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2023-08-07梅剑平王志飞信慧言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研究生专业

梅剑平 王志飞 信慧言

前言

近些年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多数借助于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合作的产学研平台,通过设计实践来促进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围绕“产”的需求来定位“研”,从而达到“学”为中心的目的。但产学研平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项目课题实践的短期性、商业性以及定位低等缺点。缺乏一定深度且带有研究性质的实践思考,会使“学”的过程变为一种程式化的过程,难以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城市更新自产业革命以来一直都是国际城市规划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是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进入一定发展阶段后面临的主要任务[1]。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城市建筑存量的不断增加,城市更新范围和内涵不断延展,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会成为都市持续发展的内核动力。城市更新是一个多系统交织的复杂工程,融合社会、经济及文化等多种因素,与产业升级、结构功能优化及空间品质提升等具体内容息息相关。这种长期性和深度性为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新的历史条件下,艺术类高校有必要依托城市更新课题,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培育水平,为我国的城市品质建设添砖加瓦。

1.我国城市更新的发展内涵及现阶段对人才的素养需求

城市更新方式、内容和治理模式始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自1949 年建国以来,我国城市更新方式也从粗放型的“拆除重建”发展到当前内涵式的“有机更新”阶段,强调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传承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多层次循序渐进式改造城市空间。在内容方面,更新主体范围不断外扩延伸,从基础设施和住宅建筑聚焦到当前的传统居住空间、工业和历史遗产、社区公共空间等内容,精细化程度日趋增加。在治理模式方面,城市更新也先后经历了由政府一元主导,到政企二元合作治理,再到政府、企业、专家、市民等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阶段。各类社会主体通过成立工作坊和自治会、社会调查、设立基金等方式,参与到涉及民生和公共利益的城市更新活动中去,强调以人为本,提升城市活力。

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的城市更新方式对人才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不但需要开放包容的感性思维,同时也需要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整体功能满足与局部艺术创作相互补充,能极大促进更新空间的品质提升。多元主导的城市更新治理模式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多重价值观和专业视角。过往从单一的价值观和视角出发,往往会让设计结果流于形式,而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城市更新的内容同时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及室内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学科专业,这就要求相关从业人员需融合多学科专业知识,围绕不同的更新对象展开学科交叉研究,批判性地去解决项目的功能、经济、社会及审美问题。

2.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

目前在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下,大部分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都能够将学生的就业导向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对“接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现象。但在实际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培养环节脱节、教学模式不清晰、课程内容狭窄、教师队伍水平不高、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象。

2.1 培养环节的孤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高校要把“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2]。这是领导人对高校 “体系化”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视与强调,也是高校高素质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政策基础。在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培育过程中,培养目标也要与教学过程、课程结构和内容、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各个环节相配套。虽然大多数艺术类高校在办学理念和教学评估中明确指出应建立和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由于“自上而下”的学习方式,目标和任务过于宽泛且不具体,导致了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孤立松散、粘合性不强等现象,让培养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始终构建不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更无法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

2.2 教学模式的封闭性

传统且封闭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于专业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与理工科专业体系化人才培养模式有所不同,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专业。随着设计学学科之间的不断发展和融合,环境设计早就跨过了建筑内外空间的壁垒,与相关的工业设计、手工艺设计和交互设计等专业时有融合。近些年更是从传统自主性设计走向了批判性设计,高举“质疑一切”的大旗,向外关注更为宏观的社会、人文、科技对设计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由于缺乏统一任务和思想目标,加之相对独立的院系设置,使这种融合产生诸多壁垒。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内容都相对孤立,学科知识体系无法融合,交叉多数不了了之,难以形成长效系统的机制。环境设计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人才教学模式存在着不同程度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轨”现象。与前些年相比,产学研平台的建立虽有助于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但多数都是为实践而实践,实践的内容不在系统理论的构架范围内,无法通过实践内容来串接学科专业的理论体系,从而不能够真正地达到“知行合一”。

2.3 课程内容欠缺时代性与深度性

在全球信息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传统的设计学教育遭遇诸多的发展瓶颈。如果不顺应时代变革潮流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有所变革和创新,则难以回应国家社会对实践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当前阶段艺术院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对国家战略关注度显然不够,不能够将社会热点议题主动与本专业发展关联对接。课程结构及内容缺乏时代性特征,培养的学生仍在陈旧的知识体系之中,不能够有效对接国家及社会发展需求。在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实际培养过程中,不少院校由于受传统艺术教育方式影响,没有为环境设计研究生量身定制适合的任务目标和学习内容,甚至简单粗暴地将本科课程直接移植到研究生教育中,导致课程缺乏理论思考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应对新问题的过程中,思考仍然徘徊在知识应用结果层面上,对事物的隐性生成逻辑无从把握,缺乏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进而无法将自己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建成环境。

