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雾”我们需要了解更多
2023-08-10徐文姣
徐文姣
32岁的爱德华兹已经连续几周都夜不能寐,也记不清“阳过”后是3个月还是4个月都没来例假。头痛也毫无规律、没完没了地折磨她。作为一名毕业于临床心理健康咨询专业的研究生,爱德华兹知道自己正在抑郁和焦虑的两种症状中挣扎。“我十分努力地从情绪低落中挣脱出来,但每次又会被强行拉回去,在出逃和被抓的来来回回中,情况好像变得越来越差。”
30岁的林登默斯也有类似的遭遇。在从新冠康复后的几周内,难以自抑的悲伤和失眠让她猝不及防。她总是莫名其妙就突然堕入心情的低谷,晚上要不睡不着,要不就一个接一个地不停做噩梦。即使她醒着,大脑有时好像也并不清醒,甚至会蹦出一些非常阴暗的念头来,“伤害你的身体,说不定会好受点”。
和爱德华兹不同的是,林登默斯是“旧病复发”。十几岁的时候,她曾患过抑郁症。康复后的她性格活泼外向,现在还在纽约一家公司做企业宣传工作。但新冠病毒似乎唤醒了她的身体记忆,再次将她拖回了那个看不见的牢笼里。她又开始出现“社交焦虑”,害怕和朋友见面,周末在床上一趟一整天,躲着电话和信息。在斗争了半年后,她还是选择了去看精神科,医生确诊她再一次患上了抑郁症。
抑郁情绪与新冠疫情相关
也许我们并不像爱德华兹和林登默斯那样,有如此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但很多人觉得即使自己身体已经“阳康”,心理仍会受到情绪低落、疲劳、冷漠、焦虑或其他情绪问题的困扰。这可能表现为觉得自己周身乏力、做事打不起精神,感觉没有动力,也好像更容易掉眼泪、突然陷入暴躁或感觉悲伤。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新冠感染和情绪抑郁真的有直接关系吗?到底是自己心理素质差,还是有可能真生病了?
目前,不少国内外研究均表明,新冠疫情和抑郁情绪确实有所关联。美国2021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报告在感染新冠后出现了重度抑郁的症状。
2022年5月发表在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跟踪了欧洲六个国家新冠患者的心理健康轨迹,发现新冠重症病例可能会伴随持续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此外,也有研究指出,即使不是新冠重症,也有可能引发上述的抑郁和焦虑症状。2023年6月,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受新冠疫情影响,有13%的日本青少年出现了中度以上的抑郁倾向。
导致新冠抑郁的原因
那么,新冠如何引发抑郁情绪?“阳康”后多久才能真正摆脱抑郁风险?
从直觉上说,我们很容易理解抑郁情绪的产生与多重外在压力相关。亲历一场全球大流行病对每个人都是一场身心考验。疫情导致的社会隔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自己和亲人遭受感染乃至死亡的恐惧,感染后的各种身体不适,隔离导致的孤独无助,以及经济上的担忧都被认为是导致焦虑和抑郁的主要原因。在卫生工作者中,过度疲劳则是诱发自杀念头的重要因素。
可随着外部压力逐步减弱甚至消除,包括隔离管控措施解除,工作、生活和学习回归正轨,身体症状消退,为什么还有不少人仍觉得焦虑或抑郁,且这个情况在“阳康”后的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内还依然存在?
