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劲光在中央苏区

2023-08-04徐嘉

党史纵览 2023年7期
关键词:萧劲光黎川上杭

1903 年1 月4 日,萧劲光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乡的一户贫苦家庭。他青少年时便发奋读书,思想进步,参加了爱国运动。1921 年,他留学苏联,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 年秋回国参加革命工作。1925 年北伐战争开始时,在周恩来、李富春等人的荐举下,22 岁的萧劲光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授予中将军衔。大革命失败后,萧劲光再次前往苏联学习,于1930 年毕业后回国并被派往中央苏区工作,从此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苏区岁月。

进入中央苏区

1930 年12 月上旬,中共闽粤赣特委(次年5月改称为中共闽粤赣省委)在福建龙岩成立,同时成立闽粤赣军区军委会(邓发任特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萧劲光受党组织委派,从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出发,通过秘密交通线,乘船经香港、汕头抵潮州,再逆韩江、汀江而上,到大埔县的青溪镇多宝坑村上岸,步行进入永定苏区,出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

其时,正值国民党发动对中央苏区第一次“围剿”。萧劲光到任后,即去部队视察,感觉部队状况离他预想的差距很大。几个月前,闽西红军按照立三路线的军事部署,原有的主力红十二军奉命北上攻打南昌,新成立的红二十一军向广东东江两次出击,结果屡战屡败,损兵折将,根据地也越来越小。

萧劲光到任时,由红二十军、红二十一军合编成的闽西新红十二军,在与永定民团的战斗中败走苦竹、龙潭,只剩下600余人、几百条老套筒和土枪,子弹也奇缺。连续的失利,使干部战士个个情绪低落。萧劲光却对这支部队很有信心,认为部队人员虽少,装备也差,但终究是自己的军队,比大革命时期寄人篱下、受人排挤、任人宰割要好得多。他视察完部队,在了解闽西态势后,即与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等调整部署,调东江的红十一军四十八团参战,命令新红十二军做好充分准备,随时投入反攻。

1931年1月初,红四十八团与永定地方武装6000 余人大举进攻永定城,击毙县保安队队长及民团团总,其残部逃往峰市。是役,缴快枪300 余杆、子弹万余发。至1月中旬,我军收复永定大部分地区。2 月间,红十二军集中优势兵力,向分散和弱小之敌反攻,聚歼龙岩大、小池之敌,地方武装也相继收复坎市、船巷、白土等地。红军接连取胜,击溃张贞部第二九二团,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闽西苏区的第一次“围剿”。

1931年2月,蒋介石以何应钦为总指挥,调集20 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3 月,广东军阀香翰屏以一部分兵力进占永定峰市,张贞部出动一个团进攻永定坎市,企图夺取湖雷、龙岗,贯通闽粤军阀的联系,对闽西苏区形成包围之势。3 月下旬,永定的坎市、湖雷、县城相继失守。在这种情况下,闽粤赣军区军委会将红十二军主力调往永定,另一部配置于长汀,计划首先克复永定。在闽粤赣军区军委会的领导、动员下,广大青壮年纷纷报名参军参战,各地群众自觉行动起来,挖战壕、制土炮,修筑炮台、鹿砦,并轮流接受5天的军事训练,随时准备支援红军作战。

此时,萧劲光奉命率红十二军以坎市为攻击目标,向金丰一带打开了一个缺口,开展敌后游击战。但是,由于受到“左”倾路线的干扰,一场攻坚战打成了消耗战,坎市没拿下,部队却伤亡不小。在上级的频频催促下,萧劲光于5月29日、31 日又接连带兵去攻击大、小池两个据点,但由于敌方早有充分准备,工事坚固,萧劲光在其戎马生涯中又添上了两笔不成功的作战记录。

此后,红十二军陷入被动,敌人在哪里进攻,萧劲光就率部队去哪里阻击,部队被拉来拉去,疲于奔命,打的多是阵地战、正规战,始终处于被动应付、单纯防御的地位。在红一方面军取得横扫七百余里、连战连捷的巨大胜利后,进攻闽西苏区的敌军也被迫撤退,闽西第二次反“围剿”也最终获得了胜利,但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岩永杭中心革命根据地区域由原来的48个缩小到22个。

红军时期的萧劲光

四战四捷打闽西

1931年6月底,蒋介石集中30万大军,亲任总司令,还带着德国、日本和英国的军事顾问,坐镇南昌,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

在闽粤赣省委召开的作战会议上,与会者围绕“向南进攻”还是“向北发展”展开了激烈的争执。一番争论后,大家把目光投向萧劲光。这半年多来,尽管部队屡遭挫折,但在险恶的局势中,萧劲光总是处事不乱、遇险不惊,率领部队几次化险为夷,取得了一些局部战斗的胜利,赢得众人的信任。

萧劲光站起身,指着桌面上的军用地图,说:“南线敌人有张贞、香翰屏等部队,实力最强;北面敌人仅为地方团匪,力量薄弱,而且地域广阔、粮食充足、群众基础好,又与瑞金苏区毗邻,可以使之与中央苏区打成一片。我的意见,部队应当向北发展。”

