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佛山丹霞地貌与浓郁侗寨人文情

2023-08-08肖清华

当代旅游 2023年3期
关键词:丹霞地貌侗寨丹霞

肖清华

[内容提要]万佛山丹霞地貌是我国面积较大的丹霞地貌区之一,面积达94km2,丹霞地貌类型多样,景观丰富,景色优美,赤壁丹崖、石寨、石峰、石柱、天生桥、线谷、巷谷、风化洞穴等各类丹霞地貌组合有序,其中尖锥状密集峰丛峰林型丹霞地貌最为典型。在这优美的丹霞山水间,勤劳的侗族人民构建出别具特色的侗族建筑,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侗寨文化。

引言

在湖南西南边陲的通道县,湘黔桂三省交界之处,雪峰山余脉与南岭西段交汇区,有一座名山,人们称之为万佛山。万佛山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万佛山主峰,其外形犹如一尊大佛,周围的小山峰好似禅定听法的小佛,席地而坐,面向大佛,一派万佛朝宗的气象,万佛山因此得名。还有一种说法,万佛山西南侧崖壁上,有状如棋盘格子的表面形态(见图1),每一处棋盘格子的图案好像佛面浮雕,惟妙惟肖,形态万千,遂称之为万佛山。

图1 万佛山西南侧之万佛壁 肖清华/摄

万佛山金顶,海拔635m,站在万佛山顶,极目远眺,群峰朝拜,周边还有南海神龟、烈马峰作为大佛坐骑,将军山守护群山的宁静,蜡烛峰燃起永恒的心灯。万佛山旁边还有两座高大的山峰——万寿山与千岁岩,海拔分别为597.9m和595m,三峰并立,巍峨雄壮。

一 景色秀美的万佛山丹霞地貌

万佛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新生代陆相近水平厚层状紫红色砂砾岩中,是由于沿垂直裂隙发生风化剥落、流水侵蚀和崩塌后退等多种地质作用而形成的赤壁陡崖、山峰、峡谷、洞穴等地貌的统称。

1928年,冯景兰等(1928)在粤北仁化、南雄等县考察,把形成赤壁丹崖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1938年陈国达提出“丹霞山地形”,次年正式使用“丹霞地形”的概念。直至1961年黄进首次提出丹霞地貌的定义: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且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黄进,1961),并于1982年将丹霞地貌坡面特征概括为“顶平、身陡、麓缓”(黄进,1982)。2000年,彭华总结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地貌研究已日趋成熟。

具体到万佛山丹霞,白垩纪(大致145.5~65.5百万年间)早期,本区形成一个东深西浅长约36km、宽约2~5km的长条状狭窄的盆地,盆地四周山势陡峻,经过流水的冲刷携带,堆积了最大厚度达800m的紫红色砾岩、砂砾岩层。砂砾岩中砾石粗大,成分混杂,棱角分明,说明当时水动力强劲,搬运距离较近,又因为气候炎热,水面较浅,氧化作用强烈,颜色呈现紫红色,古人称赞“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直至新生代,整个盆地构造抬升,积水退却,流水沿着裂隙不断侵蚀,加上重力崩塌、风化剥落,最终成就赤壁丹崖。现今的万佛山丹霞地貌,仍保留着600m、500m、390m左右的三级夷平面,以及3~4级河流阶地,仿佛在诉说着地质历史的悠远与沧桑。

万佛山地质公园,最典型的就是尖锥状密集峰丛峰林型丹霞地貌,其中又以三十六弯峰林、将军山峰林最为壮观。三十六弯峰林(见图2),也被称为“万佛朝宗”,由万佛山东北至东南一带数百座山峰组成,峰峰之间,峡谷深邃,参天古树,密不见天,每座山峰朝向万佛山,法相庄严,栩栩如生。将军山峰林,位于地质公园中北部,在将军山至城皇尾西侧600m的宽度内,有三排丹霞峰群,第一排8座,第二排13座,第三排15座,山峰共计36座,其海拔在500~571m之间,像三列威武雄壮的战士,严阵以待、英姿飒爽。在城皇尾南的太平溪畔,见一山峰,酷似磨盘,山石因风化形成岩槽,将岩石分成上下两块,因故得名磨盘石。

图2 三十六弯峰林,也被称为“万佛朝宗” 肖清华/摄

万佛山丹霞地貌有正地貌,也有负地貌。正地貌包括丹霞崖壁、石寨、石墙、石柱等;负地貌,包括线谷、巷谷、峡谷、丹霞洞穴等。园区内丹霞洞穴,多种多样,有风化剥落作用形成的岩槽、额状洞、蜂窝洞等,有崩塌作用形成的崩积洞穴,也有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穿洞。园区内神仙洞,就属于风化剥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大型洞穴。洞口高20~25m,宽35m,深约23m,洞壁有大大小小的蜂窝状洞穴,多半分布在岩性较为细腻的粉砂岩、砂岩之中。洞穴内,建有明月寺,始建于南宋年间,历经战乱,近乎废弃,近年来加固修缮,使得明月寺重焕光彩。