2022年2月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有助于幫我们解释这些疑惑。该研究的样本规模空前,使用了大流行早期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卫生系统中数百万人的健康信息。研究报告指出,新冠病毒对我们的身心影响比我们想象得要久得多,新冠患者即使在感染后一年也面临更高的心理健康风险。
通过对比15.4万名新冠患者和580万未受感染者的电子健康记录,研究人员发现,在新冠患者康复的一年后,他们被诊断出患精神性障碍或出现相关症状的比例仍比对照组高出46%。这包括出现抑郁、自杀念头、焦虑、睡眠障碍、神经认知衰退或“脑雾”等症状。其中,“脑雾”的风险比对照组高出80%。值得注意的是,“脑雾”(brain fog)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医学术语,人们用它来描述思维迟钝、模糊和不敏锐时的感受。就像大脑被笼罩着一层朦胧的迷雾,这会导致思维混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相信“阳过”们多多少少都有过类似的体会。
新冠抑郁并非仅因心理因素
同时,该研究指出,疫情中的抑郁不仅仅是因为疾病产生的身体病痛、隔离引发的内心孤独,实际上,新冠病毒可能让大脑或其他身体器官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精神疾病症状的发生。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一种真实的生物学现象,新冠抑郁并非仅因心理因素。目前,医学界主要有三种理论假设来解释新冠感染引发抑郁的机制。
第一种最为主流的假设认为,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大脑会激活小胶质细胞并诱发炎症反应。尸检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急性新冠患者的器官(包括大脑)存在广泛的炎症反应,而小胶质细胞活化是新冠患者大脑尸检中发现的最常见病理。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的主要参与者,它可以通过释放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感和情绪的区域,从而导致情绪的波动和抑郁行为的发生。
第二种假设提出,新冠病毒可以攻击大脑血管内膜,从而破坏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这可能会扰乱调节情绪的区域。因为缺乏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可能会对大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情绪的正常调节。
还有第三种假设指出,新冠病毒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微生物平衡,这可能会相应改变某些神经递质的水平。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使,它们传递神经信号到全身和大脑,并参与情绪的调节。因此,病毒对肠道细菌的影响可能会对情绪产生影响。
这些理论假设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阳过”后,我们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或情绪不稳定,甚至患上抑郁症。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这些理论假设,并更好地理解新冠病毒对大脑和躯体的具体影响机制。
消除抑郁歧视,抑郁可能只是身体发炎了
其实,关于炎症引发抑郁的探讨在新冠发生之前就有。只是新冠疫情再次提醒我们,要如何去正确看待精神类疾病,用科学知识帮助消除抑郁羞耻和抑郁歧视。
2014年,一项针对英格兰西南部布里斯托尔地区的1.5万名儿童的研究发现,那些在9岁之前没有抑郁症但发生轻微炎症的儿童,在10年后的18岁时更有可能患上抑郁症。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炎症可能成为预测抑郁症或抑郁行为的一个指标。
2019年,英国精神病学家爱德华·布尔莫尔发表了一本名为《发炎的大脑》的著作。在这本书中,他揭示了抑郁症与身体和大脑炎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可能是精神障碍的根本原因。以往研究人员认为,大脑有着不可透过的屏障,即血脑屏障。然而,布尔莫尔认为,当炎症发生时,细胞因子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引发大脑内部的变化,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因此,将抑郁症归结为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差或性格软弱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抑郁症并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疾病,它还具有相当的生理基础。抑郁症患者和其他病人一样,都是身体生病了,“零件”出了问题,需要修理。所以,我们应该以平常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疾病,并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英国精神病学家爱德华·布尔莫尔及其著作《发炎的大脑》。
新冠后,讓我们重新获得更好的心理状态
现在我们知道,“阳过”后的抑郁情绪可能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坚强、耐受力差或者矫情。如果“阳康”后,仍持续感到情绪低落或出现抑郁症状,我们可以勇敢地寻求医学帮助。如果还不到抑郁症的程度,但仍有情绪上的苦恼,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运动、促进睡眠和社交来帮助调节自己的身心。一些研究表明,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地中海饮食有助于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体,促进内啡肽的合成与分泌,这有助于预防或降低抑郁症状。同时,养成良好的睡前习惯,如睡前不喝太多水和咖啡茶饮,不看电子屏幕,每天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睡前泡泡脚或洗个热水澡也都有助于我们睡得更好,有助于改善情绪。我们也可以与亲人、朋友多多沟通,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获取更多的情感支持。
一旦确诊,也无须害怕,目前的新冠抑郁症和其他形式的抑郁症一样可以治疗。除了日常生活的调节之外,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增强抗压能力。而药物治疗则可以通过调整脑内神经递质水平来缓解症状。爱德华兹和林登默斯,通过服用抗抑郁药和接受心理治疗,都已成功走出了新冠抑郁。
此外,2023年3月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情况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糕。麦吉尔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基于对世界各地的137项研究的回顾发现,新冠对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造成的损害可能没有早期研究表明得那么大,这凸显了人类的韧性。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孙莹表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对新冠心理影响最全面的研究。它表明,总的来说,人们比许多人想象得要更有恢复力。”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新冠病毒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还需要放到更长的时间框架内去评估和研究。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健康危机提醒我们要加强全球和国家层面对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就指出:“我们现在掌握的关于新冠对全球心理健康影响的信息还只是冰山一角。但这给所有国家敲响了警钟,必须对人民心理健康领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