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佛教建筑考略之“十方寺院”

2023-08-07闫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1期

闫鹏

摘 要:佛教建筑记载着岁月长河中星星点点的文化历史,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再看中国的佛教建筑,其充满了中国古建筑的地方特色,它经历了传承、发展与演变。山西有着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佛教建筑众多,建筑装饰艺术更加具有艺术美感与活力。文章立足于山西省太原市的东、南、西三处“十方寺院”,其大体上的装饰艺术符合中国佛教建筑的装饰特征,尤其是太原西南郊奉圣寺的园林与壁画艺术更是为人惊叹。中国寺院建筑是以殿堂建筑为基础的,寺院建筑艺术中有许多地方融合了中国殿堂建筑的美学特征。其中太原府城东南8千米红土沟的白云寺和太原府城宜春门外的宝林寺,就是山西中部地区“小庙宇”中的典型例证。被誉为“东十方院”的宝林寺是一座尼姑庵,位于太原府城城东一隅,与太原府城城南的“南十方院”白云寺均是晋南、晋东南朝圣者前往五台山朝圣的太原落脚点,有“佛家驿站”功能。这些“十方寺院”的装饰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基座、开间、屋顶、飞檐、斗拱等建筑结构上和佛教建筑当中经常出现的彩画等方面。“十方寺院”的建筑装饰艺术赋予建筑无尽的生命力,使它可以在佛教文化的传承中熠熠生辉,散发独特的光芒。

关键词:佛教建筑艺术;“十方寺院”;“小庙宇”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11.037

0 引言

“十方寺院”中的“十方”由东、南、西、北、天、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十个方向组成。太原府城原有“十方院”寺庙数座,但现存的不多。本文所举实例为其中形制特点、建筑功能的特有三例—西南方向的奉圣寺、“东十方院”宝林寺与“南十方院”白云寺。

奉圣寺又叫“奉圣祠”,全称“十方奉圣禅寺”,在太原市西南郊晋祠南侧。其起初为唐朝开国名将尉迟恭的别墅,尉迟恭骁勇善战,与秦琼被后人尊奉为门神。同时,尉迟大将也深受佛教影响,故将其府邸别墅改为寺院。唐武德五年(622),唐高祖李渊赐匾额于尉迟恭府邸别墅,上书“十方奉圣禅寺”,因此得名。从文献上看,奉圣寺坐西朝东,历代修葺,规模宏壮,由前后三进院组成,有前殿、钟鼓楼、左厢伽蓝殿,内塑上古行神像、伽蓝神、鄂国公像,右厢房为祖师殿,塑初祖达摩像及圆觉二禅师像。后寺残坏,仅存宝塔一座,为舍利生生塔。此塔建于隋代,重修于宋,重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宝塔披霞”为晋祠外八景之一。

宝林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大东关街35号,是明代洪武时期的佛寺建筑,也是太原市内唯一的尼姑庵。宝林寺是晋南各地佛教徒前往五台山途经太原时的落脚地。据介绍,宝林寺创建时是归为皇家园林的。民国时期,宝林寺遭受过破坏,当时的主持向政府求助,但是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寺院变为周围居民的办公场所,对寺院进行了重修之后,才恢复了礼佛的职能。现存的宝林寺由山门、东配殿、西配殿、大殿、钟楼、鼓楼组成,寺庙为一进院落,小而精。2009年寺院大修时,人们发现了一处被涂料覆蓋的明代嘉靖年间的警示石碑,即政府公告,石碑名为“晋府承奉司为禁约事奉令谕”,现镶嵌于大殿东墙。石碑由大理石制成,保存完好,长62厘米,宽38厘米,行书碑文,共123字。碑文为:据东关宝林寺住持僧法海、智泽等启称,殿阁原系本府官地,古刹禅林,今重修完日出给晓谕:若有不务生理游手奸顽之徒,不许在此混乱。如违,许令住持并地方人役即便赴司呈禀,以凭据启拿,送该衙门枷号重治,决不轻贷。须至告示者。嘉靖三十九年十月。其意是为了保护寺院不受当时的地痞流氓的骚扰。

