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犁流人祁韵士西域诗中柳意象述论

2023-08-07李彩云孙其明

关键词:红柳伊犁西域

李彩云,孙其明

(伊犁师范大学 1.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2.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祁韵士是清代伊犁流人作家群中的集中代表,学术界目前涉及到清代伊犁流人作家群成员及其诗歌的著作数量不多,主要有王星汉先生的《清代西域诗辑注》和《清代西域诗研究》、周轩先生的《清代新疆流放名人》以及薛宗正的《历代西陲边塞诗研究》等。清代伊犁流人作家群体时间跨度长,从乾隆年间至民国期间,被流放至伊犁的文人们络绎不绝。

祁韵士在中原生活时甚少涉及文学创作,流放伊犁后,将所见所闻所感录入《西陲竹枝词》《濛池行稿》和《万里行程记》三部文学著作中,其凄怨心情也逐渐消释和疏解。“诗人在展现心中的苦闷抑郁时会使用不同的意象,而意象是研究唐诗不可或缺的”[1],同样,清人祁韵士诗歌也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大致有这样几类:山、明月、清风、沙漠、云、雪、雨、水等,柳意象反复在作品中出现,意义深刻,笔者着意阐释柳意象在其诗歌作品中的含义及其作用。

一、祁韵士咏柳诗简述及柳意象溯源

柳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起源甚早,《诗经·小雅·菀柳》有“有菀者柳,不尚息焉”,柳树细长枝条具有柔婉的美已经进入诗人心中。今昔感叹及对征战不堪的哀怨情绪在《小雅·采薇》展现无遗,曹丕等文人的《柳赋》将柳树意象继续向前推进,哀怨的愁绪在曹丕赋中已转化、升华为更深沉的生命哲思[2]。“陶渊明对柳树的身份认同之中,更含有对生命柔弱的深刻认识”[2],从此以后,柳树意象又多了一层离别的含义。“自汉代特定地理条件形成的这一风俗始,柳与古人的情感与人际关系的联系愈加密切。”[3]《世说新语·言语》云:“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4]魏晋时期人们已经将自己和柳树代表的生命意识融为一体,桓温眼中的柳树又有了青春易逝的深层意味。“至迟在南朝后期,柳树意象就已经走上经典化的道路。”[2]柳树意象是陶渊明诗歌和散文中最常见的意象,陶渊明本人就号称“五柳先生”,并创作《五柳先生传》以文章记之。

唐宋时期,柳树意象被诗人多次写进诗中,柳树意象进一步深化、继承中虽然时时有创新,但柳树意象最基本含义并没有发生变化,直至清代道光年间,孙麟趾等文人在秦淮河于枯死的柳树前举行了一次诗词的唱和活动,创作了《秦淮枯柳唱和词》。综上所述,最晚到清末时,柳树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具体含义已全部具备,柳树本身具备的这种细长柔美的形状,使得柳树意象逐渐成为具象的情感寄托意象载体,柳树随手就能插活的特点,又让柳树的意象成了极强生命力的象征,古代文人无数游子思念家乡时,不自觉地将柳树意象诉诸于笔端,柳树意象频繁出现于历代古典文学作品中,逐渐成为一种固化的诗歌意象。

清乾隆时期统一西域之后,清政府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理,不仅派大量的官员任职于此,也成为了继东北后重要的中央王朝集中流放地。流放是“统治者将触犯刑律之人强制遣逐,服劳役或充军伍,意为如水流向远方”[5]。清代文字狱对文人迫害之甚,罪重者发伊犁,罪轻者发乌鲁木齐。清代设置伊犁将军府管辖全疆,流人中重罪者居多,为方便管理约束,以伊犁将军府所在的伊犁流人为最多。中原历来都有种植柳树保护河堤和种植柳树保护两岸道路的习惯,不仅如此,两岸种植柳树还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这种传统几千年来一直没有间断过。

清代很多中原文人被流放至伊犁,这种种植柳树的传统也盛行于西域。清代文人朱书《游历记存》对该传统做了详尽的记载。祁韵士《万里行程记》中多处记载了种植柳树的习俗[6]。左宗棠任职西域以后,柳树成为西域最普遍的一种植物,故而左公柳成为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之一[3]。

