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黄白痢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2023-08-05边文莹

新农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黄痢染病白痢

边文莹

(辽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辽宁 辽阳 111000)

黄白痢是新生仔猪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其病原菌。新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抵抗病菌的能力较弱,尤其是新生一周内的仔猪常出现多发现象,且致死率较高,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引发仔猪大批死亡,对养猪行业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结合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症状,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1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

1.1 新生仔猪自身因素

1.1.1 供水不足 根据仔猪的生长特点,往往在开始后食欲非常旺盛,养殖管理人员应保证及时供水,若供水不足,仔猪口渴便会引用尿液或被污染的水源,使染病风险增加。此外,新生仔猪易受气温变化、致病菌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若没有彻底清理猪舍或对圈舍进行消毒,便会产生大量的致病菌,增加了仔猪感染黄白痢的概率。

1.1.2 饲料搭配不当 如果饲养管理员对饲料管理的重视度不足,导致仔猪饲料内青料或油脂增加,仔猪消化机能发育尚不完善,势必引发疾病。此外,饲料中若发生霉变,新生仔猪采食后,破坏其消化机能,并引发黄白痢,导致死亡。

1.1.3 应激因素 仔猪在生长过程中,气温变化、圈舍污浊、圈舍地面过凉等应激反应使仔猪发生黄白痢。

1.2 母源因素

1.2.1 妊娠母猪营养不足

饲料品质不良、母猪饲养管理不规范等相关因素,导致妊娠母猪营养不足,在此种情况下,母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易引发某些疾病,尤其是临产母猪,若饲养管理不规范,会影响泌乳情况,而仔猪必须采食母乳,因此,仔猪易发生黄白痢。此外,当饲料品质不良或饲喂能量水平较多时,仔猪采食母乳的乳脂含量较高,易引发黄白痢。

1.2.2 母猪体内含致病菌

通常母猪肠道内的各种菌群维持动态平衡的状态,但是当其自身抵抗力降低,便会破坏这种平衡状态,进而引发某种疾病,甚至会导致母猪死亡。即使是危害性较弱的致病菌,也会导致仔猪发病。首先,致病菌可通过母乳传播给乳猪。其次,母猪排便后,圈舍内环境被污染,仔猪与母猪的皮肤或乳头接触后,染病概率较高,且一头仔猪发病,会导致其他仔猪相继发病。

2 临床症状

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症状,通常取决于染病时长,在感染初期,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仔猪会产生黄痢症状,如果在生长时期感染致病菌,则表现为白痢症状。

2.1 仔猪黄痢

黄痢多发于仔猪出生24小时之内,仔猪多表现为精神萎靡、严重腹泻、机体衰弱,常伴有黄白色或黄色水样粪便。若不能及时隔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仔猪出现大面积感染。与此同时,仔猪的粪便内会产生小气泡或凝乳小片,有腥臭味,短时间内仔猪还会出现消瘦、脱水或眼球下陷等情况,少数免疫力低的仔猪还存在肛门松弛或排便失禁等情况。仔猪黄痢病程时间短,如不及时治疗,仔猪在3日内便会衰竭而亡,或引发大规模疫病。

2.2 仔猪白痢

在仔猪生长过程中染病后,临床表现为腹泻、黄白色、灰白色浆状粪便,气味为浓厚的腥臭味,感染时间越长,仔猪排便次数越多,并且出现畏寒、食欲不振、脱水消瘦等情况。具体临床症状为,仔猪反应迟钝、发育迟缓、吐奶甚至不吃奶,病情严重的仔猪出现粪便失禁的现象,病情反复发作,导致猪舍内出现部分僵猪,饲养管理人员若没有及时发现病猪,那么一周左右病猪便会死亡。与黄痢相比,白痢病死率较低,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导致仔猪质量降低,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3 病理变化

3.1 黄痢的病理变化

对患病仔猪剖检后,其肠道膨大,并且肠道内部充满气体与黄色液体状内容物;肠黏膜充血;肠壁变薄且松弛,十二指肠的症状较为严重。小肠内充满黄绿色粥状凝乳块,气味为腥臭性;在空肠、回肠及结肠内有大小不同的黄色颗粒物和大量水样状渗出液,肠系淋巴结轻度肿胀,呈粉色,并伴有心脏扩张和肺水肿等现象。

3.2 白痢的病理变化

剖检病程较短的病死猪后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轻度水肿,胃内可见乳凝块。染病时间较长的病死猪,内脏无显著病变,但肠黏膜充血、胃内充满大量气体、肠壁变得薄而透明、粪便为黄白色,有腥臭味,并且仔猪消瘦,肛门处附着粪便。

4 预防措施

4.1 加强母猪饲料管理

合理搭配哺乳期母猪饲料,保证饲料配比科学、营养均衡,聘请专业人士指导哺乳期母猪喂养,既保证母猪泌乳量,又要避免投喂高能量饲料。应保证母猪食槽位置通风良好,避免强光直射,并做好防鼠防虫工作,避免饲料发生霉变,保证饲料的营养与安全。

4.2 做好养殖环境管理

养猪场卫生条件较差会造成致病菌广泛传播与蔓延,饲养管理人员应提高重视。加强养猪场内卫生环境管理,保证母猪生长环境干净、整洁,饲养人员应控制养殖场内温、湿度,冬季通过增加垫草、增设木板等保持温度,适时通风并定时更换垫草;夏日做好养殖场防暑降温工作,悬挂阳网,保持通风透气,以减少母猪及仔猪的应激反应。

定时清扫圈舍卫生,每日清理母猪和仔猪的尿液、粪便,炎热的夏季采用清水冲洗,对圈舍和垫草进行消毒处理,建议每日更换垫草,使用10%~20%石灰乳混合液,或20%的漂白粉对圈舍进行消毒。

强化母猪健康管理,对哺乳期母猪的乳头进行消毒,分娩前将产房进行彻底消毒。完成产仔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对母猪的皮肤和乳头进行消毒,将前几滴初乳挤掉,将乳头内污物和细菌去除,再次消毒后,让仔猪采食初乳。分娩后连续3日要每日清理圈舍,降低圈舍内的致病菌,预防痢病。

4.3 增强仔猪的免疫力

新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1~3日龄的仔猪是黄痢的易感群体,部分仔猪出生12小时后便会染病;10~30日龄的仔猪最容易感染白痢。提升仔猪的免疫力能够防治病菌性痢疾的产生,仔猪免疫功能与母猪的机体状况关系密切,仔猪通过采食乳汁获得营养,若母猪体质较弱,则初乳抗原水平较低,导致仔猪免疫力低下。

5 治疗措施

通过医疗设备对养殖场内仔猪的肠胃进行监测,判定仔猪患有黄白痢后,马上肌注痢速清试剂,剂量为2毫升。也可根据仔猪黄白痢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使用乳酸诺氟沙星、三九克痢等药剂进行注射,由专业兽医根据仔猪体重分配药剂用量。也可选择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在仔猪采食母乳前15分钟,投喂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等药物辅助治疗,每日2次,连用3日。药物可以治疗黄白痢,为了保证试剂与药物的作用,还应饲喂牲血素、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等营养素以提升仔猪的抵抗力。

6 结束语

猜你喜欢

黄痢染病白痢
仔猪黄痢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鸡白痢的防控
爱 情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哺乳仔猪黄痢的防治
一起仔猪黄白痢的治疗与预防
仔猪黄白痢防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