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治理视域下应急心理干预体系建设

2023-08-07张荣伟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情绪

张荣伟,高 俊

风险治理视域下应急心理干预体系建设

张荣伟1,高 俊2

(1.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行政学院 公共管理教研部,福建 福州 350108;2. 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突发事件不仅影响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或之后,可采用心理急救、应激晤谈、情绪稳定化、放松等应急心理干预技术,对相关人群实施及时系统有效的心理干预,降低他们罹患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概率。在风险治理视域下,把握应急心理干预系统性和协同性的特点,着力构建“三体四面”的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体系。即强调社会治理者在宏观层面构建体系,搭好平台,促进运行;心理专业人员在微观层面实施专业化的心理干预;社会大众既要重视外在的心理疏导,也要加强内在的心理建设,从而实现“由心而治”的社会风险治理新格局。

风险治理;突发事件;心理创伤;心理危机;应急心理干预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心理或精神健康问题是社会心理风险因素,是各类突发风险事件的核心要素,是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应予以重视的问题。根据危害程度,突发事件可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等四类。[1]当前,突发事件处置大多只关注突发事件中的生命安全、财产损失、生理创伤与康复等显性问题,忽视突发事件对人心理或精神层面造成的隐性创伤。突发事件不仅会影响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身体健康,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严重者可能还会诱发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遭受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挫折,既不能回避又不能应对解决时,出现的心理严重失衡及相应的思维和行为的巨大混乱状态。[2]随着我国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伴随风险的社会化,风险社会正在形成。[3]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是政府社会风险治理的核心目标,也是政府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心理危机是突发事件中“看不见的心理伤痛”,是风险的重要来源。[4]在现代风险治理的视域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包含应急心理干预,[5]且亟须建立健全一套有效防范及时化解心理危机的应急心理干预体系。[6]

一、突发事件对大众心理的影响

(一)突发事件对大众心理的巨大冲击

任何一次突发事件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均蕴藏着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发生后,幸存者、罹难者的家属、救援人员、相关的社会大众以及常被忽略的负责幕后指挥协调的党员干部等均会直接或间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如果这些群体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他们的心理创伤容易演化为心理危机,并带来长期的严重负性影响,甚至威胁自身或他人的生命安全。研究发现,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40年,一部分人仍然在修复心理创伤。[7]新冠疫情已对全世界民众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或许疫情带来的物质损失能够通过短期努力得以弥补,但疫情灾难对社会心理的负面冲击却会持久留痕,难以抹平。[8]因此,国家风险治理必须重视社会心理问题。若社会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则民众的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势必受到阻碍。

(二)突发事件引发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

突发事件一般都是应激性事件。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应激状态是一种心身的巨大混乱状态,它容易造成人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的失调,导致心身疾病。应激性的心身疾病可能会使人出现认知、情绪、行为、生理、需求以及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异常。突发事件还可能引发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而且,这些应激障碍极可能伴随心理危机,进而产生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风险行为。[9]

急性应激障碍是指个体在遭受到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性事件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所产生的急性精神障碍。它一般在数天或一周内缓解,最长不超过1个月。急性应激障碍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能发生,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三类症状:一是具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二是感知能力下降、情绪反应消失、反应缓慢甚至木僵的精神运动性抑制;三是以上两种兼而有之。其中,最核心的症状是创伤性体验重现、回避与麻木以及高度警觉状态。可能还会伴随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绝望、活动过度、退缩等症状的不同混合。[10]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遭遇或目睹到创伤性的严重应激事件时出现的精神障碍。它是一种持续性、延迟性的心理障碍,通常是由超常的威胁和灾难性的创伤引起。《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显示,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包括四组核心症状:创伤性体验的反复重现、持续性回避、认知和心境的消极改变以及持续的警觉性增高,严重者伴随着强烈的焦虑和抑郁等症状。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有些症状是儿童所特有的,需要重点关注。[11]

二、突发事件的应急心理干预技术

然而,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心理干预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各种援救或援助中,应急心理干预所占的比重小、与其他援救援助融合不够、干预技术不成体系,而且组织实施也较混乱。灾难心理研究发现,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或之后,如果相关个体或群体得到越及时系统有效的心理干预,未来他们得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概率就越低,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也就越少。[12]而且,突发事件发生后的24-72小时是心理干预的黄金时间。一般而言,突发事件后两三天或一周之内是心理应激反应的警戒期,一周至一个月是心理应激反应的反抗期,一个月后直至数年是心理应激反应的衰竭期。[13]在警戒期内实施应急心理干预效果较佳。[14]应急心理干预强调突发事件处置中的紧急心理干预。广义上,应急心理干预包括事前的心理建设、事中的心理急救以及事后的心理重建;狭义上,应急心理干预主要指事中的心理急救。本质上,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就是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应急心理干预是从心理、生理和社会等角度进行的综合性危机管理,核心是心理危机干预。在突发事件心理急救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以下心理干预技术。