“我看行。”闽粤赣军委主席邓发表了态。

“我也同意。”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点头说。

最后,会议形成了决议:(1)先打永定、上杭之间的庐丰、丰稔两据点,巩固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的联络线,然后主力向汀州、连城方向发展,争取与中央苏区打成一片;(2)留下一个红军独立团配合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保卫根据地,牵制敌人;(3)省委北移,第一步移向上杭白砂。

这样,闽西苏区第三次反“围剿”的战略意图基本形成。

7 月上旬,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张贞部首先向龙岩之大池攻击,接着上杭团匪钟绍葵部又向上杭白砂发起进攻。

在强敌面前,萧劲光与张鼎丞等立即赶赴上杭指挥作战,命令红十二军主力主动撤离白砂、旧县,引诱和分散敌人的力量。

红十二军北上作战,使南线之敌张贞部以为有机可乘。8 月9日,张贞部分三路向虎岗大举进攻,次日占领虎岗。省委机关撤至白砂,军情紧张。

在这严峻形势下,萧劲光急调红十二军南下,并亲自率领警卫营和闽粤赣边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学员400 多人在上杭蓝家渡与敌激战,重创敌钟绍葵部。此后,红十二军主力在上杭赤卫团配合下,向上杭西部的汀江渡口回龙出击,而后沿江而下,直取离上杭县城10多公里的梅溪,与军事政治学校学员及上杭、永定两县的赤卫团会合,之后,红十二军在萧劲光的率领下迅速向上杭东部地区进发。12 日晨,红十二军及地方武装数千人袭击上杭庐丰,激战一昼夜,击溃钟绍葵部第四、第十独立中队和第一中队、教导队,当天深夜撤至蓝家渡。次日,钟绍葵部从上杭城向蓝家渡追击。萧劲光率部以逸待劳,凭借有利地形,迎头痛击来犯之敌。激烈交锋之后,敌抵挡不住而溃退。萧劲光即率部队乘胜追击,一举攻下丰稔。在这次战斗中,萧劲光沉着指挥,以退为进,把拳头收回来,又重重地打出去,变小胜为大胜,圆满地完成了第一步作战计划。

这样,闽西战场形势开始改变,苏区军民由被动变为主动,抑制了敌人的进攻,打乱了敌人的部署。

然而,萧劲光深知要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关键在于部队能否完成第二步作战计划。他必须破釜沉舟,用最快的速度“围魏救赵”,解闽西苏区之围,为苏区打出一条既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又能恢复根据地的新路。他率领部队向汀州、连城方向疾进,于9月4日到达连城之朋口一带。

9 月6 日拂晓,敌卢新铭旅与马鸿兴团800余人,在民团的配合下,分三路向红十二军进攻。敌军主力与红十二军一〇二团一营一连接触,三连闻枪声增援,仅20分钟便击溃该敌,敌向连城逃窜。首战告捷,萧劲光决定乘胜攻取汀州。8 日,红十二军在钟屋村一场恶战,击溃了敌马鸿兴团,接着,萧劲光又率部长驱直入,经河田于12日攻克汀州。

部队稍作休整,萧劲光命令红一〇〇团迅速尾追残敌。18 日上午,红十二军与敌卢新铭旅及当地民团1000 多人展开激战。战斗仅20 分钟,敌人便难以招架,向姑田、小陶一带逃窜。红一〇二团从右翼抄袭过来,追击15公里,把卢新铭吓得落荒而逃。至此,萧劲光率部圆满完成了第二步作战计划,打通了闽西苏区与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的联系。此后,中共闽粤赣省委、粤赣军区军委会和闽西苏维埃政府迁入长汀县城。

作为闽粤赣军区军委会的主要军事负责人,萧劲光于1930 年12 月至1931 年8 月还兼任了设于永定虎岗乡的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张鼎丞兼任政委)。在闽西期间,他为巩固和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1 年11 月,萧劲光作为闽西苏区代表参加了在瑞金叶坪举行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他出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

改造宁都起义部队

1931 年12 月14 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人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起义部队被改编为红五军团。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非常成功的、重要的武装起义,在国民党军队中引起很大震动,同时也使红军增加了一支生力军。

为尽快改造好这支起义部队,中革军委派萧劲光担任红五军团政治委员,到起义部队做政治工作。萧劲光深感责任重大,临行前,他专程去拜访毛泽东,向他请教改造起义部队的方法。毛泽东对他说:“对这支起义部队,要努力按照古田会议的精神去做,建立党的领导,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起义的官兵,我们的原则是:来者欢迎,去者欢送,不要草木皆兵,把弦绷得太紧。”听了毛泽东的一席话,萧劲光心里踏实多了。

到红五军团上任后,萧劲光把团结、教育、改造作为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赢得了广大官兵的信任,工作局面很快打开。但是,萧劲光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难题,比如:旧军队的种种恶习和不良影响在部队中根深蒂固,加之受“左”倾错误思想影响和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尚未完全稳定下来的部队思想出现波动,甚至出现逃兵现象。一些连队夜间宣布戒严,导致局面非常紧张。面对这些现象,有人主张派部队武力解决。但是,萧劲光不同意这种方式,坚持主张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要通过教育、改造,争取他们革命。

