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呈分化态势

2023-08-10王骏刘浩文编辑张美思

中国外汇 2023年6期
关键词:供需态势原油

文/王骏 刘浩文 编辑/张美思

对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而言,2023年注定不是“风调雨顺”的一年。今年以来,全球经济的主线由“滞涨”向“衰退”转变,主要国际组织预测绝大多数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将大幅放缓,部分经济体将会出现衰退,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左右。与此同时,主要经济体的基本面形势与货币政策有所差异,且充满变数,将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走势造成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预计2023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或整体趋弱、宽幅震荡,同时年内也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和季节性机会,内部不同品种行情分化态势可能更为明显。

黑色金属价格或将宽幅波动

2023年开年特别是中国农历春节以来,受到国内复工复产等积极因素影响,以钢为代表的黑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海外钢价涨幅普遍在20%以上,国内钢价也明显上涨。综合来看,与国外因素相比,黑色金属市场价格更多受到国内因素影响,而国内经济修复的速度及幅度,特别是房地产在后期改善的情况将对黑色金属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综合供需两方面的态势看,黑色金属价格全年将宽幅波动,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

从需求层面看,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政策对钢材等黑色金属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首先,2023年房地产及防疫政策大幅转向后,房地产对钢材需求的拖累将会减弱,但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政策面对房地产可能仍是“托而不举”,将限制2023年钢材需求回升强度。其次,基建投资对钢材需求的支撑将延续,但新增专项债额度并未超预期,同时地方财政吃紧下基建增速高位回落的可能较大,进而对钢材需求增量产生影响。不过,与此同时,2023年政策重心转移至扩大内需上,支持住房改善和新能源汽车,预计汽车、家电、新能源行业将有新的消费刺激政策出台,会对热卷等工业钢材需求产生一定的利好。

从供应层面看,黑色金属供应增量恢复难度较小。由于国内钢铁产能相对充裕,在无明确的限产要求下,不存在供应端瓶颈,因此钢厂利润难以显著扩张。同时炉料将普遍存在供应增加的预期,铁矿石主流矿山发货量回升预计将较为平稳,非主流矿在价格维持相对高位下存在增量的可能。焦煤方面,在蒙古国煤炭跨境运输恢复等消息的影响下,预计上半年同比增量可能更为显著,而目前焦煤在黑色产业链中利润最高,如果焦煤供应偏紧的情况得以改善,则黑色金属整体价格运行区间将会下移。

在需求支撑有限、供给增量恢复容易的综合作用下,2023年黑色金属价格预计将呈现宽幅震荡走势,下方低点相比2022年或有所上移,但难以出现显著牛市行情。此外,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影响需求、印度调整出口关税后铁矿石发运量明显增加、全球铁矿石和钢厂供应回升等海外因素也可能对黑色金属价格造成短期或阶段性影响,需加以关注。

国际原油价格维持高位震荡

2023年以来,原油价格整体维持区间波动,运行重心小幅抬升,布伦特原油价格维持在78—88美元/桶的区间(见图1)。从2023年美欧经济体货币政策及原油供需基本面态势看,预计国际油价全年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同时下半年表现会相对强于上半年。

图1 布伦特原油主连合约期货价格走势

从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看,预计美欧货币政策在2023年上半年整体延续收紧态势,下半年货币环境或出现边际改善,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压制或有所减弱。从供需基本面态势看,需求层面,全球经济走弱将继续打压原油消费,尤其是美欧原油消费将维持弱势,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复苏将对原油消费具有带动作用;供给层面,全球油气上游勘探资本支出偏低意味着全球原油产量增加将继续受限,原油供给弹性较低,当前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部分产油国组成的OPEC+、俄罗斯及美国页岩油供给相对稳定,但也需要关注OPEC+政策变化及俄罗斯供给变数。整体来看,预计2023年原油供需矛盾相对有限,下半年供需结构相对好于上半年。

综合上述影响因素,结合历史价格水平走势,笔者预计,2023年国际油价仍会维持在中高位区间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70—110美元/桶区间。

有色金属价格内部略有分化

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对需求的冲击和低库存供给端扰动等因素将对有色金属市场走势造成影响,不同品种走势略有分化。

具体来看,铜价对全球经济形势较为敏感,预计上半年铜矿供给端增量释放及全球经济放缓对需求的影响将对铜价造成拖累,但此后随着美联储加息进程结束,铜价存在修复的可能。锌和铝方面,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成本的影响依然非常显著,并将与需求端周期性变化共同对锌、铝等价格造成扰动,使得二者呈现宽幅波动态势。镍与锡的供给端受海外资源国出口政策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较大,对市场资金敏感度高,在低库存、供给偏紧叠加全球宏观形势的扰动下,预计价格在2023年将呈现高波动性。

农产品市场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2023年,随着新冠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全球农业生产、物流运输和贸易秩序逐步回稳,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有望改善,有助于农产品市场恢复,但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或阶段性影响农产品供需态势和价格。一是部分主要粮食品种供需关系趋紧;二是拉尼娜转向厄尔尼诺气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影响;三是地缘政治摩擦对于粮食及油脂油料的不确定性影响;四是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预计呈高位趋稳态势。

具体来看,2023年大豆价格或呈现震荡走低的行情(见图2)。原因在于全球大豆主产区天气大概率从拉尼娜转向厄尔尼诺,这将有利于作物生长,大豆产量预计大幅增产。同时,全球小麦产量预计将会增加,而玉米供需则趋于收紧,使得二者价格走势出现分化,但仍需关注俄乌冲突对谷物价格的不确定性影响。

图2 美豆主连合约期货价格走势

综上所述,2023年大宗商品市场主要品种价格将呈现分化态势。其中,黑色金属价格将继续在政策预期和现实落地中宽幅波动,趋势性行情难以出现。原油供需矛盾相对较为温和,将推动国际油价维持在高位区间。有色金属价格或受到经济衰退预期对需求的冲击和低库存供给端扰动的双重影响而持续波动。农产品将围绕天气气候变化和供需矛盾演变开展年度行情,价格走势具有不确定性。

猜你喜欢

供需态势原油
供需紧张局势拉动煤炭价格上涨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2019年12月与11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
汇市延续小幅震荡态势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放开我国原油进口权的思考
初探原油二元期权
“1吨原油等于7.33桶”的来龙去脉
县乡一体化探索呈加速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