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评《生态产品的市场化供给机制与价值实现模式研究》

2023-08-06李晓方

生态经济 2023年8期
关键词:价值理论生态

李晓方

(南阳理工学院 范蠡商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生态产品是近年来生态经济研究领域新兴起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所有基础自然要素的集合,清洁干净的水源、清新无污染的空气、温和宜人的气候等都属于生态产品。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愈发严峻,生态产品的功能与价值日渐凸显。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将生态产品放在与经济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保护和利用,并打通两者间的自然、社会壁垒,实现自然财富、社会财富双向转化与流动。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也就应运而生。但该理论目前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对关于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价、运营管理、实现路径等问题的研究尚不够完善和深入。为此,本文将在评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优秀理论著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性成就,目前这一伟大战略也逐步进入了“攻坚期”。如何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更契合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人居环境需求的生态产品,是新时期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由秦颖著的《生态产品的市场化供给机制与价值实现模式研究》一书。该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围绕生态产品市场化供给及价值实现这一关键问题,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产品市场化供给机制,为我国生态产品供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具体而言,全书主要包括以下章节内容:第一章为导言,主要介绍了新时代生态产品的内涵,研究生态产品的重要意义以及该书的研究思路、方法、难点和创新。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作者首先阐释了公共产品、生态产品等基础概念和理论,然后梳理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生态产品供应机制的研究,并做出了简要评述。第三章是生态经济、生态产品市场化的理论基础阐释。作者主要介绍了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生态资本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生态补偿理论、排污权交易理论、生态购买理论、生态产业化理论等相关理论。第四章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政策,作者回顾了自1980 年以来,我国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所经历的“起步尝试”“试点探索”“全面深化”三个重要阶段,并介绍了我国福建南平市、重庆市和江西赣州市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积极探索。在第五章,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详细介绍了国外在生态产品价值方面的主要做法、政策经验和启示。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但生态产品与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存在较大差异,要赋予其经济意义,实现其产业价值,目前仍存在大量制度上和政策上的空白需要我们去填补。具体而言,目前我国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产品确权难。在长久的生态建设中,一些生态产品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权益关系,比如部分林地草场租赁给个人经营后,个人对公共生态产品保护、扩产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这些投资都需要从法律层面进行科学界定。此外,不少租赁的公共生态区域还与其他第三方建立了复杂的经济金融关系,这进一步增加了生态产品确权难度。生态产品产权主体分散、产权制度不清,将从根本上制约和影响生态产品的后续价值转化。因此,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必须全面厘清生态产品的产权。

(2)生态产品价值评估难。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生态产品的生态功能差异大,而这将间接影响生态产品价值体现。关于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如浙江、安徽、江西等地也曾开展过环境价值评估,但这些数据与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的要求仍有不小差距,部分评估的参数、核算技术方法仍具有地域局限性,难以作为科学标准和方法在全国范围推广。没有科学、权威、系统的受市场认可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体系,生态产品就无法实现其市场价值。

(3)生态产品抵押难。生态产品的评估难,直接导致了抵押难问题。生态产品抵押,可以有效帮助地方政府、企业从银行获得更多资金,推动生态产品的后续转化和增值,但由于生态产品价值评估难,银行不愿意接受抵押,第三方机构也不愿意做担保,这直接限制了生态产品的市场化发展。

(4)生态产品变现难。生态产品变现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但由于生态产品价值评估难、抵押难,导致一些地区的生态补偿额度严重脱离其实际生态价值,补偿标准低、补偿范围不合理、补偿资金到位不及时等,影响了农民保护生态产品的积极性,不利于生态产品保值、增值。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要科学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我国应在以下方面积极采取措施:

(1)加大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和产权登记工作。一方面,我国应积极利用现代数字网格监测手段,对全国范围内的生态产品进行基础信息调查,摸清我国各地生态产品的类型、特点、数量、质量,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全国生态产品动态数据库,为后续生态产品产权界定、价值评估提供数据基础。另一方面,我国还应积极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对自然资源的出让、转让、出租、入股等多种经济权责活动进行科学登记和界定,并依据相关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梳理和构建出全国生态产品产权归属数据。

(2)科学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我国应积极鼓励生态经济发达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试点,借助多种市场手段,探索多种类型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规范和办法。中央部门应在全面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基础上,制定出全国通行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数据依据、统计口径、生态价值系数等,逐步推进我国生态价值核算走向标准化、统一化。此外,我国还应尝试将各地区的生态产品价值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联系,逐步构建出体现市场供求关系的生态产品定价机制。

《生态产品的市场化供给机制与价值实现模式研究》秦颖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22 年5 月出版定价:88 元

(3)进一步健全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开发模式。首先,我国应借助融媒体和数字技术,构建多种形式的生态产品线上和线下交易平台,积极利用生态产品展销会,促成生态产品供需双方高效对接。其次,我国还应不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一些具有生态产品优势的地区,应将本地优质自然资源与旅游、康养、数字经济、洁净医药等环境敏感性产业有机结合,充分挖掘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不断拓展其价值实现路径。再次,我国还应积极推动生态产品增值。我国还应积极开展荒山荒地、污染水体以及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不断提升我国生态产品价值总量。最后,我国还应加强生态资源权益交易,不断探索、试点排污权、碳汇、水权、绿化增量指标、清水增量指标等交易制度,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发展。

2021 年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该《意见》对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战略取向、主要目标,具体措施等方面提出了23条意见,为未来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科学指导。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还处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阶段,未来或将面临一些未知的问题和困难,因此还需要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共同努力,科学精准分析问题,持续推进实施这一利国利民的重大政策。《生态产品的市场化供给机制与价值实现模式研究》一书构建了生态产品市场供给与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梳理和汇总了目前国内外生态价值实现的经典案例,对我国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具有积极借鉴意义,为此本文向广大读者推介此书,希望有更多读者能从中获得灵感和启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的理论和制度成果。

猜你喜欢

价值理论生态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生态养生”娱晚年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