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教师成长密码,实现教育美好模样

2023-08-04李淑珍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龄名师青年教师

李淑珍

教师是美好教育的创造者,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只有美好的教师,才能创造美好的教育。信阳市羊山新区第二小学建校伊始,就将美好教育理论体系贯穿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为学校高品质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学校在美好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师生协力,家校携手,初显成效。学校以打造有道德情操、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为目标,采取“三个三”培养策略(发挥三种力量——文化的力量、学术的力量、团队的力量;通过三条途径——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写作;实施三项工程——“葵园三梯两群落”青年教师发展工程、葵园名师引领工程、课题研究工程),帮助每一位教师实现个性化、多样化成长。

三种力量,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文化的力量。学校根据信阳市教育工作目标和自身的发展愿景制订发展规划,并编写《葵园教师文化手册》,从理念篇、师德篇、礼仪篇、制度篇、发展篇、流程篇、法规篇七个方面介绍学校顶层和底层设计内外双循环建构的“四梁八柱”。我们的制度叫密码,即“葵园教师十大美好密码”,让学校文化更形象,更具示范性和引领性。这就是葵园教师由内到外、由心到行的文化陶冶。

二是学术的力量。学校以学术为突破,注重教育科研,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学术活动,促进教师发展,辐射学术成果,探索出一条小学学术工作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学校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理念,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21年7月,学校正式与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结为“友好合作学校”,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师生成长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度的交流,努力通过学术研究打造一支观念新、业务精、师德高、科研型的师资队伍。

三是团队的力量。优秀的教师,离不开优秀的教研组与备课组的支撑。各学科教研组内有健全完备的学科教学机制,包括完备的备课、学习、反思、研究等常态教学制度。青年教师借助师徒结对、随堂听课等日常要求提高教学能力。此外,每周进行教学研讨活动,教师至少进行一次观摩学习,拓宽视野;每次教学评比,所有教师一起磨课,制作课件,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教研组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培养体系,发挥每一名教师的特长,让每一名教师都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三条途径,夯实教师专业根基

一是专业阅读。每学期,学校都会为各个学科的教师推荐专业书籍,通过阅读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利用教学之外的空闲时间共读一本书,且读且思且行。在阅读交流中,教师拓宽了教育视野,积累了更多的教学经验,对课堂的设计也更加精准、巧妙。

二是专业实践。在课堂教学方面,學校聚焦信息、兴趣、质疑、方法、智慧五个核心要素,注重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打造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学习体验为主线的“吾爱课堂”。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推进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还开展了公开课、推门课常态化活动,给每名教师搭建了锻炼自我、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实现了教师间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三是专业写作。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培养新时代智慧型、研究型教师,学校要求每一名教师在阅读之后撰写读书心得,在读书与实践的同时勤动笔,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表达能力。教师在写作中学习,在写作中反思,从害怕写作到愿意尝试写作,在专业写作的路上长期坚持,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

三项工程,擦亮教师专业成长底色

一是“葵园三梯两群落”青年教师发展工程。学校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经历分为“葵园之苗(1年教龄)、葵园之花(3年教龄)、葵园之树(5年教龄)”,实施了“葵园三梯两群落教师专业发展培养规划”。学校要求1年教龄的教师常常听课,时时反思,善于仿课,站稳讲台,尝试写教育日记;3年教龄的教师对标“区秀”,上好常态课,常上展示课,争上比赛课,尝试撰写教学论文;5年教龄的教师对标“市秀”,上优常态课,手有精品课,磨出优质课,每年至少写1篇教育教学论文,尝试做好小课题。

二是葵园名师引领工程。为了保证此项青蓝培养规划长期有效运行,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和教师专业引领等方面的示范、带头、辐射作用,学校以信阳市羊山新区方媛媛语文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另成立“葵园名师工作坊”,让教师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成长。工作室领衔人认真履行职责,制订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带动工作室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三是课题研究工程。学校通过实施课题带教,引领教师走上科研发展之路。笔者引领的“小葵花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及建构”、方媛媛语文名师工作室引领的“自然与儿童视角下全学科融合的创意写作”、郭旭东引领的“课外群文阅读的组织策略研究”等,将校本科研资源利用起来,积极为教师创设学习和研究的平台,使教和研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为教师的教学研究铺路搭桥。

学校的一系列措施,循序渐进,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由此带动教师整体队伍的良性发展,最终成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让美好教师有教育情怀、有开阔视野、有专业理性,让美好教育路子通、步子快、面子亮、里子实。

(责编 桑 涛)

猜你喜欢

教龄名师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