西域流放文人绝大多数都有诗歌或者散文传于后世,柳树意象在他们笔下时常出现,柳树意象既是中原文化的传承,又增添了西域文化的内涵,可以通过描写柳树意象的诗句还原当时的社会生活。这些文人中“既有名垂千古的爱国英雄,也有骄奢淫逸的皇亲国戚,既有宦海沉浮的封疆大吏,也有满腹经纶的硕学之士”[5],祁韵士即是满腹经纶的硕学之士。古典文学中多“以‘柳’生命力强、柔美、嫩绿等特征,来象征万物复苏、温暖、希望的‘春’;又由‘柳’‘依依’的姿态,展现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以‘柳’的谐音‘留’,来承载亲友送别时的依恋不舍之情”[7]。祁韵士诗中柳树意象也具有象征的含义,柳树意象寄寓了西域社会生活和诗人的身世之感。

经笔者统计,柳意象出现于17首诗中,见于《辟展》《雾松》《抵哈密》《吐鲁番》《兵屯》《柳树泉》《星星峡》《连木沁风景甚佳》《自库尔喀喇乌苏西行》等诗,有的诗中不止出现一次,如《红柳峡》中有“独有红柳园”“柳枝竞不红”,柳意象共出现19次,占其诗歌比重8%。

二、柳意象描写了西域景观,寄寓了诗人的深情

1.摹绘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展现了诗人的平和心态

“诗的意象形成,是审美主客体瞬间相触相融、意和象合成的结果。在这个内在创作的流程中,首先是诗人对外部物象的审美感知,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特性的完整的、综合的心理组织过程”[8],祁韵士诗中柳树意象是诗人对西域边疆社会生活的反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9],因为气候的原因,西域春天来得比较晚,历代诗人笔下边疆生活凄苦,环境恶劣,边疆的春天也是姗姗来迟。可是祁韵士却和前代诗人不一样,在他的眼中,已经没有春天晚到的伤感,祁韵士看到的是春天的柳树展现出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生命力。《定州道中》一诗云:

笑指中山路,驱车缓缓行。人稀茅店远,土润野田平。

官道新栽柳,烟村未唤莺。寄怀雪浪石,不得访题名。

祁韵士在诗中表现了平和宁静的心态,用柳树意象表现了春意盎然,西域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10]

《方顺桥》一诗写道:“曲逆水流方顺桥,无边草色逗裙腰。东皇只喜春来早,又遣柔风飐柳条。”诗人借助于神话中司春之神东皇展现春天的勃勃生机,这勃勃生机正是“又遣柔风飐柳条”来展现的,诗人看到柳枝在微风下的摇动,内心无比愉悦。一个“喜”字,一个“又”字更是一扫之前其他诗人的悲苦情怀。《过正定府》中“平沙人迹远,夹道柳阴请”一句也是如此,展现了边疆沙漠荒凉中柳树带来的生命力。该诗看到柳树新抽条,带给了诗人心灵深处的温暖,通过柳树意象展现了自己心态极其平和,使该诗呈现出意境悠远的特征。

《河西竹枝词六首》其五:“扃户家家过节时,道琴争说鼓儿词。灵符艾叶都无用,窄窄门楣插柳枝。”该诗主要吟咏柳枝的民俗功能,诗人一路西行,看到了不一样的社会民俗,“窄窄门楣插柳枝”,该句描写柳树的民俗内涵,但也将诗人西行路上由阴霾痛苦逐渐转向释然的感受全然写出。祁韵士诗中柳树意象出现次数多达19次,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柳树意象来展现自己遭遇政治挫折后心境平和的状态,如《红柳峡》祁韵士因为流放边疆内心凄苦无比,但看到红柳峡和星星峡的柳树后诗人感受到春天柳树的生命力而逐渐心中释然,通过柳树意象给自己情感找到了寄托和慰藉。

祁韵士描写春天或者农村社会生活时常常结合柳树的意象,边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但诗人看柳树时多了一层暖意,或许正是想通过柳树意象来温暖自己的心灵。这些柳树意象的诗中多充满着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2.写出了秋景之凄苦,展现了诗人泪眼婆娑的伤怀

