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化学项目式活动方案的育人价值分析
2023-08-03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刘雨
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 刘雨
项目式学习活动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能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项目式学习中,需要教育者设计高质量项目式活动行动方案,将项目的育人价值功能及定位作为项目式学习活动的主导思想,统领整个项目式活动的内容结构、活动设计、实施建议。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内容部分的各个板块中,均要求开展项目式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各个板块教学提示部分的学生活动建议中也有相关的表述。从化学学科的视角来看,需要通过项目式活动实现的育人价值,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活动的过程中,经历了高阶思维过程,化学观念逐渐形成,化学思维得到发展,问题解决的能力逐渐提升。
一、基于化学核心内容学习,发展学生化学观念
中学的化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大力开展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课程设计总体思想主旨就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学者指出,从学科角度讲,教师要为素养而教,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还有的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是课程的DNA,没有核心素养渗透的课堂教学就没有了灵魂。教师应围绕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计划,展开各项教育活动,适应时代需求。
教师把项目式活动与课标优先对应,让项目向有意义的学术目标看齐,与课标对应的项目式活动更加贴近教学实际,更能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1]。与课标对应并不代表要完成较低思维层次的学习目标,而是在大概念的统领下,完成具有真实复杂情境的高阶思维活动。项目式学习活动应以化学学科核心内容为主线,着重发展学生化学观念、化学思维。依据中学化学各个主题核心内容的不同,选择发展学生化学观念的切入点,外显化学学科项目式活动的育人价值。
例如:“探寻二氧化碳的工业捕集方案”项目,以真实情境和任务为载体,开展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转化与利用的项目式活动,二氧化碳性质、转化及符号表征是项目的核心知识内容,通过构建价类二维图,按照碳化合价从低到高依次列出CH4、CH3CH2OH、C6H12O6、C、CO、CO2、H2CO3等物质的化学式,选择不同的方法转化,构建理想的转化思路模型,并进行三重表征,从而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转化观[2]。
二、基于跨学科融合,构建跨学科大概念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化学以其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学科特点,与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相互交叉,成为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中心学科。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需要更多具有较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以项目式活动为平台,设计以化学学科为中心的跨学科融合任务,初步构建跨学科的大概念,能发展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实践、创新等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实现项目式活动的育人价值。
在项目“实验室模拟制备84消毒液”活动方案中,教师可设计化学与生物学科相互融合的子任务:与市售84消毒液比较杀菌效果,要求学生基于控制变量的生物学细菌培养实验原理,设计并完成生物学细菌培养实验,比较出杀菌效果,该子任务意图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理解“变量控制”的科学研究方法[3]。在传统的次氯酸钠性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分析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至于杀菌的原理几乎不提及。相比传统教学,该子任务有较大的学科知识跨越,能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生命活动与化学试剂合理使用的跨学科大概念。
三、基于渗透工程思维方法,提升学生关键能力
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理论性较强。由于实际生产活动中情景特别复杂,学生应用中学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变得困难,造成了学与用相对脱节,因此在设计与实际生产相关的实践活动任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尽可能多的给出相关资料和数据,引导学生找出相关信息作为证据,进一步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初步做到中学化学学习与实际生产应用的简单融合。
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工程思维的核心要素有双赢思维、创造性思维、权衡性思维、价值性思维。培养工程思维的项目式学习是指通过创设真实的项目情境,提出生产具体产品的驱动性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渗透工程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二氧化氯的制备及应用”的教学框架,针对项目任务线索进行方案建构,搭建思维模型,落实工程思维的渗透(见图1)。从实验室制备的原理探究到工业制备方案的评价,从价态观、转化观、原子经济性到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化学观念的渗透,形成了立体网络化的教学框架,以期达到工程思维方法渗透的目的。
图1 项目“二氧化氯的制备及应用”渗透工程思维的教学框架
项目探寻二氧化碳的工业捕集方案中工程思维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设计CO2的工业捕集方案,根据工业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包括相关试剂的市场价格、相关物质的分解温度、相关物质的溶解度等),学生通过以上资料进行对比权衡,小组合作进行方案优化,力求从新颖的角度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批判质疑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归纳等一系列的高阶思维活动后,最终优化得出碳酸钾循环利用吸收方案,实现学生自我收获。这种CO2工业捕集方案具有高收益、低能耗的特点,与现行的工业CO2捕集的热钾碱法基本一致,通过模拟工业生产,学生深度体会到了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创造价值。
四、基于全局化视角,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现实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4]。中国方案需要中国智慧,发挥项目育人价值功能,项目设计要具备全局视角,从个人需要到国家发展再到国际合作,初步形成应对一切未知挑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学生应从道德与法治框架下讨论个人行为,培育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的时代新人。学生个人的发展应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学习中适时练就解决相应问题的本领。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气候问题等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形成从全球视野去解决问题的意识。
“大概念统领的项目式学习——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的优质课例中,“项目导引课”聚焦我国“双碳目标”,课例中鉴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的依存程度,为实现既定目标将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强调“碳中和、碳达峰”关乎全世界人民的福祉,呼吁全球各国要有责任担当,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上述设计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强化了学生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的意识。再通过“项目展示课”设置反思提升性问题(低碳项目带来了怎样的收获),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进而引导学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优先对应课标的项目式活动设计,使得项目式活动的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教师应在真实复杂的情景中进行逐级分解,梳理出项目式学习活动所应承载的核心知识主线、化学思维主线、模型构建主线、核心素养发展主线等,再通过多课时、多课型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出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形成应对各种未知挑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未来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以达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