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建造现象下的鼓浪屿内厝澳片区建筑空间环境感知与更新策略研究
2023-08-04陈明达黄勇孙洪涛沈泽群薛焕然CHENMingdaHUANGYongSUNHongtaoSHENZequnXUEHuanran
陈明达 黄勇 孙洪涛 沈泽群 薛焕然 CHEN Mingda HUANG Yong SUN Hongtao SHEN Zequn XUE Huanran
分析鼓浪屿内厝澳居民的自发性建造机制的作用效应,探索鼓浪屿内厝澳片区建筑空间环境更新策略。在尊重当地居民自发性建造机制的前提下,以在地性与公平性为导向,促进鼓浪屿内厝澳片区建筑空间环境的提升。
自发性建造;历史社区;空间感知
0 引言
1964年,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对自发性建造的描述使“人们自行搭建的遮蔽物”首次受到关注[1]。自发性建造是指为改善自身生存环境,不受外界特定指令约束,自行组织、演化的营建活动[2]。自发性建造是鼓浪屿内厝澳片区建筑空间环境营建的主要方式,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建设模式从个体化转为系统化,内厝澳居民的自发性建造被边缘化。当地居民“自下而上”的建造与“自上而下”的建筑空间环境更新策略产生矛盾,引发地域文化丧失、区域活力缺失等问题。
1 鼓浪屿内厝澳片区现状与自发性建造现象
1.1 现状
内厝澳片区位于鼓浪屿岛西北侧,通过笔山洞和龙山洞与其他片区相连,东南侧紧邻笔架山、鸡母山及鼓浪屿滨海浴场,西邻鼓浪屿内厝澳码头,是鼓浪屿较为传统和集中的生活社区[3]。该片区以居住用地和绿化用地为主,另有1条商业街。相较于鼓浪屿其他片区,历史风貌建筑较少,建筑风貌较混杂。片区内建筑大多沿等高线分布,以1,2层的独栋住宅为主,七八十年代的多层住宅较少,其产权包括公房、私房、公私混合及产权不明等,其中私房占80%以上。
1.2 自发性建造现象
鼓浪屿内厝澳片区自发性建造现象多存在于非历史风貌建筑及其周边空间环境中,通过走访调研可知,内厝澳居民自发性建造以小范围改建为主,局部进行加建。鼓浪屿内厝澳居民自发性建造行为客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鼓浪屿内厝澳居民自发性建造行为客体指标
2 鼓浪屿内厝澳片区自发性建造机制的价值辨析
运用SD语义差别法从人的心理感知出发,通过调查问卷与数据分析,对该地居民自发性建造机制进行价值辨析。
1)将鼓浪屿内厝澳片区所有建筑进行标号、拍照并记录其自发性建造情况。因当地居民自发性建造能力参差不齐,故将自发性建造行为分为:①以居民为参与主体;②设计团队主导且有部分居民参与。采用抽签方式选出上述2种类型下的建筑空间环境,并与该片区部分区域的建筑空间环境共同作为研究对象(见图1~3)。
1 以居民为参与主体的自发性建造现象下的建筑空间环境
2 设计团队主导且有居民参与的自发性建造现象下的建筑空间环境
3 鼓浪屿内厝澳片区部分区域的建筑空间环境
2)选择18个描述鼓浪屿内厝澳片区自发性建造机制作用效应的形容词组,并设置-2~+2的心理阈值以量化被调研者的心理感受。
3)设计自发性建造现象下的鼓浪屿内厝澳片区建筑空间环境感知评分问卷,邀请游客、当地居民、工作人员及相关学者等共38人进行打分。
鼓浪屿内厝澳自发性建造机制的正、负向感知量如图4所示,3组研究对象的趣味性、多元性等均在±0水平线以上,属于当地居民自发性建造机制对鼓浪屿内厝澳片区建筑空间环境的正向感知;而美感度、整洁度等大多在±0水平线以下,属于当地居民自发性建造机制对鼓浪屿内厝澳片区建筑空间环境的负向感知。为得出其相关规律,对评价因子中的正、负向感知量的平均值进行聚类分析(见图5)。
4 鼓浪屿内厝澳自发性建造机制的正、负向感知量4a正向4b负向
5 鼓浪屿内厝澳片区自发性建造机制正向、负向评价因子聚类5a正向5b负向
2.1 正向价值
1)日常度、便捷度、市井感及热闹度 体现出当地居民视角下自发性建造机制的正向空间价值[4]。历史社区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活化石”,应紧跟时代的变迁进行更新。正如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所说:“相较于外形和建筑所谓的‘专业性’,设计师更重要的职责是帮助社会切实地解决问题”[5]。
2)特征度、记忆度、地域性 体现出相关学者视角下当地自发性建造机制的正向文化价值。以居民为参与主体的自发性建造是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其对于形成特定的文化景观极为必要[6]。
苏母转过身问女儿:婷婷,告诉妈,怀了几个月了?苏婷婷笑笑:妈,你还真当回事呀?我根本就没怀孕,那是骗你们的!苏母和苏穆武愣住了:什么?骗我们?苏婷婷说:你们也不想想,从小你们就教育我要遵守传统道德,我是那么一个乖孩子,能不听你们的话吗?我和杰克婚前就没上过床,要怀孕才怪呢?这么低级的谎言你们也信,只能说明太没智商了!苏穆武和老伴张口结舌,面面相觑。苏婷婷接着说:再说了,我和杰克早商议好了,婚后不要小孩!你们就别琢磨这事了!没别的事我走了!拜拜!苏婷婷扬长而去。
3)趣味性、历史性、多元性及停留度 体现出游客视角下当地自发性建造机制的正向社会价值。
