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记领袖嘱托奋力谱写山西考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08-10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支部建设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考古山西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5 月16 日,在前往陕西途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了运城博物馆和运城盐湖,并就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文物保护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这次考察是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四次莅临山西,也是连续两年莅临山西,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山西文物事业的亲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期间作出的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针对性,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引、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作为承担全省考古调查、发掘、保护和研究任务的主要科研机构,近年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了一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深化了山西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山西地上地下文物灿若星辰。图为“2022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兴县碧村龙山时期石城东城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一、牢记领袖嘱托,在深学笃信中明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莅临山西,每次都考察文博单位,每次都作出重要示,殷殷嘱托,饱含深深期许;谆谆教诲,指明发展方向。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云冈石窟、平遥古城、运城博物馆,历史文物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作为文物工作者,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文物事业的深情厚爱转化为推动全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念、强大动力。

二、聚焦主责主业,在履职尽责中显担当

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山西是远古人类的演化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民族融合的大熔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在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研究中具有独特地位。我们要立足山西文物资源禀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坚决扛牢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的主责主业,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要围绕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重大课题,充分发挥山西考古资源禀赋与独特优势,依托襄汾丁村、襄汾陶寺、兴县碧村、夏县东下冯等遗址,探索东亚人类最早的栖息地,回答好山西在中华文明早期发展中的演进路径。要传承弘扬好“晋文化”品牌,打造云冈学研究高地,加强考古成果的传播,依托国宝级文物、考古遗址公园,讲好山西历史故事。要加快推进晋南、晋东南、晋中、晋北四个考古基地和山西省曲沃考古标本库房建设,创建国家文化地标和文明标识体系。

三、胸怀“国之大者”,多方合力助推山西考古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一心向党,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文物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考古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勇于担当作为,奋力蹚出新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要深刻理解文物工作的鲜明政治属性,深刻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重大部署,把讲政治贯穿文物工作各环节、全方面,确保文物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深刻领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涵要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思考新时代文物工作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以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扎实的学术研究把中华文明的阐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认知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图为在闻喜上郭遗址举办的首届“山西省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实训现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二)以系统观念推进党建工作和考古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党建强才能业务强。牢固树立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带业务,用业务促党建。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党支部建设的要求,做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品牌党支部。选树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热情。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党性意识、党员意识。发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把党支部建在考古工地上,让党旗在考古一线高高飘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文物工作者队伍。

山西是远古人类的演化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左上:丁村人牙齿化石。左下:闻喜上郭遗址出土仰韶时期石雕蚕蛹。右图:大同平城区鸿雁路墓地出土北魏石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三)加快文教融合,加强文物考古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构建多层次文物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一批文物领域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一批科技研发能力过硬的文物科技人才、一批技艺精湛的文物技能人才、一批素质优良的文物管理人才。与相关高职院校合作,大力发展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物考古技术、文物展示利用技术、石窟寺保护技术等职业教育专业,打造文博领域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推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山西大学共建山西考古文博学院。关心爱护文物工作者,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激发人才队伍创新创造活力。

(四)推动考古成果的阐释传播。要让文物说话,着力提升创新和阐释能力,深挖文物背后的内涵价值,充分展现山西文物资源的独特价值和深厚内涵,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唤醒文化记忆,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聚焦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发挥山西考古资源的独特优势,把展陈文物与出土背景结合,让公众走近考古、了解考古,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以考古博物馆为载体,大力宣传文物考古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五)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做好调查研究。深入田野考古一线,认真检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调查,也研究,找准问题,找出差距,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切实解决一些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推动调研见真效。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考古山西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三星堆考古解谜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