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逻辑理路与现实目标
2023-08-03俞家海
摘要:现代化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和现实。现代化动力源于人类想改变传统农业占主导的发展模式。但只有在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化才渗透到世界几乎所有的领域。新时期中国现代化突破了世界其他国家经历过的发展模式,打破了西方传统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理论。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共富共享、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克服了传统现代化范式的理论桎梏,开辟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道路,为世界尤其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现代化;逻辑理路;现实目标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4-0026-04
The Logic and Realistic Goal of Modernization
Yu Jiahai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Abstract: Modernization is a controversial concept as well as a reality. The driving force for modernization stems from humans desire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agrarian-dominated model of development. However, it was not until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at modernization penetrated into almost all fields of the world. Chinas modernization in the new era is a breakthrough from the development model experienced by other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contradicts traditional Western views of the modernization path.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era, in the cour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created “a new and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at is people-centered, sharing of wealth,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win-win cooperation, overcoming the theoretical shackles of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modernization and opening up a brand new road unprecedented in human history, which has provided experience for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vast number of Third World countries, to move towards modernization.
Keywords: modernization; logic; realistic goal
从马克思与布莱克①到罗荣渠②,无数思想家对现代化的实质及其发展问题做出了宝贵的探索。随着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对现代化这一主题的研究迄今仍方兴未艾。罗荣渠对现代化理论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根据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发展进程的丰富经验,提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初步形成建立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学派的基本架构。笔者在文中探索两个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全球发展趋势,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置于百年大变局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揭示现代化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规律。
一、“现代化”的内涵
“現代化”是一个西来之词,源于英语“modernization”一词,其意为“迈入现代化”,它是一个长时段、动态的历史过程,是始于地理大发现时代,一直持续到今天的一个历史进程,且没有明确的下限。传统西方史学通常用三段式的方法来划分世界历史,即“古代史(西欧封建社会以前的历史)”“中世纪史(地理大发现以前的历史)”“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部分西方学者把离当今世界局势较近的历史时段,划分为“当代史”[1]。在他们眼里,“世界当代史”即最近世界各地发生的历史事件,类似于时事政治,是一个非确定性、跟人们日常生活较为密切、动态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段。
“modernization”是一个欧美舶来品,中文中没有任何一个词同“modern”类似。传统中国史学也常用三段式的方法来划分历史,即“上古史(远古时期的历史)”“中古史(唐代以前的历史)”“近世史(宋代以来的历史)”。导致清末传入中国的欧美书籍中的“现代史(modern history)”一词,通常被译为“近世史”,直到新文化运动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才有所改观。以“十月革命”为时间基点,前为“近代”,后为“现代”。这已成为我国史学界主流的历史分期法。例如,中国近代史起点:鸦片战争,中国现代史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当代史起点:改革开放。而“现代化(modernization或modern times)”所表达的是“由1840年鸦片战争延续到新中国成立”的一个历史时段,杂糅了“近代”和“现代”的意蕴。
“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可以追溯至1947年至1991年的“冷战”时代。为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关注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发展动态,美国政府很重视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许多NGO开始大量资助“现代化”“发展”等课题研究[2],美国一度成为“二战”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中心。20世纪60年代初,华·惠·罗斯托现代化理论《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度成为美国官方理论和资本主义世界权威理论。随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兴起,以布莱克为代表的普林斯顿现代化理论学派,主要通过比较美国和世界代表性国家在发展模式方面的共性來研究世界历史进程[3]。因科技革命的影响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历史过程就是现代化,这一演变过程涉及世界体系中的政局变动、经济演变、社会活动、各行为体的互动与竞争等,如世界各国家行为体的相互依赖、三大产业比重的调整、经济发展的韧性、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发展鸿沟、各社会行为体思想意识的变化等。
马克思在其理论实践过程中虽然对“现代化”作了高屋建瓴的论述,但还没到建构“现代化”理论和范式的历史阶段[4]。现代化在中国长期被视为“研究禁区”。20世纪80年代初,罗荣渠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做访问学者,1989年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做研究工作,为罗荣渠做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奠定坚实基础。自罗先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后,现代化理论逐渐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
二、“现代化”的前奏——现代社会
马克思虽然没提出过“现代化”的范畴和理论,但对“现代化”的前奏——现代社会做了深入探究。“现代社会”始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虽然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在威尼斯、热那亚等意大利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真正的资本主义历史是从地理大发现才开始的。在这个世界历史剧变来临之际,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农奴制)早已被历史所摒弃,世界中世纪历史的辉煌时期(封建领主制)逐渐成为历史。”[5]正是从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社会精英逐渐开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美洲和亚洲财富密码的开启,给新兴社会群体(资产阶级)提供了投资热土和发展平台”[6]273,同时拉开了现代社会的序幕。但是,地理大发现还只是一种契机,它主要起的是一种催化和揭幕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形成最终有赖于内在力量的发育和推动[7]。14世纪末西欧新兴城市、经济发展新特征和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导致有别于传统社会的新社会在世界大变局时代脱颖而出。
