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德加·斯诺职业精神及当代价值

2023-08-08马娜娜

关键词:斯诺

马娜娜

(郑州高新区复新实验中学,河南 郑州45000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到访过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丰富的新闻实践经历,其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是他记者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1928年,斯诺来到中国,对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进行了大量报道。1936年,斯诺深入中国红区,根据这次经历所撰写的《西行漫记》首次向世界报道了正面的、积极向上的红色中国形象,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诺对中日战争和苏德战争进行了大量客观、真实的报道,呼吁世界人民团结一致反抗法西斯,在凝聚民心和鼓舞士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纵观斯诺的职业生涯,其一直在为社会发展和世界和平而不断奋斗。

一、埃德加·斯诺职业精神的形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丽克·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发展呈阶段性,每一阶段都会为下阶段的再发展奠定基础。[1]职业精神的形成会受到人生不同阶段、不同阅历的影响。个人的内心活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外部环境都会对个体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行为习惯产生影响,从而作用于职业精神。

(一)成长经历:家庭环境与个人性格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家庭物质条件、社会地位、成员关系、成员情感、认知及行为的总和,能够影响个体的身体状况、社会关系、行为认知以及发展成就。斯诺的家庭文化环境开放多元,父亲詹姆士·埃德加信奉新教,母亲安娜信仰天主教。詹姆士·埃德加诚实、正直,原则性很强,是一位热爱阅读但又具有抗争拼搏精神的人。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斯诺很早就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并且讨厌教条和专制主义。

敢于冒险是斯诺性格中的突出特点。[2]1922年夏天,斯诺和朋友鲍勃·朗、查利·怀特一起进行长途旅行。在旅途中,斯诺经历了与小伙伴的离别,遭到了劫匪袭击,同时也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下层群众和墨西哥农工。这次刺激又充满乐趣的旅行给斯诺留下了深刻印象,晚年时的他依然怀念这次大洋之旅。[3]

斯诺热爱冒险和旅行的性格伴随着他的一生,其经常活跃在民主运动中和炮火纷飞的战场上,除了长期旅居中国,斯诺还到达过苏联、印度、缅甸、朝鲜、伊朗、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正因如此,斯诺能够较为广泛地接触到各地的新事物,学到新知识,这也是他能够成为杰出记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行业背景:新闻教育和职业规范的指引

1925年,斯诺进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接受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新闻教育。学院创办者沃尔特·威廉注重新闻教育,提倡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其制定的《新闻记者信条》强调新闻记者要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为读者服务,代表公平和正义,为世界友谊和人类发展助力。新闻理论的学习和新闻职业规范的指引,为斯诺以后的职业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新闻行业发展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奉行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报业间逐渐发展成恶性竞争并出现垄断现象。由于大众传播工具的特殊性,大众传媒成为资产阶级集团和政党之间为夺取利益相互攻击的工具,并以一些犯罪、煽情、色情的新闻吸引读者关注,这种作法不仅对新闻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冲击,而且极大影响社会秩序。为使新闻业重新走向正轨,一些学者和行业领袖积极探索改善治理方法。除《新闻记者信条》,美国编辑人协会1923年制定的《报业信条》、美国记者工会1934年发表的《记者道德律》也均强调要对新闻业进行规范和约束。20世纪40年代,新闻界社会责任理论开始兴起。该理论认为报刊的自由要以责任为前提,要对公众和社会负责。

斯诺经历了新闻业由自由主义理论向社会责任理论的转变,感受到了行业所进行的不断革新,行业价值观念的变迁有利于塑造斯诺正确的职业观念,也能更好地指导其职业实践。

(三)社会文化: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差异是导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出现交流障碍的重要因素,而多元文化则能够帮助个体在实践中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偏见和隔阂。

文化传统影响着新闻价值观的形式和新闻传播业的发展[4]。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还未完全避开封建思想的影响。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追求自由、平等和财富,注重理性和科学。中美两国在行为习惯、价值取向、思维认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斯诺长期旅居中国,广泛游走于中国各地,阅读过很多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并与宋庆龄、鲁迅等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些使得斯诺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斯诺对中国文化也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在其文章中常见中国文化的身影,如在《复始之旅》的扉页,斯诺便引用了庄子《秋水》中的“消息盈虚,终则有始”,以表明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使斯诺能够以多元视角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事务,在新闻实践中以更加深入、真实、客观的态度看待事物发展。

