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探讨从心论治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2023-08-06王悦武权生黄灿灿乔新颖李曼窦艳猛李新月岳斌殷甜甜张小花
王悦,武权生,黄灿灿,乔新颖,李曼,窦艳猛,李新月,岳斌,殷甜甜,张小花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是一组外阴黏膜组织和局部皮肤色素改变及变性的常见女性生殖器疾病[1],以顽固性瘙痒伴有外阴皮肤不同程度色素脱失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外阴疼痛及烧灼感,随着病程进展,局部皮肤弹性丧失,外阴黏膜变薄或粗糙增厚,出现外阴萎缩,阴道口粘连、狭窄,外阴溃疡等[2-3],其主要临床症状可总结为“淡、痒、痛、疮”,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古籍中并没有“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病名,依据其临床症状,属中医学“阴痒”“阴痛”“阴疮”“皮痹”范畴[4]。《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笔者结合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症状,探讨从心论治的机理如下。
1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理论渊源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多医家对本条文的理解为痛痒疮为心火所致,刘完素将此条文改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5],高士宗则在《素问直解》中直接将“心”改作“火”[6],皆强调心之病变易携火邪,且“火”为导致“痛、痒、疮”症状的主要病邪。李超琳等[7]坚持原文“故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也”。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藏神,具有统帅人体生命活动和主宰人思想活动的职能,疼痛、瘙痒、疮烂等表现均为心的生理功能失调所致,而且疼痛、瘙痒等自觉感受均在心神的主导下感知[8]。
综上,将“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基本观点改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或者“皆属于火”是对心生理功能的片面理解。
2 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探析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病机
2.1 心脉不通而为淡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之“淡”可由心脉瘀滞不通来阐释,而造成心脉不通的原因有二,一为气虚无力推动而不通,二为血滞阻塞前行而不通。心主血脉,上朝于肺,肺主宗气,助心行血,通过其宣发布散的作用,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9]。气为血之帅,若肺气虚,则心血不充,肺在体合皮,气虚津血不布,皮肤失养,发生色素脱失。心主血脉的功能也与心神的调控密切相关,心神不宁,则紧张焦虑,易耗心血,血亏则气虚,致血行不畅[10]。血停积不去则为瘀,气血不荣病所,致病变部位色泽淡于肉色。
2.2 心血不荣而生痒瘙痒的发生是因皮肤肌腠失于气血的温煦和濡养,而由心神感知的人体不适感觉[11]。皮肤覆盖于肌表,外邪侵袭,必犯肌表,脏腑之病也可形于诸外,不论邪气从何而来,一旦侵袭肌表,发于腠理,搏结于肌腠,必致气血失和,发为瘙痒[12]。《素问·五脏生成》记载:“诸血者,皆属于心。”清代顾世澄注解:“血居于脉内,属于心也。血气者,人之神。然神者,心之主,由此故谓血皆属于心也。”程文囿在《医述·痹》中言:“诸痒为虚,血不荣于肌腠,所以痒也。”心主血脉,具有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的功能,若心气亏虚,心血失养,肌肤腠理失于润养则发瘙痒。唐容川《医经精义·诸病所属》言:“血虚生热,兼动风气,风火相煽则痒。”[13]《诸病源候论》曰:“为风邪所乘,邪客腠理,而正气不泄,邪正相干,在于皮肤故痒。”血虚生风,风邪克于肌表,导致皮肉间气血不和,皮肤失于濡养则痒。瘙痒由心神感知,心血不足,心神无以濡养,而心神不安,暗耗阴血,互为影响,致瘙痒更为剧烈[14]。女子以血为用,经、孕、产、乳耗其气血,所以女子血常不足,后天失于调养则易发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之瘙痒。
