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代同步伐,提升科技图书出版质量

2023-08-07曾仙

文化产业 2023年21期
关键词:科技图书书稿表格

曾仙

科技图书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出版物之一,对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图书涉及专业学术知识,编辑不但要将编辑规范了然于心,还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更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进而提升图书质量。现从专业术语的规范使用、数据的准确性、表格与插图的合理安排、文献的标准著录等方面重点分析科技图书的一些典型质量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总结提高科技图书质量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科技图书出版提供一些参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科技图书出版不断繁荣发展。科学、正确的内容是科技图书之本,图书的质量影响着知识的传播。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科技图书出版中的典型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科技图书出版的现状

出版品种数不断增加

科技类图书的出版可以传递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技术,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图书数量不断增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我国非常重视科技图书的出版,并设立了多个项目来支持高质量科技图书的出版;其二,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了科技图书出版的繁荣;其三,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在“引进来”与“走出去”方面成果显著,每年都有很多国外的科技图书得以引进出版,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科技图书市场。

科技图书的数量不断增加,表明了科技发展和创新的迅速进步,但同时也需要注重科技图书的质量。科技图书编辑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满足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

出版内容更加专业化和深入化

随着科技的普及,广大读者的科技知识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对专业性强的科技图书有了更多的需求。编辑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和读者反馈,了解读者对科技图书的需求,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情况,选择更合适的出版主题。

科技图书出版的内容涵盖众多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科学等。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科技图书内容的扩充和更新。科技图书的作者主要是相关科研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专业的视角和解释。

出版周期缩短

随着制作工具和技术的进步,科技图书的出版周期大幅缩短。一方面,作者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所需的资料,通过计算机更快地完成书稿的撰(编)写;另一方面,排版软件与印刷软件的发展使得科技图书在编辑、排版、印刷等环节所需的时间大幅缩短。

此外,针对在审稿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编辑可以与作者通过网络会议进行讨论,实时共享文档。这种形式的讨论对时间、地点的要求很低,有利于编辑和作者快速解决问题。

出版中的质量问题

科技图书出版涉及的专业知识深,且书中各种变量符号、数据较多,因此要想打造高质量的科技图书,需要作者与编辑共同努力。就目前来看,科技图书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文字的表述把关不严,书稿中存在错别字、词语误用、病句等问题;对专业术语的使用不够彻底;同一数据的使用前后不一致;图表的设计不规范、不合理;参考文献著录未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等。这些问题对科技图书的质量影响很大,科技图书编辑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来提升图书质量。

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些质量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科技图书中的典型质量问题分析

非专业术语的合理表述

科技图书是使用书面语来介绍科研成果、科技应用方式等,除了要避免字、词误用以外,语言表述方面也要简洁、准确和流畅,还要合理选用句式,注重行文流畅,逻辑通顺,避免产生歧义。

现代科技图书作者所提供的原稿通常都为电子稿,产生错别字(词)的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类。其一,作者的储备知识错误所致。例如,“九大行星”的说法已成为历史,现应为“八大行星”。其二,作者在进行电脑输入时误操作所致。例如,将“线性”误输入为“线型”,将“冗余”误输入为“荣誉”。其三,部分资料采用软件识别,但识别结果中有形近字。例如,将“出”误识别为“岀”,将“查”误识别为“杳”。

科技图书中的词句不当主要体现在词性与所处语境不符、关联词错误、句子成分残缺等方面。例如,在句子“理工科热门专业中,首当其冲的是××专业”中,“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蒙受灾难,因而在此句中为误用;又如,句子“……除了具有数值分析功能之外,具有绘图功能”应改为“……除了具有数值分析功能之外,还具有绘图功能”;再如,句子“当……时,衔铁便带动挡板把气路打開,向外喷气并对航天器产生推力”未说明是哪个部件“向外喷气”,应补充为“当……时,衔铁便带动挡板把气路打开,推力器向外喷气并对航天器产生推力”。

