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昌灌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2023-08-08马同元

新农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永昌渠系节水

马同元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水利管理所,甘肃 武威 733000)

1 永昌灌区概况

永昌灌区位于武威盆地中部,辖4 个镇(永昌镇、双城镇、四坝镇、洪祥镇)527个村民小组,人口总量约11.7万人,总面积约276.3平方公里,现有农田面积1.375万公顷。灌区降水量稀少(150~160毫米),且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5~9月,但蒸发量大(1800毫米),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地下水,水源工程为机井。现有可正常运行的机井1154眼,灌溉面积1.6万公顷,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0.6万公顷,累计建成砼“U”型农井渠约1087公里,铺设输配水干支管约970公里。灌区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方式为永昌水利管理所提供技术指导、受益群众自发成立的农民用水户协会落实具体管护任务。

2 灌溉管理面临的困难

2.1 群众节水意识不强

永昌灌区的大部分群众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根深蒂固,缺乏节约用水的意识,开展农业灌溉时更倾向于选择大水漫灌的方式,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还会增加生产成本,不符合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灌区群众错误地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发现输水管道、渠道渗漏水问题时,不能及时向工程管护维修人员告知。

2.2 群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

永昌灌区内部分农业生产者未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生产过程中尾菜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低,且随意堆放的现象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对灌溉水源造成了污染。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部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加重、发生范围扩大,农业生产者为了确保生产效益,随意加大剂量使用农药兽药,不仅造成了农产品有害物残留超标,还造成了水体污染,破坏了水生态环境。此外,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永昌灌区的群众普遍偏施化肥,导致部分地区存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2.3 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

永昌灌区的农民为了追求眼前效益,生产过程中对作物种植结构及面积未进行合理布局,使得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偏大,导致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增大,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近年来由于林果业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部分生产者盲目跟风种植,使得林果业得以大规模发展,但林果业生产周期长、灌溉次数多、需水量大,最终导致灌溉所需水量大幅度增加,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部分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过大,超过了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不利于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4 渠系输水效率不高

虽然灌区通过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对大部分渠系进行了衬砌处理,但仍有部分渠系,尤其是末级渠系未进行防渗处理,输水过程中因渗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同时,部分经过衬砌的干支渠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养护管理不到位,存在冻裂及淤堵现象,使得渠系输水不畅,进一步加剧了渠系渗漏损失,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久而久之还会缩减有效灌溉面积、使地下水位上升、次生土壤盐碱化。

2.5 信息化程度不高

永昌灌区信息化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缺乏足够的信息采集点,不能及时、全面采集水流及农作物相关数据,使得水资源调度及优化配置缺乏数据支持,难以制定动态用水计划。二是信息传输方式单一,且时效性差,难以及时满足灌溉需求。三是信息化集成度低,水情分析、灌溉监控及雨量采集等系统相互独立,硬件设施利用率低。四是资金投入不足使得灌区内信息化建设所需软硬件设施、技术及相关人员配备不足。

2.6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不成熟

灌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多为初中及其以下学历,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甚至对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持怀疑态度。此外,部分群众虽然能够认识到各类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但不愿投入资金配备相关灌溉设施设备。思想认识和资金投入的双重影响使得永昌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成熟,部分地区未配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部分地区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与农业生产实际不匹配,导致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工程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灌溉功能,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加强灌溉管理的对策

3.1 丰富宣传形式,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

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及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群众高效利用水资源,自觉树立节约水资源的意识,积极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现灌溉渠系及灌溉管道堵塞或渗漏等问题时,及时告知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维修管护人员,确保灌溉渠系及灌溉管道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浪费。

3.2 发展绿色农业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有机农业等绿色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农药、兽药使用量,在避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浪费的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止造成水体污染。对农业生产废弃物及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现绿色生产。

3.3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严格灌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面积,推行适水种植,适当减少玉米和林果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增大雨热同季的作物种植面积。

3.4 加强渠系防渗,提高输水效率

针对永昌灌区渠系输水效率不高的问题,需加大防渗力度。当前渠道防渗是西北部大部分灌区节水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常用的渠道防渗方法有土料防渗、水泥土防渗、砌石防渗、膜料防渗、沥青混凝土防渗和水泥混凝土防渗。永昌灌区需基于当地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防渗效果、材料来源、施工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防渗方法,同时要加大排查力度,及时解决渠系破损及淤堵等问题,确保渠系输水畅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5 加强灌溉管理信息化建设

为了提升永昌灌区的信息化水平,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配备相关软硬件设施、技术及其人员,完善信息采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决策系统及数据库建设,健全符合灌区实际情况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设置足够的信息采集点,提高相关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其次,无人机遥感技术相对于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获取的影像信息清晰度高、信息获取及时、机动性强、费用低等优势。因此要加大力度推广应用无人机遥感系统,提高田间灌溉监测频率和精度,推动灌溉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当前无人机遥感系统主要由飞行器(即无人机,机型主要有固定翼型和旋翼型2种)、地面遥控系统和机载传感器构成,将其应用于灌溉管理,可实时获取与灌溉面积、农作物长势等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而为灌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田间配套工程优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可实时掌握灌溉渠系的空间信息和运行状况,从而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渠道破损、淤堵等问题,进而提高渠道输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损失。

3.6 加大力度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通过主办培训班及开展田间示范等,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向群众展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应用微灌、滴灌、喷灌、低压管灌溉、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好处,进而主动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积极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同时,要加大力度深入推荐灌区农田水利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实现灌区智能化计量设施全覆盖,推进灌区灌溉管理体系自动化、智能化改革。

4 结束语

永昌灌区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水资源浪费问题。因此,须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尤其要针对群众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不强、渠系输水效率不高、信息化程度不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不成熟等实际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逐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而为灌区农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及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永昌渠系节水
坚持节水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The influence of collision energy on magnetically tuned 6Li–6Li Feshbach resonance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书画作品鉴赏
书画作品赏析
国画作品赏析
无人机航遥技术在某灌区渠系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推求方法优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