位于太原府城东南方向的白云寺被称为“南十方院”,白云寺不论是布局还是规模都被列为太原市诸多“十方院”之首。作为太原市佛教协会所在地的白云寺,始建于唐,原为名相狄仁杰为母还愿所建之观音堂。历代多次增修,明崇祯十三年(1640)建净业庵,后更名清凉寺,清康熙二年(1663)天泽和尚建大雄宝殿,因常有白云飘于红土沟上空,故名“白云寺”。

1 太原西南一隅的十方奉圣禅寺

1.1 奉圣寺建筑布局

在太原市西南郊晋祠南部一隅,有一处水面名曰“西湖”,倚悬瓮山麓,周围的景致非常漂亮,《山海经》有“悬瓮之水,晋水出焉”的记载。泉水自难老泉而出,汇聚于此,清澈见底,长流不息。晋水源头特有的长生萍,浓翠如玉,四季常青,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赞叹:“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

奉圣寺为二进院布局,山门为晋祠早期的山门,一进院落的主殿是从汾阳二郎庙迁移此处的,谓之过殿,二进院落的主殿为由太原芳林寺迁来的大雄宝殿。现在的奉圣寺为20世纪80年代重新“组合”而成,由晋祠、二郎庙、芳林寺迁建重修而成的奉圣寺别具一格。由祠、庙、寺的建筑组合形式构成的新奉圣寺,为整个晋祠建筑群最为特殊的一例,也是晋祠外八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奉圣寺的山门称“景清门”,是晋祠的原大门。景清门面阔五间、进深四间。这座单檐歇山顶、高10余米、建于元代的山门最为精美的是其屋面的琉璃饰,绿琉璃剪边配以正脊的琉璃塑,题材以人物、花卉为主,玲珑精巧,精美绝伦。山门抱叉墙上的团龙是明代的琉璃艺术杰作。

大雄宝殿由太原芳林寺迁建而来。芳林寺位于太原府城南马庄村,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被誉为太原城南“第一胜景”。由于战乱,芳林寺在元代末年遭受了极大程度的破坏,明成化十三年(1477)加以重修,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新建起大雄宝殿、钟鼓楼、碑楼,到清顺治年间又增建洞阁,1948年芳林寺又被阎锡山军队拆毁部分,“文革”时期又被损毁大部分。整个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屋面的绿琉璃瓦组成菱形装饰图案,周围配以绿色琉璃剪边,琉璃饰精巧美观。从形制上看,屋面的琉璃饰和殿内的狮象宝屏等大约为明代重修后的遗存。

1.2 奉圣寺佛塔艺术

舍利生生塔为楼阁式砖塔,建于隋开皇年间(589—604),清初损毁严重,奉圣寺和尚善修重修此塔,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舍利生生塔塔高38米,八角七级,每级四门,轮廓秀美,挺拔壮观。据传说,释迦牟尼圆寂后,其骨灰形成各色晶莹的珠子数万块,佛家称之为“舍利子”,其中一粒埋于塔下。而后清乾隆十六年修建此塔时,发掘出许多粒舍利子,可谓“佛门有灵,生生不竭”,故得名“舍利生生塔”。舍利生生塔位于整个奉圣寺浮屠院的最中央,“浮屠”为梵语“佛塔”,宝塔建造七级,也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意。

塔内设有螺线梯登道,沿此台阶可登至塔顶。塔的每层开四门八窗,玲珑剔透,甚是美观。整个塔身在夕阳的照映下熠熠生辉,宝塔会出现“一天云锦,满塔生辉”的秀美景观,是著名的晋祠外八景之一,被誉为“宝塔披霞”。整座宝塔体型壮丽,雕饰巧妙,塔檐琉璃多为花卉纹饰配以龙纹,色彩以黄色间以孔雀蓝,工匠技艺精湛,设计巧妙。登塔远眺,晋祠美景尽收眼底。

2 太原府城“东十方院”宝林寺

2.1 宝林寺建筑布局

宝林寺的寺院布局是传统的明清式佛寺布局,是主殿和配殿组成的单进制式院落,布局形式对称。院落大小约500平方米,院落虽小,但应有的佛寺建筑装饰齐全。山门到主殿的面积大小与主殿后方次院落的大小几乎一致。主院落的一侧种植槐树。院落铺装为普通的砖石铺装。

