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星照耀香格里拉(七)

2023-10-16云南

党史纵览 2023年7期
关键词:迪庆村长支队

○孙 国(云南)

第五章:捐资助学为希望插上翅膀

梦想从这里开始

在迪庆州维西县康普乡念里米村的村民活动室中,供奉着一个用红布包裹起来的方形盒子。盒子里装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金银财宝,但却被村里人视为珍宝,大家说它会给村里带来吉祥和福气。

被小心收藏在盒子里的东西是一块金丝楠木做的牌匾,上面刻着“武警希望小学”几个字,是武警部队原政治委员喻林祥上将的墨宝。

维西县康普乡念里米村武警希望小学,是武警迪庆支队援建的第四所希望小学。

由于迪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当地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贫困人口数量较多,教育事业也十分薄弱。扎根迪庆、与当地人民心连心的武警迪庆支队官兵们,对于此事一直十分挂念。从1983 年支队组建之日起,他们就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全社会前列的指示,广泛开展与地方学校、有关单位定点挂钩的警民共建活动,先后向驻地派出辅导员32人,和12所中小学结成共建对子,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这些措施只是杯水车薪,不能有效解决当地儿童的失学问题。直到21世纪初,随着我国“春蕾计划”的深入推进,武警部队政治部向全部队发出了支持“春蕾计划”的号召,一场轰轰烈烈的捐资助学活动迅速在各地警营中展开。

在迪庆支队党委专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时任支队政委的尹树林介绍了迪庆当地基础教育的情况和武警总部关于支持“春蕾计划”的号召。尹树林说完后,时任支队长的陈元彬接着说:“前些天我到维西下工作组,途中路经一个村子,见到很多学龄孩子在街上摸爬滚打,感到很奇怪,现在不到放假的时间,学生怎么都不上课?走上去一打听才知道,这么多孩子都辍学了。我问是不是自己不想上学,他们都摇头。问了一个村民才知道,孩子不上学一个是因为家里太穷,没有多余的钱供孩子,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偏僻,远离乡镇,周边十几公里没有学校,孩子上学离家太远,家里的大人忙农活,也没有多余的时间送孩子上学,孩子一个人上学不安全,只能叫孩子辍学在家。这件事让我很心酸。我们驻扎在这里,常说这里是第二故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儿童上学接受最新的教育。大家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次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从支队的家底经费中挤出一部分钱来,资助地方建学校。

几天后,维西县康普乡念里米村突然出现了几个穿橄榄绿的人,他们在村里东看看西转转,时而停下来指指点点,时而围在一起进行讨论。这个村离乡里有17 公里,距县城55 公里,由于山高路远非常偏僻,很少有外人前来。前些年,曾经来过一支勘探队到山里找矿,因此,村里人把这几个人也当成来勘矿的,并没有太在意。他们在这里转了一整天后,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就在大家快要忘记这件事时,这几个人突然又回来了,这次他们找到村民说:“要见一下村里的领导有事商量。”山村村民热情好客,主动把他们带到老村长家里。一会儿工夫,带路的村民从村长家里跑出来,告诉大家一件令人吃惊的事:这些人是武警迪庆支队的,他们要在村里为孩子们建一所学校!

小山村十分闭塞,外界的大事很难传到这里,这件事就像一声惊雷惊动了全村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激动兴奋。

最初的惊喜后,村民们又产生了新的疑虑:“在这山高路险的地方建一所学校,成本高费用大,又不容易被人知道和宣传,武警给村里建学校下这么大的本钱,他们想得到什么?”村民们有这个想法也正常。前些年,地方上一家单位找上门来想给村里办一件实事,在村里开一个化工厂。当时这个单位开的条件也很诱人,答应给每户补贴一些钱,并吸收一家一个人到工厂上班。但因为这个工厂生产的产品对环境有污染,为了给子孙留一个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村里经过反复考虑最后拒绝了。建学校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未来,需要村里付出可以,但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在村里召开的会议上,一个村民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也代表了全村的心声。最后村里决定,先摸清部队的意图再决定这件关系到全村未来的大事。