(一)心理急救技术

心理急救技术是一种以循证为依据的模块式心理干预方法,是灾后幸存者还没有严重身心障碍时,通过心理救助者的心理支持和关爱,控制其早期心理反应,促进其短期和长期适应功能的恢复。心理急救旨在通过各种支持技术为求助者提供持续的安全感和实际帮助,帮助其建立社会联结,增加认知灵活性和心理弹性,减少悲伤等消极情绪,满足当前需求,以及提高适应力。[15]

(二)严重事件应激晤谈技术

严重事件应激晤谈也称为心理晤谈,主要采取半结构化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突发事件幸存者谈论危机事件。通过系统交谈分享内心感受来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从而减轻其心理压力和淡化创伤体验。它可个别或者集体进行,也可按自愿参加的形式来组织。急性期的心理晤谈的理想时间是突发事件后24-48小时之间,整个晤谈大约需要2小时,6周后进行效果甚微。[16]

(三)情绪稳定化技术

对待突发事件应激反应产生的负性情绪,首先应该觉察和承认它们的存在;然后全然接纳,不加任何评判,并允许所有的情绪出现;最后对这些情绪正常化,即认识到它们是突发事件后的正常反应,不予排斥。正常化程度越高,情绪越稳定。情绪由唤醒状态慢慢进入一个平静、有序的状态,这些情绪就得到有效处理。

(四)放松技术

放松技术是降低应激反应所引发的身心紧张状态的有效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放松方式:一是肌肉放松,觉察和放松身体中肌肉紧绷的部分;二是呼吸放松,如腹式呼吸;三是想象放松,如冥想、正念或内观等;四是运动放松,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具有放松身心的效果;五是认知放松,也称认知改变,它是降低精神紧张的最根本方法。[17]

三、应急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

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组织、各团体以及每个人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为此,我们尝试构建“三体四面”的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体系。“三体”指社会治理者、心理专业人员和社会大众三个心理干预实施主体;“四面”指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外在方面和内在方面四个心理干预实施方面。概言之,该体系强调社会治理者在宏观层面搭建完善的心理干预框架,搭好平台,促进运行;心理专业人员在微观层面实施专业化的心理干预;社会大众既要重视外在的心理疏导,又要重视加强自身内在的心理建设。

(一)社会治理者着力在宏观层面建体系、搭平台与促运行

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的效果有赖于科学、规范、系统的心理干预体系。社会治理者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完善的应急心理干预体系,搭建有效的实施平台;随后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应急心理干预体系落地生效。根据心理干预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的要求,结合突发事件所处不同阶段人的心理特点差异,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的政府主导体系、专业实施体系以及全员参与体系的三位一体整合性心理干预机制,确保心理干预的有效实施。[18]

1. 构建应急心理干预的政府主导体系

我国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重视程度的高低对该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干预在我国发展不到20年,很多人对心理问题、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存在不理解或不信任。面对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创伤问题,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些心理创伤会随时间的流逝自然得到治愈。这种观念已渗透到政府治理理念中。因此,需要呼吁各级政府领导能够科学客观地认识心理干预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作用与地位。在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中,政府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要完善政府机构及职能,有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员负责指导、组织与协调;然后要解决财物的问题,明确经费投入,保障专款专用;最后还要解决制度保障的问题,要制定与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法规与预案。

2. 构建应急心理干预的专业实施体系

心理干预是一项专业要求很高的职业活动,需要由专业的心理干预人员来实施。因此,专业人才队伍成为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基本上没有足够应对突发事件心理干预常备的专业队伍。有一些地方的突发事件处置,责任划分清楚理赔结束后,该案件就画上句号,相关人群的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无人问津。因此要建设常备的层级分明、职责明确的应急心理干预队伍。

