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研究

2023-08-05李继凯

考试周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教师应动作理念

李继凯

在以核心素养理念为中心的学科教育背景下,各阶段的学校教育都开始关注学生实践技能和学习素养的提升,认为应兼顾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两个环节,如果过于关注基础知识的讲解,只会影响学生认知思维的完善。因此各阶段教学中都应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育放在同等地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学科教学模式,真正发挥体育教学的多重价值,有效强化学生基础身体素质。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初中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注重传授健康运动知识,营造健康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体会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同时教师应依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增强学生的运动锻炼意识。

一、体育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下,开展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运动基础,综合多方面教学影响因素进行教学设计,并引入新的体育学科教育理念,借助教学内容的丰富,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专业化的体育运动知识。而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能用自由的锻炼方式与体育游戏吸引学生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锻炼姿势,有助于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和参与意识,能使其主动融入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中。同时在互帮互助的体育游戏中,学生还会对集体游戏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学会如何借助团队配合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精神,能增强体育学习的体验感。

(二)能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在当前初中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借此培养全面型、技能型的应用人才。但在传统学科教学过程中,学校专注于理论知识和文化课开展教学,并将体育教学时间用于其他学科教学,致使学生学习压力逐步提升,加之缺乏一定的活动放松时间,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受到极大影响。而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引入初中体育教学后,不仅能加强对运动方式的指导,还能凸显体育学科道德教育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精神,对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尤其在学习竞技比赛类的体育运动时,学生能在竞争合作中领悟体育精神的具体内涵,能正确看待成长过程中的失败和挫折。

(三)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

在当前教育阶段中,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认知发展和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内心想法极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而过多的学习压力也会使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出现较大波动,会将更多运动放松时间用于学习学科知识。为此教师应以核心素养理念为中心组织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在传授不同运动锻炼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健康生活知识的科普,以便能突出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方面的价值,能使学生在了解正确运动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便于带动学校各方面教育价值的提升,能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推动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

二、体育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策略

(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培养体育运动习惯

通过对以往体育与健康教学经验的总结可以明确,制订科学的学科教育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教育目标的引导下学生能了解到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能实施对学习过程的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科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方式。因此在以核心素养理念为中心开展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对学生运动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了解确定教学目标,并应依据学生运动状态的转变调整教学目标内容,以便全面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同时教师应向学生讲解不同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强化学生遵守规则的运动意识,引导其注重提升自身运动技能,并主动承担团队竞技比赛中的相应身份。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极为敏感的阶段,相较参与比赛的其他主体来说,对竞技比赛的输赢更为看重,容易出现极端的心理问题,只有强化对运动规则知识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得失心。在体育学科教育目标的引导下,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开展适度的体育锻炼,缓解颈椎和腰部的僵硬状态,降低久坐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并且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课间可用于缓解身体压力的方法,指导其完成基础的拉伸和放松运动,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身体各部位的变化,有效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

以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篮球》为例,本课主要了解篮球运动中的比赛规则等基础知识,借助适当锻炼强化身体的耐力和灵敏度,并能合理调整篮球比赛的战术,在突出个人运动技能与团队配合的过程中提升运动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掌握篮球运动中移动和行进间运球的方法作为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篮球技巧动作,以便能灵活应对比赛过程中攻守变化的问题。在确定完教学目标后,教师应先在课堂中讲解篮球运动的基本比赛规则,并对不同规则的错误行为进行示范,加强学生对篮球运动规则的理解和记忆。随后教师应将班内学生分为两大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对抗的方式完成篮球比赛,在比赛前应向学生讲解篮球运动中的注意事项,降低学生比赛运动中受伤的可能。在篮球比赛结束后,教师应针对失败与成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价值和乐趣,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与锻炼意识。

