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维驱动、双体育人、三向融合”培养模式探究

2023-08-08段欣李娜赵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4期
关键词:模式

段欣 李娜 赵霞

[摘 要] 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是部省共建职业教育高地和新旧动能转换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建筑行业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的基础上,探索实践了“四维驱动、双体育人、三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业人才培养素质目标不精确、产教融合措施不到位、1+X证书融入不够等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途径,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养,又增强了专业教师实践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拓宽了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领域,全面提升了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建设水平和育人质量。

[关键词] 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四维驱动、双体育人、三向融合”模式;土建类专业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x证书制度下土建类专业多元育人机制研究”(2021080)

[作者简介] 段 欣(1968—),男,山东宁阳人,学士,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中心正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管理和职教创新高地建设研究;李 娜(1988—),女,山东滨州人,硕士,滨州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土建类专业和职业教育研究;赵 霞(1975—),女,山东阳信人,博士,滨州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土建类专业和职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4-0101-05 [收稿日期] 2022-06-03

2020年1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磅推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落户山东[1]。部省协调推进机制加速形成,共建职教高地的落地制度加快建设,政府搭台,政策落地,职教制度改革以及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一体化办学的亮点举措已经成式[2-3]。

在山东省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两区”)的背景下,土建类行业要从高能耗向绿色集约方面发展,就必须走好生态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之路。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高技能人才缺口,高职院校必须更新办学理念,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对此,本文选取了山东省17所开设土建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以及487名土建类专业毕业生进行深入调研。在调研统计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探索实践了“四维驱动、双体育人、三向融合”的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体系,旨在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满足土建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養升级发展的新路径。

一、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相关调研主要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实训情况。调研结果表明,高职土建类专业主要依托产业链职业岗位需求和能力设置课程并分解教学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和产教融合举措不断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省部共建职教创新发展高地的新时代背景下,仍然面临不少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企业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部分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比较规范,但素质目标的达成缺乏具体的保障体系。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比,土建类人才素质目标的落实情况难以定量考核,但素质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为重要。同时,课程思政融入土建类专业课程的理念不够落地,土建类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达成度不高。

(二)校企共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力度不够

大部分土建类专业专任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知识体系比较完备,但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对企业的运作和生产过程并不熟悉,未熟练掌握生产一线职业岗位技能。从土建行业外聘的校外指导教师虽有一定的实践技能,但其理论指导能力有所欠缺。基于此,要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土建类专业人才,对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及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双师型”师资力量的欠缺是高职土建类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

(三)产教融合共建实训基地措施不到位

土建类专业实践性强,因而仅依靠专业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操作,很难达成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从职教发展的广度看,产教深度融合、共建“校中企”和“企中校”的产业学院模式,是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有效模式。目前,高职土建类专业在吸收社会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共享实训项目、共建产业学院,以及扩大开放办学程度和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的社会服务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入度不够

1+X证书制度改革需要职业院校、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等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师资培育、技能鉴定条件、学生考核机制等方面具体落实[4]。土建类行业面临着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的建设迫切需要掌握BIM技能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5]。目前,BIM技术的普及率相对较低,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及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度不够。因此,如何培养基于BIM技术的土建类信息化专业人才是高职土建类专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在职教创新发展高地背景下,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内在逻辑

在部省共建职教创新发展高地的背景下,高职土建类专业应紧紧把握自身支撑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助力土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设任务,抓住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面向未来发展,着力深化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狠抓产教模式深度融合,细化土建类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以深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在产教融合上取得新突破,寻求“政、行、企、校”融合发展。二是狠抓职业技术赋能,科学运用新旧动能转换前沿技术,特别是立足土建产业未来发展和需求融入BIM证书考核,使新技术、新工艺在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狠抓工匠精神渗透,“鲁班文化”是工匠精神的精髓,集中体现着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土建业是一个艰苦的行业,现代土建人应该继承和发扬“鲁班精神”,把与时俱进、精于技艺、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班墨匠心文化铸为土建类专业职业教育的“根”与“魂”[6]。

三、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构建高职土建类专业“四维驱动、双体育人、三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调研分析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探索实施“四维驱动、双体育人、三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土建类专业“四维驱动、双体育人、三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在部省共建职教创新高地背景下,将政策导向、1+X证书的引入、课程思政及开放式办学模式四维因素,开拓创新应用,带动学校和企业两类育人主体,在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共同努力下,达成土建类专业人才基本理论知识、核心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彰显育人成效。

(二)四维因素驱动助力高职土建类专业高水平育人

1.政策导向驱动校企深度合作。《意见》指出,建立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1]。这一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学校层面的产教融合与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相结合,契合了新时代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首要特征。一方面,为避免企业动力不足,土建类专业应该积极利用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密切联系当地政府,通过政府引领、政策推动,引导和激励土建类企业建设国家型产教融合性企业。另一方面,为避免企业动力不足,土建类专业应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最终促成学校、学生、企业三方获益的合作模式。

2. 1+X证书的引入驱动人才评价机制的革新。1+X证书制度的引入,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调研发现,高职土建类专业在校生对于与本专业相关的1+X证书兴趣浓厚。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应该充分利用1+X证书制度:一是把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入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中。二是要加强与企业联合,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以增强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促使专业教师紧跟土建产业升级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三是要通过引入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开拓土建类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新思路,以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作为学生的兴趣导向,实现个性化分类定向培养。四是要通过引入1+X证书制度,全面革新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模式,完善多维度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3.课程思政驱动土建类专业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调研发现,虽然素质目标是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标配内容,但素质目标的有效达成度不同。为有效实施素质培养,高职院校必须实现土建专业课程思政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一是在人文素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重点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升素质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养成新时代土建行业要求的绿色环保德育价值理念。二是要在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践、校企合作与工学交替和土建类企业顶岗实训中,重点开展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培养工作,使学生具有班墨匠心文化继承的核心素养。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土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勇于创新、精于技艺、理论扎实、技术能力强的,具有班墨匠心文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见图2)。