因此,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明确应急心理干预专业队伍建设的目的与原则。第二,组建稳定的应急心理干预专家库、常备专业人员库,以及整合社工等志愿者力量。形成一批由专家、专业人员和社工组成的多层次应急心理干预专业人才队伍。第三,制定一套有效的专业队伍管理办法和应急心理干预专业实施流程。定期对该队伍进行培训、演练及其相应的考核或年审,对合格者颁发证书。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就可以从中抽调专业人才及时实施应急心理干预。

3. 构建应急心理干预的全员参与体系

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既要重视事件发生之前的心理危机预防,也要重视事件之后心理干预的持续开展,这些工作都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因此,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强各社会组织的全方位合作,实行全员参与多方协作的局面,形成应急心理干预的合力,提升心理干预的实效性。从参与合作的主体上看,加强专业机构与社区(村镇)、学校、单位的合作。在政府统筹、组织与管理下,由专业机构指导,在社区设立心理援助站,对社区居民,尤其是退休的老年人群体实施心理援助;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群体实施心理咨询与辅导;在单位建立心理服务中心,为在职员工提供各类心理服务。形成社会全覆盖的心理干预网络化体系。

从参与合作的内容上看,加强突发事件心理援助与生命援救、社会救助及媒体宣传的合作。遵循“救人要先救心”的理念,把心理援助融入生命援救、社会救助和媒体宣传等工作中。[18]因此,生命救援人员要掌握一些心理援助常识,在抢救过程中适时地给予被援救人员适当的心理急救,增强对方安全感和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在医院救治时也可引入身心同步的救援模式。即白天生理医生实施生命援救,晚上心理医生实施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心理干预人员也要与各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合作,通过社工提供的水、食物、住宿等服务传递心理关怀,实施心理疏导,还需要利用媒体快速传播的影响力,尽快纾解突发事件引发的恐慌、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在短期内实现群体心理干预,防止群体心理危机影响社会稳定。同时还要发挥媒体的宣教功能,加强心理危机防范意识和化解策略以及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重建知识的普及宣传。

(二)心理专业人员重点在微观层面实施专业化的心理干预

1. 评估现场迅速确定干预对象

突发事件处置中,公众与突发事件之间关系存在远近亲疏的差别。公众参与和卷入事件的程度不同,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对之实施的心理干预的轻重缓急程度和措施也不尽相同。基于此,我们大致地把易受影响的社会公众分成四类:幸存者、幸存者和罹难者的家属、援救者(一线救援人员和后方组织协调干部)以及社会大众。[19]

例如对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国家卫健委确定了四级干预对象。一级是新冠病毒确诊患者(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疾控和管理人员;二级是被隔离的轻症患者(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三级是与第一、第二级有关的人,如家属、同事、朋友,以及参加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四级是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相关人群、易感人群、普通公众等。[20]

2. 实施贯穿全过程的心理评估

采用量表、临床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实施自杀风险、心理正常与异常、严重心理问题与一般心理问题等方面的心理评估,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在确定无自杀风险后首先区分心理的正常与异常,区分标准为:主客观世界相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性。如果是异常心理,那么要及时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救治。如果是正常心理,可区分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标准为:刺激的性质、反应持续时间、反应强度、反应是否泛化。[21]

当患者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时,医生可诊断其为一般心理问题:第一,有现实刺激原因。由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第二,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第三,不良情绪反应在一定理智控制下,行为保持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第四,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如果现实刺激相对较强烈,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而且内容充分泛化,则可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具体而言,第一,诱发因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第二,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以致自行无法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三,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泛化。

3. 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

在应急心理干预过程中,采用共情式沟通技术以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合作关系;运用支持性会谈技术,进行有效心理疏导;采用各种心理转化技术,改变当事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方式,以实现心理重建。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当事人动态的心理评估结果灵活采用各种心理干预技术,进行分级分层的针对性心理干预。如果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建议转介到有资质的心理机构或医院进行相应专业心理治疗。就新冠疫情的心理干预而言,对第一、二类人群主要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防止出现不安全的恶性事件;对第三类人群主要实施心理疏导,以防出现心理危机;对第四类人群主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出现心理问题。

突发事件后,心理危机反应一般会在3个月内得到缓解并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仍然有症状。也有一些人最初没有症状,数月后才出现延迟性创伤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突发事件后一年内,可能出现严重心理疾病的人达20%,心理创伤的潜伏期是6个月。[22]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突发事件后常见的一种心理创伤,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内容。

从突发事件所造成心理伤害的持续性和深远性可以看出,长期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通常采用以下8个步骤:一是确定问题;二是保障安全;三是给予支持;四是积极倾听;五是提出策略;六是商定计划;七是得到承诺;八是激励行动。

