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方红色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的应用

2023-08-03黄欣卉

西部学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党性学生党员红色

摘要:广西拥有丰富的地方红色资源,涵盖物质、信息和精神信仰等多种类型。地方红色资源与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在目标、内容、载体及作用上具有深度耦合性。地方高校在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可以运用“知情意行”四维教育模式实现地方红色资源的深度融入。具体方法:(一)浸润融入构建教育体系,强化党性认知之维;(二)打造红色资源文化场域,培植党性情感之维;(三)增强学生党员党性锻造历练,坚定党性意志之维;(四)教育实践服务地方建设,促进党性行为之维。

关键词:广西;地方红色资源;党性教育;“知情意行”四维模式;学生党员

中图分类号:D261;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4-0009-04

On the Application of Local Revolutionary Heritage

in University Students Party Spirit Education

—An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Four-dimensional Education Mode

of “Cognition, Emotion, Will and Behavior”

Huang Xinhui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Nanning  530008)

Abstract: Guangxi is rich in local Revolutionary Heritage, including a wide range of materials, information and spiritual beliefs. Local Revolutionary Heritage is deeply coupled with university students Party spirit education in terms of objectives, contents, carriers and functions. Local universities can apply the four-dimensional education mode of “cognition, emotion, will and behavior”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local Revolutionary Heritage in the Party spirit education. The following are the specific methods: (1) integrating the education into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o strengthen the dimension of Party cognition; (2) creating a cultural field of Revolutionary Heritage to cultivate the dimension of Party emotion; (3) enhancing the Party spirit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to strengthen the dimension of Party spirit will; (4) serving local construction in education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dimension of Party behavior.

Keywords: Guangxi;  local Revolutionary Heritage; Party spirit education; four-dimensional model of “cognition, emotion, will and behavior”; student Party members

在黨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用好红色资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广西地方红色资源与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内涵

广西拥有丰富的地方红色资源。广西的地方红色资源不仅分布广泛,而且种类丰富,分为物质类资源、信息类资源,以及包括在物质类和信息类资源的形态上孕育提炼的意识形态精神、信仰等[2]。

具体来说,物质类资源主要集中在百色、河池、桂林、崇左四个市,包括桂林市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百色市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碑,崇左市龙州县红八军军部旧址、龙州起义纪念馆、龙州烈士陵园等历史遗迹、革命遗址、烈士故居等重要场所。

信息类红色资源包括与广西革命有关的档案、书信、文献、影像资料等有形资源,如广西原创大型音乐剧《血色湘江》、大型党员教育电视纪录片《红色传奇》、动画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壮剧《百色起义》等文艺作品,以及《一山一石一丰碑》《红军瑶家一条心》等系列民谣和歌曲。

精神类的红色资源,则包括在物质类和信息类资源的形态上孕育提炼的意识形态精神、信仰等,如韦拔群精神、湘江战役精神等。

学生党员是高校开展党性教育的主要对象。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是指高校各级党组织针对学生党员所开展的党史、党的理论知识、党的理想信念及党规党纪等方面的教育,是高校党建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红色资源是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实效具有重要作用。

二、地方红色资源与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耦合性

地方红色资源与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无论是在目标、内容、载体上,还是在作用上均有紧密的耦合性。

(一)在目标上具有耦合性

用好地方红色资源的目的在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传承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地方文化自信,巩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和塑造具有过硬思想素质、优秀道德品质、较强党性修养的职业人才。因此,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与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目标在根本上是相一致的。利用地方红色资源鲜活丰富、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的天然优势,可以丰富本地区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形式与内容。通过党性教育,使高校学生党员将来能够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进一步成为地方红色精神的承继者和接班人,对高校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引领和统筹基层党组织、党员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与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内在统一,具有耦合性。

(二)在内容上具有耦合性

从内容上看,广西地方红色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与精神资源,是物质、信息和精神的三位合一。这些红色资源的内容与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内容具有耦合性。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包含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党性修养、理想信念等内容,地方红色资源承载了党的革命传统、党的政治思想、党的优良作风,这也是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可以将地方红色纪念场馆作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重要阵地。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到地方红色纪念场馆担任志愿者,表达能力较强的可以担任志愿讲解员,让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深度热爱红色文化、理解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进而增强党性修养。总之,用好用活地方红色资源,可以有效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教育;而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不断增强,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地方红色资源的管理、开发与传播,两者具有耦合性。

