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中华文脉 书写时代华章

2023-08-10夏一璞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中华现代化

文|夏一璞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和其他古文明的断裂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文明的连续性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今天的我们更不可以躺在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上无所作为、坐享其成。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传承,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中华文明的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是中华民族不能离开的精神家园。

2023年6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强调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要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并且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盛世修文,文载盛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

“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的光辉文献,我们在其中看到了历史和现代的交相辉映,传承与创新的积极互动,统一与包容的水乳交融,和平与发展的实践方向,以及基于客观事实的文化自信。在这篇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发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他指出,“两个结合”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并沿着严密的逻辑线索,从五个方面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开放、包容、辩证和发展的思想特质,这决定了两者可以彼此接纳,相互成就。从古至今,中华文明对待外来文化并不是一味排斥,而是秉持兼容并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宽广胸怀,在适合自身发展基础之上,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我们丰富的文化母体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传承蕴含中华之魂的历史文脉。毛泽东将班固所著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的“实事求是”古为今用,使之含义发生质的变化,上升到哲学规律性的层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第一个结合”主要是指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解释时代发展、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从而“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第二个结合”则主要是指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民群众的共同观念这三种思想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有机融通、充分贯通,成为了新的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创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文化存在性,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使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涵育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不断在时代化中涵养新的文明形态。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图为国家博物馆“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

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我们在分析任何问题时,都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探索现象背后的历史脉络与规律。文化归根到底是历史实践的观念表现,文化观从本质上说是历史观在文化领域的表现。因此,我们现在提出“两个结合”,并不是凭空抽象地创造概念,而是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接续展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走向对中华文明世界影响力的新塑造和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生长出来的现代化,而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式现代化自身也是基于伟大历史实践,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的全新人类文明形态。

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强调,“没有五千年中华文明,哪里来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创新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也正是在“两个结合”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现代的。

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第二个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主体自觉和文化气象,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理论迷思,实现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代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这意味着,中国道路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发展理论,而是以“一定国家里的一定阶级的生活条件的总和为基础”,认真考虑中国社会的现实内在需求和逻辑,看到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的深刻差异,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摆脱思想上的外部依赖,在实践中超越了西方道路。

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需要传承赓续,一个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需要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准确把握本国文明自身蕴含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分别是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中,连续性排在首位,是其他四种特性的基础,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最突出的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国非常注重对历史的发掘和验证,自信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同时实现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现代手段来进一步发掘、探索和开拓中华文明,同时,要用现代手段保存、继承中华文脉。发掘与传承,是揭示中华文明密码,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文脉的连续性是别的文明所不具备的,是中华文明客观的突出特性,也是我们自信的根源。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一些中西古今之辨中不容乐观的现象,如西方提概念,中国来解释等。正因为这些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客观存在,我们才要回溯中华文明的历史。在历史中,我们发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在我们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中,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等先贤的思想理念仍深深发挥着影响,成为很多人口耳相传、自觉践行的处世之道和道德信条。在中华文脉的传承历史中,中国人的精神在绝大多数时候是自信且独立自主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坚定文化自信和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2023年7月23日,山东济宁,曲阜市尼山圣境景区,参加研学游的游客进行书法练习,体验孔子文化

中华文明并不是最古老的文明,但是我们的连续性是不可比拟的。最早的人类史诗是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地区的苏美尔文明创造的《吉尔伽美什》,那是一段用楔形文字记录在泥板上的伟大史诗。楔形文字文化圈标志着人类早期文明的灿烂光辉,然后在公元一世纪由于外族征服等复杂原因,楔形文字失传了。文字的失传,意味着文化的断裂。这样的文字失传和文化的断裂现象也发生在古埃及。虽然近现代学者解读出了苏美尔文字和古埃及文字,也整理出了记录在泥板和莎草纸上的历史,但是和中华文明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华文明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距今至少3600年。数千年来汉字虽历经演变,但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没有发生过断裂,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而苏美尔和古埃及的文字与历史是由西方近代学者借助相近文字间的对比和联想,依据西方文献,如《圣经》、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等发现与构建出来的。相比之下,中国文字的解读,是以中解中,以华解华,在各种文献中得到相互印证,准确性和权威性更强。精神观念传承发展的载体是文字和文化典籍,有了语言文字的连续性,就有了经典的传承,有了文化精神脉络的延续。

连续性是文化自信和传承发展的基础,而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一个整体,互相支撑融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独树一帜,在于它具有创新特性,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积极进取,能够在任何时候适应社会的变迁;在于它具有统一特性,在各个时期都能团结人民继续前进,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在于它具有包容特性,秉持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能够开放地接受各色人群,并被他们所接受理解,形成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在于它具有和平特性,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如水般温柔而有力,开放地面对世界,水滴石穿般地坚守自身文明发展的原则,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和其他古文明的断裂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文明的连续性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今天的我们更不可以躺在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上无所作为、坐享其成。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依靠着一代代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和文化责任感的炎黄子孙薪火相传、推陈出新。今天,当我们为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到骄傲和自豪时,更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在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中华现代化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见证中华文明的甲骨文正在从高冷变得亲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