在干预过程中,采用共情式沟通技术获得双方的情感联结,改善求助者自我内省和感知能力;采用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促进等五种心理支持技术,帮助受害者振作精神、鼓起勇气,提高应对危机的信心;采用意义疗法中的逆境转化技术,帮助求助者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仍然相信自身有价值和生活有意义,并愿意作出积极行为。[23-24]

对一般心理问题的人群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防止他们的心理问题转化为心理危机。心理疏导过程可遵循以下策略或原则。

第一,倾听。少说多听,听出求助者的问题根源所在,说时多使用“开放式”提问,适度引导;第二,不评判。不把自己主观价值观强加于对方,更多去理解对方;第三,共情。回应对方的情绪,接纳对方的任何情绪;第四,提供具体支持。在现实层面、情感层面或资源层面提供具体的支持;第五,促进小改变。制定能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小目标,鼓励去实现;第六,后续跟进。持续关心、陪伴,提供后续资源和支持;第七,转介。发现有自杀、杀人风险或无法处理的人员,应报告上级,转介至相关专业人员;第八,保密。除涉及生命危险事件外,严格遵循尊重和保密原则。[25]

(三)社会大众应重视加强相互间的心理疏导和自身的心理建设

在突发事件不可避免的当今社会,突发事件后相关人群应该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此观念需要大家共同遵守与践行。每个人都需要拥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素养和心理调适能力。在社会互动中,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和素养,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相互心理疏导,有效防范及时化解不必要的人际冲突,以防产生心理危机和恶性行为。

1. 掌握心理调适的一般方法

(1)认知上保持客观与理性

认知疗法认为,心理问题的根源不是外在事件,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因此,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才是解决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根本途径。并且,可以寻求客观现实证据,科学区分感受与客观事实。当人过度关注身体某部分时,此部分的感受将会被放大。因此,需要考虑是否是自己放大了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有无客观现实证据。这种向客观现实求证的批判性思维,可以让自己产生新的理性想法,情绪和行为就会相应地改变。

面对突发事件,通过官方网站或媒体了解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例如: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援救进行情况等,客观与科学地评估风险性或威胁性。这样就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焦虑恐慌心理。就此次新冠疫情而言,应了解权威的疫情信息,正确认识疫情带来的危害,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将风险降为最低。舒缓恐慌情绪和不适当的防护行为。在面对疫情带来的威胁时,大约有15%的人表现出相对严重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感到恐慌或出现行为上的过度反应。出现这样的问题往往是不客观、不科学地认识目前疫情所带来的风险,存在夸大这种风险,从而导致了过度的心理和行为反应。[26]

也可以尝试改变看问题的视角。以下三种认知调整技术能够帮助受助人以新的视角看问题,从而摆脱困境。一是未来视角技术,即拉长时间长度看问题。在更远的时间视域下,困难或许就不再是“困难”;二是宇宙空间技术,即扩大空间距离看问题。在更广袤的空间场域中,感知的问题大小也会发生改变;三是圣人先贤技术,即切换人物视角看问题。基于智者或先贤的视角,问题或许已转变为人生的“滋养”。[24]

(2)情绪上心怀觉察与接纳

情绪是个体内心状态的一扇窗。本质上,它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一种标识或提示。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带着这种情绪重建新的生活规律,恢复有序的生活;并尽可能坚持规律的生活节奏,那些不良情绪则将逐渐消失。面临威胁时,人会出现担心、紧张、恐惧的情绪。这是正常的反应,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处的。这些情绪有助于人调动自身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资源来应对威胁。

因此,当出现这种紧张、焦虑或恐慌的情绪,不要试图去排斥它,而是尽量去体验它,体验和觉察它在身体中的表达,例如,胸部闷闷的、胃部还有点灼热和胀痛感,并接纳这种情绪。当以这种态度对待它时,这种情绪反而得到安抚和疏导,从而逐渐消失。

另外,基于情绪ABC理论可知,情绪有其相对应的认知;改变认知是调整情绪的有效方法。可透过情绪看到个体内在的认知或观念,即获知支持这些情绪的观念或想法。接着,站在更高或更广的视角来看问题,促进原有的观念改变,并产生新的观念。最后,深刻认同新观念,随之发现情绪也跟着改变。对政府管理部门而言,应多宣传和普及看待生活事件和人生逆境的各种科学理念和心态。帮助民众面临生活逆境时,能自动启动科学的生活态度和理念。

