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刘长卿诗歌中的禅宗“空”观
——以《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为例
2023-08-08高敏
高 敏
一、刘长卿诗歌中缘何有禅宗思想
(一)全国崇佛的时代背景
唐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思想与佛教文化进一步融合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的时期。[1]这一时期,佛教各派林立、义学发展迅速,而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歌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和文人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从佛教自身的角度分析,中国人在经历了汉、魏、六朝五六百年对佛教的吸收和借鉴后,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唐朝初期,伴随着译经数量的增多,人们对佛教教理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各个宗派开始引经据典,选取适合本门派的经典,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弘道明教。其中重要的有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惠能分别创立的北宗禅和南宗禅,玄奘和窥基创立的法相宗,法藏创立的华严宗,吉藏创立的三论宗和智顗创立的天台宗等。各宗派为争取更多的信众,力求将传统佛教教义与儒、道两家相结合,促进学说的中国化。而佛教摒弃权贵、追求空无的价值观也得到了广大文人的肯定和赞赏,纷纷将佛教教理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唐代继承了隋朝传统,礼僧敬佛,从唐太宗到唐代宗,多采取放任、缓和的态度。而不得不提的就是武则天,她笃信佛法,迎神秀入京,广开佛路,从此禅宗在东、西二京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作为统治者直接下属的士大夫阶层也自然随之效仿,对佛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刘长卿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佛教气氛异常浓烈的时代,自然其思想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佛教的影子。
(二)一波三折的人生遭遇
刘长卿,字文房,素有“五言长城”之称。在文献记载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全唐诗·刘长卿》和《刘长卿诗编年笺注·前言》的分析,初步确定他生于开元四年(公元726年)左右,卒于贞元六年(公元790年)。[3]他的一生经历了盛唐之繁华和中唐之转衰,历经玄宗、肃宗、德宗、代宗四朝,其生活背景之复杂可见一斑。
和动荡的时代背景相似,刘长卿的一生也是起起伏伏、一波三折。虽然很早即在举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屡试不第的经历对刘长卿是个不小的打击,这也对他的内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刘长卿拜谒长洲县尉,三年摄海监令,不久即因事下狱。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左右,刘长卿入转运使府任职,奉命出使淮西、驻守淮南,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这也是刘长卿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大历八、九年(公元773-774年)间,刘长卿任鄂岳转运留后、检校祠部员外郎期间,遭到了诬陷,因此再贬睦州。直到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才得以迁任随州刺史,刘长卿的生活也得以暂时平静下来。然而到任不久,随州就被奉命讨伐梁崇义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占领。这种出乎意料的灾难只能给刘长卿留下绵长的无奈和感叹。最终,默默地含恨而终。[4]
(三)人生经历与禅宗的发展期相吻合
刘长卿自诩为洛阳人,早年曾在洛阳有旧居,在长安附近有别业,在其20岁到29岁这段时间里,为考取功名,经常往来于长安、洛阳两地。[5]而此时的两京,因为神秀的奉诏入京,已使禅宗在此地迅速发展,并成为有帝王庇护的重要宗派。笔者结合印顺的《中国禅宗史》和范文澜的《唐代宗教》,并结合《楞伽师资记》和赞宁的《宋高僧传》,将禅宗在唐初两京的发展和刘长卿的早年人生经历做对比,列表如下(见表1)。
表1
从表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刘长卿早年在洛阳时,不仅经历了北宗禅的发展壮大,而且极有可能与北宗禅师有密切的交往,或者受其思想影响。
二、刘长卿诗歌中的禅宗“空”观
刘长卿与佛教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佛教圣地的拜谒和与名僧的交往上,而他交往过的僧人涉及禅宗、天台宗。今观刘长卿的诗歌,根据前人的统计,可知刘长卿到过不少寺庙宫观。和刘长卿往来过的僧人,有名可记的有20余人。刘长卿的一生都是游离在儒、释、道三家之中,这三种学说深深地影响了其文学创作。
要分析文人的思想,必定先看其文学创作的语言。刘长卿的诗歌多以山水诗为主,因为禅宗主张幽静的绝世境界和空无的人生观,自然在其诗歌中会呈现出和谐的自然和空灵的意境。而对这种意境的表达,刘长卿选取禅宗术语的方式。观其早期的诗歌,很明显具有北宗禅“看心说”和“观心说”的思想。
下面,笔者主要以《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为例来分析其诗歌中禅宗“空”观的体现。
(一)诗文的简单分析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
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州。
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
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6]
注释:
肃公:肃公为扬州名僧,与法诜等名僧交往密切。