(四)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变幻动荡

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主题,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利益不断入侵他国,被压迫的地区和民族相继反抗。动荡的环境使得社会不同阶层之间产生割裂,因此而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吸引着斯诺前去关注。

斯诺看到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商人和官员骄奢淫逸、挥金如土,中国西北的灾民们却因遭受饥荒食不果腹、卖儿鬻女,宛如人间地狱的景象成为他“一生中一个觉醒的起点”[5]。1932年上海“一·二八”抗战时,国民党政府消极应战,上海的医生、护士、童子军、海外华侨及成千上万的普通平民自愿向前线捐款捐物,使斯诺“第一次看到中国的群众表现出西方所了解的爱国主义。”[6]从经历过长征的红军身上,斯诺看到“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7]164

丰富的经历让斯诺的认识和观念不断更新,有助于激发斯诺对于正义的呼吁与追求、对百姓的关注和帮助,斯诺的职业精神就在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得以不断锤炼和凝结。

二、埃德加·斯诺职业精神的内涵

埃德加·斯诺关心百姓生活,关注底层人民命运,忠实报道和记录社会变化和世界形势,增进世界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大影响。斯诺一生都在记者这一职业上发光发热,他的新闻实践和新闻作品中体现出了丰富的职业精神内涵。

(一)勇于探索精神

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取得统治地位后,开始制定政策限制人民的出版言论自由,对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图书、杂志严加审查。1929年,国民党政府相继出台《查禁反动刊物令》《取缔销售共产书籍办法》《取缔销售共产书籍法令》等法令法规,不仅禁止有关中共刊物的出版和销售,而且对政府工作人员、图书印刷人员、书店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管制。在国民党统治下,国民党传播系统一家独大,大量散布关于中国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谣言,欺骗民众“红军不过是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7]2

斯诺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有关情况“是中国的唯一值得采访的消息”,而由于国民党的新闻封锁,“相当一个时期以来,竟没有一个非共产党观察家能够有把握地、准确地、或是用亲身调查过的事实解答这个问题,这似乎是荒唐可笑的。”[7]164在好奇心的推动和多方力量的努力下,斯诺于1936年6月到达保安红军根据地,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领导,并与他们就红军政策、军事问题以及个人生平等进行密切交谈。为对红军战士有更直接的了解,斯诺还到甘肃红军前线进行实地考察,与战士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年10月,斯诺带着大量资料和笔记离开保安。1937年,英国戈兰茨公司以《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为名出版了斯诺西北之行所著书稿。

“所有的社会进步都依赖于信息的获取和认知。”[7]164大众传媒是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工具,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探索”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为人民传递了真实信息,使“赤匪”等谣言不攻自破。其报道中所蕴含的政治民主观念,促使越来越多民众的革命意识开始觉醒,追求进步、民主和科学。众多有志者在此感召下奔赴苏区投身革命,为中国共产党注入了新的血液。

(二)客观公正精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报道中忠实而全面地叙述事实是保证新闻客观公正的首要条件。在斯诺看来,“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有争议的。”[1]2在新闻活动中,斯诺一直坚持多方求证,以确保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正性。1931年东北发生“九·一八”事变、1932年上海爆发“一·二八”抗战,在这两次中日交战中,斯诺通过与中日双方参战人员的交谈,了解到受国民党政府统治的中国军队在战争面前的无能为力以及日本军队想要霸占中国的野心。

新闻报道是一件特殊的产品,其生产会受到个体主观意识的影响。新闻生产者的认识、态度和情感存在于采访、写作、编辑、报道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进而会对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造成影响。为保证新闻最大的真实度,斯诺在新闻报道中更倾向于通过采访对象的描述将事实呈现于大众面前。比如在苏区参观红军政治课时,斯诺就红军在哪些方面优于其他军队这一问题进行询问,为保证材料的客观性,他在《西行漫记》中记录了战士们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出的12种不同回答。《西行漫记》中的《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一文,以毛泽东为第一人称进行叙事,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份由毛泽东口述的自传,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三)追求真理精神

