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时间换故事
2023-08-04杨楠
杨楠
从《青春》第一个镜头起,我就感觉导演很爱他的拍摄对象。女孩在缝纫机前劳作,却也有嬉戏打闹的笑声,伴随着手机播放的流行音乐。无论工厂里的超额作业多么辛苦,环境多么杂乱,镜头里的男男女女都是可爱、多情而有活力的。导演很爱他们。
故事刚刚展开了18分钟,就已经包括了男女初相识、留电话、调情、出去玩、怀孕、爸妈来和老板沟通,要女孩去流产、亲家谈不拢、一拍两散等情节。
这其中的许多人,都像我在采访中遇到过的小镇青年,城中村壮劳力。但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靠近过他们,甚至有时候会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聊下去。对此,我确有愧疚。而正是《青春》向我展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辛劳与无聊,他们的每一天,挥洒着青春的活力,也忍受着被压抑的活力。
有一处镜头,我每次回想起就会鼻酸。男青年与母亲在同一个厂里打工。有天,一个没分寸的玩笑惹恼了男孩,双方都血气方刚,男孩抄起剪刀就要干架。身形臃肿的母亲紧紧抱住他,等他冷静后,再与对方理论。老板很快就來了,客客气气地请母子回去休息。母亲挤出一个古怪的笑容示好,她说不去休息,她拉拉老板的袖子示好,又赶紧抹掉快掉下来的泪水。
一贯如此,在王兵的镜头里,中国底层百姓苦而无力,却也韧如蒲苇。
王兵极少用长焦镜头,他拍人物特写就是直直怼上去。被拍摄者不闪躲也不紧张,摄像机就这样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外界常说王兵非常能融入环境,与底层打成一片,是个朴实的老农形象。但在这次采访中,王兵聊了许多他对现代、后现代的思考,逻辑清晰地输出了他的电影方法。结合他屡获国际殊荣、多次与欧洲团队合作的经历来看,外界仅仅认知他如老农般勤恳守着自己一方地拍摄纪录片,是远远不够的。
《青春》这片子有些挑人。我和朋友们先后看了,不少朋友都觉得太过漫长,难以忍受,艺术手法太传统。至于我,不仅看得津津有味,还几度潸然泪下。
在准备王兵的采访时,我在上海电影节看了一部黎巴嫩纪录片《焦虑贝鲁特》,该片后来获颁了2023年上影节最佳纪录片。影片中,第三世界年轻人的痛苦、反叛、迷茫、逃离,四舍五入简直就是看了部上海纪录片。关于这部影片,我也与我的纪录片导演朋友产生了分歧:我觉得可太好了,这素材也太珍贵了,记录了一代人的精神切面。朋友则觉得主题好是好,但素材单薄,剪辑拖沓,故事也不完整。归根结底,我是从记录者的视角去看影片,而朋友是从电影的视角去看纪录片。我觉得素材珍贵最重要,有记录性的素材必是最珍贵的。
再一次,王兵展现了最传统也最有力的记录方式:用时间换故事。不到山穷水尽,摄影机不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