佛寺布局的主轴线上最前方是山门(宝林寺的主入口)。宝林寺的山门由三组大门组成,这三组大门与佛教建筑山门中的功能象征是一致的,它们象征着“三解脱门”,即空门、无作门、无相门。三组大门中,中间的大门占据中轴线位置,两侧的山门则是起到了辅助衬托的作用,三组大门主次、大小分明,为宝林寺的整体建筑起到了向朝圣者敞开大门的作用。

山门的左右两旁分别设置了钟楼和鼓楼。进入寺院,院落主轴线上的大殿为正殿,称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宝林寺的中心建筑物,还是整个佛寺中建筑体量和分量上位居第一的。宝林寺主殿大雄宝殿中供奉着宝林寺中最主要受供奉的佛像。主殿是佛寺开放时人们主要祭拜的地点,是人群相对密集的一座大殿,也是主持平日诵经的主要地点。主殿与其他次殿相比起来,内部空间相对宽敞。大雄宝殿采用五开间,为中国传统佛寺建筑的主要开间形式。

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配以二层楼阁形式的建筑,分别为地藏殿和客堂。在地藏殿和客堂的两侧建置僧房、斋堂、禅房等僧旅的起居建筑,这些建筑的主要功用是供晋南等地到五台山的朝圣者歇脚。与此同时,在宝林寺中还布置着一些附属建筑物,如山门旁的狮子石雕、塔、幢、石碑等。

2.2 宝林寺的建筑装饰特征

宝林寺虽在现代有修葺,但是总体布局和砖木结构仍保留了明代的建筑特色。寺院的翻修都是在原有木材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整。宝林寺的木结构基本被朱红色的油漆所覆盖,在建筑的木门上有做工精美的木质花纹。这些雕花连续并列地雕刻在殿门上方,呈现出镂空的效果,形成一系列整齐严谨的图案样式。木门镂空部分的上下两侧则处理成简单的直线雕刻纹样,与雕花镂空部分形成强烈对比,有曲有直,有疏有密。屋顶形制以悬山、硬山为主,以灰色板瓦配以绿色琉璃剪边,建筑色彩古朴典雅。

宝林寺的砖是寺庙建成时期明代的大青砖。寺庙中的石雕主要出现在建筑的基座、柱础、山门外的石狮和寺庙中的佛灯上,都是在简单的石材基础上雕刻打造出圆滑的造型。宝林寺建筑中石基座上雕刻有莲花的纹样,采用线雕的手法,并且连续雕刻,使建筑在细节上都能做到堪称完美。

宝林寺的彩画也有很多。起初彩画是为了防止建筑木材腐坏,但在宋元之后随着传统建筑的发展,彩画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木结构的防腐上,更多的是为了装饰。旋子彩画是明清时期级别较低的佛寺建筑中最为常见的彩画形式。在宝林寺的建筑色彩中,朱红色的山门、殿门、檐柱和寺庙中黄黑色的瓦面与用雅五墨琢墨、大点金描绘成的各种彩画图案,如龙锦、旋花、翎毛花卉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浓厚强烈的色彩对比使佛教建筑变得更有内涵。宝林寺鼓楼、钟楼的横梁处还有很多山水风景画,在山门的横梁上还绘有佛画,虽然画幅精小,但不失细节,色彩搭配也很是考究。除了这些彩绘佛画、山水画外,彩绘的装饰纹样也是宝林寺彩绘中的重要部分。

宝林寺的彩画题材以弘扬佛教为主。例如,山门的横梁上以彩画的形式绘有玄奘的故事、罗汉的故事以及观音菩萨的画像。题材的选择上也充分体现主次分明的特點,这与建筑的布局方式互相呼应衬托,使山门、主殿等建筑位置更突出,更具庄严恢宏之感,而一些配殿等小型建筑不会喧宾夺主,相互协调,整齐划一。

