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的住院创伤

2023-08-10潘楷文

世界博览 2023年15期
关键词:尔比劳拉住院

潘楷文

生活在冲突地区的儿童更容易被边缘化。儿童的心理也更容易受到严重的创伤。

知名歌手李玟于数年前患上了抑郁症,经过长时间与病魔斗争,最终于7月5日与世长辞。李玟曾经的一篇微博写过她2岁有一段非常痛苦的记忆:被独自送进医院动手术,并跟200多个孩子一起住院的经历。或许这就是李玟严重抑郁症的诱因——“童年住院创伤”。对这种心理创伤,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心理学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爱德华·约翰·莫斯廷·鲍尔比和他的助手詹姆斯·罗伯森就做过非常详细的研究。为了搞清楚一些住院的孩子到底怎么了,鲍尔比一共收集了44个类似的案例,这些孩子的年龄从6岁到16岁不等,全是“问题儿童和不良少年”,并且这些孩子当中,绝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有很严重的问题,例如家庭暴力等。

医院“独特”的规定

在这44例问题孩子中,有一名6岁的男孩是比较特别的。他是一位“偷窃惯犯”,而且经常逃学。与其他家庭不同,这位男孩的父母属于中产阶级且都通情达理,一家人也是相亲相爱,家庭和睦。这就跟别的孩子的家庭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鲍尔比调查后发现,原来这名孩子在18个月大的时候不幸患上了白喉,被送进医院住了9个月。而当时英国的住院制度规定,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孩子的父母在孩子住院期间是不能进医院探望的。因此,在住院期间这个男孩一次也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虽然医生护士们都很喜欢他,可当他回到家,却变了个样。他管自己的妈妈叫“护士”,不带一丝感情。

不仅如此,鲍尔比发现,住院的孩子在家里还好好的,可一住到医院就出问题了。他们不仅体重下降,睡眠减少,食欲不振,而且总是无精打采、闷闷不乐,对医生和护士的反应也无动于衷。20世纪50年代,英国广播电台(BBC)在圣诞节那天专门录过一期节目,就是走访医院,让医院里的孩子通过广播给家人报平安并献上祝福。稍微大一点的青少年,他们会非常懂事地拿起麦克风,给家人传递美好的祝福,但年龄稍小一点的,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朋友,他们不但在话筒面前说不出话,而且还会大哭起来。

鲍尔比和罗伯森利用社工的身份,专门在病房里近距离研究住院的孩子,发现3岁之前的小朋友,只要经历过单独住院,就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各类问题。例如,有位2岁半的小姑娘,因为肺炎住院治疗将近一年左右,等结束治疗回到家中,她似乎变了一个人,对妈妈不理不睬,甚至不再需要妈妈抱,就好像不知道感情是什么东西。罗伯森总结这些孩子差不多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反抗”阶段,即父母离开后,孩子会哭泣、黏人、尖叫。在这个阶段,孩子害怕、迷茫,急迫地找寻消失不见的母亲,听到任何可能是母亲来了的动静,都会焦急地转头。当医生和护士走进房间,孩子就会大哭。等哭了一阵子,孩子会稍微好一些,但当发现医生和護士离开时,会立即大哭起来,并且还会起身阻拦,气得脸色发紫,悲痛地尖叫,像发了疯似的。护士说,这些孩子白天夜里都在抽泣,有时甚至做梦也哭。

第二个阶段是“绝望”阶段。这时,孩子一般会变得无精打采,对周围的一切丧失兴趣,没有食欲,偶尔还会哭泣。罗伯森说,此时孩子无比思念自己的母亲,但他们期待见到母亲的愿望正在逐渐流失。罗伯森在短期住院的孩子身上见到过这两个阶段,而在长期住院的孩子身上,他观察到了第三个阶段,那就是“疏离”。这一阶段的孩子终于被迫接受了在病房生活的事实,而且孩子会变得特别懂事,不哭不闹,各个都是“小淑女”“小绅士”,他们见到医生和护士,会主动打招呼,甚至面带微笑。但这种微笑,怎么看都很假,孩子的灵魂感觉被抽空了一般,只剩下了一具驱壳。

而这些长期住院的孩子一旦回到家里,对妈妈会彻底淡漠。妈妈在与不在,来与不来,已经无所谓了,也不哭不闹,甚至一点儿也不关心。这时,孩子会变得异常胆小,畏畏缩缩,完全失去了自信,情绪低落,总是沉默。最可怕的是,到达疏离阶段的孩子,人际关系也会出现严重问题,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尤其是无法建立亲密关系。而且,这些孩子长大后,患精神病以及各类情绪障碍的概率会大幅提升。

勇敢地拿起摄影机

鲍尔比和罗伯森非常着急,他们大声疾呼希望医院能进行改革,取消“惨无人道”的隔离治疗制度,并且能让家长陪伴孩子治疗。可惜,没用,英国的医疗制度就像铁板一块,而且护士群体也强烈反对家长进入医院,因为会增加她们的工作量,让医院管理出现混乱。

