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基本建成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体系
2023-08-05潘正伟林海兰
◎ 潘正伟 林海兰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高度重视自然资源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简称“广西卫星中心”)建设,以“资源共享、务实管用”为目标,按照“立足主业、市县贯通、陆海统筹、辐射东盟”的原则,构建了“1+8+N”(即1 家建设依托单位、8 家共建单位、N 个应用单位)的共建共享模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星技术体系,建成14 个市级分中心和60 个县级节点,基本建成“部—省—市—县”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体系,连续6 年实现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全覆盖,为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技术支撑。
多渠道统筹 数据应用效果更好
2020 年6 月,自然资源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揭牌成立,标志着广西自然资源监测监管服务进入立体时代。广西卫星中心是自然资源部批准建立的首批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之一。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多渠道统筹国家卫星平台、商业卫星资源。2020 年以来逐年增加影像统筹资金投入,统筹采购或接收全色、多光谱、高光谱、雷达等多源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数据涉及国内外193 颗卫星、40多种类型。2021 年首次实现优于3 米分辨率光学影像全区每季度全覆盖。2022 年进一步实现优于3 米分辨率光学影像全区双月一覆盖,首次实现优于1 米、0.5米高分辨率影像上下半年全区各一次覆盖,首次获取沿边、沿海地区0.3 米三视立体影像覆盖。
2022 年,广西遥感影像统筹获取的类型、面积、频次、精度创历史新高,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2022 年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交流会和全国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样本数据库建设研讨会上,广西卫星中心分别作省级卫星中心建设典型经验发言和样本库试点单位发言,得到了自然资源部的高度肯定。
多层级联动 纵向到底力度更大
广西卫星应用点多、面广、线长,通过打造广西遥感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市级分中心、共建单位、各行业用户互联互通,提供卫星影像定制、在线浏览、历史影像对比等应用服务。
2022 年3 月21 日,东航MU5735 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广西卫星中心组织20 名技术骨干,为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和广西消防、武警、应急部门制作高分辨率三维虚拟沙盘,提供了航班飞行轨迹、重点搜索缓冲区、地质灾害风险区等各类图件109 份,助力搜寻救援、善后处置、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2022 年10 月17 日至28 日,桂林市发生山火。广西卫星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持续接收系列卫星遥感数据,提取火灾位置、火灾范围等重要信息,制作林火分布卫星影像专题图49 份,为应急指挥部门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在每一次应急保障工作中,广西卫星中心均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得到了自治区领导和应急管理部门的高度肯定。
多领域应用 横向到边宽度更广
广西卫星中心立足广西,面向东盟,以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自然资源部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为契机,构建中国和东盟国家卫星遥感数据共享网络体系,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增添“星”动力。
2021 年,广西卫星中心自主研发了“译快查”多源遥感智能监测平台,建立形成“影像获取—快速生产—变化检测—图斑推送”的自然资源变化监测监管卫星应用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基本实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目标,全面支撑广西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常态化运行,得到了相关院士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整体技术国内领先,部分指标国际先进”。
依托卫星遥感技术获取信息精准、高效、范围大、综合性强等特点,自治区党委编办(绩效办)联合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依托广西卫星中心,开发“项目全覆盖、进展全可视、预警全时段、分析全智能”的绩效核验新模式,达到了减少实地察访核验、减轻基层负担、实现绩效智慧管理的目标。目前,已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自治区绩效管理项目点完成回溯或监测近1 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