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下西部省域绿道体系规划探索
2023-08-08王辛宇
沙 鸥,王辛宇,叶 舰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0 引言
21 世纪以来,受欧美发达国家绿道网建设思潮影响,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城建、生态、经济等领域专家和学者开始对国外绿道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并开展中国特色的绿道理论与实践研究。经过十多年区域绿道理论研究和规划探索后,我国东部沿海等省份掀起了区域绿道建设的热潮。2016 年9 月,为指导全国各地科学规划和设计绿道,住建部组织编制了《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明确提出,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从导则对绿道规划设计成果内容的要求看来,主要针对的是城市绿道网规划及绿道设计提出规范指导意见,并未涉及省域层面协调衔接各城市绿道的走向、构建一体化的区域绿道网等内容。本文以西部首个省域绿道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绿道体系规划》为例,在“两山”论指导下,遵循“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原则,聚焦转化广西生态环境优势,探索适应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实际的绿道体系规划。
1“两山”理念
1.1“两山”理念的提出及发展
“两山”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揭示了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2015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两山”论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
1.2“两山”理念的内涵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即将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背景下,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已不再局限于物质需求层面,对于生态产品方面的需求十分迫切。“两山”理念秉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互为支撑、互融互促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意蕴,提出了新时代认识、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道路,指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路径。“绿水青山”指向的是人们开展生产生活活动的自然资源环境,不仅提供实实在在有形的生态资源和空间承载,还提供了清新大气、绿色文化等无形的优质生态产品。“金山银山”指向的是自然资源环境价值的转化,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挖掘生产、生活、生态复合功能,让“绿水青山”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交融。
1.3“两山”理念对区域绿道规划建设的启示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人与自然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二者不是对立关系,在绿道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有机协调好二者关系。①“绿水青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区域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且恢复的成本非常高。这就要求在绿道规划建设之初考虑生态保护成本,确保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须在整体区域层面上统筹规划和研究资源生态资源本底,维护好生态系统本底。②“绿水青山”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要探索通过绿道规划建设转化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路径[1]。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乡居民对于生态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绿水青山本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区域绿道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探索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绿道开发建设方式和路径,通过绿道有机串联区域生态和景观资源,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生态价值,切实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2 绿道体系转化广西生态资源的条件分析
2.1 现状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绿道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托,地形地貌和城镇布局是绿道规划建设的空间基底,发达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绿道规划建设的有力支撑。
广西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本底条件,人文资源丰富,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全区境内海洋、河流、山地、平原交错分布,相互融合,形成了景观多变的地域特色。广西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具备生态、文化、民族、临海、沿边五大优势的省份,旅游资源互补性和组合性好,为绿道网建设提供了现实基础。但广西作为欠发达地区,目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都市连绵区尚未形成,全区城镇密度较低,距离相对较远,地形复杂多样,且各地的资源要素分布、人口聚集和经济水平等区域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要构建形成覆盖全区的高标准绿道网难度较大,难以直接复制和照搬东部先行省市绿道规划和建设的模式经验。
2.2 绿道体系转化生态资源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省域内已建成绿道的问题分析,可快速识别出省域绿道规划建设的问题关键所在,制定出适用的建设标准和精准的城市绿道建设指引。
与其他省份相比,广西的绿道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通过区域绿道转化广西生态资源优势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①现状绿道分布较为分散,尚未形成网络体系,已建成绿道多为景区内部绿道,服务和影响范围有限,不足以有机串联各地生态景观资源。②大部分绿道缺乏绿道网规划作为指引,各市之间规划建设缺乏联动,并缺乏与相邻省份绿道联通的预留通道,难以最大发挥转换价值。③绿道的可达性、便捷性和舒适性较差,利用率不高。④绿道功能比较单一,尚未形成绿道产业,促进区域经济效益作用不明显。
