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公民十条”开启绿色生活

2023-08-06孙春生赵建英

生态经济 2023年8期
关键词:公民公众垃圾

孙春生,赵建英

(1.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科技大学 实践教学协同创新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18)

保护好绿水青山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共建美丽中国/UNSPLASH

蓝天、碧水、绿地,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但要将这种向往变成现实,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行为习惯。2023 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以下简称新“公民十条”)对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循的生态行为做了明确的指引。新“公民十条”是在2018 年6 月颁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试行版”)上修订而成,经过5 年的试行,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低碳绿色生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新“公民十条”的颁布必将会进一步增强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为“双碳”目标的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公民十条”的具体变化

新“公民十条”包括关爱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参与环保实践、参与环境监督、共建美丽中国十条,其内容可以分为对公民的环境意识、知识、能力的培养,日常环境友好行为的养成以及更为积极的环境治理公共参与三大范畴,涵盖了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将会对推动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中个体化的日常参与产生指导性作用。

与“试行版”相比,新“公民十条”有以下具体变化:

第一,与时俱进,响应重大议题。比如,新“公民十条”加入了气候变化相关内容,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科学知识和技能”(第一条)和“低碳产品”(第三条)等。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我国环境治理的核心方向,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还会影响到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气候变化涉及面极广,全社会都会受到直接或间接影响。实现“双碳”目标,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也需要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新“公民十条”加入气候变化议题可谓恰逢其时。

第二,强调原则,扩大适用范围。比如,“试行版”的第二条“节约能源资源”,建议“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我国幅员辽阔,横跨多个气候带,冬夏温度差异较大。因此,各地空调与暖气的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不宜采取“一刀切”式的单一标准。而新“公民十条”将其改为“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在强调节能原则的同时,也增加了因地制宜的灵活性。

第三,鼓励参与,践行公民责任。普通公民的个体化日常参与,即便只与个体与家庭相关,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相互叠加和累积就可能发挥出远超个人层面的公共效应。因此,新“公民十条”前八条关注的都是个体公民的自身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第九条再次明确提出,公民应当积极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调了在“独善其身”的同时,每个人还有着“兼济天下”的公民责任。

总而言之,新“公民十条”的这些变化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心目中环保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一些行为规范更加为具体、可行,并且使用了更加准确的语言去把握某些行为的“度”。

新“公民十条”的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并举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任何的现代化道路都应当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因此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这个过程中,应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绿色现代化的具体内涵,即绿色现代化应是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化。

总体来说,新“公民十条”切实反映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指导思想,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决心,也展现了公民对于美丽中国的期待和愿景。新“公民十条”强调了公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意识,要求公民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利益和权利,也要关注他人、后代甚至自然界的利益和权利。它兼顾了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因素,既强调了个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义务和责任,也强调了社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和监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制度保障。

具体而言,新“公民十条”的第一条“关爱生态环境”是对公民的基础性和纲领性要求,要求公民了解生态环境政策法规和信息,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并树立生态价值观,从内部动机层面牢固确立指导生态环境行为的思想和意识。该条目新增的内容正是公民环境行为规范的核心内容,即必须掌握基本的环境污染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呼应了联合国强调的三重全球环境危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和气候变化,体现出我国从全社会层面建设生态文明强国、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雄心。

第二条到第五条分别从能源使用、消费、交通出行和废弃物管理层面对公民最基本的生活活动提供绿色化指导。从涵盖的具体行为来看,修订后的新“公民十条”包含的内容更为全面细致,比如增加了节约用气、减少垃圾产生;从行为维度来看,由原先聚焦“节约”到修订后同时关注“转型”(如多走楼梯,少乘电梯)和“升级”(如选用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行为操作指导也更加具体化,比如将“节约用纸”修订为“纸张双面利用”。

第六条和第七条针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对公民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具体要求,尤其对农村地区公民生态行为做了进一步规范,比如除了“少烧散煤”,还明确要求“多用清洁能源”,以及增加了“不用超薄农膜”;而保护自然生态的具体内容传递出新冠疫情后我国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高度认同。