第二天,村长带人按照地址找到了支队,尹树林和陈元彬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相互问候后,村长他们以山里人特有的耿直和直率直奔主题,说:“给我们建学校,全村人都很感激,作为回报,需要给你们做点什么?”建一座学校是全村几代人企盼已久的事情,他们来时村里就形成共识,为了子孙后代,只要部队提出的条件不过分苛刻,村里都会答应。陈元彬听完村长的问话,知道他们理解错了部队的心意,笑着说:“军民一家亲,军和民是什么关系?是鱼水关系。在你们村建一所学校,不需要给我们任何回报。”见他们还是有些疑惑,尹树林接着说:“当初红军长征经过你们村,你们帮助筹粮,帮助带路,村里要什么回报了吗?我看了一下资料,你们从来没有跟红军提任何条件,那个时候,大家都希望早早解放过好日子。现在帮助建学校,想法和你们当初帮助红军一样,就是希望大家提高素质,早早过上好日子。如果说要你们做什么,那就是要动员适龄儿童都到学校去读书!”

话虽然这样说,村里人仍然半信半疑。村长几人回来后,听说部队已经为永春乡腊八底村建了学校,便连夜派人去了解情况。不久,传回了一个令全村人都兴奋不已的消息:武警支队千真万确投资5 万元帮助腊八底村建了学校,不但没有要任何回报,还主动为困难家庭的孩子捐了款。

得知这一切后,全村人释怀了。村长带着几个老者一大早就赶到支队驻地,一见尹树林就说:“我们乡下人,见识少,误解了你们了。你们是在做积德行善的好事,我代表全村的人感谢你们!”这次见面中,支队和村里达成了一致:建学校用地由村里负责解决,建学校所有的费用由支队出,村里负责把周围的适龄儿童召集到学校读书。

那几天,村里的气氛就像过年,不管老人孩子,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村里把最好的一块地拿了出来,开工那天,放起了鞭炮,村民们还主动跑来参加义务劳动。此后,一辆辆军车拉着各种建筑材料来到大山里,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山村的静谧。学校建设一天一个样,像是变戏法似的,地基打完了,开始垒墙了,开始上梁了……看着校舍一天一个样,想像着不久的将来孩子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接受良好的教育,大人高兴孩子也兴奋,人们欢快地边干活边唱起了藏族的《筑墙歌》:

阿拉扎姆罗/唆扎以拉罗/说扎以罗/来了来了到来了/建房的吉日到来了/艺高的师傅掌墨线/精明的徒弟钉墨桩/俊俏的姑娘掌墨线/健壮的伙子平地基/方平的盘石奠石基/八棱的碎石填石缝。

水生太阳当墙宫/十五的皓月做墙主/百只雄鹰挖墙土/闪闪繁星背墙土/灿烂彩虹搭墙梯/百位英豪来筑墙/珍贵的阿卡做墙土/挖土的男儿似雄鹰/背土的姑娘似蜜蜂/筑墙的好汉似猛虎。

金色的太阳送温暖/皓洁的圆月送光明/昴星六宿送白粉/彩虹奉送七种色/大鹏送与调水人/英雄男儿举起杯/祝墙永固泽子孙。

在建校的那段日子里,全村老老少少有事没事都要去工地看一看摸一摸,支队的同志明白,这所建筑承载着全村人的梦想。在人们的焦急企盼中,一座崭新的石体砖瓦结构的学校,最终魔术般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学校建好后第二天,陈元彬就和村领导一起一家一家地动员孩子上学。他对一名不愿意让孩子上学的姓张的妇女说:“大嫂,叫孩子去上学吧!现在社会发展这样快,没有文化不行,别的不说,将来孩子找个对象连封信都不会写。”在他苦口婆心的劝导下,这个姓张的妇女终于同意了。孩子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上学,有了新课桌、新书包,还穿上了武警官兵赠送的新衣服。开学那天,学校在教室后面墙上挂起了一幅红色标语:感谢党,感谢武警叔叔。这幅标语,浓缩了村民和孩子们对迪庆支队全体官兵的情感。