此外,在量词使用、年代表述等方面,编辑在进行书稿加工时也应多加注意。例如,一副象棋,一幅画卷;又如,“公元前235年—前328年”的表达方式不正确,公元前的连续年份表达应该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因此应改为“公元前328年—前235年”。

专业术语的规范使用

科技图书的出版是为了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科技名词术语是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其统一和规范化使用尤为重要。我国为科技书刊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这对提高科技图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了天文学、物理学、电子学等多种规范名词,覆盖了基础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领域,并开通了术语知识服务平台——术语在线。

在对科技图书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中,编辑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对科技书稿中的专有名词术语进行规范。例如,应将“施特劳哈尔数”改为“斯特劳哈尔数”,将“第一贝塞尔函数”改为“第一类贝塞尔函数”,将“李亚普诺夫函数”改为“李雅普诺夫函数”,将“笛卡尔坐标系” 改为“笛卡儿坐标系”等。

此外,还要注意对那些曾经用过但现在已经淘汰或用字不妥的名词术语进行规范。例如,应将“神经原”改为“神经元”,将“多端对网络”改为“多口网络”,将“绝对孔隙度”改为“总孔隙度”,将“共形映照”改为“共形映射”。

数据的准确性

在科技图书中,不论是进行原始采样还是模型仿真,往往都离不开数据。为了形象直观地表达所要表述的内容,作者通常依據所得的数据生成各类图表,因此数据准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图书中的数据问题往往来自以下几方面。

其一,原始数据录入有误。例如,小数点位置有误,将163.5录入为16.35;指数未标在右上角,将109录入为109;负号漏标,将-573录入为573;等等。由于这类错误往往会使图表发生较大变化,故而作者通常能及时发现并修正。

其二,对同一数据进行修约,却未前后统一。例如,图中所用数据为3.451,表中所列数据为3.45,代入公式中计算时所用的数据为3.5。这类数据问题如果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较小,就容易被忽视,因此科技图书编辑在审稿过程中要多加注意。

其三,在进行数制转换时出现失误。例如,在将八进制数160转换为十六进制时,误将其视为十进制数,从而未得到正确结果EH,而得到错误结果10H。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计算机书稿中。

其四,计算错误。科技图书中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式子中的数值计算错误;对数据进行单位转换时,出现数量级错误,例如将103误为10-3;在进行程序运算时,数据类型设置错误,例如将double型数据设置为int型;逻辑运算规则错误,例如将逻辑“或”运算误按“异或”规则进行运算。

表格与插图的合理安排

在科技图书中,表格的出现频率非常高。有一些表格的内容特别丰富,为了便于读者对图书内容的理解,编辑应合理设计表格,归纳各种项目,同时巧用横表头和纵表头,尽量将表格简洁化。还要注意的是,书稿中的插图必须清晰,应达到印刷所需的分辨率。

目前,科技图书中表格与插图的常见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类。其一,只有表序、图序,缺少表题、图题。其二,文中缺少对表格、插图的引用,即缺少“如表×所示”“如图×所示”。其三,表序、图序在编排上未达成一致性。例如,有的表序用“表5.6”,有的表序用“表5.4.3”,还有的表序用“表3-4”;图序的错误与此类似。其四,在表格中重复使用百分号或者单位。其五,图中曲线的表达不合理。例如,图中曲线所达的最大值超出了横(纵)轴标值的范围,影响读者对图的分析与理解。

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

参考文献对于科技图书来说非常重要,其不仅体现了科学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以及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更反映了该书作者的科学态度和内容的科学依据,还便于读者查找相关资料,进而帮助读者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参考文献的著录与引用格式必须按照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

常见的文献著录错误有:责任者未超过3个,就使用“等”;期刊名不完整;版本信息不全,如缺少卷册号;缺少出版地;缺少页码。

在科技图书的文献著录中,还应特别注意文献标题中专有名词缩写的大小写使用。例如,“GloVe模型”中的字母“V”不能写为小写“v”。类似地,还应注意“NetVLAD算法”和“Dijkstra算法”中的字母大小写。