第八条和第九条是集体行动层面的公民参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体现了人际影响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新“公民十条”明确指出,要“影响带动其他人参加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这实际上是看到了公民个体所具有的对其社会网络内成员产生积极扩散效应的能力,以点带面形成全社会的生态文明风尚。“环境监督”的内容则由原先“破坏生态环境及影响公众健康的行为”细化明确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浪费粮食”,这有助于公众知晓个人的环境权利,理解应该重点参与监督的领域,更好地协助生态环境部门和相关组织执行生态环保职能。

最后一条从宏观层面对公民的家国情怀和生态素养进行融合,要求公民个体积极参与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生态环境是基本的公共产品,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基本福利。随着我国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人民群众不仅要求物质上的富裕,更要求精神上的富裕,对优美的自然环境有着更高的期望,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及保护现状与人民群体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可以说,改善生态环境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人民群体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是其发自内心的呼声。公民的主动参与能够自下而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注入强劲动力,与国家自上而下由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指导社会各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互补之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公众积极参与环保的成效例证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如何唤醒公众的责任感、自觉性是非常关键的。这几年来,山东省在唤醒公众绿色低碳意识及鼓励公众参与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全民参与模式。

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绿色消费,山东在省域范围内普及环保知识,并且效果显著。一项面向山东居民的大规模调研显示,57.88%的人表示对碳达峰、碳中和“比较了解”,29.18%的人表示“大体了解”,仅有0.98%的人“完全不知道”。这组数据反映出近年来政府、媒体等对“双碳”目标的宣传和普及有着较好的成效,超八成居民对其有所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宣传效果呢,这是因为山东人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绿色观念”,这种无所不在体现在小区宣传栏、学校的宣讲活动、工作场所中的硬性“绿色要求”,特色节日的“绿色活动”,多种消费场景下的“绿色消费”引导……比如,在植树节、“5·15”国际家庭日、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时间节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汇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正能量。在2023 年6 月5 日上午,日照环科所公司应邀参加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在山东外国语大学举办的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参加“以旧易绿”环保惠民活动,现场免费向市民赠送100 份绿植,鼓励广大市民做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践行者,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除了全域的宣传指引外,山东还设立正向激励,激励公众“绿色行为”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济南市妇联将开展泉城“绿色风尚家庭”选树活动。推出一批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绿色风尚家庭”,通过发挥榜样的力量及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家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使得绿色低碳生活成为人们自觉行为。

从江河到山脉,从草原到湖泊,植树造林,禁渔治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山东还做出了许多改善环境的耀眼“实绩”。比如,山东接续两轮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2022 年全省的生态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PM2.5的平均浓度降至36 微克/立方米,是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3.2%,再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再如,山东采用“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治理南四湖,退渔还湖、退池还湖、退耕还湿。最终,南四湖实现了从“酱油湖”向“生态湖”的转变。2022 年,山东全省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0%,首次突破80%,南四湖、东平湖流域国控断面首次全部消除四类水体。水雉、白枕鹤、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重现南四湖,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和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南四湖大量繁衍生息,打造出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升级版”,开创了中国北方重点流域治污新模式,有力保障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具体规范

2023 年6 月26 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研中心”)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以下简称《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表明,我国公众普遍具备较强环境行为意愿,约八成以上受访者愿意践行各类绿色生活行为。与往年调查结果相比,公众在关注环境信息、践行绿色消费、分类投放垃圾、环保监督举报等多个方面行为表现均有提升。政研中心从2019 年起每年定期发布中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的调查报告,这一报告的调研内容及建议基本能涵盖新“公民十条”中的倡议领域,特别注重公民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和在公共环境领域的参与及监督情况。通过开展系统性的调查研究,能够全面了解公民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环境行为表现、不同群体环境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而为公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及政府部门开展有效的环境治理提供政策建议。