丹霞地貌,崇山峻岭之间,水系发达,纵横交错。太平溪,发源于临口镇中团村的大水冲,自北向南流经园区的中北部,整体呈树枝状分布,全程24.4km,于三角塘汇入临口河。临口河,又称玉带河,园区内先由北至南,后又由南折返回北,再缓缓南下,与双江河汇合,进入通道河。河道蜿蜒盘旋,顾盼生情。曲流地带,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沿岸有团伦湾寨门、官团鼓楼群、玉带河古树群、高车鼓楼等景观。太平溪与玉带河,犹如两条翠绿的丝带,穿梭于丹霞诸峰之间,真是一幅绝美的水墨画卷。

二 鲜明特色的侗族建筑

丹霞山水,孕育出别具特色的侗族建筑。侗寨就其地形,依山傍水,整体由寨门、风雨桥、鼓楼、凉亭、吊脚楼等组成。其中,寨门、风雨桥、鼓楼,构成了侗寨建筑三宝。

传统的侗寨,每一个进出寨的路口,都建有寨门。寨门全木质结构,多为四柱三间,两个侧门拱卫着中间的大门,标志着美满富足。寨门是村民迎来送往、唱拦路歌、敬拦路酒的场所。

风雨桥,又称廻龙桥,也称廊桥、花桥,一般建在溪流的水口处,溪水代表着财富,风雨桥起着护寨守财的作用。皇都村的普修桥就是其中的代表(见图3)。普修桥,横跨坪坦河,坐东北朝西南,全长57.5m,桥宽4.2m,桥身分设三座桥亭,中祀武圣殿,两旁分设始祖祠与文昌宫。桥亭檐角,装饰龙凤狮鱼等,雕刻精致,曲线优美。

图3 皇都村的普修桥(风雨桥) 肖清华/摄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芋头侗寨,有一座寨中鼓楼,也叫芦笙鼓楼(见图4),一共有九层,上五层为八角形,下四层是四角形,顶部以芦笙为装饰,点缀菱角和宝鼎,分外雄伟。鼓楼的每一层边檐上,花鸟图案都不相同,记录农耕生活与动植物形态。鼓楼内外两层柱子,内部四根柱子,代表一年四季,外围十二根柱子,象征了一年十二个月,寓意天长地久。侗寨村民,栖居鼓楼,夏日乘凉,冬日烤火,吹芦笙,弹琵琶,聊天纳鞋,好不惬意!

图4 芋头侗寨的芦笙鼓楼 肖清华/摄

三 浓郁多姿的侗寨文化

侗寨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漫步于丹霞山水,行走于侗族古寨,可以感受到侗族人的勤劳、质朴与热忱。他们以萨岁为祖母,歌颂她,缅怀她;以歌为媒,通过赶歌会等方式自主婚姻;他们能歌善舞,每逢佳节,均盛装表演;他们喜食酸味,香酸鱼、酸鱼汤,更是美味佳肴。

侗族人民,还有一颗红心,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盏马灯”“一担皮箩”的红色故事,诠释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红军路经通道县,与侗族村民结下了深情厚谊。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恭城书院召开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会议决定,转道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在这紧要关头,通道转兵挽救了中央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四 结语

湖南具有多处典型的丹霞地貌,比如新宁崀山丹霞地貌、郴州飞天山丹霞地貌、平江石牛寨丹霞地貌,以及万佛山丹霞地貌,它们同属一脉,可是又各具特色,万佛山丹霞地貌尤以尖锥状密集峰丛峰林型丹霞地貌最为典型,而且正地貌与负地貌类型众多。崖壁、石寨、石墙、石柱、线谷、巷谷、峡谷等地貌类型,一应俱全。园区内,由风化剥蚀作用为主形成的神仙洞,尤为壮观。区内水系遍布,山水交融,侗族人民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由寨门、风雨桥、鼓楼、凉亭、吊脚楼等组成的独特侗族建筑,孕育出丰富多姿的侗寨文化,充分显示了侗族人的信仰与智慧。

猜你喜欢

丹霞地貌侗寨丹霞
初见丹霞·黄河之水
A New Bamboo Variety from Danxia Mountain and Morphological Supplement to Dendrocalamus pulverulentoides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
赵雪作品
美丽丹霞地貌
大自然的奇观:中国丹霞
肇兴侗寨
音画之旅 百里侗寨踏歌行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