就在几乎绝望的时候,罗伯森想到了一个奇招,那就是用摄影机拍摄一部纪录片,把孩子痛苦的经历记录下来,然后播放给医生和政客们看,用事实来说话。这个主意马上得到了鲍尔比的支持,于是1951年的一天,罗伯森拿起了一款老旧的手提式摄影机,来到一家儿童医院。他制定了严格的拍摄计划,每天固定两个时段,每次40分钟进行拍摄。

第一位被拍摄的对象叫劳拉,当时约2岁半。拍摄第一天,正好赶上护士给她洗完澡,而劳拉则试图逃跑,连衣服都没有穿。她的表情凝重痛苦,紧紧抱着自己的泰迪熊,或者她最喜欢的毯子,独自轻声抽泣。有几次,她颤颤巍巍地向护士询问:“我妈妈去哪儿了?”她努力试着忍住不哭,但实在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而且越来越焦虑和痛苦。住院第二天,父母第一次来探望。一看到父母,劳拉立刻大哭起来,她抓起父亲的领带哀求到:“爸爸你别走,带我回家!”但爸爸并没有随她的心愿。等到了第三天、第四天,劳拉的父母每多探望一次,她对父母的态度就冷淡一分,最后彻底关上了心门。

到了第五天,当母亲出现在医院的时候,劳拉已经没有了笑容,而是面露失望和厌恶,她开始躲避母亲并不让母亲亲吻。但当母亲说要离开时,她的嘴唇又在颤抖。第七天,当母亲向她挥手道别时,劳拉低着头,动也不动。第八天,当母亲来接她出院,劳拉则忧心忡忡,仿佛无法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回家了。见到妈妈时,她哭得浑身发抖。在离开医院时,劳拉非常焦虑,在病房里四处搜寻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肯把任何一件东西落下,甚至包括一本妈妈说可以不要了的破书。而在离开医院的路上,劳拉紧紧抱着自己的东西,拒绝牵母亲的手。

回家两天之后,劳拉的眼睛又焕发了神采,但她却时不时就会焦虑和烦躁,睡眠不好,经常尿裤子,而且不让母亲离开自己的视野,一旦母亲不抱她,她就会立刻大发脾气。5个月之后,劳拉病情复发,她又不得不入院了。这次入院,正好碰上了母亲住院生孩子,父亲则因为工作原因没有来看望她。出院后,劳拉情绪非常激动,回家路上,她一直怀着一种强烈的期待,可是当她看见在门口迎接自己的母亲时,她的激动消失了,愣在了原地许久,不知所措,她很想要妈妈,但又不肯接受妈妈,显得非常矛盾。

约翰·鲍尔比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他的学生大多数是破碎家庭的年轻人,他们有行为问题或者犯罪倾向。他很快就发现这些现象可能与孩子成长的环境有某种联系。

纪录片《两岁儿童就医》剧照。劳拉的目光移向别处,一名护士试图与她接触。

就这样心理学史上第一部纪实性纪录片《两岁儿童就医》诞生了,这部纪录片一经公映,马上引发了“大地震”,尤其医生和护士们,辱骂和污蔑鲍尔比和罗伯森,说他们在诋毁医院,许多人要求禁播这部纪录片,甚至有的护士工会以集体辞职相威胁。当然,事实就是事实,有越来越多的拥有科学精神的医生、科研人员和医院行政人员站了出来,表示对鲍尔比和罗伯森的支持与肯定。甚至有的医院开始尝试,增加父母探望住院孩子的时间,并要求护士在孩子住院期间,要多“抱一抱孩子”。

受此鼓舞,罗伯森接着又拍摄一部纪录片,叫《与母亲一起去医院》。这部电影记录了20个月大的萨利住院5天的经历,住院期间母亲一直陪伴着他。而萨利则跟劳拉非常不一样,他只是偶尔情绪低落,但并没有表现出其他住院儿童身上典型的绝望和排斥,甚至在治疗期间,萨利显得很配合。这部纪录片一上映,就和劳拉的那部电影形成了巨大反差,并被医学界广泛认可。

民众心中的愤怒、不安、内疚感和责任感被唤醒,最终汇成了洪流,冲向了政府。在鲍尔比和罗伯森的不懈努力下,英国终于开启了医疗制度改革和寄宿保育院改革。自此,那个惨无人道的儿童住院制度被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寄宿制保育院也被取消,改成了家庭寄养制。

玛丽·安思沃斯(中)不仅是鲍尔比的工作助理,她同时也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她通过里程碑式的“陌生情境实验”和鲍尔比一起构建了“依恋理论”。

“矛盾型”与“回避型”依恋的发现

后来,鲍尔比的工作助理,同时也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玛丽·安思沃斯做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实验——陌生情境实验,并且和鲍尔比一起构建了“依恋理论”。实验很简单,安思沃斯现找了一个房间,在墙上装着方便观察的单向玻璃,并在房间里放着三把椅子还有许多孩子们喜欢玩的玩具。实验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观察孩子在“和妈妈相处”“和陌生人相处”“自己独处”时不同的反应和表现,以及当母亲归来安抚孩子时孩子的状态。