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的穆青认为,新闻报道想要在历史洪流中保持生命,“就要求作者高瞻远瞩,面对现实,勇于坚持真理。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掌握时代的脉搏,推动社会前进”。[9]“真理”是一个哲学概念,德国著名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在其代表作《论真理的本质》中提出真理的本质在于自由和超越。在新闻传播领域,真理首先意味着新闻自由。满足言论出版自由,人们才可以在自由平等的观点交流和碰撞中获得真理。

斯诺相信世界人人平等,公民拥有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权利,国民党政府的新闻管控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知情权和言论出版自由。1934年1月,斯诺在《统治羸弱中国的铁腕人物》一文中公开指称蒋介石是一个“平庸之辈”,揭露蒋介石为当上军政首脑而大肆残杀共产党人及“左倾”人士,建立“蓝衣社”进行思想、言论压制,宣传军事独裁思想等行为。1935年7月,斯诺在《中国书报检查官的处事之道》中列举了国民党政府查禁报刊书籍、焚书、限制电影戏曲、删改教科书、取缔学生联合会,对作家、编辑、记者、艺术家等知识分子进行暗杀残害等行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揭露南京政府在“西安事变”发生后,对真实消息进行扣压并发布谎言掩盖真相,“使得中国更像是个疯人院一样的地方。”[7]369

1937年4月,斯诺在北平与友人一起创办了《民主》杂志,以支持自由地表达思想,反对日本法西斯的霸权行为。杂志第一期就因刊登有毛泽东的照片而“开天窗”,国民党认为《民主》“很不适合地表示亲共和亲‘人民战线’,从现在起应严格遵守新闻法。”[10]该杂志仅出版6期便因北平沦陷被迫停刊。

(四)人文关怀精神

“人文关怀”由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演化而来,它包含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11]。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和捍卫者,是人民的喉舌,应该怀有“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关注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时的物质需求,满足个体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的精神需要。

物质生产是个体的生存基础。日本帝国主义的连续进攻使得中国许多工厂或被日军所毁,或流入日军手中,大量工人因此失业。为帮助工人们重新就业上岗,维护社会稳定,斯诺夫妇和友人艾黎创建了工业合作社,将民生救济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新闻与社会经济紧密相关。为了“工合”的顺利开展,斯诺积极奔走进行宣传工作,撰写文章介绍“工合”发展,争取到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支持,并在国内外为“工合”募集到大量资金。这些工厂的创办削弱了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且资源紧缺的中国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力量。

斯诺也十分关注民众的思想进步和精神需要。斯诺呼吁男女平等,支持妇女思想解放。他认为中国的新女性在旧秩序的压迫下敢于展现自我美丽和才能,“这些可爱的女郎是东方妇女效法的榜样,是东方女性新鲜的血液。”[12]同时,斯诺致力于以文字推动中美两国人民的沟通和了解,促进民众思想多元。1936年,斯诺在《活的中国》序言中写道,其编译此书的动力主要是“急于想了解‘现代中国创作界是在怎样活动着’,并让西方读者也了解他们的情况”。该书收录了15位中国作家的24篇小说,成为英语世界的读者接触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学的一扇窗户。而在斯诺所著作品中,除最广为人知的《西行漫记》外,《复始之旅》《为亚洲而战》《大河彼岸》等书也以大量篇幅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试图消除美国人心目中偏执、满是敌意、缺乏个性等妖魔化的中国形象。

三、埃德加·斯诺职业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位新闻工作者在谈到《西行漫记》时说,很多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真谛早在这一著作中就已经被揭示,但直到今天,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是没将它们吸收和内化。[13]新闻工作是一项特殊的活动,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情况会有所变化,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精神会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色,但是归根结底,职业精神之间都具有共通性和借鉴性。

(一)深入实地进行采访报道

采访指的是记者为采集和挖掘事件的相关信息,所进行的对事发环境的考察、对相关人员的交流与提问,并将所获得的信息做好记录,是新闻报道能够最终完成和呈现的前提条件。斯诺认为,“作家确实有必要留在现场”,这样才可以在文章中对“新闻事件进行更自由的分析和更广泛的说明,而不是在寄给报纸的通讯中进行那种可能很一般的解释。”[2]133

