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应用
2023-08-07曹飞
曹飞
摘 要:在进行幼儿教学活动时,教师既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要立足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带领幼儿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走进幼儿的心底。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应主动地担负起责任和义务,积极地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做好幼儿集体活动的优化设计,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幼儿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 幼儿园 区域活动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儿阶段十分重要,关系着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从小接触传统文化,就能让传统文化流淌在血液之中,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在优化、调整活动结构中,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成为幼儿成长的精神沃土,让每一个幼儿都传承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
一、依托区域活动,体验传统文化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模糊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认为幼儿能够通过“做”的过程,取得“学”的效果,在对幼儿渗透传统文化时亦是如此。比如,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能根据幼儿的个性与喜好展开相关活动。相比于教师的讲解与“灌输”,幼儿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双手,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此,教师不妨依托美工区域活动,引入传统民间艺术,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
例如,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不仅能装饰门窗、墙面,还能传达吉祥寓意,呈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进行美工区域活动时,笔者为幼儿引入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带领幼儿亲身感受传统文化。在活动中,笔者首先利用魔术,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一朵花,激发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好奇。其次,带领幼儿学习剪纸的基本步骤、方法,增强幼儿对剪纸艺术的认识。再次,为幼儿分发纸张,让幼儿进行图案设计,为后续剪纸打下基础。在幼儿完成图案的设计后,再按照设计的图案剪出作品。最后,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剪出的作品,并简单地谈一谈在活动中的感受。
二、玩转游戏活动,品味传统文化
对幼儿的游戏活动,很多教师都存在偏见,认为游戏只能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无益于幼儿智力的开发,甚至会“偷走”幼儿学习的时光。显然,这样的想法弱化了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对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主动迎合幼儿,打破传统文化与游戏活动之间的壁垒,利用游戏活动引入传统文化,促使幼儿在玩乐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料。
例如,“猜字谜”是我国民间较为流行的一种游戏方式,也是传统佳节必备的民俗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谜语写在灯笼上,以此增添节日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依托“猜字谜”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体验传统文化,在活动开始时,对幼儿提出问题:“你们都是怎么度过元宵节的呢?”引导幼儿主动地说出“吃汤圆”“猜灯谜”等民俗活动。随后,笔者顺势引入“猜灯谜”游戏:“小朋友,荧屏上现在有多个灯谜,请你们说出这些灯谜的答案。最先解答出所有灯谜的小朋友,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励。”幼儿在积极猜测谜底时,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文化氛围。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将传统节日当作纽带,为幼儿引入节日民俗活动,打破了游戏活动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壁垒,使幼儿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底蕴。
三、营造文化氛围,实现隐性熏陶
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沃土,幼儿园内的一字一画、一花一木,都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养料。有学者指出,孩子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情况,直接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对此,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幼儿才是学习活动中的“主角”。
例如,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能指导农事活动的开展,影响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它不仅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还包括传统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以及与此相关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幼儿布置“在父母的辅助下,查找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知识”的任务,让幼儿通过翻阅书籍、上网检索等方式,了解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内容,并收集一些民间俗语、图文画报。在幼儿园,笔者与幼儿一起将园区内的空白墙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板块,并在每一个板块内张贴对应节气的图片,如在“春”这一板块中,粘贴了与立春、惊蛰等节气相关的图片、文字;在园内走廊,粘贴了带有二十四节气歌的图片,进而加深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印象。
将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进行整合时,教师应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装扮教室、装扮园区,增强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让幼儿真正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
四、诵读经典故事,品味传统美德
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诗词歌赋、文言文、成语等,还包括流传了几千年的经典故事,像花木兰、愚公移山、宝莲灯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一辈一辈地流传了下来,已成了经典中的经典,这些故事蕴含着很多人生哲学和智慧,可以让每个幼儿受益一生。对此,教师不妨为幼儿设计诵读经典故事的活动,引导幼儿解读隐含在故事之中的传统美德。
例如,在教学《守株待兔》时,笔者组织幼儿进行“讲故事,演故事”的活动,首先请幼儿迅速地阅读图书,找出图书中的生字词,正确把握故事的内涵。其次,提出问题:“谁能来讲一讲故事中主要描述了什么事情?”鼓励幼儿自主讲述故事情节。在幼儿讲述完后,笔者引入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设计故事情境,让幼儿在具体情境中还原故事情节。最后,笔者提出相应问题:“通过对故事的阅读,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引导幼儿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总结,逐步得出“不能只想着不劳而获,而要脚踏实地做事”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幼儿诵读经典故事,与幼儿一起品味隐含在故事中的传统美德,能够让幼儿揭开覆盖在文字之上的神秘面纱,触及传统美德的真谛,从而自觉践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五、巧借信息技术,促进文化渗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已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法宝。在进行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时,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地应用信息技术,在带给幼儿新颖的学习体验的同时,提高幼儿学习的质量,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
例如,古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由于幼儿对古建筑的了解较少,如果教师贸然带领幼儿实地参观,不仅会浪费幼儿的时间,还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对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幼儿领略古建筑的文化,首先在网络上收集当地古建筑的图片与相关资料,为教学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将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古建筑图片呈现给幼儿,让幼儿初步感知本次活动的文化内涵。最后,为幼儿播放视频,让幼儿了解我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与当地古建筑的特点。
当下,各种类型的媒体成了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信息传播渠道,这些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的时效性、便捷性等,让人们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信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呈现直观、形象的传统文化元素,能强化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幼儿的文化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李瑶.中国传统文化绘本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2(24):94-96.
[2]夏迎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实践[J].天津教育,2022(26):126-128.◆(作者单位:江蘇省如东县新店镇汤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