2.3 绿道体系转化生态资源的功能需求分析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中提出,绿道应具备“休闲健身、绿色出行、生态环保、社会与文化、旅游与经济”五大功能,而不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侧重的功能需求是不一样的,应当在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政府政策目标的基础上,选择优先满足的功能需求。
不同于珠三角绿道侧重于解决城乡无序建设、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系列问题的功能需求,对于广西来说,现阶段绿道建设的突出功能既要响应新形势要求也要满足现实需要。①生态功能,将绿道建设作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广西兼具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不换优势”和作为国家级石漠化治理重点区域的生态脆弱性,绿道规划应以支持优化全区城乡生态环境为基础,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②宜居功能,将绿道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新形式。广西在2016 年7 月召开的全区城市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绿道系统及加强城市双修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绿道改善和提升城市景观环境的作用,推动“美丽广西?宜居城市”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③健身功能,将绿道作为拓展全民健康慢生活的新空间。一方面通过统筹绿道沿线公园绿地、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的建设,构建城镇全覆盖的15min 健身圈,倡导绿色健康的休闲生活和全民健身方式;一方面,有效整合绿道沿线休闲健身、探险等体育资源,积极开发以绿道慢跑、健步、徒步越野、骑行等为主题的休闲体育品牌赛事,有效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要求。④经济功能,将绿道建设作为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纽带。结合广西旅游发展格局,充分整合旅游资源,促进绿道与地区经济建设互动,带动沿线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
3 广西绿道体系规划的区域特色探索
3.1 绿道建设模式:推行“标准绿道+准绿道”建设模式,降低转化难度和成本
经过对现状道路和地形条件的评估,为有效降低绿道开发建设成本,提出分别适用于城镇建成区内外的“标准绿道+准绿道”的绿道建设模式。“标准绿道”即明确是以慢行道的形式建设的,不允许机动车的进入,包括对现状公路或城市道路进行改扩建而成,具有独立自行车道的绿道;或者新建的沿水、沿绿地等的步行骑行综合道。“准绿道”是指基于绿道功能,主要利用乡村道路等低等级公路建设,允许少量机动车进入混行的绿道。作为尚未到达修建具有独立自行车道的标准绿道条件时的阶段性措施和过渡形态,有机应对现阶段发展需求和未来改造可能。建成区外的郊野型绿道局部可以“准绿道”的模式进行建设。
3.2 绿道布局模式:有机引入风景道,扩大绿道资源转化范围
省域绿道网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道”串联节点,确保将“绿”联通成网,扩大绿道的覆盖面和服务范围,提高可达性[2-3]。而风景道是以机动车道路为载体、服务于自驾游为主的旅游出行通道。与绿道相比,由于风景道作为休闲驾车通道,其机动车出行功能的强化,促使旅游休闲范围的大幅度扩大,带动经济发达地区的旅行者向旅游资源丰富的集聚点扩散,能够更有力地提升当地旅游经济创收能力。因此,在保障绿道联通作用和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广西自治区级绿道线网采取由风景道辅助串联、局部环通的网状环形布局形态和“由点及面、串联片区”的绿道布局模式。即以各设区市为核心,围绕城区和近郊分片建设完成后,再进行片区间的整体网络构建。通过桂中南、桂东南、桂西、桂西北、桂的绿道进行整合串联,形成“邻城相连、串城过景”的广西绿道,达到既服务于市民绿色出行、休闲旅游又便于交通换乘的效果。
3.3 绿道导控体系:构建四级导控体系,逐级降低资源转化难度
为保障自治区级绿道规划的有效落实,围绕“分级管控、分市把控”的思路,构建“自治区-片区-市域-城区”的管控体系,从不同区域层级提出导控指引要求。自治区层面着重与周边相邻省份的对接、区内各地级市之间的衔接[4],统筹布局8 条自治区级绿道,形成“一区两轴三核多线”的布局结构;片区层面针对广西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区域旅游资源差异大等特点,将全区划分为桂中南、桂东南、桂西、桂西北、桂北五大片区,根据各片区不同的主题特色提出分区统筹协调要求,对主要配套设施数量、配套设施的建筑形式和风格等进行引导性控制;市域层面以绿道实际选线为依托,完善自治区级绿道在各市区域中的支撑体系,突出展示各市的特色文化与生态景观;城区层面强化绿道与用地功能复合开发,对自治区级绿道经过城区路段提出建议线路,明确城区段绿道特色、建设形式等要求,形成完善的绿道网体系。
3.4 绿道规划指引:分类指引各市建设,提高资源转化精准性
根据广西城镇空间不连片、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大的特征,分类定量提出城市绿道评价和建设要求,精准引导各市绿道规划建设。对城市发展规模、绿道建设适宜条件、旅游发展潜力等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将14 个设区市划分为绿道重点建设一类、二类、三类城市。依据居民出行模式和可达范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规划绿道与城市各类资源点不同覆盖和影响范围进行缓冲区分析,从服务水平、串联度、可达性和中心城区绿道网覆盖密度四个层面细化考核指标要求,重点评估各城市绿道线路的便利性、对主要节点的串联情况以及与公共交通的对接情况。并以挖掘各地特色资源、提升改造城市绿色空间、构建“15min 绿色生活圈”为目标导向,分别对各市提出绿道规划要点,精准指引各市绿道规划建设的侧重点和目标定位。
3.5 绿道经营策略:推进“绿道+”“+绿道”发展,多路径转化生态资源
运用“绿道+”理念制定符合区域特色的规划策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赢”。“绿道+生态”保育策略,通过生态影响评估预留绿色缓冲空间,形成绿色生态廊道,并根据不同野生动物迁徙的需求细化生态廊道宽度要求,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稳定。“绿道+N”开发策略,通过开发绿道品牌体育赛事和休闲健身等绿道旅游产品,提出多样化、多层次的主题游径功能开发策略,促进绿道与地区经济建设互动,带动沿线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N+绿道”建设策略强调在“城市双修”、道路修复、滨江景观等各项整治工程中配套绿道建设,多渠道推进绿道建设工作,解决欠发达地区的建设资金来源问题。
4 结语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各地区积极开展省域层面绿道体系规划建设工作,与之相对应地已探索出了诸多绿道建设和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方式、路径[5]。广西绿道体系规划在借鉴国内外众多的绿道规划建设的共性经验的基础上,围绕生态资源优势转化目标,聚焦现状环境特点、转换难题和功能需求等,进而提出在绿道建设模式、绿道布局模式、管控体系搭建、分类定量控制、开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适应生态资源转化的广西方案,以保障“广西模式”在建设上能落地能实施,但受限于广西经济发展、地理条件的影响,本次探索的实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