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奇景化
2023-08-03袁婧怡
摘要: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的特质在于形式与语言的奇特化。通过探寻奇特化语言所生成的心理机制,即心灵的奇景化,发现文学创造的奥秘,其不在于反映生活,而在于通过生活来激发内心深处那不可言说的潜意识。潜意识在世界中没有完全客观对应物,只是心灵与生活的组合,奇景由此得以生成。奇景生成的过程也即是心灵对现实进行语言、形式的重组、再造过程。从心灵的奇景化出发,能够克服“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偏颇。
关键词:文学创作;心理机制;俄国形式主义;奇特化;心灵奇景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4-0161-04
Wonders of the Mind
—On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Defamiliarization” Poetics View of Russian Formalism
Yuan Jingy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Abstract: Russian formalism believes that the feature of literature lies in the defamiliarization of form and language. By exploring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defamiliarization of language, i.e., wonders of the mind, the mystery of literary creation is discovered, which lies not in reflecting life, but in stimulating the unspeakable subconsciousness in the heart through life. The subconscious has no completely objective counterpart in the world, but is only a combination of mind and life, and thus wonders are created. The process of wonder generation is also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and form reorgan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reality by the mind. We can overcome the aesthetic bias of “art for art s sak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nders of the mind.
Keywords: literary creation;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Russian formalism; defamiliarization; wonders of the mind
在關于“奇特化”诗学观奇特化:什克洛夫斯基的著名理论。把人们熟知的事物以陌生的角度重新传达,唤醒人们的知觉。的研究中,备受关注的是文学语言的内指性和阻距性。然而,“奇特化”即“陌生化”不只是主体机械性的行为,还伴随着较强的心理蕴含性。心理蕴含性包含着主体的意识以及潜意识,倘若文学只有意识的作用,其与生活即历史可以混为一谈。笔者认为文学创造更应关注到隐藏于创造者内心深处不可言说的潜意识。
一、文学创造的奥秘之一在于潜意识的激发
潜意识通常不易被察觉,因而人们用“习惯”来解释其存在,但其受到外在刺激便会被唤起,指引文学创作。潜意识的存在和激发为文学创造中的形象构造、情节安排等形式,提供了深层广阔的内心领域。
(一)为什么文学比历史更真实,更富于哲学意味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说:“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1]文学的目的不像历史一般准确记录事实,它对生活作出诗意的反映,致力于表现人在劳动下产生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以及人生观等打破外表层面深入心灵层面的内涵。
文学创造者是通过什么在已发生事物的基础上描摹出可能发生的事物呢?本文认为这来源于作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并积累于内心深处通过长期酝酿喷涌而出的潜意识。
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指出:“文学活动如同童年时期的游戏,孩子们用极大的热情重新安排这个世界里的景象。”只是因为其年龄及心智尚未形成成熟的意识对外输出,而作为潜意识储存起来。长大以后他们换了一种方式,现在不是“游戏”而是“幻想”了。这种“幻想”是情绪压抑的产物,人们只在欲望无法满足时才产生[2]5-6。
幻想世界的虚构,对艺术技巧产生了重要的效果。幻想的主体因为羞怯而小心地隐藏幻想。但在艺术作品中,他们以局外人的角度审视自身的灵魂,通过拉长距离的方式克服心中的厌恶感,建立自我屏障。在此文学的魅力得以显现,创造者内心的秘密得到克服,他们的创作素材、心理、时机糅合起来减弱了利己主义的成分,以新奇的元素,给人以纯粹形式的、美的享受和乐趣,即弗洛伊德所说的“预感快感”[2]7-8。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中说到:“文学中所展现的个人心理也是一种社会的产物。”[3]文学是感情和思想认识的结合,二者是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创作主体依赖形象展开情感挖掘,理性难以直接发挥作用,然而形象能作为创造的客体,这是理性的力量。此外作品在情节、人物、读者反应、语言等构造皆需理性的功能。文学在感性直观作用下将所表现的内容上升到一个至高无上的理性境界。
(二)文学并不反映生活,而在于通过生活来激发、书写灵魂潜意识