首先,全面收集区域概况资料、土壤污染源资料、土壤环境和农产品资料及其对应的图件资料等,并通过分析,研究有关信息划分区域内的地理单元,为污染风险评价提供基础支撑;其次,通过评估土壤及农产品调查点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情况,反映该点位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划分点位土壤重金属风险等级,为区域风险评价提供基础依据;最后,通过评价单元内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农产品重金属危害风险、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等因素的情况,反映区域内耕地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情况,划分区域内土壤重金属风险等级,为重金属污染耕地分级管理提供依据。
普门:东南高僧,刘长卿与之有交。
山栖:崔骃《达指》“君子通变,各审所优,故士或掩面而渊潜,或盥耳而山栖”。[7]山栖,即有才能之人避世养生,居于山野。
香积:众香世界之佛名。
从标题的“喜”字即可看出诗人对普门的到来是充满期待的。“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多年未见的知己终于可以互吐衷肠,自然百感交集,喜忧参半。“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州”,“香积”,当指肃公的住处,而“沃州”则指普门的住处,字里行间充斥着对普门千里探望、无人看管寺院的担忧,担忧中又有一丝欣喜,被友人的深情厚谊打动。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远处的禽鸟提醒大家已经到了后夜时分,落寞的枯木渗透着秋夜的阵阵凉意和心头的些许伤心。秋,是离别的季节,也是寄托思念的季节。就像飞入千峰的禽鸟一样,普门终归是要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自己也要继续自己的征程,只留下淡淡的孤云诉说着凄婉的离别。这首诗不乏“香积”“后夜”等佛教术语的运用,而本诗的点睛之笔就在最后一句“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普门就犹如寒禽一样,始终要回到自己的原点,自己只能像片片孤云一样任其离去而无计可施。现在的“有”就是将来的“空”,事物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左右,所以万法皆空。而诗中“寒禽”“古木”“千峰”和“孤云”的巧妙运用则营造了一种空、寂、辽的意境,也将诗人的情绪由欣喜带进了感伤,也造就了诗歌跌宕起伏的情感高潮。
(二)禅宗的空观
空与有相对,音译为空寂。一切存在的事物之中,我、六界以及依托于我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实体的存在物且随时变化,这就是“空”的思想。自佛陀时代开始,“空”的思想就成为佛教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宗对于这一思想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禅宗认为万法由地、火、水、风四大因缘和合而成。而四大因缘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处于一个不停变化的状态下,任何事物都没有不变的本性,而真正理解了这一定律也就意味着心性的解脱和超度。无论是神秀一派的北宗禅还是后期崛起的慧能南宗禅,都继承了早期楞伽师们的思想哲学。
1.神秀一派的空观
在敦煌写本伯3521有一首《秀和尚劝善文》,因原文过长,故只节选一部分:
昏昏常被五尘劳,冥冥恒被十缠盖。幽迷山里长夜眠,无明岸下反被害。……
佛共众生一处住,众生自共佛相背。不知法性本来空,妄见空中染阿赖。……[8]
这里明确指出万法本性为空,刻意追求解脱只会让自己执着表象,找不到真如,因为表象也是不断变化的,只有遵循事物最基本的规律,才能真正修成正果,因为平常心是道。
2.慧能一派的空观
慧能一派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发展起来的,慧能的诗偈集中保存在《坛经》里。敦煌本《坛经》中有一首《无相偈》,曰: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9]
只有真正明白虚空的境界才是彻底的心通,也就能够战胜万难,体会教法。虽然此处的重点似乎偏向对顿教的宣扬,但其心通即虚空的说法还是显而易见的,明白了平常心是道,明白了诸法皆空也就顿悟了。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道性本来空,何必苦强求。只有真正明白佛性、万法的变化,才能够忘记修行本身,忘记对表象的追求,也才能真正达到阿赖耶识,于六道内自由驰骋。
(三)刘长卿的《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中“空”的意境
刘长卿早年受北宗禅的影响,早已熟知习禅术语和其基本的思想观点。而伴随着南宗禅的发展壮大,也因为自身的经历可以有机会接触到南宗禅。虽然南、北因为顿、渐存在着些许差异,但其基本的学说却有相似的地方,都继承了早期楞伽师的观点和主张,而“空”观则是其中最重要的。
在《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一诗中,刘长卿先用寒禽、枯木、孤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的意境,然后在此基础上借景抒情,以孤云自喻,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一种无可奈何,也由此升华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领悟。其实万法皆空,何必强求,只有恬淡的心境才能收获美好的未来。在这里,刘长卿巧妙地运用诗歌的语言和方法,将禅宗的空观以一种鲜活、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可以说刘长卿的佛法修为是很高的。
三、结语
刘长卿是著名的大历诗人,其复杂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当时文人的典型代表。其思想也因时因地有所差异,自然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所以,对文人的研究向来需要从历史、文学、文献等多角度综合考察。
更值得注意的是,刘长卿生活在佛教兴盛的唐代,加之其多年的浮沉和一波三折的经历,佛教在其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佛教的哲理和观点深深影响了刘长卿的世界观。而在其诗歌创作中,也自然不乏佛教义理的熏陶和渗透。本文仅以《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为例,分析其诗歌中体现的 “空”的意境,由此窥见其诗歌中的佛教影响,以期为后续对其生平和诗歌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