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影响的对比
2023-08-03金亮
金 亮
(松滋市人民医院,湖北 松滋 434200)
胸腔积液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胸膜壁层及脏层间的液体增多,临床上将其分为渗出型胸腔积液、漏出型胸腔积液两种[1]。前者多发生于肺部感染后、恶性肿瘤、结核性胸膜炎等疾病中,后者多发生于心力衰竭、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等疾病中。根据胸腔积液多少,患者临床症状多存在明显差异[2]。胸腔积液较少者,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胸腔积液较多者,常存在胸痛、咳嗽、胸闷等症状。临床对于胸腔积液较多的患者,常进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不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治疗胸腔积液方面差异明显[3]。本研究选取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 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第6、第7 肋间、第5 肋间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以期对比分析在胸腔积液治疗中应用不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76 例,分为对照组(38 例,行第6、第7 肋间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研究组(38 例,行第5 肋间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男性25 例,女性13 例;年龄42 ~68 岁,平均年龄(56.37±1.02)岁;病程2 ~4 个月,平均病程(3.02±0.25)个月;发病部位分布:左侧胸腔积液、右侧胸腔积液、双侧胸腔积液患者分别有16 例、14 例、8 例,占比分别为42.11%、36.84%、21.05%。研究组:男性24 例,女性14 例;年龄43 ~68 岁,平均年龄(56.35±1.10)岁;病程2 ~5 个月,平均病程(3.20±0.19)个月;发病部位分布:左侧胸腔积液、右侧胸腔积液、双侧胸腔积液患者分别有15 例、14 例、9 例,占比分别为39.47%、36.84%、23.68%。两组的以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胸腔积液诊断标准者,且经胸部X 线、CT 等检查确诊。(2)胸腔积液量>500 mL。(3)存在肺组织压缩,且至少30% 者。(4)具有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指征者。(5)意识清醒,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2)对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无法耐受者。(3)胸腔积液呈恶性,由恶性肿瘤胸膜转移、肺转移引起。(4)存在认知功能障碍。(5)合并精神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了解两组的既往病史,评估其机体耐受性及病情严重程度,告知其手术方法、术中麻醉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完善术前常规检查,明确胸腔积液的深度、具体位置。对照组行第6、第7 肋间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是:穿刺部位选取第6、第7 肋间腋中或腋后线,穿刺部位常规消毒,行局部麻醉(5 mL 2%利多卡因)成功后,给予患者胸膜腔穿刺。经导管抽取胸腔内积液,并将导丝(15 cm)置入其中。沿着导丝在胸腔内置入导管(置入长度9 ~12 cm)。将导丝拔除,应用无菌敷贴对导管进行固定。将导管与引流袋相连,控制引流量及引流速度。符合拔管指征后,行常规抗感染、镇痛治疗。拔管指征:引流量<50 mL/d。研究组行第5 肋间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穿刺部位选取第5 肋间腋中或腋后线,穿刺方法、麻醉方式、置管方法、引流方法、拔管指征的评估标准均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术后给予两组患者健康指导,让其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多卧床休息,注意补充维生素、蛋白质,控制脂肪、钠盐的摄入量,戒烟戒酒[4]。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胸腔积液消失,持续时间至少4 周,其间未出现并发症。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胸腔积液减少≥50%,持续时间至少4 周,其间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胸腔积液减少不足50%,持续时间不足4 周,其间出现较为明显的并发症。总有效率= 显效率+ 有效率。(2)对比两组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指标包括胸闷、胸痛症状消失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导管留置时间。(3)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的评分,术后12 ~36 h 之间进行评估,每隔12 h 评估1 次,评估工具应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此评分法总分10 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4)对比两组肺部感染、气胸、膈肌损伤、腹部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计算总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84%,其中显效25 例(65.79%)、有效8 例(21.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其中显效28 例(73.68%)、有效9 例(23.68%)。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例(%)]
2.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的对比
研究组的胸闷、胸痛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的对比(d,± s)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的对比(d,± s)
组别 胸闷、胸痛症状消失时间 胸腔积液吸收时间 导管留置时间对照组(n=38)3.02±0.41 6.25±0.38 7.62±0.12研究组(n=38)1.58±0.32 4.69±0.58 5.36±0.14 t 值 17.068 13.869 75.555 P 值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评分的对比
手术前,两组的疼痛程度评分相比,P>0.05。手术后12 h,研究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手术后24 h,研究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手术后36 h,研究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评分(NRS 评分)的对比(分,± s)
表3 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评分(NRS 评分)的对比(分,± s)
组别 手术前 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后36 h对照组(n=38)8.69±0.21 7.56±0.12 5.32±0.16 3.69±0.41研究组(n=38)8.70±0.22 6.35±0.16 4.30±0.41 2.03±0.29 t 值 0.023 37.295 14.287 20.376 P 值 0.840 <0.001 <0.001 <0.001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在术后,对照组中发生肺部感染、气胸、膈肌损伤、腹部脏器损伤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 例、3 例、1 例、1 例,总占比21.05%;研究组中发生肺部感染、气胸、膈肌损伤、腹部脏器损伤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 例、1 例、0 例、0 例,总占比5.26%。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例(%)]
3 讨论
研究发现,胸腔内的积液量会随着胸膜的通透性而出现变化[5]。正常情况下,胸腔内的积液量为5 ~15 mL,其在膈肌做呼吸运动时起到润滑作用。若胸膜受损,其通透性可明显增加,收缩功能减退,胸腔内积液的生成与吸收失衡,使大量液体蓄积于胸腔内[6]。临床诊断胸腔积液时,根据诱因将其分为由肿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渗出型胸腔积液和由肝病、心脏疾病引起的漏出型胸腔积液。既往临床上多采取胸腔穿刺术治疗胸腔积液,但此手术需多次进行,因此需要反复对患者进行穿刺,可明显增加其痛苦及肺部感染、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治疗难度,不易被患者接受[7]。目前临床上常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此类手术主要是通过将患者胸腔内过多的积液引出体外来恢复其肺通气功能,满足其机体对氧气的需求。有研究指出,胸腔积液患者以呼吸困难、胸闷气短为主要症状[8]。随着病情加重,上述症状愈发明显,及时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此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9-10]。随着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不同肋间穿刺方法在效果方面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起初临床多于胸腔积液患者第6、第7 肋间隙穿刺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但易引发膈肌损伤、腹腔内脏器损伤、气胸等并发症[11-12]。原因在于:膈肌会因受到呼吸运动的影响而出现升降变化,腹腔内脏器位置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加之腹膜损伤可使腹膜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积血,上述因素的持续刺激可使膈肌位置逐渐升高,若对第6、第7 肋间隙进行穿刺操作,极易造成上述部位的损伤。而若对胸腔积液患者的第5 肋间穿刺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则可避免对腹膜、腹腔内脏器造成损伤[13-14]。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相较于用第6、第7 肋间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应用第5 肋间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研究组的胸闷、胸痛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证实于第5 肋间穿刺对胸腔积液患者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更具优势[15-17]。手术后12 h、24 h、36 h,研究组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相较于在第6、第7 肋间穿刺,在第5 肋间穿刺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更轻。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于第5 肋间穿刺对胸腔积液患者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安全性较高[18]。
综上所述,相较于用第6、第7 肋间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应用第5 肋间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其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