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绿洲守护者
2023-08-04汪帆
汪帆
在广袤的豫东平原东部,突兀起一群小山头,它就是芒砀群山。人们对它的印象可能是:一群光秃秃的小山包中间,散落着孔夫子避雨处、汉高祖斩蛇碑等历史古迹。殊不知,而今芒砀群山的11个山头,植树总面积为7110余亩,森林蓄积量8371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8%,正在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葳蕤的植被,使得芒砀群山春天有花、夏秋有果、冬季有绿,俨然成了芒砀绿洲。这一切得益于芒砀群山脚下一群为国有林场默默奉献的人。
迎难而上破“困局”
国有芒山林场始建于1952年,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其中有兴旺发达,也有衰败和困惑。2020年7月,黄威被任命为国有芒山林场场长,呈现在他面前的是:场部的办公区是一片废墟,林区的两小间护林房破旧不堪,职工没有办公的地方。
军人出身的黄威非但没有放弃,反而迎难而上,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他把仅有的两间护林房改造成厨房,为每人每天筹集10元钱伙食费。随后,筹集资金自己动手改造护林房和职工办公用房等,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环境好了,职工干活的积极性大大提升。黄威立即带领干部职工大力开展荒山雨季造林和困难地造林。2020年,雨季造林取得成功,共栽植侧柏2000余株,成活率达到85%。此后,连续三年开展困难地造林,累计完成白皮松、黑松、侧柏等造林470亩,植树6万余株,提高林场森林覆盖率6.5个百分点。借助枣树种质资源项目投资,建设防护围网1200米,栽植桃树、杏树共1000多株。
山缝里终于打出了水
前几年,由于历史原因,林场疏于管理,老死树木得不到清理,裸露山地不能及时造林。黄威带领林场职工一边清理老死枯木败枝,一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保证树木的成活率最关键的是浇水和防火。为此,他积极筹划、多方奔走,争取到修造消防管道资金10万元。芒砀山主峰海拔156.8米、斜坡为35度,从山下到山顶消防管道长600米,需要每节6米长的镀锌钢管100节。消防管道经过的地方,不是丛生的荆棘圪针,就是无序的灌木乱石,不要说施工,就是从这里过一趟身上都会挂出一道道血痕。黄威找了多家施工单位,他们都以施工难度太大婉拒。有的说,10万元别说安装了,就是把水管搬上山都不够。最后,一家施工单位给出建议:除非你们把钢管运上山,我们出两名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安装。黄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怎么把100节钢管运上山?黄威对全体职工作了动员。他铿锵有力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当年,大庆铁人王进喜为了早日打出石油,带领工友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打井工地,难道我们不能吗?”
大家纷纷表示,没有钱我们自己义务出工,没有运载工具我们人抬肩扛。说干就干,黄威脱去外套带头干了起来。在岗的10多位职工也一齐动手,女同志手握镰刀斧头在前面清理障碍物,男同志两人一组抬管子,顺着35度的山坡一步一挪地往上爬。不少女同志被挂破了手脚、刺伤了脸,她们互相开玩笑地说:“挂花是光荣的,轻伤不下火线!”男同志的肩膀压肿了,他们垫上一块毛巾继续抬。
人心齐,泰山移。经过一个月零三天的艰苦奋斗,终于把100节镀锌钢管全部抬上了山,安装师傅把水管安装好那天,已经是傍晚时分,但所有人员都不愿离开,他们要亲眼看着清水流上高山。随着黄威一声令下:“开闸放水!”霎时间,山上的水龙头一打开,“哗”的一声喷出30多米远的水柱,一次试水成功。副场长高真光说:“那一刻我们高兴的心情真是无法表达,大家在山頂上忘情地叫啊跳啊!”
有了消防管道,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水源问题。芒砀山下有3处池塘水源,一般情况下能满足林场浇树和消防用水,但若是遇到大旱天气就不行了。2022年夏,久不下雨,池塘几乎干涸,而山上新栽的树苗像饥渴的孩子一样嗷嗷待哺。那些日子,黄威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每天东奔西跑找水源。偶然听一位山民说,每座山都有山泉点,若能找到就能解决水的问题。但山泉点在哪儿?没有人知道。
于是,他找遍周围的村村寨寨,得知条河镇鱼山村村民徐锋英家的压井水可能是传说中的山泉点的消息后,十分高兴,马上联系打井事宜。但在徐家周围换了三处选址,仍是打不出水。他想,难道山泉点在徐家院内?于是他和该村党支部书记一起去徐家做工作,最后徐家同意林场在他家院内打井。一口气往下打了24米深,终于打出了泉涌,黄威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叫道:“新栽的树苗有救了!”