2.2 负向价值
1)秩序感、管控度与美感度 对当地居民自发性建造行为的管控与约束不足导致鼓浪屿内厝澳片区整体建筑空间环境的秩序感与美感受到影响,且难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介入当地居民的自发性建造机制。
2)新旧度与整洁度 当地居民自发性建造行为较混乱,且对鼓浪屿内厝澳片区整体建筑空间环境造成影响。
3)安全度与协调性 说明当地居民的自发性建造具有临时性,部分自发性建造设施的安全性难以保证,存在施工不专业问题。
3 鼓浪屿内厝澳片区建筑空间环境更新策略
在充分考虑在地者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公平性与地域性,适度保留并规范自发性建造,激发鼓浪屿内厝澳片区建筑空间环境的潜力。基于自发性建造的现实价值,提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的更新策略。由于该片区建筑产权结构复杂,私房较多,在更新实践过程中应摒弃大拆大建,遵循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理念,以点带面,提升鼓浪屿内厝澳片区建筑空间环境。
为更好统筹鼓浪屿内厝澳居民自发性建造机制与建筑空间环境心理感知的关系,借助SPSS统计软件中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工具,对上述3类自发性建造现象下的建筑空间环境及其心理感知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3.1 前置分析与研究——确定更新范围与对象
1)正向心理感知量与自发性建造现象下建筑空间环境客体指标有正相关5组,负相关3组,如采用填占原有建筑外廊空间的方式拓增使用空间,则削弱正向心理感知中的特征度;彩钢板雨篷的数量越多,正向心理感知量中历史性评价因子值随之下降。
3)通过心理感知量与建筑空间环境的客体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得出心理感知量变化的临界值,以指导建筑空间环境有关自发性建造设施定量化更新。
在鼓浪屿内厝澳片区建筑空间环境更新实践中,应制作调查问卷以调研自发性建造机制正、负向心理感知量,根据正、负向感知量与自发性建造行为客体指标的相关性确定亟需把控的更新对象,并提出可行方案。其措施既能了解在地者的生活需求及其解决问题的模式与方法,又能确定更新范围与对象。
3.2 中期实践与落实——自发性建造机制的引导与优化
设计师主导的更新方式不可随意更改当地居民自发性建造机制的既有技术路径,对已形成的自发性建造机制应予以尊重和延续。以材料精致化为目标,在充分了解当地自发性建造机制原理的基础上,以替换材料为主要手段优化自发性建造机制。
设计师可通过指南性文本的方式呈现优化方案,该文本需征求政府部门及当地居民的意见,最终由政府部门印发,对鼓浪屿内厝澳居民进行宣传分发(见图6)。该指南性文本既能补充当地规划及条例的细节,又成为消解当地自发性建造机制负向价值与建筑空间环境矛盾关系的有效载体,以点带面,提升鼓浪屿内厝澳片区建筑空间环境。指南性文本可采用直观简洁的可视化图例引导当地居民识别适度自发性建造行为与失控自发性建造行为,为失控自发性建造行为提供优化方案,以减少或避免其行为的发生。
6 鼓浪屿内厝澳民居修缮自发性建造指南(初稿)6a改造后的传统建筑鸟瞰效果6b改造后的总平面6c改造后的住宅建筑鸟瞰效果6d改造后的屋顶花园效果6e改造后的住宅建筑剖面及立面
3.3 后期评估与思考——自发性建造机制优化成果跟踪与评价
鼓浪屿内厝澳居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并非一成不变,其自发性建造行为特点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不断更新。鼓浪屿内厝澳片区自发性建造机制的引导与优化需长期实践,在充分考虑在地者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公平性与地域性是鼓浪屿内厝澳建筑空间环境优化工作的关键。故相关决策者应建立有效的成果评价平台,跟踪各阶段的自发性建造机制优化成果,及时发现优化过程中与在地者需求存在冲突的优化手段,并及时予以替换。此平台的建立可更大限度地推动设计师、管理人员及当地居民的高效沟通,依靠居民的力量维护和管理居住空间,实现其从单方面遵守到协作管理的身份转变,最终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行的管理机制,肯定居民在此片区的主人身份,为其自发性建造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7]。
4 结语
从鼓浪屿内厝澳居民自发性建造机制的成因出发,探索鼓浪屿内厝澳片区自发性建造机制的正向价值,在充分考虑在地者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公平性与地域性,提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的更新策略与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