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8-07王翠
王翠
摘 要:随着国际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博物馆日益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博物馆展览文本的翻译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外国参观者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感知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我国绝大多数博物馆都提供了中、英文两种文本的文物说明牌。但由于我国暂未形成统一的文物说明牌英译标准,各博物馆的说明牌翻译形式不统一,翻译质量良莠不齐,翻译问题也层出不穷。文章通过研究博物馆文物说明牌存在的英译问题,探索适宜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的翻译策略,提升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水平,以期引起博物馆界对文物说明牌英译问题的重视,提高我国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的质量,助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11.020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对外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何将中华千年的历史透过一件件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展示给外国参观者是博物馆从业者近年来不断思索的问题。文物说明牌英译则是为外国参观者掀开文物神秘面纱的最简便的方法,通过文字补充背景知识,介绍文物并且弥补文物的不足,解密文物中蕴含的文化密码,甚至精神内容的实质。①因而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英译至关重要。
1 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的常见问题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与日俱增,社会对博物馆展览翻译的需求与文本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②但目前我国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翻译没有统一的标准,翻译混乱,存在错译、漏译、形式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1.1 错译
错译多出现于博物馆文物说明牌中译英的文本中,一般是译者对原文理解错误导致翻译文本出现错误。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翻译涉及文学、历史、地理等专业名词,译者本身可能非文博专业,对文物信息理解不够透彻,因而出现错译现象。
【例1】中文文本:
高翔(1688—1753),江苏扬州人,“扬州八怪”之一。篆刻与汪士慎、丁敬齐名,又與高凤翰、潘西凤、沈凤并称“四凤”。
英文文本:
Gao Xiang (1688-1753),was a native of Yang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was one of the eight eccentric artists in Yangzhou.He enjoyed the same reputation as Wang Shishen and Ding Jingqi in seal cutting and was on a par with Gao Fenghan,Pan Xifeng and Shen Feng.
在此文本中,译者未联系上下文语境,未能理解高翔与汪士慎、丁敬“齐名”的含义,误认为“丁敬”的名字为“丁敬齐”,因而将“丁敬”错译为“丁敬齐”,正确的译文应是:He enjoyed the same reputation as Wang Shishen and Ding Jing in seal cutting and was on a par with Gao Fenghan,Pan Xifeng and Shen Feng.
1.2 漏译
在介绍文物背景知识时,中文展览说明文字往往会使用大量地名、人名、官名等特定文化词,此类信息往往较难在英文中找到对应的词,因而部分博物馆翻译人员在翻译此类说明文字时往往会选择忽略这部分信息或只是音译为中文拼音。然而,漏译此类信息会让外国参观者对文物的价值和背景内涵一知半解,易让其疑惑不解。
【例2】中文文本:
红砂陶鬲
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
英文文本:
Red Tripod Pottery Li
Neolithic Period—Majiabang Culture
在此文本中,出现了专业文物名词“鬲”,因其是中国古代专有的器物,在英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故译者采用了音译策略,译为了汉语拼音。音译是翻译专有文化名词常使用的方法,但单纯的汉语拼音并不能让外国参观者明白文物说明牌的意思,反而会让其觉得不知所云。在此种情况下,除了汉语拼音外,译者还需加上英文注释,既让外国观众接触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又让其知晓文物的用途,从而真正看懂文物。因此,“鬲”可译为“Li(cooking vessel)”。
1.3 形式不规范
因国内没有统一的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标准,许多博物馆的说明牌存在拼写错误、大小写不一致、前后物名不统一、专业词汇不精准等翻译不规范的问题,此类问题易被忽视,但很容易影响博物馆整体的素质和水平,以及外国观众对该博物馆的印象。