2.4 师资队伍理论和实践水平失衡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保持着持续增加的态势,研究生师资队伍也随之扩大。虽然对教师资格设定了条件和门槛,但在优先扩大规模的主导思想下,师资队伍构成的局限性逐渐凸显。一方面部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一部分教师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实践设计能力,但缺少国际化的学术背景及理论熏陶,设计作品过于商业化,研究深度不够,缺乏时代文化的烙印。另一部分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具有国际性学术研究视野,但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不强,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不懂得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成为纯“理论型”教师,无法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2.5 教学评价体系的单一性

在现行的国内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多数采用的是从教师角度来评价教学质量的方式。在这种单一的视角下,认为教师的教就等同于学生的学,评价内容主要是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突出的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收获及成果等内容。在评价主体方面,高校虽然采用从主管部门到社会行业层面的多方评价体系,但当前仍以行政部门评估为主,甚至将其发布的内容作为唯一评价渠道。这种现象导致评价结果失实,缺少客观性,评价结果再高也无法改变学生难就业的社会困境。

3.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创新培养策略

3.1 完善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环节

环境设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过程犹如天马行空,无法落到实处,其关键点在于缺少一个明确的“自下而上”的任务目标。城市更新有其具体的更新内容、方式和内涵,可以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提供合适的切入点,同时也为整个培养体系的搭建提供有效支撑。具体可以从更新内容内涵入手,围绕更新方式和治理模式,建立“学习+研究+应用”的环境设计研究生创新设计能力系统培养体系。学习阶段通过基础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前导分析,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实地调研测绘,针对选题内容增加相关的历史和当代典型案例分析。在研究阶段,教师就选题内容进行科研申报,增加项目研究和设计的广度、深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教师结合学生学习过程及成果记录,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全过程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应用阶段结合产学研平台精心组织改图和公开评图,多视角多价值评价设计成果,并将设计成果借助信息平台推广,定向推送到用人单位,为产业输入合格人才,缓解就业矛盾。

依据各年级研究生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不同,构建层次明确、特征鲜明的三阶次培养环节,通过不同阶次的学习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低阶次培养环节,旨在培养能够发挥带动作用的高年级研究生群体。通过发挥二、三年级等高年级研究生对低年级研究生的带动作用,使得低年级研究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来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做到课程理论学习和更新项目实践的“知行合一”,拓宽自身的学术视野。在高年级研究生的带动下有方向、有目的地加强知识学习和技能提高,逐步进入到第二梯队[3]。中阶次培养环节,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以实践项目培养为主的研究生群体。这一群体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能够构思方案初稿、绘制效果图与施工图等,参与周期较短、研究性较弱的更新商业文化项目,通过产学研平台加强其方案的落地转化能力。高阶次培养环节,旨在培养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且具备一定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的研究生群体,这是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终极目标。这一群体无论在专业理论学习还是在社会实践方面均能够达到较高水平,做到知行合一,能将设计理论综合运用到项目实践中,在项目实践中反思,构筑新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全方面满足建设高品质城市空间的人才需求。

3.2 确立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环境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自然离不开对于社会实践的探索。因此艺术高校教学应以城市更新课题为依托,积极探索开展“自下而上”的教学培养模式,构建以实际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知行统一。顾名思义,“自下而上”的教学方式是引导学生从政府、企业、市民等多方视角出发,根据社会实际问题,在任务目标明确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和内容,按图索骥,增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以“理论讲授+田野调查+互动讨论+自主设计+设计评价”的方式来进行。

理论讲授是引导学生理解城市更新内涵的重要方式。在课程中引入拼贴城市、绿色生态城市等相关的理论教学,深入研讨各种城市更新主体的原则与方法,同时加强对城市更新进程中相关政策法规的讲授,引导学生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进行理论研究思考。田野调查是研究城市更新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各类场地的实地调研测绘,提升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从管理者及使用者的视角探讨人、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去关注人群生活功能和空间场所的多元精神价值。值得强调的是田野调查不应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而应更多地强调长期性和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使更新设计能满足多方实际需求。互动讨论是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和相互学习机制的重要过程。建立方案共享学习模式,促进多元交流探讨与协同共享,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其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自主设计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解决社会现实需求为切入点,引出目前城市更新中亟需解决的各类问题,让学生在自身方案设计中切实分析复杂的使用群体及场地环境。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入手,推动设计成果与使用者需求、经济可行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设计评价是检验学生设计成果的重要方式,应促进设计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坚持以设计创新为主导的多元方案设计评价体系。