引进书稿中的常见问题

在对引进类图书进行审稿时,编辑要从思想上提高警惕。例如,有些内容包含了反动言论;有些内容违反了我国的外交政策;有些地图的绘制不符合我国规定;等等。对此,编辑一定要严格把关。

对引进类科技图书还应特别注意翻译类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分为以下两类。其一,译者不了解对应的科技专业术语,仅从语义上进行直译,用词不规范,甚至出现同一个专有名词在全书有多种翻译的情况。其二,原书稿中个别词语(句子)有误,译者对错误的词语(句子)进行翻译,这样得出的结果只能是错误的。因此,科技图书编辑在对引进类图书进行编辑加工时,不仅要看译文,还要对照原文。

此外,引进类科技图书中的字母表示应按照我国对出版物的相关规定进行规范。例如,向量(矢量)、张量、矩阵用符号用黑(加粗)斜体;三角函数符号、指数函数符号、对数函数符号、反三角函数符号都用正体。

提高科技图书质量的有效措施

选择优质原稿

优秀的图书源于优质的书稿。一本优秀的科技图书除了应符合我国对出版物的基本要求以外,还应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能结合所适用的读者群体,有针对性地设计框架结构,合理安排内容。

以编写高等院校课程“工程制图”的对应教材为例,作者应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并结合教学课时进行编写,在内容安排上做到循序渐进、详略得当,并适当安排例题;在编写相应的习题册时,还应为学生的作答、绘图留有足够的空白。而对于学术专著,作者应在内容方面突出新研究成果,且有明确的学术见解,不必强调过多的基础知识,体现出对适用读者的针对性。

书稿在交稿时,必须达到“齐”“清”“定”。科技书稿在交稿时,还应注意公式中的各字符使用正确、各字符清晰、上下标明显、各级括号对应整齐,文中对公式编号的引用正确无误;书稿表格的绘制应符合出版规范,数据应准确无误;书稿中的插图应达到书稿出版所需的分辨率,并合理设计所用的图例,以便准确地向读者表达图示信息。

提高编辑业务水平

当今科技发展迅速,新成果不断涌现,并在科技图书中得到了明显体现,这就要求科技图书编辑应保持勤学好问的积极心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在深度、广度上丰富自己的知识。

首先,科技图书编辑必须具备出版业务素养,了解出版流程、各类出版标准、版权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练就过硬的文字功底,以便提供高质量的编辑服务。其次,科技图书编辑要了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熟悉常用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网络技术等,并善于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包括绘图软件、排版软件、文字编辑软件等,以提高编辑效率。最后,科技图书编辑要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关注科技前沿,并积极与同行交流,相互促进。

编辑要与作者和读者建立紧密的联系

科技图书编辑需要与作者和读者建立紧密的联系,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高编辑质量和效率,促进科技图书的发展和创新。

首先,与作者建立紧密联系可以帮助科技图书编辑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找到适合的读者群体,以及作者对出版规范了解的不足,从而向作者及时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编辑建议和服务,进而从源头提高书稿质量。其次,与读者建立紧密联系可以帮助编辑更好地获得读者对已出版图书的反馈,了解读者对新产品的需求,从而凝练出独特的选题视角,策划出与时俱进的选题。

除此之外,科技图书编辑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活动、阅读行业研究报告、关注社交媒体等方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人脉,不断更新自己的编辑理念和技能,提升自己的前瞻性。

综上,本文首先介绍了科技图书的出版现状,其次从字词句的正确表述、专业术语的规范使用、数据的准确性、表格与插图的合理安排、文献的标准著录等方面重点分析了科技图书的一些典型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最后总结了提高科技图书质量的有效措施。科技图书涉及专业学术知识,编辑不但要将编辑规范了然于心,还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更要常怀对学术的敬畏之心,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学术素养,努力提升图书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科技图书书稿表格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信息时代背景下科技图书出版的改进与转型
培养提升科技图书编辑创新意识的策略
统计表格的要求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科技图书编辑必须具备的审稿能力
浅谈科技图书中的五类常见错误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