(3)行为上坚持有序与积极

认知、情绪和行为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改变行为,可以从改变认知入手。在准确深度觉察的基础上,矫正自身非理性的想法,进而改变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生活中,当一个人出现不好的想法,就会随之出现负性的情绪以及相应的行为。比如,当人认为自己很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时,就会紧张,就会觉得疾病的病毒在自己周围无处不在,进而表现出无所适从,不敢出门,反复清洗消毒等过度反应行为。因此,要改变我们的行为问题,可以从改变我们的想法着手。防止从过分担忧、过分关注到灾难性思维的演变,即心理学中的失调性的自我验证。[27]

改变行为同样可以促进认知改变,直接改变行为比改变认知来得更容易些。不管身处何种情境以及何种情绪体验,坚持积极有序行为,久之,认知和情绪将进入良性循环的良好状态。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整日被疫情信息包围,生活节奏受到干扰,陷入一种无序状态。从行为上坚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利用课程表的方式),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积极行为起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以充实和丰盈内心,原有的想法就会被逐渐动摇和替换,自己的身心状况也将随之改变。另外,还可以做一些放松训练,如腹式呼吸放松、冥想放松以及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等。

2.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

对一般的社会大众,特别是易感人群而言,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面对突发事件,与突发事件没有直接相关的社会大众可能出现两种不健康的心态。第一,心存事不关己的态度,没有引以为鉴,行为大胆出格。第二,过度担心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产生恐惧心理和过度的行为反应。

例如,面对“新冠病毒”,有的人会心存侥幸,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不会染上,表现得满不在乎,平时不认真做好防护,到处乱窜不配合管控。也有些人过分敏感,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异常感觉就十分恐慌,感觉到处都是新冠病毒,不敢出门,甚至有的还乱投医和吃药。

还有一些人觉得生活不可控,到处都是不安全,对社会缺乏信心,感觉无法应对危险,容易轻信谣言,抢购和囤积东西。甚至借着烟酒消愁,或出现其他过激行为。针对这些群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加强自身内在的心理建设。[28]

(1)深刻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树立心理保健意识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身心交互作用,身体不健康,心理肯定会受到影响;心理不健康,身体也会有各种不适感。因此,社会中的每个人均要掌握心理保健的知识和技巧。面临生活逆境时,如果采用不健康的方式,如回避退缩(借酒消愁)、否认、依赖他人、指责抱怨、非理性宣泄等,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糕,心理则更不健康。如果及时启动有效的心理防护及疏导措施,则能保持心理处于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积极状态。对政府管理部门而言,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让心理保健意识入脑入心,让心理保健能力在日常的生活点滴中体现。

(2)加强社会支持系统,获得心理支持

人有七情六欲,当人感觉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郁闷或恐惧时,会产生倾诉的心理动机。人需要倾诉这些丰富的情绪情感。此时,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以及被足够有效地倾听和理解,从而获得情感联结,负性情绪将得到疏导。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当事人获得情绪安全和情感支撑。大量的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在心理疾病的发生中起到缓冲作用。[29]社会支持对维持和促进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另外,人们相互支持和鼓励,也有利于当事人切换看问题的视角,以及全面客观看待问题。因此,寻找合适有效的人际关系,针对不同问题勇敢地与不同的朋友敞开心扉交谈,获得支持和帮助。

(3)发现生活的意义,增加积极行动动力

构建生活的意义可以超越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其实,生活的美是“维纳斯之美”。承认这个事实,我们将更容易发现生活的美。美就在生活的点滴中:美在逆境中的风雨兼程、美在对知识的渴望、美在不求回报的爱的奉献。基于此,面对生活逆境,我们更能够接纳负性情绪,从而增强把负性情绪转化为积极行为的动力。[30]

总而言之,心理风险是各类风险的核心要素。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突发事件风险逐渐增大的背景下,政府、心理学专业人员以及社会大众均不能忽视突发事件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问题,应及时防范和化解台前幕后相关民众的心理危机,实现“由心而治”的社会风险治理新格局。[31]

[1] SOLOMON R M. Utilization of EMDR in crisis intervention[J].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Time Limited Treatment, 1998, 4(2-3): 239-246

[2] 王子. 公众心理危机长效干预机制的构建——基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思考[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20(5): 43-48.

[3] 乌尔里希·贝克. 风险社会: 新的现代化之路[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8: 001-043.

