领当地人增收致富的另一特色产业。
办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
尽管不同地区乡村振兴所兴起的业态不同,但人才的缺失是地区普遍面临的困境。而在专业人才“难引进”的现实背景下,本土培育成了一剂良方。在位于黔江区的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记者注意到,除了开设服务于包括重庆在内13个省市旅游业的旅游类31个专业,以及承担每年500人次叉车司机职业培训等政府为扶贫而开发的公益培训项目外,该校还设立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中心,其中包括了刺绣、织锦、扎染、蜡染、茶艺、漆艺、年画、首饰等11个民族技艺传习室,有10位民族传统工艺大师驻站手把手培训学生。
院长谈建成告诉记者,学院所在的黔江区市民族聚居区,这为民族文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近几年,在多重因素的冲击下,不断转型升级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谈建成坦言,作为社会智力资源库的地方高校,也在顺应时代要求进行转型性的产教融合。
“主要目标就是让这里毕业的学生对民族文化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谈建成指出,在渝东南地区,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旅游方向人才结构、素质和数量满足乡村振兴要求是关键。他的学生很受欢迎,在当地的旅游公司、文创公司、旅游景点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在黔江我们就输送了100多位旅游专业学员,包括为黔江旅投集团提供的订单式人才培养”。
民族技艺传习室年画工坊里,梁平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徐家辉告诉记者,眼下,年轻一代对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亟待加强。以年画为例,一幅年画的制作从雕版开始,至少需要30道工序,但现在年轻人很少愿意从事这个需要坐“冷板凳”的职业。一学期200多位学习年画的学生里,最终从事这一行业的并不多。徐家辉为此苦恼,梁平年画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颜料的调配,可现阶段还没有徒弟能够将这一技能延续。
谈建成向记者坦言,学校的民族技艺传习室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且选课制度也较为灵活,就是希望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同学能够有更为系统性的课程学习。在他的愿景里,民族文化可以成为这些学生日后就业的一个独特优势,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
在谈建成看来,乡村振兴与职业院校创新的人才培养举措密不可分,要以此搭建起“校政企”协同育人平台,在提升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乡村振兴相关的教育教学,面向社会需求,进行创新的融合式教育,让学生不会“毕业即失业”,也让乡村振兴有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输入。
新时代乡村振兴让老百姓过上幸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