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情深颂党恩
2023-08-07伏建存
伏建存
等待取水的山区村民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白水人,参加工作近二十年一直在白水东部山区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亲历并目睹了白水彝族山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当我一踏进山村,看到格外醒目的水龙头,流出哗哗清泉;听到乡亲们那 “以后再也不用吃浑浊的泥溏水、苦涩的地窖水”深情的话语时,心里真是感慨万千!
二十多年前,白水东部山村是泸西县有名的贫困缺水地区。一首彝家山歌“爹妈生我一枝花,落在山村石旮旯。口口喝的污泥水,嘴嘴吃的荞疙瘩”便是当时白水贫困山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彝村的人畜饮水主要来自于箐沟、池塘。马驮、皮桶、水缸是山村人家每家每户必备的运水、蓄水工具,驮水、背水是山村孩子从小到大的日常家务。 每次下乡途中,都会遇到一群群山村孩童背着沉重的水桶在蜿蜒的山道上慢慢蠕动的身影。
农家用上自来水
施工人员铺设引流水管
白水镇山区驮水的情景
“接水”“窖雪”则是山村下雨下雪时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山村常年干旱缺雨,一下雨,人们便会放下手中农活,忙着回家打扫庭院、疏通水路。不管半夜三更还是雷鸣电闪,都得爬起来察看水窖,清洗水窖,想方设法往地窖里面接雨水,这就是“接水”。冬天一进入冰雪期,不等雪停,整个小山村的男女老少便带上扫帚,将院子里、平房上、村道边的积雪、冰凌打落,清扫收集成堆,再搬运到水窖旁边,堆起一座“雪山”,清污去杂后投进水窖,储存来年的生产生活用水,这就是城里人无法理解而山村人又不得不面对的“窖雪”。
记得1994年我刚参加工作不久,便被分配到白水乡果衣干泥塘村驻村,有一次下雨“接水”后,从地窖里打上来的水浑浊发黄,上面漂满虫子,根本做不成饭,幸好本村的彝族李平华老大爹及时赶到,他先找几块栗炭放进水缸,然后从房后摘了一大把青蕨叶,一层层叠铺在水面上,过滤了好一会儿,水才能澄清做饭。
泸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山区人民的人畜饮水问题。1995年以来,“地窖蓄雨工程”逐渐在白水山区推广。县委、县政府提供水泥、沙子等并补助适当资金,发动每家每户建成一个50~100 m2的雨水集流场,新建一个贮水30~50 m3的水窖,发展一两亩的庭院经济。这时农家院内外的地面已基本硬化,地膜衬托着庄稼和蔬菜,统一标准的水窖从庭院周围延伸到田间地头。马驮、皮桶和水缸依旧使用,与以往不同的是,窖水比以前的池塘清澈、干净、卫生了。
山村的水是宝贵的,需要重复、循环使用,这个从童年以来不断得到强化的理念仍未改变。脑海中最深的印象便是洗脸的情景和水的再利用:村民们将脸盆斜靠在墙角,舀一瓢水倒进盆里,客人洗完主人洗,小孩洗完老人洗,男人洗完女人洗……男女老幼洗完后,已经浑浊不堪的水被倒进大桶,等澄清后,或者洗衣服,或者喂猪、喂牲口……人们洗脸时仍舍不得多倒一瓢水,这是村民们多少年来形成的节水习惯。
建好的白水东部山区人畜饮水管理所
然而,“地窖蓄雨工程”毕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没有改变“靠天用水”的境况。天气持续干旱、降水逐年减少,造成了山村农作物大面积受灾,群众饮水严重困难。泸西县委、县政府及白水乡党委、乡政府为彻底解决白水乡东部山区人民群众的人畜饮水难题,1996年,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规划设计,多方筹集资金,发动村民投工投劳,挖沟铺管,终于把甘洌的清泉从向阳乡鲁黑村引入白水乡平田村,并成立了白水东部山区用水管理所,实行专人专管,引来的泉水经过净化、消毒处理后,逐级加压供水到户。
喝泥溏水、地窖水的日子结束了!驮水、背水的日子也成了历史的记忆。记得通水那天,几个彝族老大爷兴奋得热泪盈眶,以水代酒,喝了个通宵,唱了个通宵。其中一首彝家山歌最能体现他们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感激之情:
彝家敬党不敬神,党的政策真英明。
引来清泉修好路,穷山变成聚宝盆。
通过历届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和倾力支持,目前,白水东部山区各族人民已基本实现 “水、电、路”三通。家家户户安上太阳能,装上接收机,劳作回家,茶余饭后,龙头一开,便可洗除一天的灰尘与疲劳。婆娘汉子,躺在松软舒服的沙发上看看电视;老奶老爹,牵着孙孙在平坦的村道上散散步;姑娘小伙,靓丽可爱,骑着摩托载着恋人对歌谈情……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从池溏水到地窖水,从地窖水再到自来水,白水贫困山区村民用水的历史宛如涟漪荡漾、水花飞溅,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给中国农村带来的沧桑巨变!
清泉入户万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