马克思把新社会生产模式作为“是否进入现代社会”的评估指标。这种新的理论范式以地理大发现作为新历史时段的开端,以新兴生产方式作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摆脱历史窠臼,开启了人类历史新征程。伴随着新社会发展模式的出现,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已无法胜任新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因而客观上要求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出现。而后,“地理大发现推动了世界商业模式的革新、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的大发展,这一新气象又刺激了新兴产业的大发展。与此同时,新兴资产阶级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统治阶级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6]273-274因此,现代社会主要是在地理大发现的催化下,通过原有社会所孕育起来的各种新的能量的高度释放而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主要呈现如下特征:(1)工业发展动力由人力手工升级为机器动力,这一技术革新使社会进程由“传统”迈入“现代”,对政治演进、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马克思也将“工业发展动力”作为评估新社会有别于传统社会的重要评价指标,即人力手工是封建社会第二产业的主要标志,而蒸汽动力是资本主义工业的显著标志。新社会和传统社会的明显差异在于,社会生产力尤其是生产技术的革新。(2)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产业发展中心由“农村”向“城市”集聚。新兴产业革命不仅颠覆了手工业发展依附于农村农业发展的传统范式,而且对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和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3)商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商品在传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很低,附属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而新兴产业技术革命的发展,商品生产逐渐在市场调节和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位置,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主要力量。(4)从传统的生产一体化到生产的专业化。传统社会之所以长期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生产高度一体化。生产专业化程度不仅是反映一个国家生产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现代化的基本尺度之一。(5)从生产的分散化到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伴随生产和分工的发展,这种分散化的生产方式必然造成消灭自身的物质手段,其结果是导致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社会化。(6)从社会生活的凝固化到社会生活的劳动化。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世世代代生产和生活在那块狭小、孤立的土地上,整个社会生活是相对静止的、凝固的。大工业促进了整个社会机体的“血液循环”,给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三、“现代化”的目的
马克思认为,加速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推进社会发展,加速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就中国现代化而言,它随国内外形势的变迁而具有阶段性的使命。而特殊时代境遇造就中国共产党承担这项历史重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同特定历史时期发展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不同时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一批批仁人志士,开始了各种方式的救国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到了极点。世界性的历史变革推动中国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并以此为指导思想,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独立的国家,使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运用毛泽东思想,立足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具体实际,制定出了一套适合新时期具体国情的发展方案,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跨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
1954年,周恩来提出中国国家现代化理论雏形,即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毛泽东在1959年年末至1960年年初,曾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进行细读并做了大量批注,他认为,可运用二分法即“不发达”和“比较发达”将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比较发达阶段”将比“不发达阶段”更具艰难险阻,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来跨越这个历史阶段。邓小平在毛泽东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9]249“不搞现代化,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9]86根据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的各项内容,党和政府已基本完成毛泽东现代化理论“不发达阶段”中的各项历史任务,将开启“比较发达阶段”历史新征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到,“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阶段。”
根据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内容,在党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关于完成毛泽东现代化理论“比较发达阶段”中的各项历史任务,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阶段”,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阶段中提到,“……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把“共同富裕”作为考核新时期党现代化推进工作成效的重要评价指标[10]。通过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党和政府已基本完成毛泽东现代化理论“比较发达阶段”中的各项历史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跨越,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阶段越来越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对“中国式现代化”做了具体的理论阐释,他认为新时期现代化既是人的现代化,也是物质和精神的现代化,更是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现代化。党和各族人民将在新时期中国历史新征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实践中必须遵循的核心要义;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效能既受传统中华文化理论范式影响,也受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范式的理论掣肘,中国必须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发展实际的现代化道路;实现国家现代化,既是完成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夙愿,也是为了检验新时期党的建设能否经受得住各项社会挑戰的考验,带领人民进入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共富共享、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克服了传统现代化范式的理论桎梏,开辟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道路,为世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借鉴。
究竟什么是现代化?即现在的生产力、社会等状态相对于过去的推进。现代化是一个善于吸取众长之和,以适应现代状况,并顺应未来趋势的过程(核心内涵)。但这种历史进程是一个动态、发展和不确定的过程,可能前进,也有可能暂停、停滞。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对于中国现代化而言,它随国内外形势的变迁而具有阶段性的使命。特殊时代境遇造就中国共产党承担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同特定历史时期发展实际相结合,创立了符合特定历史阶段需求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完成了不同时段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历史任务。实现现代化既是中国近代以来长期追求的理想,也是我国当前的最大实践。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
[2]俞家海.泰国稻米产业与国家现代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1):9,7.
[3]CYRIL EDWIN BLACK.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A Reader[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6:66.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2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丰子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24.
[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0.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1-30(1).
作者简介:俞家海(1986—),男,汉族,云南宾川人,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秩序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