被采访者的认知和态度会影响到其对采访问题的回答,从而影响到新闻信息的丰富度和真实度,因此记者应该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激发被采访者的参与兴趣和表达欲望。斯诺在苏区采访毛泽东时发现其只关心革命和集体,对个人生活从不主动提及,这无法满足斯诺对红军领袖个人层面的好奇心,于是斯诺改变采访方法,侧面出击,告诉毛泽东外面流传着关于他的许多谣言,认为“你应该纠正一些流行的谣言”,于是毛泽东也只好“统一纠正这类传说”,并将自己的生平概况讲述与斯诺。

(二)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

斯诺不偏倚,不道听途说,始终坚信眼见为实。他不倾向于任何一个政党,也不惧怕某一政党的势力,致力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真实地传播给世界,以客观公正的立场看待事件的发展。

目前世界新闻业已经进入数字化阶段,新闻的生产传播环节如信息获取、素材加工、新闻呈现、传播路径等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网络社交平台成为新的新闻产出地和发酵地,在传播内容、传播速度和效果影响方面甚至超过专业媒体,有的还成为一些专业媒体的信息来源。但是这些“网络新闻”处于混杂无序状态,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常有添枝加叶、无中生有、人为编造等蒙蔽受众的“新闻”出现。受行业环境和眼前利益的影响,部分新闻从业者只看到新闻的表象真实,导致罔顾新闻真相、编造不实新闻等事件在专业媒体领域也屡有发生,对新闻真实性原则造成冲击,严重危害了传媒业的公信力,并对社会造成安全隐患。

真实可靠的信息是人类能够正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前提,无论社会和行业如何发展变动,“新闻真实”依然是新闻行业的核心价值。在目前复杂的形势之下,专业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需要充分发挥“把关人”和“领头羊”的作用,端正思想立场,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确保新闻真实。

(三)对个体和社会的双重关怀

技术的快速变革和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人类处于一个被各种各样信息包围的世界之中,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高质量新闻的缺乏。部分新闻记者为追求经济效益、时间效益、报道效果,在新闻报道中情感意识谈薄,或是忽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致对当事人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记者是社会环境的监测者,不仅要为公众传递社会最新变化信息,而且具有“普及知识、传达思想、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众利益、甚至有限度地评判政府政策、制约政治权利的功能”[14]。因此记者在新闻活动中必须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做到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同时对社会保持高度关怀。这是对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斯诺职业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四)以国际视野传播中国故事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治国理念、政策规范、文化习俗、意识形态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在新闻报道中常见到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误解”和“污名化”。一些外国媒体不顾新闻伦理,盲目为国家利益服务,在提前预设立场的情况下“选择性”地对中国事件进行报道,大量传播关于中国的不实负面消息,影响受众对中国的正确认知。

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是人类能够正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前提,一名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尤其是跨文化报道时,应该秉承怎样的新闻理念,是每一位记者都应该时刻警醒和思考的问题。作为世界上公认的杰出记者,斯诺具有高度的国际视野,其于20世纪就在为消除国家和地区间的歧视、偏见而努力,尤其是以《西行漫记》为媒介向世界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为“被误解者”正名。

相比以往,我们当代的新闻工作有着更为便捷的传播渠道,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因此,媒体工作者更要以斯诺为鉴,在新闻工作中既要聚焦本土问题,也要关注国际事务、了解国际变化,以国际视野来思考和分析问题。“知己知彼”,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斯诺在其职业生涯中,一直追求自由和正义,对事物保持着独立客观的判断,因此其新闻报道有着独创性、高度的真实性和真切的感染力,并且能够对一些同行业者的新闻实践产生影响。爱泼斯坦就是被斯诺深深影响的一位记者,其在谈论斯诺时说:“没有他,我就不会投入到时代的潮流中去,或许根本没有机会在那些紧急的日子里贡献出我微薄的力量。”[15]

猜你喜欢

斯诺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斯诺登律师:“赦免”是一种羞辱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