在实验过程中,最让人震惊的结果是:当妈妈在实验过程中反复离开,留下孩子独处,并最终归来时,大多数的孩子会大哭起来,比上一次妈妈离开后返回,要哭得更久更厉害,而且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哄好,但基本上还是能安抚的,安思沃斯把这一类孩子称之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而那些少数不同于大多数表现的孩子,则属于“不安全依恋型的孩子”,他们又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对母亲的态度非常矛盾,又爱又恨,脾气非常大,怎么哄也哄不好。安思沃斯把这一类安全感较差的儿童取名为“矛盾型”(ambivalent)或“抗拒型”(resistant)孩子。这类孩子的特点就是情绪极度不稳定,对妈妈的离开非常敏感,对于不安全的感觉不耐受,时时刻刻盯着妈妈。这类孩子,基本上对陌生人是非常警惕的,连自己的妈妈都哄不了,那就更别说陌生人了。

第二类孩子则总是异常安静,安思沃斯把这一类孩子归为回避型(avoidant)儿童。这种孩子表面上非常独立、听话、乖巧、镇定。但他们根本就没有跟妈妈建立很好的情感联系,甚至有些情感淡漠与疏离。这种反应方式,让安思沃斯一下就想到了鲍尔比在孤儿院里看见的孩子,他们已经关闭了自己的心门,用冷漠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以此来隔绝愤怒、悲伤、委屈、焦虑等情绪体验。后来,鲍尔比和安思沃斯,以及许许多多的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对“矛盾型”和“回避型”的孩子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直接向世人展示出孩子缺爱的代价,以及这种代价对孩子一生的长久影响。

对于矛盾型的孩子来说,在他们“狂风骤雨、变幻莫测”般的情绪背后,其实是希望妈妈能看见自己的无助,想让妈妈多爱一点自己。当爱不够时,孩子的内心会被恐惧、烦躁和焦虑占据,他们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会非常敏感,随时保持着高度警惕。这种极端状态耗尽了他的精力,使他们无法专注当下的玩耍,智力发展也会受到损害,并形成高度情绪化的人格特征。

如果你觉得焦虑型孩子已经很糟糕了,那你就太低估回避型孩子了,实际上,问题最严重的是这种类型的孩子,因为他们与妈妈的关系出了很大问题。焦虑型孩子的内心至少还能进得去,而回避型孩子的内心则会像“碉堡”和“冰窖”一样,根本进不去,就是进去了,也是一个“极寒之地”。矛盾型孩子至少还一直伸着依恋的触角在寻找爱,而回避型孩子则直接把触角全部斩断了。这些回避型孩子关闭自己的内心,其实是为了不让妈妈看见自己对她“有需求”,表现得特别听话和乖巧,这样妈妈也就不会对自己厌恶、失望和愤怒了,至少这样妈妈就不会抛弃自己,这其实是一种留住妈妈,保留亲近的策略。

在人际关系中,回避型孩子总是一个人游走在关系联结的边缘,他们不但很难与母亲进行温暖良性的情感交流,与他人建立关系更是难上加难。回避型孩子从来不会求助别人,遇到问题一定是自己扛,其实他们是在表达“我不需要你”。但你真以为回避型孩子不需要爱吗?大错特错,这种孩子比任何人都需要爱。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提出了“假性自体”这个概念:一个人外表看起来特别听话守规矩,总是顺着别人的意愿行事,很会讨人喜欢,有礼貌有风度,但这不是真实的他,只是他的面具而已。这种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很有可能是黑暗、荒芜,甚至充满怨恨的,而且他们缺乏创造力和生命力,可以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温尼科特认为,“假性自体”源于在孩子早年时,妈妈的不当养育,尤其是不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甚至是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才去满足孩子,这样就让孩子逐渐意识到,只有自己去讨好妈妈,妈妈才会满足自己。于是,孩子开始学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把自己变成媽妈喜欢的样子,并且还不自知。

假性自体一旦形成,孩子就会用“自己打击自己”的方式,去维系脑海中那个“理想的自己”。比如,有些孩子一旦考试考得不理想就会要死要活,因为他接受不了“现实的自己”跟“理想的自己”不一样,甚至认为自己“不优秀就不配活着”。而一旦形成这种类型的信念,那就会大大增加患抑郁症的概率了。

鲍尔比和罗伯森的研究揭示了,孩子早年与养育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可以相信,李玟2岁时的住院经历,给她幼小的心灵带去了多么巨大的创伤,就像恶魔一样挥之不去。这就成了诱发她严重抑郁症的导火索。

(责编:南名俊岳)

猜你喜欢

尔比劳拉住院
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我讨厌打嗝
劳拉·英格尔斯·怀德:一个拓荒女孩的故事
只有一个人做对了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