《调查报告》表明,我国公众普遍具备较强环境行为意识。在这些意识当中,表现较好的有爱护环境、主动呵护自然生活、自觉减少垃圾及污染产生、节约能源资源、愿意做好垃圾分类和主动选择低碳出行。意识及行为表现一般的领域主要包括主动践行绿色消费的不多,积极参与环保监督的不多。

《调查报告》表明,多数人能在食品、服装、电子产品方面做到适度消费,不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23.3%的受访者“家中食品经常因为过期而被丢弃”,25.8%的受访者“经常购买很多衣服、鞋子却不常穿”,22.2%的受访者在旧的电子产品还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就会更换新款。另外,公众对于近年来政府部门的环保工作及举措高度认同,普遍认为中央政府的环保政策比较科学和系统,地方环保部门的执行力也很强。公众对于其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满意度较高,江浙沪等东部地区的满意度最高,这与这些省份近年来推行的“青山绿水”发展举措不无关系。

《调查报告》还区分了不同人群的特征,根据个体在私人、公共领域的环保意愿和行为表现,识别出五类特点鲜明的典型人群:环保爱好者占比21.9%,此类人群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均表现出“高意愿、高行为”特征;独善其身者占比35.0%,此类人群在私人领域环境行为表现较好,但在公共领域行动力较弱,呈现“高意愿,高私人领域行为”特点;公共参与者占比16.3%,此类人群在公共领域环境行为表现较好,但在私人领域表现一般,呈现“高意愿,高公共领域行为”特点;行动不足者占比8.1%,此类人群表现出“高意愿、低行为”特点,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在私人领域表现均不佳,特别是在私人领域表现更差;消极旁观者占比18.7%,此类人群呈现“低意愿、低行为”特点,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均表现较差,既缺乏采取环境行为的意愿,也缺乏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

为进一步推动公众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政研中心同时发布的公众绿色生活方式比较研究报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推动完善绿色消费相关制度供给。围绕绿色消费所进行的采购、制造、流通、使用及回收各个环节,要厘清政府、社会组织、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权责义务。制定经济激励政策鼓励各类资本扩大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供给,制定绿色低碳产品清单和购买指南,为公众了解和购买绿色产品创造条件。推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的回收利用。二是推动构建更加友好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基于公众绿色低碳出行面临的系列障碍因素,包括轨道交通站点距离和换乘路径便捷程度、时间不稳定、共享单车少等,改善绿色出行服务体验。三是探索建立垃圾分类激励引导机制。在健全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垃圾分类激励引导机制,有效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宣教工作,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平台,以生动的方式向公众讲清楚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如何做垃圾分类,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公众垃圾分类的意识。四是以志愿服务带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积极培育绿色生活相关主题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大力挖掘、策划和培育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如节约资源能源、绿色出行等议题,调动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正向溢出效应,影响和带动更多公众参与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要将抽象的行为规范内化为公民个体的行动,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具体而言:第一,争做绿色低碳生活的引领者。绿色低碳新生活,公共机构作表率。要切实增强能源资源节约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粮、每一张纸,杜绝餐饮浪费,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引领全社会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第二,争做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要牢固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严格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推行绿色办公,坚持节俭办会,领导干部带头践行“135”出行模式(1 千米之内走路,3 千米之内选择自行车出行,5 千米以内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把绿色、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第三,争做绿色低碳生活的传播者。绿色低碳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生活理念。每个人要积极学习环境保护、低碳减排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注重学习垃圾分类、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技能,相互分享各自的绿色低碳生活经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来。第四,争做绿色低碳生活的监督者。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需要每个人的切实践行,要合力共为。每个人要从我做起,热情帮助劝导他人,发现浪费行为要劝导纠正,发现不文明行为要规劝批评,争做节约资源的监督典范。

一度电,虽微不足道,天长日久终能点亮万家灯火;一张纸,虽无足轻重,铢积寸累终能集结书籍万卷;一粒米,虽沧海一粟,积少成多终能收获稻粮满仓。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共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实际行动做好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公民公众垃圾
论公民美育
垃圾去哪了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倒垃圾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