再难也要把道路修起来
黄威常说:“消防管道是林场的血管,而消防道路则是林场的骨骼。就像人一样,没有骨骼血管就无处依附。”
芒砀群山的11座山虽相距不远,但山与山之间并不相连,山上仅有的几条路,有的是多年来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为了开发旅游景点而修建的。而林场新栽的树苗离这些路都很远,即使已有树木也大多生长在悬崖陡坡上,因此,靠现有的道路浇水和防火都是远远不够的。
永城市是河南省平原地区唯一的二级防火县级市,而森林防火工作是国有芒山林场的重中之重。当地政府决定投资51万元专款用来修建林场消防道路。
要往山上修路谈何容易?这些地方大多山高坡陡,乱石遍地,但黄威表示:“为了呵护我们的绿水青山,道路再难修也要修起来。”开始施工以后,他带领职工与施工单位一起干。
由于山地地势险要,大型机械根本上不去,要开出路基全靠人工镐铲镢刨,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一镐一镢地往前拱。开出路基以后,铺路面的石子和混凝土全靠三轮车往山上运。工人不辞辛苦,奋战在修路工地上。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斗,终于在芒砀山修建了3米宽、2000米长的环山道路,提升了林场的生产、工作环境。同时,黄威积极筹措资金,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共设立火源检查站、防火码扫码卡点4处,新建森林消防用水点2处,铺设电缆线500余米、消防管道1500余米,建设监控系统1套,设置监控探头18个,并采购大量常规森林消防器材,解决了林区防护问题。防火高音喇叭在各个山头不间断地播放消防知识,林场的防火宣传车经常巡回周边各村宣传防火知识。每到森林防火期,黄威24小时吃住在场,带领防火队查找林场在森林防火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堵塞漏洞,彻底消灭森林火灾隐患。
向美好未来冲刺
目前,芒山林场已经进入良性循环时期,原有林木生长旺盛,新植树木保证成活率不低于90%,正在开展的森林质量提升项目,计划年内补植与复育新苗800亩。
今年,新栽的杏树、桃树苗已经成活,一排排一行行,在山坡上呈梯式队形,不仅有经济价值,而且颇具观赏价值。在一片已进入结果期的杏林前,立有一块石碑,上面用红漆描画出镌刻的字样:生态文明实践基地,落款是河南日报社商丘分社、永城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国有芒山林场,2023年3月。这片杏林的背面山坡上是新植的桃林,越过桃林再往前走,是一片用隔离网围起来的枣树林,粗壮的枣树芽上已显露出串串果实的胎胞。
黄威介绍,这种枣个大味甜,今年秋天就可收获。前些年,林场的果树种植和管理大部分是承包给附近村民,条河镇郑楼村村民石海波就是其中一个。他在鱼山的山坡上承包了600亩山地,全部种植上金太阳杏,这种杏产量高,味道沙甜,很受欢迎。每到收获季节,前来购买者络绎不绝,价格高出其他品种近一倍,石海波仅靠这一项,每年可收入20多万元。
黄威说:“如果只看到眼前,那叫短视;只看到明天,那叫近视;只有用发展的眼光,才能看到未来光明的前景。”他在脑海里已经勾画出远景规划蓝图:第一步是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在进一步守护现有林木的基础上见缝插针,让芒砀山的每一个山头都不留一平方米的空地;第二步是大搞林下经济,大力开展种植和养殖,达到树上结果,树下养殖,既能增加收入,又能除掉部分森林害虫;第三步是发展绿色旅游,规划出几个旅游景点,把林间所有消防道路应修尽修,使之既是消防道路,又是旅游线路。2021年,在芒山林场建设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的项目已得到批复,黄威和他的战友们正整装待发,向着更加美好的目标冲刺。(作者单位:永城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