关于潜意识的隐藏:首先,从斯宾塞创造力节约的观点出发,当语言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人与物的中介时,按照节约精力的原则,它就代替了事物本身而成为一种指称,人的感觉因此变得迟钝和麻木。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手法》中明确指出事物的“被包装”,“我们只见其表面而导致感官的枯萎。起先只是感觉层面,后在其制作的过程也显现出来。”[4]379-387人们省略了诸多感受而活在语言的牢笼中,只是这部分的想法并未消失而作为潜意识贮存起来,成为个人内心深处的所有物。
其次,那么潜意识是通过何种方式激发出来呢?就要谈到“幻想”这一概念同时间的关系。创作主体在特定场合下对事物的印象与过去的经验部分吻合,这便是诱发性的场合。创作者在此将这些印象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形成新的态度和认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内容很少源于严密的逻辑思考,更多来自于潜意识的流动,漫无边界的意识流动赋予了思绪跳跃性与本真性。翻开任意一部作品,都会看到凝结在其中来自不同创造者的经验,这种经验不是一部作品天然所具备的,意识和潜意识的结合正是隐喻提供了一种方式才得以传递。这种现象虽然奇怪,但精华往往伴随偶然诞生,在不经意间完成。这种潜意识带来的艺术效果根植于创造者灵魂深处,超越了世俗的高度和物质的满足,追求精神上的共鸣与愉悦,从而再次激发人的情感和想象。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名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没有行文限制,只有一哄而上的思绪,如同抬着干稻草的蚂蚁,时而抬起,时而放下。整个小说在潜意识地不断激发下,漫无目的地展开一场场思绪与意识的徜徉,从一个斑点,到一幅赝品油画,作者仿佛看到了以前的房客平日里的生活面貌,再由此联想到他们痛苦不堪的生活环境以及搬家离开的无奈[5]。这是小说主人公遐想中的普通人家的普通一天。看似每一件叙事之间毫无逻辑关联,手法离奇,作者在一步步看似天马行空的思想游离与现实之间折返穿梭。
二、对客观对应物的奇特化再造与心灵奇景的生成
创作基于现实,但对事物的描摹必定要融合心灵的作用,这是艺术创作的必然要求。真正的作品是受艺术家思想的驾驭而能动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这就要求艺术家把主体的创造性与能动性融入创造过程中,对事物外在进行奇特化的改造,促使心灵奇景的产生。
(一)潜意识在世界中没有完全客观对应物,而只能是心灵与生活的组合
文学创造最主要的工作即通过客观对应物激发潜意识,再通过潜意识与心灵的组合对客观对应物进行奇特化改造。“客观对应物”一词的提出源于艾略特艾略特: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他具有心理主义倾向。艺术真理只是作品内在的连贯性,但这并不决定作品的形象与情节是否与客观存在一致,这是因为潜意识在客观世界没有完全的对应物,只能是生活和心灵的组合。作品中的形象能否被接受取决于讲故事人的艺术构思,作品中的真理能否被接受則取决于逻辑。文学不必在乎内容是否符合现实,而在乎逻辑是否通顺,即潜意识与生活的组合是否符合情理。瑞恰兹瑞恰兹:著名文学批评家、美学家、诗人、语言教育家,是英美形式文论的第一个推动者。承认文学是一种无稽之谈,但是它是生活的产物,且受潜意识的作用而具有特定的心理效果,这无稽之谈便具有某种价值。
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关于赌徒手的描写:贪婪者的手抓搔不已,挥霍者的手肌肉松弛,老谋深算的人两手安静,思前虑后的人关节跳弹。在此,百般性格的人都在用手抓钱,作者却感受到千差万别的人物心情,才将人物这种细腻的心思传达到他们机械的行为动作上[6]。赌徒们谨慎焦灼本是人正常的心理反应,当人物心理折射在事物上,则是外在形态与作家内心体验的契合,此时事物不再孤立存在而被赋予人的情思。
(二)创造性的伸缩与变形
杜威在《内容与形式》中阐述:“艺术品倘若没有自我表现和个性的自由发挥,成品必然只是一种例证而并不具有艺术性,文学正是通过形象伸缩变形所带来的离奇荒诞抒发创造者内心的声音。”[4]11-38
在对客观对应物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想象”这一方式贯穿于方方面面。“想象”指在寄予感情的基础上,再现一种精神状态,尤其是别人的感情状态。想象还有另外一层意义指善于发明,把不为常人所联想在一起的因素连结在一起。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7]中对人物长了尾巴、触碰到发烫的冰块等种种描写,运用了荒诞甚至传奇的手法,借助疯子视角的古怪思想,让冰块的滚烫隐喻外来社会文明对传统文明的残酷冲击。村里的人都染上了失眠症,实则暗示人物心灵的空虚,作者把隐藏于现实下发人深省的人物思考用隐喻的手法刻画得淋漓尽致。想象打破了时空的顺序进行重组,表现出对立或不协调的品质从而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在这里,新颖的意象和常见的事物,寻常的感情和不寻常的条理,稳重的判断力和炽热的感性协调起来,这是想象的力量。
普通人处于信息量繁杂的情况下,便没有足够的精力将情绪分类。而文学创造者的组织经验丰富,不会受到庞杂信息量的干扰,因而在面临多重因素的冲突时可以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艺术家身上活跃着更多的冲动,他们处在一种极其清醒的状态下,意识到了压抑许久的存在,而从狭隘的窠臼中挣脱出来,与新的环境组成新的条理。
三、从心灵的奇景化到语言的奇特化
将心中奇特化的景象用语言描述出来,需要把握作品的文学性和感受力。瓦尔登在《什么是表现主义》中阐述过:“对任何一件艺术品而言,首先是听和看,接着通过感官进入思考,得出的一种经过心灵与现实贴合后而产生的认知。”[4]341-349在此过程中还需克服“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偏颇,避免语言片面追求形式的新奇而极度限制内容的表达,规避虚无主义的危机。
(一)文学性与感受力
雅各布森雅各布森:俄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诗学家,莫斯科语言小组的领袖。提出“文学性”的问题,这是作品的精髓,即使一部作品成为作品的东西,是俄国形式主义打破以往的文学传统,由文学外部研究转向内部研究的重要标志。他们强调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于其中包含的艺术程序。文学性虽然强调文学自身的独立性,却并未将文学与历史完全割裂,其中暗含“流动性”的因素,文学性的永恒在于格式和规范时刻处于变动、更新的状态。