(二)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在传统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的限制,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不相符,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还无法实现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为此在以核心素养理念为中心开展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顺应学科新课改的教育趋势加强对体育教学的改革,注重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并搜集更多体育教学资源,提升体育教学的价值和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创新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一是以对实际教学情况的分析和对学生运动基础的了解为基础,并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有机结合,以便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专注度,推动建构体育高效教学课堂。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并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运动状况进行分析,提升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准确度。二是教师应从基础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入手创新教学方法,依据运动种类的不同合理融入游戏教学法,通过营造趣味性的体育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其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观察不同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用理性化的视角分析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以便能更好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调整学生身体健康状态。

以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篮球》为例,本课应了解篮球运动中可应用的不同战术技巧,掌握不同技术动作的裁判方法和运动规则,在提高团队配合度的过程中增强协作意识,提升肢体协调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往由教师示范学生自由练习的教学方式,这种教育形式下使教师很难提升学生自主练习的效率,不利于提升动作记忆效果。为此教师应在讲解篮球技术动作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动作视频,要求学生自行模仿动作姿势,在自主学习完成后,教师应邀请学生进行展示,并对其投篮角度和运球动作进行纠正,提升学生投篮的命中率。同时为确保学生在篮球比赛运动中能始终保持充足的体力,教师在讲解篮球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还应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基础项目训练,如仰卧起坐和耐力跑等,提升其运动的持久性和身体的协调度,使学生能灵活应对比赛中的突发状况。

(三)强化体育教学引导,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在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开展科学的教育引导是确保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科学引导不仅能规范学生的运动动作,还能加深其对健康运动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运动行为,能弥补学生之间身体机能的差异。因此在以核心素养理念为中心开展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运动状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知识,提升运动练习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意识到在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大多涉及实践类的运动项目,由于对应的理论知识的缺失,会使学生难以接触到科学的健康运动知识。为此在对学生进行技巧动作的引导时,教师还应讲解与该动作相关的健康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判断出自身锻炼过程中的问题。

除运动实践技能外,体育精神也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在开展体育教学引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依据学生运动基础和学习内容的不同,在课堂中设置难度不同的运动项目,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组织体育活动,以获得更好的运动锻炼效果。此外教师应意识到对学生运动精神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学校教育中,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体育锻炼,将课堂中学习的运动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培养健康行为提升身体素质。

以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体操》为例,本课主要了解体操的专业概念和对个人肢体协调度的要求,掌握翻滚和平衡等基础动作的技巧,学会使用运动场地中的体操器材进行训练,提升身体协调度和灵活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对不同体操动作难度的判断设计训练计划,先要求学生掌握鱼跃前滚翻和肩肘倒立的基础动作,再学习体操中的组合动作,并用合作的方式完成更复杂的体操动作。在不同阶段的体操训练中,教师应采用差异化的教学引导策略,鼓励学生克服每个阶段的学习问题,在难度逐渐提高的训练中强化意志力,以提升运动水平和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教师应明确动作训练的重要性,因此在学生开展自主练习前,教师应将体操运动的注意事项向学生说明,做好练习过程中的防护措施,避免身体损伤,并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培养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

(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相较小学阶段来说,初中的学习内容更加多样和复杂,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疲累感和不良情绪,如果学生始终保持这种状态开展学习,不仅会降低教学效率,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借助适宜的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状态,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心境,能通过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便于强化综合学习素养。但在以往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依照自身教育经验设计教学流程,忽视了学生承受能力等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无法真正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为此,在以核心素养理念为中心开展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注重面向班内全体学生介绍运动技巧,明确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教师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纠正以往不正确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可以得到有效发展。此外,在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学习效果与个人成长的影响,注重改变以往单一化的体育教学内容,依据学习主题的不同在网络平台中搜集更多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体验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差异,以便调动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加深对体育运动知识的理解认知,为开展拓展延伸教学提供更多空间。

