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径

2023-08-09张娟通讯员郝军霞

中国民政 2023年12期
关键词:青山区婚姻登记婚俗

☉ 本刊记者 张娟 通讯员 郝军霞

创新推出个性定制、主题定制“婚嫁管家”服务,强化婚姻登记的仪式感和神圣感;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婚俗文化活动,宣传婚俗新风;在社区(村)设立婚姻家庭辅导站,为当事人提供情感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一系列推进婚俗改革的有力举措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陆续推出,悄然引领婚俗新风尚。

青山区自2021年被民政部确认为第一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以来,积极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径,深化移风易俗新内涵,在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文明婚俗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新人在“婚俗新风 真爱永恒”签名墙上签下自己的姓名,倡导喜事新办简办。

优化服务,喜事简约不减爱

集体宣读结婚誓言、市区两级领导为新人颁发特别定制的婚书、在婚俗新风倡议书上签名……5月20日,蓝天白云之下,青山区第七届集体婚礼在千喜园长情湖畔合欢亭草坪举行,10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与祝福下喜结连理。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真爱打卡区、婚前教育互动区、甜品冷餐区等,吸引了不少新人打卡拍照。

“针对当代年轻人新需求、新想法,我们不断创新思维方式,突出服务特色,面向婚姻当事人推出个性定制、主题定制“婚嫁管家”服务,通过举办庄重神圣的颁证仪式、户外草坪集体婚礼、健康骑行集体婚礼等,强化婚姻登记的仪式感和神圣感,倡导文明简约的新式婚礼。”青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步入坐落于长情湖上爱情岛二楼的青山区婚姻登记处新址,甜蜜浪漫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对对新人正在排队办理结婚登记,幸福感溢于言表。这里风景如画、设施齐全,集婚姻登记、颁证服务、婚姻家庭辅导、婚俗文化展示等功能为一体,为新人带来独特的领证新体验。

近年来,青山区把婚姻登记处作为婚俗改革的主阵地,不断强化婚姻服务创新和硬件设施提升改造。新址在原有婚姻登记区、颁证大厅、婚姻家庭辅导室的基础上新增了婚俗文化长廊、婚前体验馆、婚姻家庭多功能活动室等,不但场地大、环境美,服务也更上一层楼。

为满足群众婚姻领域多元化服务需求,青山区将原万科中央公园改建为青山区婚姻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集婚姻登记、文化交流、家风教育、婚恋文创、婚庆产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婚姻服务综合体;在兴胜镇东达沟村,融入非遗、民俗、婚俗等文化元素,设立民俗婚俗艺术馆,结合百年姻缘树、婚俗工艺剪纸画、一院一品乡村民宿群,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乡村婚礼举办基地、户外颁证基地。

“以前谁家有喜事,大家为了面子都争着比气势、比排场;现在,大操大办、盲目攀比、高额彩礼等不良风气逐渐被破除,不仅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还弘扬了文明节俭的新风尚。”谈起婚俗改革带来的变化,市民程爷爷深有感触。随着婚俗改革的深入推进,喜事新办简办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自觉行动。

文化浸润,婚俗新风入人心

4月8日,一场“跨越时空”的传统婚俗文化之旅呈现在2023春季包头婚博会现场。从古代的“三书六礼”到现代的简约时尚婚礼,6对新人通过情景模拟穿越,分别演绎了周制、唐制、明清、民国、上世纪80年代、现代等六个时代的婚俗礼仪。

青山区以此次婚博会为契机,举办了第六届“知往鉴来·知仪鉴礼”时代秀集体婚礼,旨在倡导婚俗改革新风尚、传递正确婚恋观和婚姻家庭价值取向。“活动仪式感满满,特别有意义,不仅生动展现了中华传统婚俗文化的魅力,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时期婚姻的美好。”现场观众在为新人送去祝福的同时,纷纷给这场活动点赞。

婚俗礼仪传承千年,已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山区深入挖掘婚俗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宣传婚俗新风。

“这小伙子正盘算,高价彩礼无法谈。这姑娘说,倡导简约树风范,我拒绝彩礼减负担……”在青山区人潮涌动的商业步行街,一场以婚俗改革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这是青山区婚俗改革文化活动巡演的第一站、第一场。

为让婚俗改革深入人心,青山区积极创作和开发婚俗文化产品、活动品牌。区民政局、区文旅局联动发力,将朗朗上口、精彩生动的婚俗改革文艺作品搬上舞台,在步行街、商圈、社区、村镇巡回演出,引导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传统婚嫁观念,争做文明婚俗新风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实践者。

“没有花炮轰鸣,没有豪华车队,没有大摆酒席,简约又不失浪漫,我们把办婚礼省下的钱用在了更有意义的地方。”回想起两人的婚礼,刘思宽、徐荟竹脸上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夫妻俩主动简办婚礼,将省下的钱捐给了包头市社会福利院,在当地传为佳话,并被青山区婚俗改革领导小组评为“婚俗改革模范夫妻”。

青山区将婚俗改革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融合,开展“婚俗新风文明餐饮示范店”、“婚俗改革模范夫妻”、“最美新娘”等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婚俗新风尚。此外,青山区还将家庭和睦、夫妻互敬、喜事新办简办等婚俗新风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作用,倡导“喜事新办、喜宴简办、随礼有度”三项新规,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婚姻辅导,为家庭幸福保驾护航

婚姻和谐、家庭幸福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婚俗改革中,青山区将婚姻家庭辅导作为重要一环积极推进。

“非常谢谢您,幸亏您点醒我们。以前,我们总是想着自己的付出,没有看到对方对家庭的贡献,以后我们会多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一起把家庭建设好。”日前,在位于幸福路街道的繁荣社区婚姻家庭辅导站,一对年轻夫妻经过婚姻家庭咨询师的耐心劝解和开导,最终重归于好。

如何正确处理好婚姻家庭关系,是每对新人都将面临的课题。青山区依托婚姻登记机关,建立健全一站式、多元化的婚姻家庭服务机制,在多个社区(村)设立婚姻家庭辅导站,聘请20余名专业婚姻家庭咨询师、律师开展公益服务,通过“线上热线+线下个案”,为当事人提供情感辅导、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等服务,提高当事人维护婚姻家庭的综合能力,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近三年服务群众近万人次。

爱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惊鸿一瞥,爱是“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的怦然心动;爱是“有美一人,见之不忘”的刻骨铭心……前不久,在青山区民政局、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婚姻家庭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婚恋观主题教育活动现场,大学生们畅所欲言,表达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

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青山区将婚姻家庭教育前置,打造婚恋观主题教育品牌,连续5年深入大学校园开展婚恋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座互动、爱情心理剧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学生们对爱情本质、择友标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婚姻道德与责任的关系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婚俗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青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打造西部地区最强婚姻文化品牌为目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大力推动婚姻家庭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山特色的婚俗改革新路子。”

猜你喜欢

青山区婚姻登记婚俗
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做少先队员的幸福摆渡人——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校区少先队活动巡礼
小蜗牛晒太阳
武汉市青山区武东街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同性恋婚姻登记第一案 体现了法治精神
民政部发布《开展婚姻登记信息共享的通知》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