西域位于祖国西北边疆,地理交通不便,诗人西行路上条件艰苦,诗人看到秋风起万物凋零时,他乡为客的伤感涌上心头,创作诗歌时常常带有浓郁的悲秋情怀。“物象一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选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11]诗人将这种凄苦满怀、泪眼婆娑的感伤之情印射在西域景物上时,秋天的柳树意象进入诗人笔下,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凄苦情怀的常见载体,如他在诗歌《二月十八日出都,留别祖舫斋、阎墨园、曹定轩、郭可之、刘澄斋诸君子》中这样写道:“知交代我感君恩,握手西郊告语温。斑马萧萧留不得,几行柳色暗销魂。”诗人因为“亏铜案”被流放至伊犁,内心感伤,更面临与知己离别,听着离别的马鸣声,看秋天万物凋零,生出“暗销魂”之感。

《辟展》描写了秋天柳树意象带来的伤感:

碧树红桥外,裙腰草色齐。泉分瓜圃润,人入豆棚低。

暂憩停征马,将炊听午鸡。柳中怀故垒,烟雾目还迷。

看到绿树红桥翠草的美景,看到农家瓜果丰收,诗人应该是心情愉悦的,旅程疲劳,诗人暂停赶路,想要找到吃午饭的地方,路途疲累,冲淡了欣赏美景的心情,看到两旁的柳树,看到农家袅袅炊烟的烟雾,想起了自己家乡的亲人,想起了自己这一生的坎坷,眼睛不由得泪眼婆娑,秋天的柳树无疑是伤感的催化剂,诗人借助于柳树意象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思乡之情浓浓地展现出来。

还有一首《雾松》:“岂是梅花开满树,居然柳絮欲漫天。多情惯解迎人去,不在衣边在帽边。”该诗把目光集中于西域特有的松树上,气温由暖骤降而形成树挂的现象被称为雾凇,诗人将雾凇比喻成梅花开满树,比喻成柳絮漫天飞舞,借助于梅花和柳絮表现他乡为客的感受:“多情惯解迎人去,不在衣边在帽边。”看着漫天飞舞的柳絮,这柳絮仿佛明白诗人的思乡之情,总是不忍离去,不是留在衣边,就是留在帽边,多情的柳絮引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感慨一别家中数年,只能盼望来日回乡。西域空间广袤,村庄之间相隔得较为遥远,在车中行驶,一走就是数日,每年八月九月时白雪覆盖,需要遮挡严寒,所以大多数都是乘坐毡车,车外风沙很大,诗人有了自己离乡背井与世隔绝的感受,痛苦不已,于思乡伤痛之余看到柳树,更为感伤。

三、再现了清代西域的社会生活

1.西域农业生活

祁韵士诗中再现了西域农业生产的真实情景,诗人自幼感受的是农耕生活,诗人看到哈萨克毡房,喝到马奶酒的时候十分惊奇,不由自主地吟咏了这些生活习俗,同时也将目光投向西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抵哈密》:“草莱弥漫麦苗匀,菜圃瓜畦入望新。柳荫垂街青漠漠,渠流绕郭碧粼粼。居民不改天方俗,丰乐无殊内地人。更向番王城畔过,林溪明媚景常春。”起句描写西域农业的丰收场景,看到农田中庄稼长得喜人,看到路边的柳树,诗人内心极为喜悦。诗中描绘了农村庄稼地里硕果累累,即将大丰收的场景,不仅如此,诗人也将眼光转向了西域独有的瓜果。这首诗歌中的柳树没有丝毫感伤的情怀,映射出了边疆人民宁静喜乐的生活状态。该诗不仅描写了农业生活,还涉及了西域习俗和管理情况。

《吐鲁番》一诗亦是如此:“黑风川尽柳中过,酷热如烧唤奈何。独喜人称安乐国,此间物产本来多。”诗人西行路上看到西域水利和交通情况,到了吐鲁番,气候炎热难耐,酷热无比,这里物产丰富,被视为安乐国,诗人描写这里人民生活的安定,看到当地百姓安居乐业时诗人内心高兴不已。诗人在另一首《辟展》中也描写了安定的社会生活:“泉分瓜圃润,人入豆蓬低。”后者意义更加丰富,多了一层“柳中怀故垒,烟雾目还迷”的乡愁情怀。