4.开放式办学模式驱动学校与社会共办土建类专业。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职业教育应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意识,扩大职业教育的开放程度;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赢意识,吸引优质社会资源,共享共建产教融合项目,创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意见》指出的“扩大和深化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合作”[1],必将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一是土建类专业应该立足区域经济,吸收国际资源,借鉴先进经验,为专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契机。二是应当立足行业需求,提炼高质量的土建类专业培训项目,承接土建类行业企业的培训任务,利用好自身优势,服务于社会。

(三)双体协同育人、三向融合达成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意见》指出,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命运共同体[1]。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对于土建类专业,应深挖“学校+企业”双主体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一方面,学院应该在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明确在学校、企业双主体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理论体系基础,深入挖掘企业行业标准,寻找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契合点,鼓励和调动企业一方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让双主体育人模式落在实处,切实提高育人质量。另一方面,结合区域特点,探索土建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订单式培养模式,建设共享共用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最终达成培养土建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目标。

四、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效

本文的高职土建类专业“四维驱动、双体育人、三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部省共建山东省创新发展职教高地新背景为前提,经过近5年的实践,在引企入校、人才培养规格及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突破,因地制宜地完善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土建类专业建设,创新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了土建类专业培养的人才规格有效对接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

(一)“一市(校)一案”,完善區域特色的土建类专业建设

在部省共建职教创新发展高地新机遇下,山东省实施“一市(校)一案”编制发展实施方案,为职业院校服务区域产业行业发展,建设区域特色专业提供了内在动力。土建类专业探索构建“四维驱动、双体育人、三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在进一步对土建行业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更精准地梳理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融入1+X证书内容;核心课程选取更加契合建筑行业工作过程的内容,使实践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加符合新时代对土建行业转型的要求,区域特色的土建类专业建设已经成式。

(二)创新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基于政策引领构建土建类专业“四维驱动、双体育人、三向融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中的重要举措是拓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根据新旧动能转换等新时代对土建类专业发展的需求创新专业人才培养途径:一方面,立足土建类专业特色,营造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人才培养氛围,将班墨匠心文化传承的教育理念和绿色环保德育价值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建立双主体育人的联合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创新,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土建工程项目中,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实现专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及就业。

(三)培養高素质“双师型”土建类专业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践离不开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支撑。在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中,一方面,通过内培外引,校内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在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院校能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校企双方互聘技术技能人员,通过共同完成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指导及项目研发等途径,着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一线实践既可以培养学生,又能熟知企业工作流程及标准,提升教师解决项目的能力。

(四)学生的技能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满意度较高

以应用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滨州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通过统计分析2021年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实习和就业等情况,发现该模式的显著成效表现如下:一是学生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增加,1+X建筑信息模型(BIM)初级证书通过率达80%,中国建设劳动学会BIM培训证书的考试通过率高达99%;二是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有所提升,2021年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8.3%,较之2016—2020年的对口就业率平均值92.75%,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三是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尽快适应岗位,进入较高效能的工作状态;四是用人单位满意度提高,企业对实习生的满意度较高,认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都很好地契合了企业对于新进职工的期望。

结语

在山东省“两区”建设大环境下,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高地的提出,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大好的发展契机。本课题以建筑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职土建类专业为例,通过调研山东省建有土建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和多家建筑行业用人单位,探索实践了“四维驱动、双体育人、三向融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是借助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有利时机下的政策引领创新校企合作的新途径,解决了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符合在建筑行业产业调整和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时期职教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切实可行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A/OL].(2020-01-14)[2022-04-23].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0/1/14/art_11990_8717002.html.

[2]刘一颖,王原.起步已成势,全力确保“一年成式”[N].大众日报,2020-04-18(1+3).

[3]詹杏芳,陈希球.山东“职教高地”建设对湖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5-8+22.

[4]张伟,李玲俐.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0):16-19.

[5]武斌,谭卓英,张颂娟,等.基于BIM的在役大跨度桥梁智能化养护管理技术[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8(6):497-502.

[6]胡辉平.用班墨匠心文化为职教发展培根铸魂[N].中国教育报,2019-10-15(9).

Research  on “Four-dimensional drive, Double-subject Education, Three-way integration” Training mode: Taking  Architecture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DUAN Xin1, LI Na 2, ZHAO Xia2

(1. Shan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Jinan, Shandong 250002, China; 2.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Bin Zhou Polytechnic, Binzhou, Shandong 256603, China)

Abstract: Talent training for Architecture Major is the need for building a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land and transformation from old to new kinetic energy and upgra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at colleges and employment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our-dimensional drive, double-subject education, three-way integration” training mode is put forward. Solutions to problems such as inaccurate training quality goals for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s, inadequate industri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inconsistent 1+X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are given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basic literacy, enhance professional teachers practice and social service capabilities, broaden the field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architecture,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level and the education qual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land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ur-dimensional drive, Double-subject Education, Three-way integration” mode; Architecture Major

猜你喜欢

模式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