(三)在载体上具有耦合性

地方红色资源通常依托纪念场所、影视资料、文字档案、宣传图片等载体,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开展同样也需要教学场所、实训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载体。显然,二者在载体上具有耦合性。地方红色资源纪念场所具有强烈的直观性、生动性及史实再现性,为高校开展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载体。红色资源生动鲜活的影视资料、宣传图片等可以成为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良好素材。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如湘江战役中的红军精神、韦拔群革命精神等,又可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提供良好的内涵载体。以地方红色场馆作为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载体,可以有效增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实践的生动性、鲜活性和有效性;同时,高校学生党员经常到地方红色场馆开展现地参观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红色情感和进一步推动地方红色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三、用“知情意行”四维教育模式优化广西地方红色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的应用

“知情意行”,即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知情意行”最早出自孔子的《论语》,孔子认为“知”“情”相生,“情”“意”相融,“知”“行”一体[3]。明朝思想家王守仁也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到了现代,“知情意行”思想在教育学、心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研究中得到深入阐释与补充,以“知”“情”“意”“行”为维度构建融合路径,能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视角、新思路、新走向,使发挥学生心育的育心功能与德育的育德功能相统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4]。

“知情意行”具体运用到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知”就是构建学生基本的党性认知;“情”是要厚植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激发起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意”即意志,是党员学生政治辨别力、政治敏感性、以及崇高道德水平的体现,是将爱党爱国情感转化为坚定意志的体现;“行”就是行为实践,指的是学生党员党性“构建认知”“情感培植”“意志激发”的外在表现和强化基础。本文以“知情意行”四维教育模式(以下简称“四维教育模式”)为分析框架,尝试论述广西地方红色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的应用优化策略。

(一)浸润融入构建教育体系,强化党性认知之维

四维教育模式认为,教育的首要步骤是“构建认知”,“知”指的是观念认知,包括感知、意识、注意、记忆、理解等。具体到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学生党性教育,“知”就是要让学生首先构建对党性的基本认知,从而引起对党性的理解和认知。

广西高校应结合地方红色资源实际,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积极推进广西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党员,将地方红色资源浸润式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促进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首先,地方紅色资源融入党性教育中可以让学生产生亲近感、消除陌生感,党性教育教学内容上应结合地方红色资源实际,创造性地融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方便高校学生党员在就近地区学习中强化党性认知。其次,高校可利用校园新媒体技术平台,建设红色网站,建造红色书屋,营造红色氛围,各级党组织结合本地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党建活动,全面强化学生党员党的理论的学习认知,增加学生党员党的认同感。最后,还应该发挥党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将红色资源融入党课教材研究和编写的全过程,加强红色资源特色党课教材的开发、构建红色资源党性教育教材体系,构建具有地方红色资源特色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将红色资源蕴含的思政内涵、道德示范和价值引领等价值转化为党性课程内容,推动红色资源与党性教育有机融合。

(二)打造红色资源文化场域,培植党性情感之维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自发自为地接受教育,从而达到思想改造的作用,一定的认知产生一定的情感,足够的情感才能指导自觉的行动。基于四维教育模式,“知”引发“情”,完备“构建认知”后将触动“激发情感”。“情”指的是情绪和感情,包括人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以及生理唤醒等。

应用到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情”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党员的爱党爱国之情,使学生党员真正从内心激发起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感。党性教育应注重激发高校学生党员自发的爱国爱党情感,进一步将之转化为自觉,从而从根本上产生对党忠诚的意识,坚定信念并展现为具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首先,高校应该建立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媒体平台,整合地方红色资源要素,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让地方红色资源“活”起来。进而将红色资源浸润式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将传统红色资源打造成为符合新时代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文化场域,有利于从情感上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其次,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应创新教学手段,利用人工智能、VR技术等手段对传统的红色档案、资料、文献图像、影音等进行虚拟现实互动教学、VR实训等,有利于学生创新性地吸收红色知识,能动性地体验红色文化。最后,还可以充分对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台,将地方红色资源文化信息即时推送给学生党员,实现红色资源文化的全方位传播,让高校学生党员能够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点滴学习中增强党性修养,让党性教育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全时段全方位地融入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中,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党员对地方红色资源的情感认同,进一步增强党性认同。

