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探析

2023-08-07

关键词:培育素养大学生

李 斯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文化自信强调社会主义价值内涵与民族文化发展命脉的连理相依、共生共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食粮,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新时代培养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是青少年秉持民族认同、家国归属和价值积淀的有力支撑。鉴于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内涵

从个人层面而言,文化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的深厚认同感,并且能够将文化传承作为自身思想、行为的基本依循和指南,是融入个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从国家层面而言,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普遍价值认同,是自身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培育坚定的文化自信不仅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事关国家民族持续发展、文化安全和精神独立的重大问题。文化自信培育重在培育和引领稳定的个体意识形态,逐步聚合形成主体价值取向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为自身优秀文化培植提供肥沃土壤,为国家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对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尤为重视。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最为活跃、最具创造力和可塑性的成员,思想上具有不稳定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成熟期和培育期,能否正确认识民族发展历史和国家发展实际,正确对待自身文化内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养自身,不仅关乎自我人格养成,也关乎一代青年思想行为的稳定和进步,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同时,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引领时代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荣耀使命。大学生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坚定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大学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守正创新,引领民族文化不断前进发展。可见,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理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引领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践行者[3]。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来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至少符合3个需要。一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对于高校来说,就是注重办学理念、教学科研、教师素质、人才培养质量、校园文化等方面建设的工作思路。从作用机理上看,文化积淀是大学精神、育人理念、人才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基础支撑,坚定文化自信就是根植自身文化优势打造并形成自身育人的支撑环境和精神内核,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从作用成效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所谓全面发展,既注重在专业领域一专多能,综合素养符合当前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也更加注重德与才、思与行的均衡发展。可见,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浸润人才培养成长的催化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水平是评价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准。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维度,均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而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实践。因此,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与国家政治形态紧密相连,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成长壮大。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反复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5]。文化自信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和标准,已经成为高校文化育人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和途径。因此,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涵养是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重要旨归。三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需要。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是真正的文化大国,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步伐还跟不上经济社会硬实力的发展节奏。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以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传统形态逐渐转变为以软硬实力和综合国力进行多元衡量的现代形态,文化输出成为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手段。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大学生群体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年轻一代的创造力和可塑性,立足涵养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创新世界先进文化,形成强大的文化培养体系,助力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问题分析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重任,在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上任重而道远。当前高校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上面临着重智化倾向削弱大学生文化自信合力、多元社会思潮阻碍大学生文化自信树立、社会网络化干扰大学生文化自信传播、功利化倾向制约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等困境。

(一)重智化倾向削弱大学生文化自信合力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智化倾向,在教育教学上更加重视智育,对文化自信培育的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有限,基础较为薄弱;在评价标准上,将学生专业能力水平作为第一标准,对文化对人才综合素养的支撑作用关注不够,尚未形成有效的文化教育引导机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较少。“第一课堂”主渠道更多聚焦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关于文化自信方面的专题内容偏少,缺乏系统性;同时,思政理论课也仅仅是在部分章节讲授文化自信,涉及的内容较少,针对性也不强,这与当前思政课程深化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2)人文素养课程体系不健全。就各高校普遍情况来看,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关于人文素养的课程不多,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尚未健全;同时,因师资力量和专业特点各异,授课水平参差不齐,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效果存在较大差异。(3)文化自信的拓展载体有限。“第二课堂”多以主题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为载体,注重学研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育等,聚焦文化自信的拓展载体还不够丰富,文化自信培育渠道相对较窄,实效有限。

(二)多元社会思潮阻碍大学生文化自信树立

当今世界多元社会思潮激荡,多元社会思潮的渗入极易引发大学生群体思想行动上的变化。这既会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产生重大挑战,也会阻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多元社会思潮会弱化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础。西方多元社会思潮,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极力否定人民创造的伟大历史,放大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矛盾。这对思想处于成长期且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影响较大,既会削弱大学生群体对自身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影响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又会削弱大学生群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动能。(2)多元社会思潮会影响大学生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认知。革命文化是我们的先辈历经浴血奋战,栉风沐雨形成的文化根基,包含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史、创业史和改革史,逐步汇聚形成了宏伟壮阔的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具有强烈的精神指引内涵,促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而在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革命史实被扭曲、丑化、消费化、娱乐化,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对这一光辉历史的正确认知,甚至会弱化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认同感,进而在服务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缺乏动力。(3)多元社会思潮会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念。在西方“普世价值”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产生错误认知,甚至会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精神中的引领作用,从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多元社会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疑也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从根源上动摇大学生对基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从而会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较大挑战[6]。