[4] 张强. 构建应急管理心理干预体系[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10): 88-89.

[5] 张滨熠. 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进展与思考——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为例[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2(1): 36-43.

[6] 雷鸣. 构建社会应急心理服务体系[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11-5(005).

[7] 陈昕, 赵鹤亮, 牛春娟, 等. 唐山地震所致截瘫患者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10): 1553-1555.

[8] 江弋舟, 张伟波, 王莹莹, 等. 新冠肺炎疫情下上海市主动心理咨询者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复旦学报: 医学版, 2021, 48(5): 603-610.

[9] 秦启文, 周永康. 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负面心理反应解构[J]. 西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 86-91.

[10]BRYANT R A. The current evidence for acute stress disorder[J].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2018, 20(12): 1-8.

[11]张道龙.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262-272.

[12]曲晓英, 刘豫鑫, 廖金敏, 等. 汶川震后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认知行为治疗的初步观察[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 27(7): 502-507.

[13]路欣, 肖珩. 心理危机干预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应急管理, 2020(1): 22-23.

[14]白剑峰. 抗震救灾心理危机干预不能缺席[N]. 人民日报, 2008-05-15(002).

[15]王振, 王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急救与全民健康[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0, 29(12): 1057-1060.

[16]李功迎, 张作记, 戚厚兴, 等. 紧急事件应激晤谈与危机干预[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3): 220-221.

[17]冀娟. 放松训练对危机事件护理人员心理应激的干预及调试[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17): 2962-2963.

[18]王丽莉. 北京市重大突发事件心理援助体系建设[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9: 138-139.

[19]惠东坡. 重大突发事件中公众的心理特点[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2017, 37(1): 31-35.

[20]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EB/OL]. (2020 -01-27) [2020 -01-27]. http://www.nhc.gov.cn/ xcs/zhengcwj/202001/6adc08b966594253b2b791be5c3b9467.shtml.

[21]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三级 [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22-46.

[22]宋晓明. 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长效机制的构建[J]. 政法学刊, 2017, 34(5): 97-105.

[23]张荣伟, 连榕, 李丹, 等. 意义疗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基于存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 心理学探新, 2020, 40(3): 195-202.

[24]张荣伟. 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理机制及实现路径[J]. 教育评论, 2021(8): 99-106.

[25]谢念湘. 大学生应激事件的心理疏导策略[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2): 85-86.

[26]李占江. 面对新冠肺炎: 心理问题的干预策略[N]. 光明日报, 2020-02-29(10).

[27]岳童, 高媛媛, 黄希庭. 消极自我概念者的自我验证动机: 争论与反思[J]. 心理学进展, 2014, 4(4): 657-665.

[28]俞国良, 王浩. 新时代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其路径[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2, 5(1): 23-31.

[29]邱依雯, 娄熠雪, 雷怡. 青少年抑郁: 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2): 288- 297.

[30]张荣伟. 探寻生命意义:测量、变化与理论基础[J].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22, 44(3): 83-91.

[31]辛自强. 社会治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服务[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216-227.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Critical Incidents

ZHANG Rong-wei1, GAO Jun2

( 1. Dep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ujian Provincial CPC School and Fujian Academy of Governance, Fuzhou 350108, China; 2. School of Psycholog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17, China )

Emergencies not only affect people '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and physical health, but also cause different degrees of psychological trauma. This study considered that such emergenc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echniques such as first psychological aid, stress debriefing, emotional stabilization, and relaxation should be used during and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critical incident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psychological diseases and psychological crisis that the masses involved may suffer from. In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management, the present stud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atic and collabora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tried to construct a “Three-Bodies & Four-Side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ystem for critical incidents. It argued that the Three Bodies involve social administrators, psychological professionals and general public while the Four Sides concerning a good platform,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Social administratorsbuild a system at the macro level, set up a good platform, and promote the operation; Psychological professionals carry out specializ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t the micro level; The public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extern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but als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se form a new pattern of social risk management featuring “governance by heart”.

risk governance; critical incident; psychological trauma; psychological crisis; emergenc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ystem

G40-05

A

1008-0627(2023)03-0124-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推进基层社会精准治理研究”(17BSH034);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行政学院“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风险治理视域下应急心理干预体系建设研究”(2023HQ15)

张荣伟(1978-),男,福建永定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教育。E-mail:roway2014@163.com

(责任编辑 赵 蔚)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应急情绪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