(三)增强学生党员党性锻造历练,坚定党性意志之维

有了情感的触动与认同,才能进一步坚定意志。在四维教育模式中,“意”指的是一定的思维模式,并由此形成固定的观念与意志。具体应用到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党性教育中,“意”即意志,是党员学生政治辨别力、政治敏感性、以及崇高道德水平的体现,是将爱党爱国情感转化为坚定意志信念的体现。

有了认知和情感的支持,高校学生党员需要通过进一步强化党性锤炼,从而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高校可将地方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成学生党员党性锤炼的重要实践平台,结合高校学生党员的职业技能特色,进一步丰富学生党员党性锤炼方式,从而培育出具有优良党性修养、经得起时代和社会考验的高质量人才。首先,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应结合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地方红色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深挖地方红色资源内涵,为学生党员进行党性锤炼提供内容支撑,让学生在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中体会革命精神意志。其次,高校可以开展多元多样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利用暑期“三下乡”、岗位实习等实践活动契机,到本地红色基地、红色革命遗迹、红色档案馆、红色博物馆等进行志愿服务和开展调研、实习、实训等活动。最后,基层党组织还可以与地方红色基地共建合作,组织学生党员开展红色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党员在地方红色基地现地穿军装、戴军帽、扛粮袋、吃粗粮的切身体验中,体会革命战争年代的艰难困苦生活,让学生党员在活动中感受真实的红色革命精神,在沉浸式体验中得到历练,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党性修养,锤炼党性意志。

(四)教育实践反哺地方资源,促进党性行为之维

“行”就是行为与表现,体现为受教育者的所有实践行动。“知情意行”作为教育的四种不同维度,从“认识认知”到“情感触动”,再到“意志坚定”,进而转化为日常的“实践行动”,四维之间整体呈逐步上升并交互融合的趋势。具体在党性教育中应用红色资源,“行”指的是学生党员将党性修养贯彻在具体行动之中。

通过从构建认知到培育情感、再到坚定意志的“知情意”三维融合培育,最终目的是使高校学生在能动性实践的第四维度“行”上全面增强党性和展现党性培养成效。首先,高校学生应主动深入西部地区、革命老区,主动深入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锤炼党性。高校学生党员除了在学校要做好先锋榜样,做到遵纪守法、品学兼优,处处起到先锋带头作用,毕业后更应主动到基层一线、艰苦边远地区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砺党性和践行党性修养,奉献青春力量。其次,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与红色景点、红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等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形成符合本地区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尽可能多地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习机会,为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实践锤炼提供制度化、常态化实践平台。最后,上级教育部门应从政策制度上给与支持,多鼓励学生党员参与红色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西部计划、大学生支教、党建课题调研等工作,对参加此类工作的学生党员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补贴、就业上的支持,以及精神上的奖励,激励高校学生党员利用所学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自觉将党性教育成果真正体现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之中。

四、结束语

广西拥有丰富的地方红色资源,地方红色资源与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具有深度耦合性。高校可采取“知情意行”四维教育模式,在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全方位利用好地方红色资源,将传统革命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学实践中,以地方红色资源为特色创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体系,深化党性教育内涵,扩展高校党性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丰富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下的党性教育载体,拓展高校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从而使广大高校学生党员在教育中更好地提升理论认知、培养深厚情感、坚定信念意志、践行党性修养,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党员人才服务地方,贡献社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李贤海,李文瑞.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9-22,57.

[3]杨建辽,孟远.孔子知行观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意义[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02-607.

[4]张亮,李芳园.知情意行:心育与德育融合的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9):64-66.

作者简介:黄欣卉(1991—),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张震)

猜你喜欢

党性学生党员红色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红色是什么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红色在哪里?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追忆红色浪漫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