2.西域军事和民俗生活

西域的地理位置历来十分重要,历史上有多场战争,故而军事主题也被写进了祁韵士西域诗歌中,《兵屯》即是其中一首,诗人这样写道:“细柳云屯剑气寒,貔貅百万势桓桓。列城棋布星罗日,阃外群尊大将坛。”历史上,西域出现了曾以柳树命名的“细柳营”。该诗使用了细柳营典故,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军,在细柳(因其多细柳而名细柳)屯兵准备与匈奴交战,汉文帝劳军却不得入,后使者持诏诣将军,周亚夫才传军令,文帝始得入细柳。诗人描写在边疆也有很多如细柳营一般纪律严整的铁军,“云屯”二字更是描写了这些铁军人数众多,他们都是勇猛无比的士兵,守卫着伊犁九城,这些士兵由伊犁将军松筠统帅。这里也是多柳树,正好使用这个典故,无比契合。

《柳树泉》一诗以柳树命名,更是借助于老柳将当地民俗展现出来:“皮存仅剩劫余灰,喷玉跳珠混混来。岁歉岁丰皆可卜,天然一孔好传杯。”该诗描写对象是柳树,是极具生命力的老柳树。老柳树和泉水互相依存,是当地百姓日常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仅如此,这棵柳树也是当地百姓的精神寄托和支撑。人们把丰收和喜乐都寄托在老柳树上,在上文中笔者曾解释了这个占卜现象,就像瑞雪兆丰年一样的道理。该诗将柳树作为描写对象,写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和民俗习惯。

四、诗人在异域对生命的感悟

“柳在古诗词里又有象征春天之意,两者的结合会引起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12]祁韵士诗中柳树意象中寄寓了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柳”和“留”是谐音,因此古人喜欢折柳枝送别亲人朋友,意思是想挽留对方。“无心插柳柳成荫”,可见柳树自古至今都有极强的生命力,诗人被流放至西域,环境艰苦,经常身处逆境,他的人生到了最低谷,流放带给他的是身心俱伤,有朝不保夕的感受,可能诗人无法活着回去。诗人面对西域困境时柳树的意象时常化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股暖流,他期待多年后自己还能生还故乡,如《红柳花》:“自生自长野滩中,吐穗鲜如百日红。最喜迎人开口笑,却羞买俏倚东风。”诗人用浓重笔墨写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让人产生了钦慕,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人生,于是这顽强的柳树便成了诗人的化身,红柳不仅在荒漠中可以生存,它还可以开花,惹人怜悯和喜爱,诗人从未见过这样的柳树,该诗将红柳的顽强凸显出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全诗景中含情,浑然天成,句句写柳,句句又言情,该诗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里的柳树意象具有了强烈的象征意味,他就是祁韵士的化身,与命运进行抗争,诗人身处困境和逆境,柳树意象是他内心深处的精神慰藉。“对柳色的描写表达离别的感伤和久未归的痛苦。由此可见,唐人常借用柳意象表达离别、不舍。”[1]无独有偶,《星星峡》中“红柳既称殊,星星又别样”描写的也是这样的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柳意象在祁韵士的西域诗中反复出现,具有了固定的象征含义,柳意象使用次数多达19次,在诗歌中所占比重很大,可见红柳树等奇景带给诗人内心的震撼,柳意象寄寓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特殊情感。诗人借助于柳意象将西域特有的景观和民俗淋漓尽致地展现于读者眼前,摹写了清代中后期西域的人文和地理景观。柳意象描绘了顽强生命力的春景,蕴含了诗人的平和心态;秋景抒写了诗人泪眼婆娑的伤怀。柳意象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寄寓了诗人的深情,诗人借助于柳意象表达了在异域对生命的感悟。柳意象还原了清代西域的社会生活,尤其再现了西域军事和民俗生活;诗人年近暮年时被流放伊犁,和其他任职于西域的官员有很大的不同,诗作中有时展露出对坎坷遭遇的感伤和愁苦情怀。恰恰由于这种复杂感情,感伤中展现出的积极向上和顽强不息的抗争精神更能打动人心。诗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朝廷流放,他行驶于辽阔的红柳树林中,内心再度升起史地学家的责任感,情怀由伤感变为积极乐观,不自觉地将红柳看作是自由、乐观的象征,在这个意义上讲,诗中描写的红柳花、红柳树的景观才显得更加真实可信。柳意象的书写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展现出祁韵士的诗歌创作才华。遗憾于笔者能力有限,柳树意象只能言尽于此,期待对西域诗歌研究有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红柳伊犁西域
《八月西域行印记》
离太阳最近的树
大漠红柳
班超出使西域
伊犁书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红柳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总结
伊犁之旅
丝绸之路与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