【例3】中文文本:
吉祥如意对壶
俄罗斯碧玉
英文文本:
Pair of Bottles with Goat-head Design、Bottle、Cup
Russian Nephrite
在此文物说明牌的英文文本中存在明显的形式不规范问题。展示的文物除了对壶还有杯子,因而英文文本中应是壶和杯子并列,上述英文文本中“Pair of Bottles”与“Bottle”指的都是对壶,重复多余,应删除其中一个。此外,英文写作规范中不存在顿号,并列关系用逗号隔开,且壶与杯不止一个,对应的英文也应使用复数形式,所以正确的译文应是:Pair of Bottles with Goat-head Design (Bottles & Cups)。
2 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是创造性的工作,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翻译更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再创作”。如何用有限的文字在文物说明牌有限的面积里传达准确的文物信息给外国观众,以达到文化传播及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直是文博翻译者不断思考和摸索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在国内博物馆文物说明牌中发现的英译问题,笔者认为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应遵循以下原则:忠实原则、通顺原则、简洁原则。
2.1 忠实原则
我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提出,可用“忠实、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③“忠实”首先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即尽可能不增不减、完整而准确地把原文的内容表达出来,同时也指忠实于原文的风格,即尽可能使译文在风格上也保持原文的本来面目。在博物馆说明牌的翻译中,“忠实”其实就是强调准确性,准确传达文物的信息,不得随意删减文物的年代、材质、出土信息、铭文等内容。一些博物馆说明牌翻译中出现的错译、漏译问题,其本质就是未遵循忠实原则的翻译策略。
【例4】中文文本:
明人无款画绣花蝶图轴
明
英文文本:
Scroll Painting of Butterflies and Flowers (Without Inscription)
Ming Dynasty
在此文本中,博物馆译者漏译了“绘画+刺绣”这一重要文物信息,外国参观者未能接收到“这幅图轴是以绘画结合刺绣的特殊方式制成”这一知识点,因而也无法体会该文物的不同寻常之处。因此,应补充删减的信息:Scroll Painting of Embroidered Butterflies and Flowers (Without Inscription)。
2.2 通顺原则
“通顺”是指译文的语言要文从字顺、明白晓畅、符合规范。某些博物馆说明牌翻译中出现的形式不规范问题,其原因就是未遵循通顺原则的翻译策略。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④“自然”,就是通顺之意,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让读者有生硬晦涩之感,使讀者能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理解源文本表达的意思。除了拼写、语法、大小写等形式内容要符合英语观众的表达习惯外,针对文物说明牌中出现的中国特色文化词,译者也要遵循通顺原则的翻译策略。在处理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空白”现象时,译者要充分分析中文文本的内容,酌情省略或删除一些不重要或重复的内容,既要准确传达关键的文物信息,又要引起外国参观者继续了解中国文化的欲望,实现中外文化交流的最终目标。
【例5】中文文本:
艾叶绿狮纽方章
清
对章,寿山石,方形印台上雕太少狮纽,一印面阳刻“有酒学仙”,一印面阴刻“无酒学佛”。中国古代官制中有太师、少师等辅佐天子之官,官至极品,位极人臣。因师、狮谐音,故太狮少狮既有仕途顺利又有事事如意的吉祥寓意。
英文文本:
Mugwort Green Square Seal with Lion-shaped Knob
Qing Dynasty
The pair seals are made of of Shoushan stone,with lion-shaped knobs on the cuboid body.One seal surface is inscribed with characters "You Jiu Xue Xian" in relief,the other is inscribed with characters "Wu Jiu Xue Fo" in intaglio.As Taishi and Shaoshi were high-ranking officers at the service of the emperor in ancient China,Shi (lion) was considered auspicious for officialdom promotion and was a symbol of good luck.
修改后文本:
Mugwort Green Square Seal with Lion-shaped Knob
Qing Dynasty
The pair seals are made of of Shoushan stone,with lion-shaped knobs on the cuboid body.One seal surface is inscribed with characters in relief,the other is inscribed with characters in intaglio.Due to the homophonic sound of Shi (preceptor) and lion,lion was considered auspicious for officialdom promotion and was a symbol of good luck.