(三)社会网络化干扰大学生文化自信传播

自媒体的普及和应用为个体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和平台,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自媒体有较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大学生习惯通过手机报、微信微博、新闻网站等各种方式获取信息,这些信息数量较多、内容短小、传播快速、发布即时。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大学生习惯了移动终端的快餐式阅读和碎片化阅读,这一松散的阅读习惯使得大学生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停留于面上信息和一般信息,且会消耗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对海量信息进行深入系统地筛选和分析,不利于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自媒体的监督审查机制尚未健全,且自媒体具有无门槛和大众化的特征,会导致大量碎片化信息不断转发并整合传播,其中包括很多低俗的观点和不健康的信息,使得传播的信息缺乏广度和深度,以及主流文化的内容逐渐被消解,从而会对主流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进而阻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四)功利化倾向制约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大学生群体的功利化倾向包括价值取向功利化和人际交往功利化,均会影响甚至会制约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其中,在价值取向功利化方面,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多元价值观并存、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以及各种观念互相碰撞等,使得价值观尚未成熟和稳定的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外部文化环境影响,影响其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差异的深刻分析和思考,甚至会导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滋生和膨胀。如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个人利益,淡化了集体观念和国家观念;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个性甚至日趋庸俗,产生了享乐主义和盲目攀比意识。这些均会导致大学生群体崇尚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价值观认知弱化,甚至会逐步丧失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定信仰,从而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理想的认知和认同。在人际交往功利化方面,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发生变化,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和选择性,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也呈现出较强的表面性和短暂性。尤其是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在社会交往中如果缺乏必要的法律和道德约束,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就会蜕变为急功近利,社会交往的动机就会由感情维持逐渐演变为利益交换,交往方式也会由情感深交型逐渐演变为利益交换型。这会导致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功利化,且信任感缺失,使得教师很难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选择

随着文化自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逐步突显,应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主阵地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文化自信培育网络等,以构建较为全面的文化自信培育体系,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强化高等教育主阵地作用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有力支撑,应从目标、功能和载体等3个方面强化高等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持续提高文化自信对大学生的教育力、引领力和感召力。具体来说:(1)重塑高校人文素养培育目标。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在办学治校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从思想观念上革旧立新,凝聚共识,将人文素养培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工作;要进一步健全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高人文素养培育在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中的分量,并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人文素养培育课程的数量和质量;要健全“专业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任课教师”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学生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专业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任课教师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的引导作用,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人文素养培育的专业队伍。(2)发挥思政课文化自信培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7]高校要坚持“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育人功效,打造并形成全方位覆盖的全课程体系人文素养培育方案,持续优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和感染力;要持续深化思政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的联动配合,优化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渠道。(3)优化“第二课堂”育人载体。高校要发挥主体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课外教学实践等载体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的作用,形成学思践悟相辅相成的育人载体矩阵;要积极拓展思路,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创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二)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引导广大青少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因此,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具体来说:(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健全意识形态监管体系。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8]。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既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用强大的思想力量抵御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渗透,又要逐步完善意识形态监管体系,形成多部门合力、多方位协作的工作格局,从体制机制上防范不良社会思潮的涌入和影响,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力和感召力。(2)服务文化振兴,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高校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要紧扣日趋复杂的文化环境做大做强自身的文化产业;要在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发展中,增加文化振兴领域的内容,提高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优质的文化育人环境,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人才支持。(3)倡导主流价值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要坚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从制度保障和活动引领上扣紧新时代文化发展方向,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持续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创作并推广高校原创文化精品;组织开展文旅教育,让广大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的艺术精髓。

(三)构建文化自信培育网络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实现了缺场通信交流,大学生通过即时通信工具拓展了熟人圈以及与陌生人的交流,强化了社会联系,推动了文化知识要素的流动。高校要充分运用多元媒介,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呈现的广度和深度,及时推送新时代文化精品,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同;要发挥互联网便捷、即时等特点,紧扣思政课程的相关文化主题教育,以及大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主流文化特点,在互联网平台和自媒体上设置实时热点、文化话题、留言板、互动讨论区等,拓宽大学生关注和交流文化的渠道,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主动担当,引导大学生积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者、引导者和践行者。如高校可以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分享活动,让大学生在互动参与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除了可以为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外,还能为保障人才思想与夯实人才阵线持续输送动能。

猜你喜欢

培育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之歌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