3.3 增强课程内容的交叉性和逻辑性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常态下新的重要导向,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追求空间品质的更新设计对环境设计研究生教学内容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就城市更新课题所包含的研究范畴而言,我们既不应当将其泛化扩展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也不能够将其退回到只讲空间形态这样的认知水平上去。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要建立全局性、系统性的课程知识框架。一方面,需要增强课程内容的交叉性。城市更新设计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内容,是融合规划、建筑、景观、市政等多专业的工作平台,还包含很多具体繁杂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环境设计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积极完善建筑学、设计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促进工科思维与艺术审美的有效衔接。培养研究生科学审美意识,使学生既具备艺术审美能力,又能把握用户群体的真实需求,切实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升课程内容的深度。所谓的深度指的是增强学生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提升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城市更新设计为切入点,从问题的发现、分析、深化及解决,全流程培育学生分步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更新设计可以分为四个具体步骤:第一阶段是教师带领学生对更新地段进行前期调研,从现状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第二阶段是分析调研问题,多视角多价值考虑场地历史、社会、人文等因素,尊重规则规范,理解生活,构筑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第三阶段是方案的初步生成和深化。在此阶段运用中华传统造物及传统哲学思维,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空间的现代转译设计、传统造物思想的当代转化等相关理论,以跨校跨专业团队合作的方式深入研讨更新设计的方法原则、概念设计等,并分阶段汇报研讨。第四阶段是方案生成,包括成果展示与评价。成果展示要建立在解决城市现实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建立管理者、投资者、使用者及设计者多元化评价体系。

3.4 加大“实践+理论”的师资引进和培育

城市更新从“增量”到“提质”的转变对城市向高品质方向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需要更多复合创新型人才投入到这个新的行业中。对艺术院校来说,在当前建设一支能够培养合格设计人才的高水平师资团队,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高校可以各种方式灵活引进行业内具有学术背景的实践型学者来担任院校相关学科专业的负责人。对于校外行业师资的引入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以讲座、课程导师及毕业设计的方式逐步参与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来,与校内师资和管理层充分接触沟通磨合,为最终的聘任打下良好基础。这些设计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学术学历背景和丰富的大型项目实操经验,同时也具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行业责任心。艺术院校可借助其学术资源,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力,营造校内学术氛围和研究视野,拓宽教学思路和模式,增加学生就业渠道。例如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最近做出新的尝试,聘请“如恩设计”的创始人胡如珊为建筑系主任,全面负责学院建筑系的各项教学工作。其次,对高校内部的原有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对缺乏设计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企业挂职锻炼培训,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各大企业或设计院开展长期合作,以参与一个完整项目的设计运营为基本周期,快速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弥补教师在城市更新设计及管理等方面经验短缺的问题。对缺乏理论素养的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形成团队积极组织申报有关城市更新类纵向科研项目,通过项目完成过程来锻炼教师的理论素养。校内教师职后培训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高校管理者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为职后教育培训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与社会保障。最后,近些年随着对高学历人才的市场需求不断饱和,艺术高校对新进教师不但要设置学历门槛,还应附加一定的实践条件。例如新进教师要有一定实践工作履历和参与行业重大项目的经验。通过这些条件的设定,挑选实践和理论并举的师资力量,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和行业需求,让更多的学术成果“走出象牙塔”,将研究成果融入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中。

3.5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依附城市更新战略,制定多元评价对象和多方评价主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对象上,完成由教师向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方式的转变。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对象,与教师教学评价有本质不同,前者侧重于“果”,后者侧重于“因”。“因”通过“果”显现出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研究生的学习成果实质是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综合表现,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内容高度一致,且更能反映教师因人施教的工作态度。以城市更新所需的人才培养为例,学生学习的成果评价内容包含四个方面:第一,教学大纲和内容,即学生为获得学习成果要进行学习内容的评价指标;第二,教学理念和目的,即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目的的评价指标;第三,教学组织和设计,即为保障学生获得学习成果所采用教学方式的评价指标;第四,学生成果的表达,即判定学生已经掌握目标知识的评价指标(见图1)。

图1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指标

在评价主体上,应构建多元化成员的教学质量评价小组。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外,还应更多强调社会、行业及用人单位专家的积极参与,综合性地对研究生教育结果进行质量评价,强调以就业指标为基础的数据评价。如研究生毕业后在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一线公司、事务所、设计院入职人数,以使在校研究生和教师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培养方案的不足和缺陷。通过评价结果,修正自己的教学和学习计划。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以社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时,一定要坚持分层原则。不少高校走形式,邀请的单位只代表某一层次的人才需求,所提供的信息难免会以偏概全,影响对研究生的分层培育和因材施教。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要立足于社会发展进程,融入城市更新对于人才培育的时代需求,在遵循系统性、导向性、交叉性、多元性构建准则的基础上,从专业理论建设到创新实践培养等多角度完善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形成“系统培养环节、导向教育模式、交叉课程设置、灵活师资队伍、多元评价体系”的“五位一体”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动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实现。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研究生专业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TOD/城市更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