为此,萧劲光专程前往瑞金,向苏区中央局汇报了红五军团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听后十分支持他的意见,严肃地说:“怎么能用武力解决问题呢?应该用‘剥笋’的办法,而不能用‘割韭菜’的办法解决问题。”

萧劲光听后,心里豁然开朗。他连夜赶回部队,召开干部会议,传达毛泽东的指示。会议统一了思想,安抚了人心,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经过萧劲光等两个多月的细致教育和改造工作,红五军团转变为一支新型人民军队、一支有战斗力的红军劲旅。1932 年12 月,在宁都起义一周年之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向红五军团全体指战员颁发了嘉奖令,表彰红五军团创建一年来立下的巨大功勋。

蒙冤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9月,国民党军集结百万重兵,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黎川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这里是东线和西线部队的交汇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9 月中旬,陈诚率领的国民党北路军集中了3个师进攻黎川县城,而负责守备黎川的则是闽赣军区部队,司令员兼政委正是萧劲光。

要不要死守黎川这个问题在红军高层引发激烈争执。博古和李德一心要死守,而已经被剥夺了指挥权的毛泽东则主张放弃黎川,诱敌深入打运动战。萧劲光赞同毛泽东的主张,给总部发电,建议主力让出黎川县城,机动到东北部,从侧翼打击敌军。

可在“左”倾教条主义思想的错误支配下,毛泽东的主张被粗暴否定了,萧劲光得到的命令是“死守黎川”。

9 月25 日,陈诚兵临黎川城下。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闽赣军区的主力红十九师突然被调去了福建,独立师则被调往位于南城与黎川之间的要地硝石。如此一来,萧劲光的手中只剩下了不到70人的教导队,几乎成了光杆司令,他只好唱起了“空城计”,带着教导队和游击队到城外和敌军周旋。一开始还能发挥作用,让最怕红军伏击的敌军疑神疑鬼,但时间长了难免露出马脚,敌指挥周浑元看出了破绽,于是下令大举进攻。

让游击队去和正规军硬拼无异于白白送死。萧劲光无奈下令撤出黎川,保存实力。由于这次撤退没有得到上级命令,这就意味着萧劲光违背了军纪。不过,他当时没有立刻因黎川失守而受到处分。博古和李德准备打大仗,把小师小团整编成大师大团,原来的红十军、闽北独立师和闽赣军区部队被整合成红七军团,萧劲光被派去当军团政委。

毛泽东和萧劲光在中南海

因为黎川的得失关系重大,上级下令反击。本次作战集中了彭德怀的红三军团以及萧劲光的红七军团,要求首先夺取黎川外围据点——浒湾。这里的敌军只有一个师,如果战术得当,集中两个军团的优势兵力,吃掉敌人是有希望的,至少也能重创敌军。但因为战场情况的变化和红军通信手段的落后,两个军团未能很好地配合作战,最终打成了一场乱仗。红军的一番进攻未能得手,而陈诚的3个师又赶了过来,甚至还动用了飞机和装甲车向红军猛攻。红军苦战之后损失越来越大,只好撤出战斗。

浒湾一战,红军非但没有收复黎川,反而遭受重大损失。从此,苏区北大门洞开,博古和李德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计划实际上已经破产。

黎川失守的消息传到瑞金,博古和李德对萧劲光十分不满,下令将他关押起来,指责他撤出黎川是“退却逃跑”,将他押往瑞金审判。萧劲光受到撤职、开除党籍、判处5年监禁的错误处理。

在萧劲光被关押期间,毛泽东派贺子珍前去探视并转告萧劲光:黎川失守是“左”倾军事路线错误造成的,你应该撤退,做得对。毛泽东还将自己诗作《采桑子·重阳》中的“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抄送给他,以两句末字合为“劲光”给他安慰。战友刘伯坚、季振同等人听说萧劲光被关押,十分震惊,策马几十里前来看望。这期间,有人主张杀掉萧劲光,毛泽东坚决不同意,公开表示:你们打击萧劲光就是打击我,这是杀鸡给猴看!要处置他,先过我这一关!同时,时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也想方设法对萧劲光进行了保护。

在毛泽东和王稼祥的保护下,萧劲光终于得以解除监禁,随后前往红军大学任教员、政治科科长。中央红军长征时,他出任军委干部团上级干部队队长。就这样,萧劲光和战士们一样,扛着枪、打着背包,翻山越岭,踏上了长征的道路,从此离开了奋战多年的中央苏区。

猜你喜欢

萧劲光黎川上杭
永武高速上杭段视频系统高清改造方案探讨
诗意中华 溢彩杭川 2018《中华诗词》上杭紫金·金秋笔会启事
2018《中华诗词》上杭紫金·金秋笔会在福建上杭举行
锦鲤若川
锦鲤若川
上杭 上杭县创新财政投入机制促进贫困村如期脱贫
文化部出台对口黎川县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最高的慈善是尊严
萧劲光给毛泽东当参谋
黄花晚节香——萧劲光大将暮年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