“这些年,迪庆支队筹措300 多万元资金,援建了香格里拉市纳赤塘武警爱民小学、德钦县云岭乡武警爱民小学、维西县永春乡腊八底小学……”得知笔者来了解迪庆支队帮助建校的情况,州教育局的一位领导扳着手指向笔者如数家珍。与此同时,迪庆支队又在一个偏僻的地方选中了地址,准备再投资几十万元建一所学校。

副司令员工地搬砖

迪庆的驻军部队也积极帮助当地修建学校,迪庆军分区副司令员龚曲此里和德钦县云岭乡查里通村达成协议,在那里建一所学校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在一次会议上,龚曲此里动情地说:“解放这么长的时间,人们的生活还很贫苦,我们都有责任。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任何人没有权力剥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为孩子们提供上学的机会。”在这次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压减部队建设,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部分给山区的孩子建学校。这事一定,当天龚曲此里就带人来到村里进行落实。

龚曲此里到了村里,亲自和村长一块儿选地址,最后选中了一块土地肥沃的地方。村长有点不太舍得,龚曲此里便对村长说:“这块地地势平坦,后面有山,向阳背风,冬天这里也有阳光,孩子们冬天就不会太冷,总不能叫上学的孩子冻着。这块地你不要不舍得。虽然后面的地建学校也可以,但下面都是悬崖,孩子上下学不安全。”村长见龚曲此里说穿了他的心思,有点不好意思,对龚曲此里说:“你都这样为我们的孩子们着想,我们还能说啥!你放心,只要是建学校,全村的地你看好哪块就定哪块,我们决不含糊!”

地找好了,可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又出现了:这块地前些年承包给了村里的扎木西里家,地周边都种了树,现在要征用,费用上村里跟扎木西里一直谈不拢。龚曲此里听说后,来到了扎木西里家,同扎木西里拉起家常,谈农作物、聊科技种地。龚曲此里没参军时就在家里干过农活,这些年每到秋收农忙季节,他都会带部队参加义务劳动,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很熟悉也很有感情,每块地适合种什么,每种作物的价格他也很清楚。一谈农作物,两人就有了共同语言,谈着谈着就谈到了地旁的树,龚曲此里说:“你地旁种那些树,好多移栽还能活,况且又不是什么名贵树木,值不了多少钱,建学校又不是建工厂不能狮子大张口。现在你没有孩子上学,将来你孩子的孩子还要上学,农村建个学校不容易,将来孩子们有出息了,都会记住你的好的。”一席话把扎木西里的心结给解开了,他对龚曲此里说:“其实我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村里征用那块地跟我好好说,没有那么强势得理不饶人的,如果村里也能像你这样善解人意,我也就同意了。”

水到渠成,一切解决了。建学校那一个多月,除了部队开会和有重要的活动,龚曲此里几乎天天都泡在建筑现场。有一天,一个记者得知龚曲此里副司令员到了村里指挥建学校,就想到这里来采访他,可找了一圈也没看见。他向一个村民询问:龚曲此里副司令员今天来没来?村民指着一个戴草帽搬砖的人,说:“那个就是。”这个记者很生气,以为这个村民在耍他玩。后来别人告诉他,那个搬砖的人真就是龚曲此里。记者很惊讶,感慨地说:“如果不是今天亲眼所见,别人告诉我一个副司令员在这里搬砖建学校,我打死也不相信。”两个月后,学校建成了,这个记者又想来找龚曲此里请他谈谈学校建起来的感想,可在众多庆贺的人中,他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部队的同志告诉他:“你不要找了,他今天没来,到别的乡镇去考察选地方建学校了。”

正是人民军队“驻一地、红一片”的拥政爱民行动,让一座座学校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广阔的雪域高原上,给这里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希望。(待续)

猜你喜欢

迪庆村长支队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敌军工作与昆张支队敌后坚持之道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武警江西总队一支队深入扶贫点进行健康义诊活动
长江支队入闽67周年纪念大会在厦门市召开
迪庆藏族歌舞内容和形式演变初探
村长又有好消息
一叠钞票
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