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链条社会救助新模式
2023-09-14田洪健
☉ 田洪健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民政局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党建引领,优化服务供给,注重数字赋能,打造全链条社会救助新模式,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推动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民生之盼”变为“民生之赞”。
坚持党建统领,民生兜底坚实有力。一是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练就真本领,提振精气神。开设“民政大讲堂”,将全国知名专家“请进来”,引导社会救助干部职工提境界、强能力、转作风。对标全国一流,开展“学标杆、争一流”活动,先后赴浙江杭州、江苏泰州等地学习,从救助理念、服务方式、品牌意识等多方面找差距、明方向。二是坚持党建赋能,推动社会救助工作关口前移、触角下延。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建立“党建+社会救助”机制,通过四级书记联抓,上下级联动,汇聚党建工作合力。建立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农村后备干部包保帮扶困难群众小组,及时发现上报遇困群众,给予关爱帮扶。三是制定工作方案,推动“蓝图”变为“实景图”。出台《滨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行动计划》,建设为民民政、品牌民政、活力民政、实干民政、整体民政、忠诚民政“六个民政”,实施综合救助工程、急难救助工程、暖心照护工程“三大工程”,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温度的兜底保障。
优化服务供给,暖心帮扶精准到位。一是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服务实效。以“滨易助”主品牌为牵引,按照“一县一品牌”创建县级社会救助子品牌,合力打造具有滨州特色的社会救助品牌体系,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品质整体提升。二是拓展救助范围,深化服务内涵。持续健全“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推动受益群体从特困人员逐步向低保家庭中有需要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拓展。为破解困难群众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难题,确定无棣县为首批试点县,探索集中收治模式,为患者提供基本康复治疗和生活照料服务。目前,该县已兜底保障2668名持证精神病患者,确保他们“平时有人管、病时有人医”。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延伸服务链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救助,策划实施“一米阳光”慈善捐助工程,设立“助困、助老、助学、助残”4大类别9个民生项目,组织项目推介和认捐活动,将困难群众需求与慈善资源精准对接。在全市内沿黄流域和乡村振兴重点扶持县(市、区)创新实施“情暖夕阳”项目,资助7102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或为其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注重数字赋能,普惠民生提质增效。一是大力推进数字平台建设。创新打造“e家大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及手机APP,统筹医保、住建、教育、人社等16个部门(单位)60多个救助项目,累计办理社会救助事项5.5万余件,提供信息核对服务54万人次。二是不断完善网上申办渠道。鼓励县(市、区)结合实际,开发社会救助微信小程序,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办理效率,实现社会救助从“群众跑路”到“数据跑腿”的转变。比如,群众通过滨城区“诚救你”、邹平市“就是你”等小程序,可以直接填报基本信息、反映救助诉求。三是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监管。探索建立“定期探访+远程监控”工作机制,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庭安装智能看护设备,通过生命探测、活动监测、异常预警,实行24小时看护,保障特困人员居家安全。同时,搭建数字平台,对所有护理员上门服务签到、服务前后场景照片、服务对象评价视频上传等进行全流程线上监管,打造服务和监管的“智慧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