3 太原城南“南十方院”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太原城区东南8千米的红土沟,俗称“南十方院”。其始建于唐,原为名相狄仁杰为母还愿所建之观音堂。传统寺庙中,韦陀菩萨手持金刚杵的方式不同,其寺庙职能也各有差异。例如:韦陀菩萨将金刚杵扛在肩上,表示该寺庙可供过路僧人免费食宿三天;韦陀菩萨将金刚杵平端于两腕之上,则表示该寺庙可供过路僧人免费食宿一天;但如果韦陀菩萨将金刚杵法器直插地面,则表示该寺庙不招待过路僧人。白云寺的韦陀菩萨双手合十,金刚杵法器横于两腕之上,表示接待之意,白云寺为接待寺,故有“十方院”之称。由于此寺位于太原府城城南,又称“南十方院”。其与“北十方院”千寿寺、“东十方院”宝林寺、“西十方院”广仁寺”组成太原府城周围的“十方寺院”。

“南十方院”白云寺被列为太原“十方院”之首,是太原佛教协会所在地。整座寺庙坐北朝南,依红土沟地势而建,寺庙四周被古木环抱,夏天树荫遮日,阴凉宜人。

白云寺在建筑布局上分为上下两院,布局上一改传统建筑的中轴线布局方式,以较为自由的“十”字形建筑布局铺陈开来。受到红土沟地形走势的影响,纵轴由南向北依次升高,形成四进院落,中轴线依次设有山门、大王殿、普光明殿、大雄宝殿、毗卢殿,中轴线主殿两侧东西厢房配有配殿,分别为迦蓝殿、祖师殿、三大士殿、地藏殿。严密的中轴线加左右对称式布局,体现了传统佛教建筑的庄严。白云寺的横轴布局较纵轴要轻松自由很多,以功能性为主的横轴线东侧为方丈院,设有东方三圣殿、念佛堂、五观堂,主要功能为佛教事务和信徒朝拜场所。横轴西侧为客堂院,分别设有西方三圣殿、极乐堂、教学楼,功能为佛学讲堂以及信众受教。

山门两翼为钟鼓楼,在传统佛寺建筑中建有钟楼始于唐代,后来逐渐形成了有寺必有钟的传统。山门迎面是天王殿,天王殿与东、西厢构成前院。院中林荫蔽天,清凉爽人。仰望树枝,或直或虬,探伸四周,同是枝旺叶绿,葱茏无比。

相比于前院,后院则更显隐秘清幽。后院正中心为白云寺主殿大雄宝殿,东厢房为三大士殿,西厢房为地藏殿。院内环境僻静,古木参天蔽日,其中尤以白皮松木最为珍惜,高30余米,神圣高洁,谓之“树菩萨”。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像,面目慈祥,双眼微闭,坐于莲花之上,尽显庄严肃穆。雍正九年(1731)于大雄宝殿之后修建上下两层毗卢殿,殿内供奉毗卢佛像,康熙二十五年(1686)兴建藏经阁,内藏佛教经文数百卷,但于20世纪50年代末毁于大火。

4 “十方寺院”的价值与意义

太原现存的“十方寺院”,保存较为完整的只有“南十方院”白云寺、“东十方院”宝林寺、“西十方院”广仁寺,而“北十方院”千寿寺早已随着太钢厂区的扩建而废弃拆除,现只留下一条窄巷—北十方路。而其他天、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寺院更是无处可考,但从现有的“十方寺院”的遗迹中还是可以感受到当时山西地区佛教的兴盛,四面八方的朝圣者络绎不绝。

山西各“十方寺院”始建年份不同,但它们大多都流行或重修于明清时期,“十方寺院”作为当时信徒朝圣五台山的驿站,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佛教在民众内心中的地位之高,引得来自四面八方的朝圣者前来膜拜瞻仰。“十方寺院”作为众多信徒的信仰纽带,不但要满足信徒的歇脚功能,而且要让信徒在歇脚的同时还能继续参拜,为民众的传统信仰创造有利方便的场所。“十方寺院”是明清时期遗留下的佛教历史文化的产物,它身上有明清时期的佛教烙印。各“十方寺院”的寺庙虽小,但其中的建筑功能和装饰十分丰富,栩栩如生的各类彩绘装饰图案、立体生动的雕刻纹样为单一的寺庙增添了不少美感。

参考文献

[1]戴荭.传统装饰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孙大章.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彩画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勒·柯布西耶.今日的装饰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王宝库,王鹏.佛国圣境:山西佛教寺庙与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5]尼丁·库马尔.大乘密教美术的色彩象征[J].民族艺术研究,2003(2):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