2.3 心火下灼而为痛心为阳中之太阳,属火,刘完素将此条文改为“诸痛痒疮,皆属心火”,他认为痛、痒、疮的发生皆与“火邪”相关,又张介宾《类经·病机》云:“热盛则疮痛”[15],薛雪《医经原旨·病机》云:“热盛则痛”,《普济方·丹毒》云:“心实热则痛”。热与火常互称,火之轻为热,热之重为火,火热之邪蕴郁皮肤,不得外泄,熏蒸为患,则发为痛[16]。火热之邪灼热,故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常自觉外阴烧灼、疼痛不适。疼痛也是心的感受,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曰:“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论述了精神活动与疼痛程度的关系[5],心神不宁、情绪失调则疼痛加重。故依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辨治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亦不可忽视心神的重要性。
2.4 火热炙盛而生疮窦汉卿曰:“妇人之性多偏而多郁,若有不遂,则心、肝、肾三经之火,勃然而起,遂致阴内生疮……皆由湿热与心火相系而生。”《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曰:“热甚则痛,热微则痒,疮则热灼之所致也,故火燔肌肉,近则痛,远则痒,灼于火则烂而疮也。”可见火邪在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病因病机中占重要地位[17]。心主血脉,属火,火热之邪煎灼津液,正邪搏结,令“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热灼甚,热甚化火,郁于肌肉,肉腐而烂,发为阴疮[16]。阴疮则是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中较重的症状。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主要责之于“心血”与“心神”,血瘀、血虚、血热是血脉不盈,流行迟缓,病所失养的关键病机,从而出现“淡、痒、痛、疮”的外候。而心神不安因心血虚而神失养或因瘙痒和疼痛日久扰乱心神而难安贯穿该病始终。
3 从心论治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3.1 通心脉心主神明,心脉以通畅为本,心脉闭阻,多因心气亏虚,运血无力,或心阳不振,心脉失于温运,气血不通,不通则痛,血不及病所,不荣则为痛,或发为“淡”。治疗应补心血,运心气,温心阳,以通利心脉,心脉通,则气血行,身体发肤均得濡养,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18]。方中当归、生地黄配赤芍、川芎补血活血,补调结合,行血而不伤血;柴胡升举阳气,与桔梗、枳壳同用,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诸药共奏活血袪瘀通心脉之功[19],心脉通则气血行,气血行则肤得养。
3.2 养心血女子以血为用,心血不足导致血不荣肌肤,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充则气生。诸血皆属于心,心血不充,局部不能濡养,则生瘙痒。心血不足,血虚生风化燥,则痒痛不止,故心血不足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阴痒较甚。心血亏虚,心神不养,情志烦躁,夜寐难安,加重疾病,形成恶性循环。故治以养血安神,用归脾汤加减化裁。方中当归补养心血,龙眼肉养血安神,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补益脾气以生血,茯苓、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散,使全方补而不滞,气血并补,气旺则血生,血充则心有所养[20]。
3.3 泻心火心为阳中之太阳,属火,《血证论》言:“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心以阳气为用,心阳温通全身血脉,但心阳必须与心阴相协调,心阴无以制约心阳,心阳亢盛,心火下炎,灼烧阴部,发为阴痛,即为烧灼样疼痛。火热煎灼津液,肌肤干燥皲裂,发为阴疮,皮烂肉腐,引起患者剧烈不适,扰动心神,心神不安,烦躁难耐,故治疗应以清心火为要,辅以养心阴[21]。方选清心泻火汤加减,方中黄连、木通为苦寒之药,清泻心火,除烦热;连翘、金银花清热泻火;赤芍清热凉血散瘀,生地黄为养血清热之上品,清心火兼以护心阴,养心阴以制约心阳,则阴阳平衡,使心之生理功能正常。
3.4 安心神心主神明,心神以清明为要,瘙痒、疼痛日久,剧烈难忍,进一步扰乱神明,心神不宁,出现烦躁不安,紧张焦虑,乏力失眠,扰乱心神,形成恶性循环[22]。治疗应从养心安神和重镇安神两方面入手,因心血亏虚而致心神不安者应养心以安神,方选养心汤加减[23],方中茯神、茯苓养心安神,五味子、远志、酸枣仁、柏子仁补心安神;情绪烦躁、躁扰不安者应选用龙骨、牡蛎等重镇安神[24]。
4 小结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治疗多采用物理疗法和药物局部治疗[25]。本文着重围绕“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理论,论述“心”在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之“痒、淡、痛、疮”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治疗应通心脉,养心血,泻心火,安心神,使心之生理功能恢复,则诸症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