在中文说明牌中,出现了“有酒学仙”“无酒学佛”“官至极品”“位极人臣”等华丽辞藻的四字词语和“太师”“少师”等中国古代官职名称,信息量大,信息点多,而英文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简洁易懂,能迅速传递关键的信息点。在原英文文本中,译者一方面堆积了大量“有酒学仙”“无酒学佛”“太师”“少师”等中国文化词,加大了外国观众的理解难度;另一方面,却未介绍“狮”与“师”的谐音关联性,从而出现了“因为中国古代官制中有太师、少师等辅佐天子之官,狮子既有仕途顺利又有事事如意的吉祥寓意”这一逻辑混乱、前后不连贯的译文。修改后的英文文本理清了“因师、狮谐音,所以狮有仕途顺利和事事如意的吉祥寓意”这一逻辑关系,通过通顺易懂的文字将关键信息传达给外国参观者,而避免了用语句繁复、逻辑混乱的文本给外国参观者制造理解的壁垒。
2.3 简洁原则
除了忠实原则和通顺原则外,鉴于文物说明牌尺寸小的特点,在翻译时还应坚持简洁原则的翻译策略。“简洁”是指译文必须简洁明了。学者奈达认为,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汉、英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意合与形合的差别。英语重视形合,而汉语重视意合。形合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实现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意合采用语义手段实现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⑤简单来说,汉语重语义、多词语,英语重结构、多连接词,所以往往汉语寥寥数字即可表达诸多信息,而英文需大段文字表达相同内容的信息。博物馆以文物为基础,博物馆的陈列展示以无声语言与观众对话,以文物“说话”是博物馆的主要特点。但限于文物说明牌的尺寸,说明牌的译文必须尽可能的简洁,用有限的文字传递有用的信息。
【例6】中文文本:
“可农山人”红白寿山葡萄纽朱文方章
近代
英文文本:
Red and White Shoushan Stone Square Seal with Grape-shaped Knob and Chinese Characters "Ke Nong Shan Ren" Carved in Relief
Modern (1840-1949)
修改后文本:
Red and White Shoushan Stone Square Seal with Grape-shaped Knob and Inscriptions
Modern
在中文文本中,寥寥几个词语即可包含印文、颜色、材质、纽状、形状、刻法等多种信息,充分体现了中文重意合的特点。相同的信息若直译成英文,则需较多的文字,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说明牌放不下这么多的文字;二是说明牌勉强排版,字体很小,不美观也很难看清。在此种情况下,译者应遵循简洁原则,舍去“可农山人”“朱文”等无关紧要的信息,此类信息即使翻译成英文,外国观众也无法理解。修改后的英文文本,保留“红白寿山”“葡萄纽”“方章”等关键信息,用尽可能简洁的文字实现了“传达有用信息”的交际目的。
3 提升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文本的几点建议
3.1 完善翻译人才培养制度
大多数博物馆缺乏专门的文博翻译人员,文物说明牌由略懂英文的员工或外包给翻译机构翻译,这必然会导致翻译的文本不尽如人意。博物馆应建立一支专门从事文博翻译的人才队伍,定期开展文物知识和翻译策略的培养课程,完善翻译人员参与翻译职称评审制度,激励翻译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翻译水平,从而为提升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水平储备力量。
3.2 健全翻译材料评审制度
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翻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翻译,涉及的文物知识较多,翻译的准确性要求高,因而建立健全完整的翻译评审制度十分重要。在译前,相关策展部门应将文物的详细资料,包括文物图片、文物历史、文物用途等,提供给翻译人员,让翻译人员充分了解所翻译的文物,从而避免或减少错译的可能性;在译时,翻译人员要在充分解读文物信息的基础上,注重英语文本的逻辑性,准确传达文物信息,使译文清晰顺畅;在译后,可邀请博物馆专家和外国观众通读英文文本,提出修改意见,改正由于文物知識匮乏而出现的错译或漏译现象,使译后的文本更加专业、规范。
3.3 建立文物翻译标准制度
就目前而言,国内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英译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博物馆关于同一文物名称的翻译不统一,有的博物馆选择了音译,而有的博物馆选择了意译;不同博物馆文物说明牌大小写格式也不同,有的博物馆仅首个单词首字母大写,而有的博物馆文物说明牌则实词首字母全部大写;不同博物馆对年代的翻译也不同,有的博物馆仅翻译了朝代纪年(夏商周等),而有的博物馆加上了对应的公元纪年(BC、AD、BCE等)。建议在广泛调研国内文物说明牌翻译的基础上,尽快形成统一、规范的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标准以供参考。
注释
①李淼.关于博物馆展览说明文字翻译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13):270.
②刘芳.博物馆展览英译文本问题的思考:以河南地区博物馆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4:1.
③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5.
④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⑤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