以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足球》为例,本课应了解足球运动中头顶球和运球过人的基本动作,掌握足球运动中不同身份球员的站位变化策略和战术配合方法,学会灵活判断比赛中选位的变化,提升腿部肌肉控制能力。在以往足球运动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讲解运球动作为主,对团队间配合的知识介绍较少,使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足球比赛运动中。为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先向学生讲解足球的发球技巧和灵活走位的原则,使学生对足球运动技巧有直观认识。随后教师可邀请几位学生配合完成动作示范,在学生的帮助与配合下,将教材中运动技巧的理论知识灵活地呈现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足球运动知识的兴趣。在完成基础动作教学后,教师应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相关动作,在团队练习中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化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五)合理捕捉教学时机,培养学生体育品德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培养状况直接影响学科教育环节的推进,是学生能否参与团队竞技类比赛的重要参考,也是衡量体育学科教育价值的主要标准。但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要教学任务,并未结合体育知识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不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开展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以往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基于对学生运动状况的了解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并合理控制不同环节的教学时间,及时纠正学生在团队比赛中的错误行为,强化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更多课本以外的体育运动知识,通过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运动经验积累,使其愿意探索体育运动的更多可能性,以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和运动能力。同时在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过程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运动过程进行观察,合理捕捉教学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与行为的引导,使学生能正确面对学习过程中的失误行为,明确体育学习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以便通过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增强其体质,树立终身体育的良好学习观念,激发其团结协作的体育运动精神。

以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排球》为例,本课主要了解排球运动中发球和接球的不同方法,掌握正面上手发球和屈体扣球的具体动作,能依据对手球员动作的不同灵活调整站位和接球姿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品质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在传授不同类型的排球技巧动作时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专注度,培养灵活的运动思维和判断意识。同时教师还应用组织排球比赛作为本课技能练习的主要方式,坚持学生自愿和教师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完成组队,在比赛前引导学生重点记忆避免犯规的要点,并依据对对手人员阵型的判断思考本队排球比赛策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合理把握比赛休息的时机开展教育引导,增强学生对排球重要技巧动作的记忆,增强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信心,推动核心素养理念在体育课堂中的落实。

(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在现今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为确保教育行为的有效性,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应注重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通过营造积极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参与度,使其能更快地融入体育学习中。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开展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兴趣为中心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并依据教学项目的不同引入相应的器材设施,使学生在尝试不同运动项目的过程中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在创设优质体育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从如何控制每天的营养摄入量、如何保持形体平衡和饮食搭配等几方面传授健康生活知识,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课堂,以便改变学生被动式的学习状态,打造民主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运动情况和练习效果进行仔细观察,准确判断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点,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与引导,推动体育运动素养的提升。

以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田径》为例,本课应了解田径运动中走、跑和跳跃运动的不同种类,掌握田径作为全能运动对个体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强化作用,学会跨越式跳高和中长跑的不同运动技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设计思路,围绕核心素养理念优化教育流程,为学生布置了解运动动作和组织形式的预习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前交流对田径运动的看法,并探究如何组织趣味田径活动。这样通过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方案的形式能激发其参与兴趣,有助于营造自由轻松的体育学习环境,也能为教师开展教学设计提供更多参考,有利于补充和延伸体育教学内容。

(七)开展分层体育教学,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其行为方式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状态的因素包含遗传、家庭教育理念和年龄等,使学生心理状态和思想认知呈现出极强的不平衡性和阶段性,加之开展体育教学会受学生个体身体素质的影响,为教师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带来了许多困难。为此在以核心素养理念为中心开展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过程中,为整体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分层教学的方法组织体育活动,在尊重学生身体承受能力的基础上,设计难度不同的体育学习任务,循序渐进地提升个人运动水平。

以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花样跳绳》为例,本课主要了解不同种类的跳绳方法,明确跳绳运动对个人肢体协调能力的强化作用,合理运用跳绳工具掌握几种花样跳绳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对学生日常学习状态的了解,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为每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跳绳任务量,并依据具体练习情况进行动态化调整,提升对跳绳技巧动作的熟练度。同时教师应多鼓励和引导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调动其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开展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能提升体育教学效率,有利于推动建构高效体育课堂,能促进学生身心等多方面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从不同角度探究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方法,加强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健康运动知识,培养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猜你喜欢

教师应动作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动作描写要具体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