文学性与感受力一脉相承。什克洛夫斯基《词语的复活》,指出大部分语词的广泛运用,使得内涵和内指性被语词替代,人的知觉逐渐机械化与常态化。“奇特化”诗学观的提出,恢复人对世界的知觉,打破传统形式使语言重新焕发生命力[8]189-231。《未来主义的前提》一文中表示艺术感觉是我们在作品中所感受到的形式,而这种形式重视的是观众对语言的感受力而非指示意义[8]271-280。随着英美新批评的发展,瑞恰兹在《想象》中主张在通常情况下:“比喻只是一种借口,其本质目的是作者借用此手段表明态度。”[4]49-61文学语言与历史的描述中语言的规定性与单一性不同,它推崇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强调柔韧性和微妙性。而后“复义”和“含混”概念的提出,又进一步拓展了“奇特化”诗学观的范畴。
我国古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对塞外有一句:“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9]诗人没有直叙而是选取夸张的方式极力冲击读者的感官。“吼”字一般情况下用于形容动物的咆哮,再加一“乱”字,给读者留下无限的空间去思考“乱”是真实场景的乱还是心理作用的使然呢?这种有阻碍和延宕特质的语言造成了惊险复杂、引人入胜的效果,欣赏者正是因为此种原因不断感受到刺激与紧张而深陷其中,这已是打破人常态的审美体验,“文学性”跃然纸上。
(二)克服“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偏颇
俄国形式主义的创新,为文学内部研究打开新的局面。然而其发展至后期,把技巧视作脱离思想观念意义的抽象概念,最终使技巧陷入虚无。部分学者认为这割裂了作品、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俨然成为一种符号。形式主义的问题在于把艺术全部局限在技巧层面,只涉及外部的重新组合、排列,而一切用来制作的“材料”,都被假设为事先存在,这样的思维是非历史性的。于是在当今的文学创作中,我们肯定其“奇特化”诗学观的价值也必须要避免“为艺术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19世纪法国文学的重要潮流,要求用古典诗的格律,表现客观事物的外形美;诗人在作品中不能流露自己的感情。的审美误区。
综观西方文论发展史,多位思想家对文学追求形式而产生的虚无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尼采认为当时的基督教不反映当下却描摹一种死后的生活,呼吁人们对生活赋予新的意义[10]。巴赫金巴赫金:前苏联苏联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理论对文艺学、心理学有巨大影响。认为俄国形式主义受康德的审美自律观的影响,在语言方面过度追求形式,认为玄奥的语言、材料和手法、陌生化等都具有虚无主义的倾向[11]。此外,他还指出这一流派重视奇特化且具有内指性的语言,而日常语言有所忽略。意识形态是文学作品中不可被忽视的关键,失去意识形态的文学,尽管语言新奇优美,依然失去实践价值。形式主义的奇特化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过于注重语言奇特表达的弊端。将文学的内容、思想和感情割裂开来,这样文学史的演变就变成了形式的演变,旧有的形式会被新的形式所代替,而新的形式也会逐渐老化,从而被更新的形式所代替,这期间没有优劣的发展,只有形式的轮换。这为后人创作所警醒。因此,“奇特化”诗学观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既需要关注其与生活相结合的呈现,又需注意其在结构和效果等方面的自觉安排。
四、结论
“奇特化”的提出打破了主体感觉的钝化和自动化,使其从麻木的状态中惊醒过来,以不寻常的角度体验对象原初的生动与丰富,为实现新奇和惊异的美学标准提供了实践价值。这种“奇特化”在潜意识作用下,使主体充分调动潜藏于心的材料,将酝酿已久的感情融入对事物的描写中,借助热情,使得事物成为具有了人的情感的奇特化事物——即奇景。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15-75.
[2]高建平,丁国旗.西方文论经典:从文艺心理研究到读者反应理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
[3]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文宝,译.台北:南方丛书出版社,1987:15-35.
[4]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弗吉尼亚·伍尔夫.墙上的斑点[M].刘慧宁,等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35-78.
[6]斯蒂芬·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M].張玉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56-112.
[7]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7:238-687.
[8]茨维坦·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M].蔡鸿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9]高文,王刘纯.高适岑参选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56-57.
[10]海德格尔.尼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2-33.
[11]曾军.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8-87.
作者简介:袁婧怡(1999—),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
(责任编辑: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